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帝成长计划-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犁没有大规模使用于耕作之前,耒ěi,就是华夏百姓翻土、松土的工具。

    耒,状形类似一个Y,由一根主杆,和两支稍弯曲的尖杆组成。

    在播种之前,百姓便会用耒松土,而后再将粮种播种在田亩之中。

    实际上,耒这种落后的农具,在战国末期,曾短暂的被淘汰。

    因为占据河南草原的秦国,曾一度大力发展牛耕!

    而耒,也被秦少府的工匠们改造成了最原始的犁具。

    所以耒,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由人作为驱动力的、更小的犁具。

    至于为何会发生耒犁耒这种开历史倒车的状况,则是因为:继承了秦大半制度、疆域的汉室,并没有继承秦所掌控的河套草原。

    没有草原,就意味着牛、马奇缺。

    缺马,让汉室长期处在欲立骑军而不能的战略劣势;而缺牛,就使得战国时期,就已经在华夏大地出现的牛耕,再度倒退回了遥远的石器时代。

    耒最早出现,就是在华夏明由原始明,进入农耕明的后石器时代!

    之后,随着铜的冶造工艺逐渐完善,华夏明才从石器明发展到了青铜明。

    但高昂的造价,使得青铜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留在了礼器、兵器,以及奢侈家具的范畴当中。

    再加上铜本就更脆,更容易断裂的特性,使得华夏农耕明,在进入铁器时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耒作为主要的农耕器具。

    “真不是朕穷兵黩武啊”

    “哪怕是为了牛耕,朕也要把河套夺回来!”

    暗自发出一声感叹,刘弘便缓缓倒退出几天,在田埂倚耒而立,饶有兴致的等候着接下来的进程。

    接下来,就是朝臣百官、公卿大臣,在籍田进行象征性的农耕作业了。

    根据周礼的记载:籍田礼,以太牢祀先神农,在国都南面近郊行;天子执耒三推三反返,群臣以次耕,王公诸侯五推五反,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

    而具体到汉室,天子三推三反、诸侯五推五反没有变化,但之后关于卿大夫、士的规定,就有一些不同了。

    卿大夫、士,都属于战国时期所特有的阶级名词,而汉室,却并没有明确的卿士阶级。

    所以,周礼中关于卿大夫的规定,在汉室,就变成了彻侯七推七反;士,也变成了无爵之二千石九推九反。

    就如刘弘此时所见:在刘弘完成天子礼后,还未离京就国的梁王刘恒站出身,执行了五推五反的诸侯礼。

    其中甚至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在完成第五次推、反之后,刘恒稍有些迟疑的回过身,对刘弘提出为汉臣,不敢称诸侯;恳请陛下许臣行卿大夫礼!

    对刘恒这番作态,刘弘心中自是满意无比。

    经过小半年的相处,刘弘对这位历史上的帝陛下,已经基本放下了心。

    不得不说,此时方二十出头的刘恒,别的不论,起码上下尊卑这一点,把控的极其到位。

    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上,刘恒这种行为可以被理解为扮猪吃虎,但这一世,刘恒这般恭敬的态度,却让代王一脉,保留了仅存的一丝生机。

    但满意归满意,刘弘也不可能答应刘恒这明显刻意的作态。

    随着悼惠王诸子叛乱一事走向尾声,汉室的削藩工作,也已经拿出了大致方案。

    包括左官令、推恩令等一系列削夺诸侯王权力的方案,都被摆在了朝堂之上,于公卿百官共同敲定。

    不出意外的话,等二世楚王刘郢客逝世,楚国也被纳入削藩的范畴,汉室的内部问题,就将基本得到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刘弘不大可能在作出可以贬低诸侯王逼格的事情。

    作为后世人,刘弘与便宜祖父刘邦最大的一处不同,就是刘邦要面子,刘弘要里子。

    为了里子,刘弘甚至可以完全撇开面子不要!

    如今,刘氏诸侯已经被磨去大半爪牙,刘弘已经得到了想要的里子,也就不介意做些面上功夫,让诸侯王的逼格看上去更高一些。

    “梁王高帝子也,今更为宗亲长者、诸侯之首,当行诸侯礼!”

    只一句交代,刘弘便制止了刘恒的举动。

    “卿大夫执锄,七推七反”

    在刘恒也退出籍田,来到刘弘斜后方后,便是如今在世的彻侯当中,食邑最高的一位,带头走入了籍田。

    年仅十九岁,却食邑万三百六十户的三世平阳侯,曹奇!

