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上他和秦琼,一共六十二人一起吃年夜饭,原来的锅灶肯定不够,别说弄菜了就是煮饺子也煮不过来。
一直忙活到天色将黑,够六十二人吃的年夜饭才算是准备好。
还好在他请老牛和秦琼的时候煮了一些饺子吃了,要不周天肯定扛不住饿。
饺子是大葱牛肉馅的,菜也不多,除了一大盆炒豆芽外,剩下的就是一盆萝卜炖牛肉还有两盆羊肉。
就这也只是萝卜少肉多,唯一一盘凉拌萝卜丝也让周天特意放在秦琼面前。
饺子很香,肉也炖的很烂,周天又偷摸的从房内摸出一个小坛子。
“秦伯伯,你看这是什么?”
“酒?”
“嗯,从长安带来的,今日您可以饮一些,不过不能多就这一坛!”
秦琼没想到周天还有从长安带来的美酒,他有些兴奋的打开那只能装二斤的小坛子,一股酒香扑鼻而来!
“这是你蒸出来的美酒?”
“嗯,最早蒸出来的,小侄也只是从长安带来两坛,一坛送给了牛伯伯,这一坛本想留着慢慢喝,正好您来了今天又是除夕……”
周天把酒给秦琼倒了一碗,酒香更浓了,在院子里的亲兵部曲一个个吸着鼻子贪婪的闻着酒香。
秦琼端起酒碗浅饮一口便放下酒碗道:“拿去给他们都分了,一人一小口还是够的。”
周天就知道秦琼会这样做。
“他们都有!四狗快上酒!每人两碗多了不许!”
“跃渊,你小子不是说只带了两小坛子?”
“嘿嘿,小侄用酒精兑了一点,您放心,不多,也就够一人两碗的,这大过年的您可别怪小侄以公谋私……”
秦琼看着眼馋的亲兵们,他笑着道:“也就是除夕,要不然老夫非让进达打你军棍!来!饮胜!”
没有那么多桌子,除了秦琼和周天坐在一个小案几前,剩下六十人全围着一堆篝火。
两碗姑且称为酒的兑水酒精喝完,大伙就开始大吃起来……
这是周天来到大唐过得第三个新年,也是最热闹的新年……
比起周天,李二这年过得相当不错大唐又强盛了,他李二的位置更稳固了!
旧世家贵族在他的不断打压下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了。
李二都觉得若是再过几年开科取士,不管是朝堂还是地方上出身世家的官员就会被慢慢被寒门弟子取代。
他看着如木偶一样高高而坐的李渊,李二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
“父皇,今日除夕,这杯酒祝父皇万岁,祝大唐万岁!”
李渊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只是他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台下虽然也有他这些年来努力造出来的子女,可剩下的都是是李二的子女,再不见往日建成、元吉……
很快李渊就醉了,李二让人扶着李渊回去歇息,他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也一个个都离席。
看着只剩下完全是自己一家人,李二觉得这才顺眼!
李渊一周,他压着的性质起来了。
“观音婢,你看朕的子女一个个兄友弟恭,姊妹有爱,玄武门旧事定不会再现!”
“陛下,不会,肯定不会……”
过完贞观六年的最后一天,太子李承乾已经十四岁了。
不知是因为上孙皇后还在世,还是因为现在李承乾还未长大,十四岁的李承乾还没有那么自暴自弃,也没有那么的肆意妄为。
他显得很有储君风范,李承乾见父皇高兴,端着一杯淡酒带着弟弟妹妹们给李二敬酒。
李承乾的祝酒词和往年一样,并没有多少的新颖,可李二听着却如天籁一般。
只是一个小胖墩有些不屑,他越过李承乾用还比较稚嫩的声音给李二来了一篇词藻华丽的赋。
这下李二高兴的直接笑出声来!
“我家青雀好文采!当重赏!”
李二赏给小胖墩的是一对玉如意,小胖墩捧着玉如意很是得意的谢过父皇李二。
叫青雀的小胖墩是李二和长孙皇后的嫡次子李泰,自打李泰出生李渊就不断加恩,可以说是宠冠诸王!
