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颇超东青抱怨道。
不过,颇超东青虽然在抱怨,但依然在努力的抵抗,不过已经越来越艰难了。
梁乙埋同样心急如焚。
静州怀州那边的求援越来越急,一旦静州怀州失守,兴庆的东大门就敞开了,他这边打得再怎么出色都无事无补了。
梁乙埋很不明白。
明明一切都很好,怎么一下子就到了这种地步了。
在宋朝五路伐夏之时,梁氏倾尽一切,为了这个国家的存完,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甚至自家姐姐不顾身娇体弱,都要凤驾亲征,好不容易打退了宋朝,但转眼间一个小皇帝就能够将局势扭转至此,难道什么大义就这么重要?
……
“没错,名正言顺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离开宋朝,来到这里的原因。
我或许可以构建出一个非常强大的朋党,可是官家一旦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他一声令下,朋党就要土崩瓦解。
即便是起兵造反,也不会有多少人会跟着我一起去推翻赵家人的,因为天下的读书人都在感激赵家人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即便是近些年读书人抱怨冗官,让他们没有办法补缺,可他们也不会愿意打破这种局面的。
所以我要在西夏这边,打造另一个汉人的国度,给宋朝的读书人一个新的选择。
有的读书人认为宋朝好,那也没有关系,但总有许多读书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那就来西夏,等咱们掌握了西夏,恢复了汉礼,那么这里就是汉人的国度,到时候他们就不会有投靠异族的顾虑了。
哦,这些当然是之后的事情了,我想说的是,李秉常有这个大义,梁氏就是乱臣贼子罢了,他们做得多好都没用的。”
欧阳辩和章惇道。
章惇深有同感,西夏虽是党项人建立的国度,但终究是唐朝治下,从法理上来说,他们也是中国的继承者,一般来说,宋朝是正统,但也不能因此说西夏就是蛮夷,毕竟李家也是世代是唐朝人。
所以,西夏的国情和宋朝相差甚大,但根子上的东西还是一样的。
或者说,名正言顺这个东西,在封建社会里,他就是政治正确,有这个东西,能够占得优势是很大的,这个优势甚至超过十万兵。
第八十五章 梁氏也可得善终
“……如果按照你这么说,大夏是李家的大夏,那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要面临名正言顺的问题?”
章惇疑惑道。
欧阳辩却是笑了起来:“有一位伟人说过,历史应该由人民大众来书写,等我们执掌了政权,就该去解放人民大众,到时候人民大众才是国家的主人,至于那时候,大夏是谁的,谁又会在乎呢?”
章惇有些迷惑起来。
欧阳辩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章惇看向欧阳辩,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背诵礼运大同篇。
欧阳辩解释道:“要实现大同,要实现这些理想中的景象,要让天下为公,便不该让国家重器成为某家某姓的私器。
我们要争取最底层的人民的力量,只有将他们组织起来,才能够真正的形成时代的洪流,将一切腐朽的东西都冲击得四零八碎,才能够真正形成一个全新的国度!”
章惇听懂了欧阳辩话里的意思,但他似乎有些疑虑:“季默,我大约懂你的意思了,你当年在大宋的改革,其实还是改良后的改革是吗?”
欧阳辩用赞赏的眼神看了一下章惇道:“子厚兄懂我,无论是大宋还是西夏还是辽国,权贵地主占据了大部分的土地。
尤其是现在,经过百年的土地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你看,清丈田亩不过是将隐匿的土地寻找出来罢了,但大多数的土地依然还是在大地主的手里。
他们掌控了土地,还掌控着政权,所以,我当年处心积虑,呕心沥血,最后还得韩琦来做收尾,才堪堪完成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变革。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知道,在大宋想要变革是很难的了,要改变那个现状,就必须在外面推翻它,否则处于其中,就动也动不了。”
章惇叹息道:“我们要完成如此彻底的变革,我们要面对的敌人就太强大了。”
欧阳辩笑了起来:“所以,我们要争取最多的人民的支持,有人民的支持,一切都翻不了天,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支规模更加庞大的军队。
在我们占据兴庆之后,我们要吸收新兵,组建真正属于我们的军队,等军队真正建立起来了,我们才能够有底气镇压一些牛鬼蛇神。
至于以后……”
欧阳辩的眼神变得冰冷起来:“……改朝换代之初,是最好的变革时机,我们可不能浪费了那么好的时机。”
章惇笑了起来:“早该如此了,我常常担忧地一点就是季默你过于心慈手软,慈不掌兵的道理你该懂的。”
欧阳辩苦笑道:“我总是想着温和一点,以免激起更多的反对者,但我错了,只要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才不会管我的手段是温和与否。
不过在那个大环境下,手段想要狠辣也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盯着呢。”
章惇笑得很是欢畅:“那么,我们准备开始?”
