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热情干劲儿洋溢在许多用了肥料的地方。丰收的喜悦都挂在每个人都脸上。
那些没用到肥料的地方,都有些嫉妒着急的问着,什么时候给他们用啊?
得到的答案是尽量明年满足。现在厂子的生产能力还没到能供应所有,只能是尽量。
一个个的大队长都急的白了头发,着急,气啊!这不是差着一斤二两的,是妥妥的一倍啊!
特别是那新种子的,那妥妥的翻了两倍啊!什么概念?
两倍!能吃上干饭了!
今年的春收,秋收不只各地农民欢呼雀跃,心心盼盼,很多农业人员,上层的领导都在等着最后的数字。
10月中旬,全国各地都把最后数字汇报上去,进行各项汇总。
这一个个数字,预示着一切都有了新的开始。
。。。。。。。。。。。。。。。。。。。。
文桐这边,最近一个月收到了好几次系统的播报,感谢点现在已经到了五千万之多,离一个亿觉得也不是那么远了!
而且道路那边也开始了生产,也许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开始修路了。
到时候又会有一部分积分,而且等明年肥料再次使用时,又会有一部分人受益,感谢点又会有很多!
所以原先遥不可及的一亿点,现在觉得唾手可得!不再是奢望。
感谢点的事情确实让文桐兴奋了一下,然后被自家的闺女弄冷静了。
自家的闺女陆安文,已经快六个月了,不翻身,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哥哥就活泼太多。
一开始文桐也还没担心,可这是不是太镇定了!这都快六个月了,她有点担心了。
陆长鸣和马老也都很担心,苏英给简单的检查了一下,说是没事,应该是性格使然,毕竟吃奶的时候很是积极。
文桐还是有点不放心,偷摸的问了问系统。
“筒子兄弟,咱们这么长时间交情了,能不能帮个忙?”
“叮——宿主请求已探查,外卖系统不提供医学检查。”
“筒子兄弟,你怎么可以这么无情呢!我这么兢兢业业的看书学习,赚取感谢点。又上山下河赶海的赚积分,你这中间商可没少赚。”
“叮——本系统收取正常服务费用。”
“算了!我也不太想看书了,升级有什么用?积分也不赚了?够用就行吧!”
“叮——宿主可以自己查询系统商城。”
文桐眼睛一亮,忍住自己雀跃的思想,轻声开口说:“那我看看吧!”
打开系统商城,找了半天,终于在特殊商品里找到了一张“健康检测卡”。
打开介绍,上面写着用于身体检测,结果精准。上限三次。
文桐偷偷笑了一下,很上道的系统!她一直都觉得系统有点“急他人之所求”,每次都出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也就是说这些出现的东西比较可控,现在一看,果然如此!
文桐着急去看看自家的妹妹,就赶紧从书房出来去到卧室。
晚上陆长鸣从外面回来后,马老和大家一起吃完饭就回去了,所以现在在卧室看孩子的是陆长鸣。
陆长鸣看着一改担心的文桐,有些猜测的问:“有办法了?”
“知我者非鸣哥莫属。我找到了一种检测方法,无伤害,不痛苦,结果精准。”文桐广告推销般的介绍了一下。
陆长鸣听完也是眼睛一亮说:“那就现在试试!”
“好。”
陆长鸣先是走到门口,警惕一下。
文桐直接拿出一张泛着乳白色光晕的卡片,直接对准妹妹的额头,然后轻点卡片中间的原点。
从额头开始,光晕就朝下散去,就看妹妹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依然睡的很香。
两分钟之后,光圈缩小回小圆点,文桐知道这是代表着结束,她感紧收回卡片。然后此时卡片上面只有八个大字“一切正常,发育优秀。”
文桐又在哥哥身上用了一次,依旧八个大字“一切正常,发育优秀。”
陆长鸣也看见了这个结果,两人对视一眼,文桐先开口说:“系统还是很可信的。那妹妹就是性格这样不着急吧!”
