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帝成长计划-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百官如何不明白刘弘地意思?

    “圣明无过陛下~”

    躬身一拜,百官心中不由猜测起刘弘的心仪人选。

    柴武?

    不可能——车骑将军秩真二千石,位内史之上!

    若是柴武成为内史,那就是妥妥的贬职。

    同样的原因,灌婴也被排除在外。

    周灶?亦或薄昭?

    一时之间,朝臣百官皆沉寂在‘猜测内史人选’的游戏当中。

    而御阶上的刘弘却是发出一声长叹,遥望着东方。

    “也不知朕的申屠丞相,可做好了准备?”

 第0270章 改元正武

    后续的座次排名,虽与往常有小的变动,但总体状况还在预料之中。

    内史之后,少府成为了第二位被刘弘传召,赐座朝班的属衙。

    在汉室,内史象征着政权对农耕、关中的重视程度,而少府,便象征政权对百姓民生,以及国防事业的重视程度。

    先种田发育,以关中为基本盘,而后富国强兵,提兵北上与太祖、孝惠乃至于吕后在位时的政治纲领一脉相承。

    紧随其后的第三位,就有些出乎朝臣百官的预料了。

    内史、少府之后,居然是廷尉站了出来,成为汉九卿地位第三的属衙!

    这个安排,无疑算是有汉以来头一遭!

    或许在后世,政权安身立命,得以维护威信最重要的,便是法律;但在汉室,法律的重要性,还远没有达到那么高的程度。

    即便是汉室在总结秦的惨痛教训后,施行了士不教不得征不教而诛谓之虐等普法政策,但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耳熟能详的法律条令,还是太祖刘邦约法三章的那几条: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除了这几条,汉室绝大多数百姓对于法律的认识,也都还停留在以道德为准绳,符以自由心证的程度。

    如叛国,在后世妥妥会被炮决的重罪,在此时的百姓认知当中,还只是出于华夏贵胄以及忠义思想,方被否定的无德之举。

    也就是说:在汉室叛国,理论上并不犯法,只属于不道德与后世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奶奶让座一样!

    而叛国者究竟会得到怎样的审判,完全不在法律所规定的框架之内。

    这样的案件,其审判结果就只取决于主审官的自由心证,以及犯罪者的辩词。

    理论上,如果一个人在叛国之后,为自己的行为给出一个合理,且符合时代道德价值的解释,主审官再被说服,就很可能被无罪释放!

    这样的局势,显然不是刘弘想要的。

    历史上,帝刘恒为了彰显自己仁德的一秒,废除了谣言诽谤罪,促成了华夏史上第一个不因言治罪的法制局面;但在刘弘看来,此事与许民弛山泽令一样,有利有弊,且弊明显大于弊!

    谣言诽谤罪被废黜,仅仅针对百姓;当官的、有钱的,以及又当官又有钱的皇帝,还是要谨言慎行。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百姓眼里,法律,就是官老爷才需要遵守的东西!

    起码在妄议国政这条罪名上,确实是这样。

    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纵容下,古华夏在汉朝之后,居然演化出法不责众这种严重违背法律道德的观念!

    只要大家一起犯罪,就不会被治罪?

    如果认可这个看法,就等同于刘弘默认:造反可以,不能一个人,要多拉点人一起!

    即便不是穿越者,刘弘也不可能坐视这样的观念,在尚处于封建时代的华夏大地存在。

    如此一来,刘弘将廷尉放在内史和少府之后,在九卿之中排在第三,也就是显而易见得了。

    法制思想,必须从始至终贯彻!

    历史上的景之治,乃至于将华夏大地从战国的荼毒中,在汉初数十年内快速拯救出来的黄老无为,其最令人称道的,都永远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允许百姓自由发展。

    而这个合理得范围,便是法律所允许的范围。

    百姓想种田,想行商,乃至于搓个蘑菇听个响,都可以前提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种田就好好种田,不能欺压弱小,侵吞他人土地;行商就好好赚钱,不能披个商人的皮,在深山野林敲同行的闷棍!

    至于想搓个蘑菇

    真要有人在这西元前手搓蘑菇,刘弘就要合理怀疑一下,这人是不是自己的穿越者同行了。

    刘弘之所以有这个考虑,自然是为了今后,汉室的强大之路。

    秦之所以在周末列国中脱颖而出,短短四十年就完成了富国强兵的历史性成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秦法严明。

    立了功,必然得赏;犯了罪,必然砍头!

    谁来都没用!

    在这样明确的法律约束之下,秦一跃成为列国之中国力最强者,并顺理成章的统一了天下。

    具体到刘弘所处的时代,对应历史上的汉一朝。

    世人或许都只看见景之治的繁荣,只看到景忍辱负重数十年,方有武帝提兵北上,马踏残垣的壮举;但使景之治形成最强大、最坚固的根基,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吴公为廷尉,治平为天下第一!