欧阳辩笑道:“也差不多了,走吧。”
……
兴庆。
彤云密布,夜色如墨,一场春雨即将到来。
对于干旱的西夏来说,雨水在什么时候都显得珍贵无比,有雨水,牧草就能够生产,农作物就能够蓬勃生长,这意味着更多的食物。
但梁太后的心情却如同天边压得很低的云层一般沉重。
怀州静州的求援越来越频繁了,据说横山盗的攻城方式非常独特,用一种暴雷炸开城墙,然后进行攻击,好几次都差点破城而入,现在急需援兵,否则怎么也支撑不下去了。
梁太后将求援的信息递过去给自己的弟弟梁乙埋,但梁乙埋那边的战况并不好,虽然算是暂时占了一些上风,但野辞氏和颇超氏的抵抗意愿很强,梁乙埋一时间根本脱不开身。
梁太后不是没有想过调动其余的军司,但其余的军司道现在都没有主动来函,反而是一些地方的守军发函表态拥护大夏皇帝陛下李秉常,这让梁太后的心越来越凉了。
半夜的时候,大雨终于下了起来,梁太后在雨声中睡去,到了凌晨的时候,恍惚之中似乎听到了一声雷响,梁太后被惊醒,然后听到了宫内有很多散乱的脚步声以及惊慌的哭喊声。
梁太后惊慌失措,爬起来准备穿衣服,寝宫的门却一下子被破开,大队人马冲了进来。
来人看到衣衫不整的梁太后,赶紧喊道:“看住门窗,其余人到外面去。”
梁太后赶紧趁机将外套给穿上。
来人这才走到梁太后的身前。
梁太后看着来人,冷声道:“你是谁?”
来人笑道:“梁太后安好,在下林希。”
梁太后皱着眉头想了一下,也不知道夏国有这么一号人物。
林希笑道:“梁太后不必多想,林某只是个小人物,太后不知道我也正常,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是不是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梁太后哼了一声:“有什么好谈的,成王败寇,一刀将我杀了便是,当年我们屠杀没藏氏时候也是如此。”
林希摇摇头:“何至于此,您毕竟是陛下的母亲,梁氏也是陛下的母戚,能不流血,就尽量不流血吧。”
梁后不可置信地看着林希:“你们不杀梁氏?”
林希笑道:“可以不杀。”
梁太后沉吟了一下:“说吧,你们想要哀家怎么做?”
林希轻声道:“交出陛下的印绶,交出兵权,让国相缴械,梁氏可得善终。”
梁太后盯着林希的眼睛道:“我不信你,叫李秉常来,或者……叫你家的主上来。”
林希笑道:“也好,欧阳大学士已经在路上了,明天您就能够见到他了。”
梁太后心中一动。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八十六章 掌控兴庆
梁太后心中一动。
“欧阳大学士?”
林希点点头:“事到如今,也不怕与梁后明说,欧阳大学士,便是欧阳辩。”
梁后大惊:“他不是已经死了么?”
林希点点头:“是,这么认为也是可以的,公已经是定论,而现在的欧阳辩,是大夏的执政王。”
梁太后突然想起最近大宋朝送来的书,宋朝朝堂上下讨论出结果,欧阳辩的谥号是为“”。
梁太后倒是好奇起来:“我听闻宋朝以忠为尊,为次,以双字为尊,单字为次,虽说字也算是尊荣,但我听说欧阳辩之卓越,不至于只给了一个字的谥号吧?”
林希脸上露出愤怒的神情:“哼,有些小人作梗罢了,不谈也罢,季默活得好好的,倒也不必在乎那个。
倒是梁后不该考虑您的未来么,怎么还有心思考虑这种小事?”
梁太后呵呵一笑,甚至伸了一个懒腰,将丰满的身材展露无遗:“事到如今,又有什么好考虑的,你们怎么说,我便怎么做便是。”
林希颇为欣赏了一下梁太后的身材,没有半点的不好意思,这下子反而将梁后给搞害羞了。
“欸,你这人,不是说君子非礼勿视么?”
林希笑道:“林某是个叛国者,哪里谈得上君子”
外面有人大踏步进来,林希回头看了一下道:“种将军,兴庆已经控制下来了?”
种谊一身的血迹斑斑,闻言笑道:“嗯,大局已定。”
种谊看向梁后,笑道:“梁太后,种家子种谊见过梁太后!”
梁太后脸色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