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帝成长计划-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要是换一种断句法呢?

    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如此一来,句意就截然不同了:别人说儿子的是非,但终归是老儿亲生的,家产都留给儿子,女婿以及外人不得争抢。

    两种断句,便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断句之法。

    那倘若这句话,是记录在某本典籍里的案例,读者应当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呢?

    答案就是:见仁见智!

    就算是饱读诗书的学阀巨擘,那也是一家一个断句法;针对同一本经典,那更是各执一词,从而导致同一学说衍生出无数教派。

    后世有这么一个笑谈:某中学生略有采,其章刊登于地方报纸,后被某试卷引用于阅读理解。

    某一次测验当中,这套试卷恰好被该中学生所在的学校所用,并发到了该中学生手上。

    最终,作为这位章的作者,该中学生却在满分三十五分的阅读理解之中,只得到十三分。

    当这位中学生疑惑地找到老师,提出质疑时,老师回答道:你作答不正确,作者写这一篇章,是想要表达xxxx的中心思想。

    该中学生据理力争:老师,作者真的不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然后老师脸色一沉:你在教我做事情?

    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

    刘弘所处的这个时间线,典籍断句,也同样像后世中学生做阅读理解一样:老师说作者是想表达什么,那就是什么;至于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根本没人在乎!

    这就导致刘弘看到的账本,撇开其流水账的性质不谈,光是断句,就让刘弘直抠后脑勺!

    而对于张苍而言,这份竹简之上怪异的空隔间隙,就如同刘弘看到先前那个账本一样别扭!

    这还不是关键最让张苍难受的,是这卷竹简上面写的,明明都是张苍认识的字,但连在一起,张苍就看不懂了!

    看着竹简上,每一根竹条都如撰抄般,按顺序写着一个日期,某一件事,一个没有规律的数字,以及一个越来越小的数字,张苍隐隐感觉有什么地方被自己所忽视,却又想不清究竟是哪里。

    碍于礼数,张苍也不好直接开口问,便只好耐着性子,粗略的从右往左扫去;直到张苍从竹简上发现得规律突然被打破

    竹条最下,那越来越低的数字,突然在某一根竹条之上猛增,从上一条的二百七十,变成了万五千二百七十!

    张苍顿时眼前一亮,将目光上移,就见那根竹条之上写着:春二月庚戌少府拨钱以实府库负①万五千万五千二百七十!

    看到这里,张苍便赶忙将目光撒向竹简最后一根竹条,终于发现了一行自己看得懂的字:省中五尚之用度账簿

    刹那间,张苍便感觉蒙在眼前的那层薄纱被捅破,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再回过头看整个竹简,发现每根竹条下端写着的两个数字之和,就是上一根竹条最下端的那个数字之后,张苍终于明白,这份竹简上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最右面那一根竹条写的四个字,分别对应之后的每根竹条上的日期,事件,取用钱的数目,府库存钱剩余的数目!

    也就是说,这卷竹简,不能像寻常看书那样,一根根竹条竖着看,而是要将整个竹简当做一个整体,横着看!

    如此一来,这卷竹简就好理解多了:某月某日,某部门因为什么事,从府库取了多少钱,府库剩余多少钱。

    相较于张苍看过的其余账本,这样横向对齐,简介明了的账单,无疑更容易看出账目状况每一次收入或支出,都可以从账本之上查到;若是账目不对,也可以直接从账本上事所对应的一横条查到问题所在。

    最主要的是,每一次收入或支出之后,余字对应的一栏都明确的指出,此次事件之后,府库还剩下多少钱!

    这在张苍看过的其他账簿上,是从未曾见到过的!

    PS:负数的概念,在九章算术之中就已经被提出,在九章算术的第八章:方程之中,便记有一次方程组问题;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莱布尼兹提出完整的线性方程的解法法则。

    也正是这一章,引进和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中法则完全相同;解线性方程组时实际还施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

    外国则到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及多才认识负数。

    而书中的时间节点,即九章算术公认的诞生时间为公元前二世纪,也就是说,数学的基础线性方程的运算法则,在华夏出现的时间比西方早了整整1800多年,负数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比印度早了至少800年以上。

 第0157章 为后世计

    作为一个数学家,以及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张苍从这份竹简上看到,远不止于此不用刘弘多说什么,张苍就已经通过这卷竹简,想到了许多可拓展的财务措施。

    例如,在日、事、取、余四栏之外,再加一栏印,规定每一个事件过后,当值官吏需要用印,表示对该次事件,以及府库存钱余额表示认同!

