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帝成长计划-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观汉室,则是在高皇帝刘邦病逝之后,连续迎来了三个在位不超过十年的皇帝。

    开国之初,汉室对雁门一代的实际掌控本就摇摇欲坠,甚至需要刘邦打一场平城战役才能稍稍稳住局面。

    如今二十年过去,匈奴愈发强盛,汉室却是不进反退,甚至发生了前年的诸吕之乱、去年的齐悼惠王诸子之乱,以及陈平周勃乱权等事件。

    此消彼长之下,汉室彻底失去对雁门地区的实际掌控,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简单来说就是:在如今汉室的版图上,雁门是代国最靠北的郡,但汉室实际掌控的区域,则很可能只限于马邑所在的赵长城一线。

    再往北,则很难管的了了。

    认识到这个现实之后,刘弘并没有太恼怒,反倒是冷静之余,略有些激动。

    ——位于赵长城以北数十里的马邑,已经是中原和草原的交接了!

    再往北,可就全是草原了!

    如果能通过此次战役,重新将雁门地区的实际掌控权收回,那汉室就将获得一块方圆数百里的草场!

    虽然比起河套地区,这么一块草场稍微小了些,但对如今的汉室而言,这么一块养马之地也已经足够了。

    而且得到这一片草场之后,汉室并不需要担心防守问题——雁门北部,正是秦长城!

    再者,雁门地区的掌控力度加大,也能极大改善云中地区的战略环境。

    ——按照柴武的说法,云中郡身后的长城,根本就不是‘一’字形,而是一个类‘人’字形。

    而云中城,就是点在‘人’字尖部往上百里处的一个点!

    可要是汉室重新获得对雁门地区的实际掌控,那云中外围的秦长城,就将成为新的‘汉匈势力分割线’。

    原本的‘人’字形,会变成‘厂’字形不说,还能将代北地区的防线北推百里不止。

    想到这里,刘弘也终于明白过来:历史上的马邑之谋,为什么只发生了一次。

    马邑方向的长城缺口,为什么只遭受到了匈奴一次攻击。

    ——在那唯一一次马邑战役,即马邑之谋后,汉室在武帝猪爷的带领下,把代北地区的防线从马邑所在的赵长城,北推到了百里外的秦长城。

    在汉匈战役取得成果之后,汉室的代北防线甚至继续北推上百里,到了后世呼和浩特市以北的汉长城。

    “原来是这样···”

    “不是匈奴人不攻马邑,而是马邑已经成了‘内陆’,匈奴人够不到了···”

    “嘿嘿!”

    ——很显然,刘弘对于‘将马邑从前线变成内陆’,也同样有着很大的向往!

    而经过今年这一战,这个期望就很有可能成真!

    想到这里,刘弘的气质便陡然一边,从先前的温和淡雅,突而带上了一丝锐气。

    “朕知也。”

    “还请大将军略述:若汉匈战于马邑,匈奴当有兵卒几许,从何而来;吾汉家当如何应之?”

    闻言,柴武略有些诧异的抬起头,感知到刘弘的气质变化之后,也是没由来的稍稍悸动起来。

    “进取之君呐···”

    暗语一声,柴武便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地上的堪舆之上。

    “马邑,位赵长城北四十里;南四十里,乃汉楼烦县。”

    “匈奴之楼烦部,其常驻之所北距马邑数百里,且同汉故楼烦之民仇怨甚深。”

    “若战于马邑,则匈奴必出楼烦部;楼烦即出,折兰、白羊两部则当同行。”

    闻言,刘弘淡淡点了点头。

    ——折兰、白羊、楼烦,是匈奴单于庭弹压慕南的三驾马车。

    其中一部出战,剩余两部自也没有喝西北风的道理。

    就听柴武继续道:“据往之战,此三部出,则右贤王之大纛必见(xiàn);白羊、折兰、楼烦三部,加之右贤王本部,及幕南诸从属、奴役部,匈奴之骑,恐不下五万之数。”

    “若狄酋冒顿亲征,则单于庭本部精锐当随行,幕北亦当有部族应征。”

    “如此,马邑一战,匈奴所遣之精锐骑卒,便不下十万!”

    “若欲战,吾汉家恐当遣步、车十万之众;欲围而歼之,恐需三十万不止···”

    听到这个数字,刘弘眉头下意识一皱,就听柴武又补充道:“尚不止于此。”

    “便是车、步三十万,欲围匈奴十万骑卒而歼之,亦或有不足···”

    听到这里,刘弘不由陷入漫长的沉思。

    (

 第0364章 大炮一响

    须得一提的是,马邑、武州塞南北相聚不过六十余里,东面的山林和西面的峡谷,距离也不到百里。

    长百里,宽六十里是个什么概念,那长安城作为参考就具体多了。

    ——长安城南北约二十里,东西十五里!