    经过小半年的相处,刘弘对这位历史上的帝陛下,已经基本放下了心。

    不得不说,此时方二十出头的刘恒,别的不论,起码上下尊卑这一点,把控的极其到位。

    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上,刘恒这种行为可以被理解为扮猪吃虎,但这一世,刘恒这般恭敬的态度,却让代王一脉,保留了仅存的一丝生机。

    但满意归满意,刘弘也不可能答应刘恒这明显刻意的作态。

    随着悼惠王诸子叛乱一事走向尾声,汉室的削藩工作,也已经拿出了大致方案。

    包括左官令、推恩令等一系列削夺诸侯王权力的方案,都被摆在了朝堂之上,于公卿百官共同敲定。

    不出意外的话,等二世楚王刘郢客逝世,楚国也被纳入削藩的范畴,汉室的内部问题,就将基本得到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刘弘不大可能在作出可以贬低诸侯王逼格的事情。

    作为后世人,刘弘与便宜祖父刘邦最大的一处不同,就是刘邦要面子,刘弘要里子。

    为了里子,刘弘甚至可以完全撇开面子不要!

    如今,刘氏诸侯已经被磨去大半爪牙,刘弘已经得到了想要的里子,也就不介意做些面上功夫,让诸侯王的逼格看上去更高一些。

    “梁王高帝子也,今更为宗亲长者、诸侯之首,当行诸侯礼!”

    只一句交代,刘弘便制止了刘恒的举动。

    “卿大夫执锄,七推七反”

    在刘恒也退出籍田,来到刘弘斜后方后,便是如今在世的彻侯当中,食邑最高的一位,带头走入了籍田。

    年仅十九岁,却食邑万三百六十户的三世平阳侯,曹奇!

 第0305章 君相两争

    当刘弘在长安城内饶了好大一圈,方来到温室殿时,公卿百官自是早已等候。

    在朝臣百官的拜喏声中,刘弘走上御阶,在御榻之上安坐下来,元朔朝,也就正式开始了。

    “诸公卿有奏,自可明言,朕当兼听百官之言,共定国之大策。”

    虽说相较于大朝仪,元朔朝氛围更轻松一些,但毕竟是朝议,终归不可避免的要沾染上一些政治色彩。

    撇开今日是元朔日不说,即便不是,朔望朝也总得讨论一些政治内容。

    刘弘话音刚落,丞相审食其便顺势出班,对御阶之上稍一拜。

    “丞相臣食其昧死百拜,以奏陛下:自悼惠王诸子之乱息,天下民心向安;陛下又拟三十取一之税、三口一算之赋,诚三皇五帝,纵不能及也。”

    毫不违和的端上一串彩虹屁,审食其便话头一转:“陛下以天子之身临天下元元,代天牧民,臣等食汉禄,亦当唯陛下圣命是从。”

    “然今三公缺其一,九卿缺其二,臣等纵有心助陛下厘清吏治,亦心有未遂”

    “故臣昧死,恳请陛下:遴德行端正之良士,以充三公、九卿之缺,使诸属有主官掌事,吏有命可奉,诸司属衙之政畅行,而于国无弊。”

    “臣昧死百拜,顿首顿首”

    随着审食其深深一拜,殿内众臣稍一思虑,便也齐齐出班:“臣等以为,丞相所言甚善,恳请陛下遴德行端正之良士,以充有司之缺。”

    见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刘弘饶有兴致的望向审食其,心中颇有些好笑起来。

    “朕的这位丞相,还真是异想天开的紧。”

    审食其的疏奏,乍一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三公九卿有空缺,对于中央心中有弊端,确实应该商讨人选。

    但光听听附议的群臣,和审食其话语中的区别,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

    朝臣附议,说的是充有司之缺,审食其说的,却是充三公、九卿之缺。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附议的朝臣不直接重复审食其的奏疏,而是将三公九卿,替换为有司属衙呢?

    答案不言而喻如今审食其为相,张苍任御史大夫,三公唯一的一处空缺,正是太尉!

    审食其话里的意思,是劝刘弘重设太尉,以掌天下兵权!

    “这么愚钝的政治嗅觉,真不知道是怎么活过汉初,那风云突变的时代的”

    就连朝臣百官,都知道在附议的同时,巧妙地对三公有缺这件事闭口不谈!

    审食其却仿佛对此毫无知晓,可真的是

    “张苍为相之事,还是得提早准备了啊”

    暗自为审食其的政治生涯画上句号,刘弘便做出一副沉思的神态。

    过了好一会儿,刘弘才有些迟疑道:“这太尉之缺”

    “实无合适之人选啊?”

    只轻轻一语,朝臣百官就不约而同的将头低的更深了些。

    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太尉?

    要知道今日,可是元朔朝!

    此时殿内,可就站着百十来号开国元勋!

    撇开其中的纨绔子弟,以及年幼的二代、三代不论,光是初代元勋功侯,就不下十指之数!

    这十几号人,是完全有资格出任太尉,位列三公的!

    但从百官讳莫如深的面色,就不难看出此事的本质太尉一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还得上面那位说了算

    刘弘说有,那即便没有,百官也得想办法,找出这么一个合适的人才。

    可刘弘说没有,那即便全天下的人都有资格出任太尉,百官也得想办法,让所有的人都出于某种原因,而不适合出任太尉。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不外如是。

    即便不考虑这层现实角度的考量,光是此时的状况,就足以让百官将所有的意见收回肚子里,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地板之上,观察木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