    这样一来,非但府库少没少钱,能通过这样一份账簿显现出来,就连钱是在什么时候少的,什么人身上出的问题,都在账簿纸上一览无余为了保证自己不因账目而被怪罪,官员用印之前,必然会仔细核对府库存钱,以保证存钱的真实剩余量,与账本上余那一栏一致!

    “此宦者令奉朕谕,于省中试行之账簿,御史大夫以为如何?”

    刘弘一声轻语,将张苍从惊喜中拉回现实,张苍却并没有急于作答。

    稍稍按捺内心中的激荡,张苍便发现,其实刘弘所发明的记账方式,与此时本有的记账方式并非全然不同,

    此种新式记法中的日,事,取,余四部分,除了余这一项之外的三项,实际上在过去的记录方式中也同样存在。

    只不过在过去,日,事,取三项,被记录成了一整句陈述句,并一条条冗积在一起罢了。

    理性的分析二者的区别,刘弘所拿出的这种新式记账方式,只不过是在原有的三项中加了一项余,并不再以陈述句的方式记录,转而以一种

    想到这里,张苍却发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一种记录方式了。

    “此记法,朕欲称其曰:财图。”

    实际上,作为整个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三大文明中,以及唯一一个延续五千年的文明,华夏数学的发展程度,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间隔内,都在全世界出于大幅领先地位。

    无论是方程、正负、象限等数学基础理论的提出与发现,亦或是圆周率、微积分、衰分等高等数学基础,在华夏的提出时间,都普遍领先全世界至少一千年以上!

    但是,自西方所用纪年之公元开始,直到满清覆灭,华夏不止科学技术发展接近停滞,就连数学,也没有再取得太大的进步;十九世纪的华夏数学,与公元前三世纪的近乎完全相同!

    造成这种发展停滞的原因有很多:学术学派对数学的轻视、王朝周期律导致的反复战乱,以及民间文化普及度不高等等。

    但要说最主要的原因,在刘弘看来,无疑是华夏数学界,缺少一种简介清晰的数学记录方式,或者体系。

    就拿此时的汉初来说,无论是方程解析,算数运算,其过程都十分接近后世小学所教的初级基础数学;但是,如果真让后世的中小学生,去看九章算术里某道题目的解析过程,那位学生绝对看不懂。

    因为此时的运算过程,完全以汉字叙述的方式进行!

    举个例子,后世很典型的一道二元一次方程:xy2,5x3y,求x,y。

    但凡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这道方程的解析过程:

    xy2,5x5y10

    5x3y 5x5y10

    ∴3y5y10 y5

    又xy2,

    ∴x3

    解析式一列,运算过程简介明了。

    而在此时,这样一道题,都不说运算了,光是要看懂题目,都需要费好大的力气

    有甲、乙二物,甲物加二钱,可换得乙物;甲物五,可换乙物者三,问:甲乙二物各价几何?

    且先不提此时没有标点符号这件事了,光是从这么一句文字中提炼出题干,就要求做这道题的人不止需要认字,还得具备一定的思维体系构建能力。

    或许看上去,并没有这么玄乎:以后世人的视角,这样纯文字的叙述方式,似乎也没啥不一样的?

    那是因为,后世人的思维能力,体系构建能力,都已被更简易的符号、数字等思维工具给锻炼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即便题目是文字,后世人也能在看过这样一道题过后,自动在大脑生成x2y,5x3y的等式。

    但此时的人在解这道题的时候,并不会有这样下意识的的思维体系构建,所有的过程,都需要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如甲物加二钱可换得乙物,故乙物可视作甲物加二钱;甲物五换得乙物三,即甲物五,换得甲物三又六钱

    撇开其他的客观原因,真正阻碍华夏数学发展的,便是这般繁杂的运算过程。

    此时张苍手中的竹简准确地说:统计图,就是刘弘打算针对此,所做出的第一个尝试。

    从九章算术第一次出现并沿用到现在,华夏数学实际上已经近乎到达了文字数学可抵达的巅峰;要想让华夏数学稳步发展,而不是如历史上一般停滞不前,那从数学文字化到数学符号化的转变,将无可避免。

    更简洁易懂的记录方式、运算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让那些数学造诣达到水准线,有机会促成数学发展的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更为深奥的问题。

    就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