李泰从小就才华横溢、聪敏绝伦,李二两口子特别宠爱他,为此李二还特许李泰“不之官”让他常驻长安,一直陪着自己。
现在还是越王的李泰很得意,他不经意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太子哥哥,发现李承乾并无什么反应,心里有些失望。
李承乾并不是没有什么反应,他心里现在有些难受,其实他并不想做什么太子,他更想李二能像疼李泰一样宠爱自己。
李二做皇帝很成功,可做为父亲他显然还是不太够格,他认为这天下都留给嫡长子了,其他的就没有在意。
李承乾很希望父亲能夸奖自己一下,能和还住在秦王府的时候抱着自己玩耍,只是现在他是大唐太子………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开战理由
贞观七年第一天的元日大朝和往年一样喧闹。
只是宏伟的太极殿上又少了几个人,少的这些人有因病去世的,也有驻防在外的,还有如尉迟敬德那样在家闭门思过的。
年前由于尉迟敬德在李二于庆善宮举行的私人宴会上,因座次问题把李道宗给揍了一顿。
虽然李二并未当场处置他,可事后李二单独给他上了一堂历史课。
李二用汉高祖刘邦诛杀功臣的事很是敲打了一番尉迟敬德。
从那以后,尉迟敬德也没有再回同州,他在自己的府内开始闭门思过,开始打坐炼丹修起道来,从此再不惹事生非,朝堂上更是能不去就不去。
李道宗的眼睛还未好,李孝恭又不在长安,李靖更是早就开始低调起来,秦琼、尉迟敬德不在,潞国公侯君集就开始得意起来。
他认为这次大朝会武将中他可以是第一人。
因此他在文臣长篇大论的做完总结报告后,站了出来。
“陛下,臣听闻您有意灭了吐蕃这心腹大患,臣请统兵为陛下灭之!”
本来李二想灭吐蕃的事还只是很少人知道,侯君集正是那很少人中之一。
侯君集一开口,太极殿上一片哗然!
李二有些意外的,只是他本意就想灭了吐蕃,早说晚说都得说,他并没有怪罪侯君集走漏消息。
至于在殿上的吐蕃使者,李二送给他们一句“呵呵”,他李二既然决定要灭吐蕃了,还怕使者知道?现在李二只是缺了个理由。
只要周天给他找了个出兵的理由,一到天暖和,他肯定要把吐蕃给灭了。
不等魏征出来喷人,贞观五年开始崭露头角的监察御史马周先出来了。
“陛下,潞国公所言可实?为何我大唐无故灭吐蕃国?”
李二觉得马周很不懂事,今天是元日大朝,魏黑子都没有出来,你小子冒什么头?
不过侯君集既然说了出来了,马周又询问,李二索性在大朝会上直接把灭吐蕃的事给公布开来。
这下太极殿内的群臣还有被邀请的各国使者都按耐不住了。
这可是李二继位来第一次主动要灭一个国家!
并且还是在大唐人心中很神秘的吐蕃国。
李二一承认,吐蕃使者就跳出来了质问李二为何无故要对吐蕃发动战争,还要扬言灭了吐蕃!
李二自然不会给吐蕃的使者好颜色,他现在懒得给吐蕃使者解释什么,李二直接下令把吐蕃使者带下去严加看管。
吐蕃使者刚被带下去,其他各国使者有些感到唇亡齿寒,各个都觉得浑身发冷。
马周见事如此,他有些气恼的直接朝着李二开怼。
接着魏征、萧瑀等文臣也对着李二开喷。
本来还很和谐、热闹的大朝会一下成了批判李二的大会。
本来心情不错的李二越听越气恼,越听越觉得侯君集太不懂事了!
本来意属让侯君集统军灭吐蕃的李二也因此不再考虑侯君集。
这正应了那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
贞观七年的大朝会由于李二和侯君集的不密不欢而散。
新年一过,春天的气息也越来越浓。
松州城也越来越暖和,在吐蕃边境的高原,用于适应高原气候的军营也重新建了起来。
大唐的将士也开始轮番在那进行操练。
就连秦琼和老牛也每日进行切磋对战,只是秦琼坚持不了多久,半个时辰就感到身体不适。
周天看着坐在马背上气喘如牛的秦琼,他只能希望许大昌能找到红景天安全返回。
自从周天来到松州城,跟着他过来的吴平就直接进入老牛的军中成了一名普通的士卒。
牛进达并没有因为周天的关系对吴平有什么优待,他和那些普通的士卒一样每日都住在军营里,也轮换着在边境适应训练。
今天周天难得遇见操练完回营的吴平。
“平娃!”
脸上已经有了些高原红的吴平听见周天叫他,给队正打了声招呼就欢快的跑了过来。
“天哥!额不怕吐蕃的地界咧!现在在这里额都能完成在庄子上一半的训练量捏!”
吴平一见周天就唯恐他不让自己上战场的说了自己的成绩。
“你能滴很呀!怎么这些日子都不来找哥?”
“找你做啥?额在营里好滴很!额肯定能立功……”
两人交谈的时间并没有多久,周天就被老牛叫了过去。
“跃渊,陛下来信要你尽快找个开战的理由!现在陛下有些等不及了!”
“为何?这天还有些冷呢,将士们才开始正常操练,若是不准备怎能一战就把吐蕃给灭了?”
老牛把元日大朝会侯君集请战之事给周天说了一遍。
周天听完就骂:“潞国公是个瓜货吗?他得是没长脑子还是怎么滴!陛下也是,怎能轻易就在大朝会上承认……”
牛进达等周天土槽完,也面色不好的道:“陛下现在处于两难只境,若不尽快开战恐怕朝中会有变故,还有就是吐蕃使者虽被扣押,但这消息不可能完全封闭,你还是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