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不疑该不该死?
刘弘心里很清楚:即便不考虑刘弘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光是出于对这个老忠臣的认可,刘弘就不可能允许他被牵连!
但现在,刘弘原本坚定的心,却感受到了一股魔鬼的蛊惑。
杀了他!
只有杀了他,才能将这件事闹大!
朝中九卿统统换人,三公自此成为泥塑雕像;要是陈平还要点脸,也必然会自杀谢罪!
不能怪刘弘不够坚定,实在是这个选项,太诱人了
假设刘弘下定决心治罪刘不疑,丝毫不压制事态继续扩大,那事情的后续发展,将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首先,刘弘可以直接以护高庙不力的名义,逼迫内史自杀!
事态继续扩大,负责长安治安的北军,也将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刘弘最起码可以借此,将北军直接遣散重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朕的亲密心腹都死了,尔等还有脸活着?
中枢二千石以上官员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可以被一杯毒酒送上路!
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公:陈平,周勃,以及曹窋!
即便刘弘以最悲观的估测,真到了那个地步,整个汉室朝堂,唯一能置身事外的,可能也只有领兵在外的上将军柴武。
刘弘甚至可以将柴武以及飞狐军的出现,解释为:前来长安,肃清逆贼,以保宗庙!
在所有人叩首发抖的高庙外,刘弘一副怒火滔天的模样,暗地里却在盘算着得失。
看着要钱目光坚定的刘不疑,一旁满脸苦涩的虫达,再想想城外卧病于榻的老太监、到现在都滞留箫关混淆视线的秦牧,以及不知此时身在何处的汲忡
最终,停留在刘弘脑海中的,是那日宣室殿上,老太傅王陵悲喜交加的面庞。
“陛下当步步为营,不可操之过急”
“陛下不可忍辱过甚”
“陛下今壮矣”
老太傅那日的话语,一字一字出现在刘弘脑海中,久久盘旋。
最终,刘弘脑海中的画面,停止在王陵那张满怀期翼的笑容之上。
刘弘阴晦的目光逐渐清澈起来,再度扫向跪倒在地的一干人时,目光中已是蓬勃的自信。
缓缓举起手中剑,左手从头顶束起的长发中揪出一绺,以剑一划。
“此朕之罪也!”
一声高昂的宣誓,众人稍稍抬起头,就见刘弘右手持剑下垂,左手高举,一绺黑发紧攥于掌心之中。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今祖宗蒙羞,庙堂遇辱,朕独罪!”
“朕,实无颜苟存于世!”
闻言,无论是百官还是围观群众,都是痛哭流涕间出声阻止:“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刘弘却是话头一转,继而道:“然朕得先皇父之遗命,以此眇之身佐天下元元,实不敢弃江山于不顾,弃祖宗遗训于不顾!”
“今朕削发代首,以明志!”
“待来日,天下盈富安,百姓富足;匈奴亡绝,边墙再无战祸,朕再领此三斤颅,以谢宗庙!”
高昂的宣言,顿时引得百姓哭的稀里哗啦,心潮澎湃着连连叩拜:“圣君临朝,此诚民等之福也”
比起平民百姓,百官更是发自内心的叩拜感恩:“竟使陛下蒙羞至斯,臣等实万死不足赎罪之十一”
看着百官目光中满带的真挚,刘弘心中一松,剑眉一扬,手中长剑高举:“吾汉家,可还有忠义之士邪?”
顿时,无论朝臣还是百姓,都纷纷站起身,满脸涨红的振臂高呼:“陛下剑之所指,皆臣民等之世敌!”
背着高昂的斗志渲染着,刘弘原本冷静的心也稍稍悸动起来。
转过身,刘弘剑指与高庙一路之隔的尚冠里,厉声咆哮道:“随朕杀入贼舍,手刃逆贼!”
见此,百姓自是振臂响应:“手刃逆贼!!!”
百官却是一愣,看了看尚冠里的方向,然后将目光不约而同的转向刘弘身边,正剧烈战栗着的曹窋身上。
陈平亦是暗自一沉肩,硬咬着牙般稍稍上前,语气相当没有底气道:“此事,还请陛下三思”
第0098章 证据确凿
看着陈平终于站出来,极不情愿的说出那句还请陛下三思,刘弘心里,就差没有笑着打滚了!
高庙墙垣怎么回事,刘弘能不知道?
曹岩剑袭虫达的时候,刘弘可就站在高庙的门槛上看戏呢!
虽然没太看明白,虫达是如何将曹岩手中的剑打飞,并精准的将那把飞剑镶近高庙的外墙,但刘弘心里了然无比:那把剑,与其说是曹岩插上去的,倒不如说是虫达!
但问题是,谁知道呢?
曹岩和虫达剑搏,谁看到了?