    以此为参考,若是将马邑与武州塞之间的区域作为战场,那匈奴可能出现的十万以上的骑兵,和汉室派去包围的三十万步兵部队,就要挤在一片只有二十个长安城那么大的狭小区域!

    诚然,汉都长安在整个华夏封建史上,都算得上是气势磅礴,规模庞大的都城。

    但再怎么说,长安城终究不过是一座城邑···

    二十里十五里的长宽,换算在后世就是八公里六公里,还没一个县大!

    百里六十里,也不过是一块长四十公里,宽二十五公里左右的区域。

    ——后世随便一个一线城市,其三环以内的区域,就大概是这么个范围!

    如此狭小的区域,容纳四十万人,而且还是四十万战斗编制,本来就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更别提骑兵这种本就需要纵深的兵种了。

    按冷兵器时代的状况,一支十万人的骑兵部队要想全部参战,且自由铺开,起码需要方圆五百里以上的战场!

    毕竟骑兵的战争,并不全是对冲,还有追逐、分割的内容。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如果匈奴人真的把十万人以上的骑兵部队送入武州塞,并陷于马邑与武州塞之间的狭小区域,那就等同于自废一半武功。

    根据刘弘地推测,那样一片狭小的战场,匈奴人最多最多,只能铺开2…3万骑兵。

    剩下的,就都只能挤在营地,等前线有人死了,再递补上去。

    这也是刘弘对此次‘马邑之谋’满怀信心,且对汉室步兵集群的战斗力并不十分担忧的原因。

    ——两万骑兵,再怎么机动性强,在马邑和武州塞之间的狭小战场,都将失去‘进退自如’的活动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歼灭一支十万人数量级,却根本不具备活动空间的骑兵集群,同等数量的重步兵、弓弩部队,应该就足够了。

    毕竟步兵对战场纵深的要求不是很高——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战场纵深越狭小,对步兵越有利!

    十万汉军重步兵派去马邑,也不过是面对2…3万匈奴骑兵,至于剩下的匈奴骑兵,则都类似于‘排队送死’的性质。

    十万汉军vs三万匈奴骑兵,能不能稳赢?

    嘿!

    ——历史上的武帝一朝,汉军将士都人均‘以一敌五’了!

    刘弘现在凭借重步兵集群,把匈奴骑兵围在马邑和武州塞之间,说一句‘三打一稳赢’,不过分吧?

    刘弘先前对此次战争的预算,如武器装备、军队调动、粮草军饷等,也都是按照‘大概十万人’来预测的。

    现在可倒好:柴武开口就是‘要想歼灭就得三十万人’,还补了一句‘三十万人也未必能成’?

    真要这样,那这场仗打下来,刘弘得赔死!

    ——三十万人,一个月光是粮食,那就是最低六十万石的标准!

    再按照‘每一个士卒需要3…4个民夫运粮’,就意味着汉室还要发动将近百万人的民夫运粮。

    而这些民夫在战时的吃喝,中央也是要管的。

    万一这场仗打到三个月,三十万战卒加百来万民夫,那就是将近的八百万石粮食损耗,价值六万万钱以上!

    再有,就是肉食。

    ——在战时,野战军那都是要吃肉的!

    三十万人,一天吃掉个千八百头牛,根本就跟玩儿一样!

    三个月下来,就又是百八十万头牛羊,价值超十万万钱。

    再算上伤亡抚恤、有功将士的赏赐,以及武器军械的损耗、马邑地区的战后重建等等,这一场仗打下来,没个五十万万钱,根本就打不住。

    五十万万钱,什么概念?

    从去年九月正式施行粮食保护价政策,到如今的七月,十个月的时间,少府从粟米垄断生意上得到的全部利润,也才不过十五万万钱!

    算上国库前后收的两次农税,以及少府按每人四十钱征收的口赋,汉室在过去一年的全部收入,也就堪堪能到四十五万万钱。

    其中,国库农税收入的二十多万万,早在收上来之前,就已经有了去向,包括俸禄发放、地方行政费用、军费等等。

    这部分,刘弘是一分钱都抠不出来的。

    剩下的二十来万万,才是进入刘弘的小金库:少府,能让刘弘随意支配,而不用和朝堂商量的部分。

    这还没把少府需要负责的宫廷日常开支、来年的预算给算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发起一场花费最起码也将达到五十万万钱以上的大型战役,别说刘弘地小金库遭不住,即便是整个汉室中央,都遭不住!

    要是没有粮食保护价政策,这样一场仗打下来,汉室中央绝对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丞相审食其,也将分分钟体验到坐牛车上朝的赶脚。

    “三十万···”

    轻喃一声,刘弘极力遏制住否决的冲动,面色略有些僵硬的望向柴武。

    “还请大将军细言之。”

    看着刘弘皱眉沉思,不时摇头叹息的模样,柴武本来气都泄了一半。

    ——在柴武看来,刘弘再怎么‘非人’‘早熟’,也终究还是‘肉食者’。

    对于如此高额的军费开销,肉食者,往往都会选择当缩头乌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