“嗯,只要健康就好。”
“对,健康就好。”
两人真的是放心了不少,只有涉及到自己孩子的那时候,才会真的心急如焚,千焦万虑。
。。。。。。。。。。。。。。。。。。。。
11月下旬,新型道路开始在一些主干道开始修建,速度很快。
由于文桐的原因,下河沟村和林笑笑的村庄都在第一批次里。
暂时两个地方的人还没意识到这之间的联系,陆爱国倒是有几分猜测,不过他以为走的是马老的路子。
新肥料,新路,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当一笔笔粮食产量汇总成功时,一项新的政策早就在悄然准备中,一切都在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宣布。
12月,一场会议的召开,各大报纸,收音机,公社都开始宣布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新措。
一些敏感的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陆长鸣就是其中一个。
他开始借着这个时机,把“买卖”从南方迁到北方一部分,所以有很多事情要忙,陆长鸣就再一次去了南方。
“桐姐,等这次回来就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你们了。”陆长鸣走之前对文桐说道。
“好,你安心忙,我们在家等你。”
“嗯。”
还有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要发展,都慢慢的准备行动起来,章书城,谢依依的三哥谢向北,同寝室的袁爱党。
一些认识不认识的都开始去拼搏自己的一份事业。
但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太大改变,都还在观望一下,会不会再有什么改变?
不过最终,总会有人先迈开步子,这个年代,发光的人很多。
文桐一直在等待这个时机,现在终于到来了,她准备开始大展拳脚,这所有的一切就先从种地开始!
(本章完)
第249章 新策
第249章新策
下河沟村所在的丹市是最先开始实施新策的地方。
分田到户已经在下河沟村引起了轩然大波。
陆爱国在全村面前宣布好了要实行分产到户,取消工分制,就让大家先散了,给大家一个接受的缓冲,他自己也有着好多事情要准备。
忙碌了一天的陆爱国回到家里,就看见自家老大跟个大傻子似的。
大冬天,陆长空光着膀子在院子里疯跑,边跑边喊着:
“种自己的地了!种自己的地了!”
陆爱国竟然觉得自家老大这么顺眼,他也开心,要种自己的地了!真好!
“爹!啥时候分地啊?”
“还不知道呢!明年春种前分就行。”
陆爱国说完就看见自家老大在那数着手指头,他就问了:“数啥啊?”
“我算算生个孩子敢不敢趟,能多分地呢!”陆长空掰着手指头算着
陆爱国手指着陆长空,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叹了一口气进屋了。
走的时候想着老大这辈子是离不开种地了,好不容易聪明一点的劲儿都用在种地上了。
也好,个人都有个人的缘法。
每个人的家里都在激烈的讨论着分地的事情。
大部分人都是高兴的,兴奋的。
“以后就自己种自己的地了。”
“真好啊!”
“那得多少粮食啊!”
“可算多干活也不白干了,就不爱和那拖后腿的一起干活。”
“可不咋地,这回好了,咱一家人都勤快,肯定干得好。”
这就是大部分家庭的写照,但总有一些懒得,想人多磨洋工的。
“大家一起干多好啊!分啥地啊?”
“就是,热闹的。”
“人多干活也快啊!”
不管有着怎样的讨论,大方向的发展不会因个人而停滞。
下河沟村只是一个缩影,一批最先实施新策的地方,家家户户,都爆发了各式各样的讨论。
。。。。。。。。。。。。。。。。。。。。
新策出台后不久,进入了一月中旬,京大的期末考试也顺利结束,开始寒假。
毫无疑问,文桐和钱多多依旧两人满分并列第一。
让后面一众学子难以望其项背。
陆长鸣也在期末的时候赶了回来,参加了考试,依旧第一名。
这一对不怎么上课,但都是各自院系的满分第一,慢慢让两人的名字传遍校园,很多人都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陆长鸣考完试后又匆匆的回了南方,承诺文桐过年前一定回来。
文桐则是准备带着自家的哥哥妹妹回村里老家。她已经打听好了,可以承包土地和山地了。
马老听说她要回去包地还不太理解,文桐解释需要一些土地做实验,而且也想让自己的村先富起来。
她未必会直接帮助村里,但她回去了总会有一些作用。
马老听后表示支持,也告诉她要是需要别的地方的土地,也可以告诉他,他会给准备好。
接下来马老就对文桐怎么回去表示出了极大的担心。
“丫头啊!咋回去?你受点罪还好,可这俩孩子可不能太折腾。”马老满脸担心的问。
文桐无奈的乐了一下说:“马爷爷,我们四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坐火车回去。”
“四个人?苏英也跟着回去?”马老抬头问道。
“对,英姐说和我们一起。您放心吧,我们肯定照顾好他们。”
“行,苏英是医生,跟回去好。”
“马爷爷,您忘了我也是学医的!”
马老看着文桐,叹了口气说:“忘了,你自己也不务正业啊!”
文桐想想,确实不太专一。
“那个丫头,你不务正业挺好的,别听我瞎说。有什么新想法还得大胆的想。”马老连忙再说了一下,别自己一下子拍死了文桐的“异想天开”,就专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