唯一确认高庙墙恒破坏者身份的,就是墙上插着的那把剑。
而刘弘之所以敢如此笃定的将事情闹大,则是因为:墙上插着的那把剑,乃御赐之剑
都不用去问,刘弘就能知道这把剑的来历:便宜老爹刘盈被曹参喷的实在遭不住,就赐了几把御剑给曹参,隐晦的表达出自己血量见底,还请丞相轻喷的意图
后来曹参亡故,御赐之剑被留给了二代平阳侯曹窋,然后刘弘穿越,曹岩被赶鸭子上架担任郎中令,替陈平周勃等人监视刘弘;作为长兄的曹窋大概出于勉励或者拉拢之类的目的,将家中侍奉的御剑取下一把,交到了弟弟曹岩手中。
通常情况下,皇帝御赐之物,除非是金钱布匹,不然都会成为家族供奉的收藏品:先家主时,某某皇帝赐某某物。
而御剑,又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类。
但凡得到,几乎全都会被祭奉到家祠中,做传家宝,传给后代;同时也是向外人宣扬着自家的地位:俺们家可是陛下的人!
曹岩之所以那么睿智,佩戴御剑前往高庙,甚至只要是入宫,都随身佩戴的原因,刘弘也能猜到左右不过是借此,为自己的行为寻求一丝安慰:臣这可是替孝惠皇帝管着陛下的!
对此,刘弘只能说:曹岩,你特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通常情况下,就连刘邦斩白蛇用的那把云霄剑,也同样不会被皇帝随时携带,而是高挂于高庙,刘邦的衣冠之侧,四时供奉。
也就是刘弘是在担心死于空气中毒,才时刻将一把假的云霄剑随时带在身上。
真的那把,别说在哪儿了,现在还是否存在,都两说。
而西汉初的着装,又并不十分明确的划分武,但凡是有些地位的人,都会在身上挂配剑一柄,无一例外。
即便是后世传闻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也同样如此。
西汉的皇帝又普遍宅不住,还不爱着正装;所以常服出行的时候,都会做普通的贵族打扮,身上都会挂着一把少府制造的天子剑。
其作用当然不是砍人,而是点缀、装饰,类似于绶带上挂个玉佩一般。
老刘家的皇帝又特别好大喜功,随便被人吹捧两句,就饥渴难耐的想要赏赐人家;但皇帝身上又不会带着金钱,怎么办呢?
赐剑!
没错,就是顺手把腰间系着的天子剑解下来,赏赐给眼前的马屁精。
天子剑,足够贵重;只是把剑,又经济实惠实在是居家赏赐之必备良品。
原本的历史上,开国皇帝刘邦倒是个实在人,赏赐一般都是粮食、布匹;短命皇帝刘盈又没活几年;之后的、景两位抠搜鬼,那就是实打实的发剑狂魔了。
帝在位二十三年,去掉做泥塑雕像的前五年,以及病种卧榻的最后三年,光是中间的十五年,就发出去数百柄御剑,平均每年超过四十柄!
也就是说,每过十天,就会有一个幸运儿,得到刘恒赏赐的御剑。
景帝更是夸张,但凡碰到不得不赏,又舍不得赏的时候,二话不说,一声:剑来!
至于什么情况下,景帝刘启才会舍不得赏金银钱物
从登基到断气,无时不刻都舍不得!
如果说帝朝,二千石的标志是人手一把御赐天子剑的话,那景帝朝,家中祠堂没供奉个三五把御剑的,都不好意思说在长安算个人物!
这个优良传统,身为半傀儡的惠帝刘盈,当然也是熟练掌握的。
在登闻鼓事件之前,刘弘被软禁在宫内捏泥巴时,翻看过石渠阁的皇室档案,对此略有了解:便宜老爹在位七年,总共发出去十三柄御剑。
时任御史大夫,安国侯王陵一柄;吕后的心腹,刘邦的沛县老乡,辟阳侯审食其一柄;孝惠皇后张嫣的父亲,刘盈的老丈人宣平侯张敖一柄;周吕侯吕泽幼子,惠帝的表兄洨侯吕产一柄。
其余九柄,统统都赐给了丞相,平阳侯曹参
看到那一连串:元年秋七月,赐平阳侯御剑一柄元年秋八月,赐平阳侯御剑一柄元年秋九月,赐平阳侯御剑一柄的字样,刘弘都不由发自内心的心疼起便宜老爹。
那段刚登基的时日,怕是惠帝刘盈最黑暗,丞相曹参火力最强大的一段时日了。
这就使刘弘有十足的自信,借机搞事了王陵、审食其那两把剑,自当是在家中祠堂供奉;张敖那把不出意外,应该是在长子,即在诛灭诸吕之后,被周勃等人废黜的原鲁王张偃手中。
至于吕产那把
吕产人都被砍成肉酱了!
剑能好到哪里去?
即便不说这些,想要证明墙上这把剑出自平阳侯府,也十分简单石渠阁中的皇室档案,白纸黑字记载着:平阳侯府,应该有九柄御剑!
且先不提曹窋此时就跪在高庙外,根本无暇回家造假;即便曹窋是墨翟在世,也不可能做得出少府大匠为惠帝精心铸造而出的御剑。
所以,墙上插着的那把御剑,就是充分证明高庙墙垣被损,是平阳侯家族所为的有力证据!
至于刘弘为什么要借此发难,明明已经与陈平商量好御史大夫的罢免之事,还要对平阳侯家族赶尽杀绝?
这从陈平不顾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