    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即便是被历史上第一位同人家司马迁,不惜斥之为酷吏的汉廷尉赵禹,也是一个舍无食客治无冤案的清廉刚正之人。

    能让司马迁,一个能把卫青、霍去病写成不修名节、不进贤士、和柔事主的酸黄瓜,为自己写下舍无食客的评价,足以证明赵禹,这位法家最后一位俊才的能力。

    就是这一代代公平公正,誓死维护法律尊严的廷尉,才使得汉室从开国初的羸弱快速爬出,大踏步迈向了国富民强、无有外族敢侵的盛世;才有了陈汤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誓言。

    现在,刘弘有幸成为了汉,这个华夏民族最辉煌灿烂之时代的掌舵人,立志要富国强兵,要驱逐外蛮,使华夏顺理成章的走向必将属于的辉煌,首先要确立的,就是法制、法度。

    没有任何人,能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就改变世界乃至于历史即便身为穿越者,刘弘也需要助手,需要朝堂、宗室、百官,乃至于整个天下的汉人,成为自己的助力。

    宗室,可以用亲情拉拢,百官,可以用利益收买,乃至于朝堂,刘弘也可以一点点积累威严,是自己成为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君王。

    但百姓,尤其是占最高比重、对政权最为重要的自耕农阶级,拉拢他们的唯一方式,便是公平。

    而法律、秩序,就是百姓得到公平的唯一途径。

    至于原因,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不患寡,而患不均。

    “也不知那个提出法如是足以的张廷尉,现在何处?”

    暗自思虑着,刘弘便自然地揭晓了九卿排位第四的属衙。

    郎中令。

    将郎中令拍在第四位,这就是纯粹的拉拢了。

    有汉一朝,无论是英明神武的高黄帝时期、仁弱的孝惠皇帝时期,亦或是仁以安民的帝一朝、不爱一人以谢天下的景帝一朝,乃至于波澜壮阔的武帝一朝,郎中令,都永远是最不需要才能的位置。

    向做廷尉,需要熟读律法;想做内史,得有足够的政治手腕,将关中,尤其是长安城内的功侯勋贵压得服服帖帖。

    想要做郎中令,却是再简单不过:得到皇帝的信任就可以了。

    如历史上,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旧时随从可谓鸡犬升天薄昭做了车骑强军,宋昌做了卫将军。

    而那个因受贿,被帝赐千金以愧其心,从而社会性死亡的张武,就被刘恒任命为了郎中令。

    景帝刘启登基,故太子阵营同样是鸡犬升天张欧做了廷尉,晁错做了内史,甚至以内史之身,遥控着御史大夫陶青冲锋陷阵,挥舞着一本削藩策硬刚丞相申屠嘉!

    而景帝的原班心腹重,最没有出息,却也最受景帝信任的周仁,也同样成为了郎中令。

    甚至有传言:景帝就连去姐姐馆陶公主家偷吃之时,都会让周仁在门外把风!

    从这便足以看出,郎中令一职,在朝臣百官心中的象征意义。

    起码在朝局安稳,没有陈周一类做乱的时节,郎中令不需要具备任何能力,只要皇帝足够信任,就可以了。

    而郎中令之所以会具有天子仍旧看重功勋、看重朝臣的象征意义,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郎中令手下所掌管的禁中侍郎,大都是勋臣后代。

    在汉室的赏赐诏书中,最常见的一句话除了赐御剑x柄,便是:萌x子为郎。

    所以郎中令存在的意义,便等同于朝臣百官,功侯勋贵与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天子通过收功侯的后代入宫,以证明其对功侯集团的信任:你看,我连贴身保镖的任务,都能交给你儿子!

    除此之外,捡拔功勋之后代,也属于封建皇帝拉拢人心的必要手段:放心你的后代,我都会照顾到的

    山河永固,与国同休

    功侯勋贵将家中最成器的后代送入宫中,除了能让儿子得到锻炼之外,也能让儿子开阔眼界,并培养出忠于天子的生理本能。

    所以,当郎中令令勉被第四个召唤时,堂内的功侯勋贵无一不是眉开眼笑,嘴角都快咧到了耳朵根。

    后续的安排,就都没有什么大的变数了:奉常排第五,以彰礼法之要;宗正排第六,以彰宗亲之和。

    卫尉排第七,太仆排第八,典客,不出意外的再次位列倒数第一。

    实际上,在过去数十年当中,内史排第一、少府排第二,以及卫尉排第七、太仆排第八,典客排第九的状况,都属于雷打不动的常态。

    太祖之时,异姓诸侯割据,宗正得以排在了第三;孝惠之时,吕氏为祸朝堂,吕后出于安抚刘氏宗亲的意图,也同样将宗正排到了第三。

    对于这些属衙的排序,刘弘基本没有什么异议。

    即便有异议,那也是以后的事儿了。

    如太仆,全掌天下马政,在不远的将来,汉室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