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有讲究的。
    首先,便于电视节目标准化生产,种类繁多的电视节目必须遵循一个适应播出市场的制作标准。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其次,是和受众观赏心理有关。
    燕视做过调查,如今人均日观看电视时间大概在149分钟,如果只收看不同频道,最多不超过15个,被称之为“双15现象”。
    因此,基于15分钟收视时长的相对稳定性,可以将这一时长视为电视节目的板块设计和节目编排的基本依据,节目时长设计最好为15分钟的倍数。
    当然了,这只是概论。
    如果节目精彩,就算俩小时,也会看的意犹未尽,看完后回味无穷,然后等待下一期。
    如果节目一般,大概看个两分钟,便转台了。
    质量才是吸引观众提高收视最关键因素。
    《华夏鉴宝》作为科教类型的半综艺形式,可以学习的很多。
    这么多年,类似题材的不少,过于严谨,观众不太喜欢,受众会大打折扣。
    怎么提高趣味性,就得靠主持人,嘉宾都是专业人士,既能坚定,还能逗乐的比较少。
    肖一若其实压力蛮大的,编导导演不止一次地和他说要注意调节气氛,所以没事的时候,会去看看网上的段子,没准啥时候就能用上。
    一个小时的节目很快过去,结尾的时候,还宣布了录制时瞒着选手们的规则。
    另外,还在官网设置了投票渠道,每队会选出一位人气最高的选手。
    比如民间队八字胡老板在队内人气最高,他等于得到了观众的庇护,如果在比拼中失败,不会吃到淘汰票。
    做此环节的原因很简单,一来是增加和观众的互动,让他们有参与感。
    二来也是为了收视。
    那么多选手,总有一些表现非常优异,得到观众的喜爱,万一被淘汰,对于节目组来说是个损失。
    老妈的电话掐着点打了过来,对着肖一若一通夸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是所有父母,都有机会在电视上看见自家孩子侃侃而谈,诶,就是骄傲,就是开心。
    挂断电话,深吸了口气,他点开了群聊,收视马上会发布。
    (感谢帝无泪老板5000点打赏,感谢缘总,南哥500点打赏)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视率
    向东说:你们只要能到05,就算成功。
    导演的目标:咱们是下半年第三个新节目,《走近科学》一个电台转变的能到075,我们高001不过分吧。
    编导冯慧芬信心最足,喊出了099的口号。
    节目是否成功,唯一的检验标准就是收视率,领导看好,导演豪言,媒体吹破天,都没啥用。
    结果为导向,口号可能会成为笑话。
    也有些节目是后发制人,头几期因为宣传不够,或者嘉宾主持阵容表现一般,播了几期,通过网友观众自发宣传,一飞冲天。
    但谁都希望能有个开门红,
    肖一若压力不大,系统给的任务是07,对新节目来说非常高了。
    《走近科学》的新意相比《华夏鉴宝》多了不少,加上电台播了一段时间,算是有观众基础。
    后者也不是全无机会,直播宣传一直在进行,肖一若金话筒头衔,换算过来能提升一些收视。
    “导演,收视出来了没?”
    “我好紧张啊。”
    “要是破一了,是不是得请吃饭?”
    “破一了向台长会请你吃饭。”
    “怎么还不出数据。”
    “别急,别急!”
    杜鹏看着肖一若盯着手机,同样跟着紧张,一句话不说,生怕他露出难过的表情。
    大冬天,手心有些出汗,肖一若觉得喉咙有些干涩,拿起啤酒正准备喝,群里弹出一条消息。
    “所有人,《华夏鉴宝》,最低收视0547,最高收视0826,平均收视0707!”
    肖一若蹭地一下从沙发上跃起,朝天挥拳:yes!
    “怎么样怎么样?”杜鹏着急。
    “平均07出头。”
    “哈哈哈哈,太棒了。”
    群里冷静了几秒,估计要么是和肖一若一样在庆祝,要么是在认真看数据,生怕看错。
    “漂亮的首播。”
    “哇,最高都08了么?”
    “我们成功了,成功了。”
    “烟花/烟花/”
    “我们简直太棒了。”
    导演第一个在群里发了个红包:收视长虹。
    肖一若见着了连忙跟上:大家辛苦。
    郑秋曼也没有例外:继续加油。
    群里一片的谢谢老板。
    正在欢庆呢,就看见导演把向东台长拉进群里。
    等了一会,连着几段超过三十秒的语音,然后又是一个红包。
    肖一若顺手一点,176元,手气最佳,美滋滋。
    语音是要听的,万一问起你啥都不知道,那可是对领导的不尊重。
    向东中气十足,听着很高兴。
    充分肯定了节目组的成绩,一些职员,包括两位主持人的名字被提出表扬。
    明天让大伙都过去一趟,开个小小的会,研究下后续工作。
    开门红目标达成,宣传肯定要跟上。
    “牛啊,首播都有08,那不是破一有望。”杜鹏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加加油,台里已经没几个对手,要展望全国了。”
    肖一若豪气也上来了:“也不是没有机会。”
    大明星打卡系统:
    任务:《华夏鉴宝》是你的处女作,首期节目拿下07的收视率。
    奖励:王羲之之皮毛,
    惩罚:无妄之灾,
    状态:已完成,
    下一次打卡:???
    双喜临门,收视达标,又获得了个新技能。
    群里依然热闹,已经在商议明天会议结束后要去哪聚餐,杜鹏拿出手机。
    《走近科学》剧组群里也收到了捷报。
    里头都是肖一若的熟人,其他组大概是羡慕嫉妒各种情绪掺杂了一些,但对于张导,陈姐肯定都是高兴。
    没多久,各种祝贺电话就过来了,向台,周台两个大领导也发来了微信,勉励了几句。
    八字胡邓老板也不例外。
    经常在一块演练,从工作人员那听了不少专业用词,明白收视率是关键。
    原本打算说老板们聚在一块看直播,结果听说是按户来统计数据,于是都在家里呆着,顺便给各个亲戚打电话,让他们锁定东安卫视。
    百户对于收视率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不过有这个心,编导没有去阻止,都是为了节目。
    平均07对他来说概念不强,听着有点少,不过肖一若说了很成功三个字,让他心里一块大石放下。
    热情地表示几个老板打算请节目组所有成员吃个饭。
    肖一若没有拒绝,让他直接和编导联系。
    相信东安宣传部门的同事得加班了,肯定得连夜做好各种文案,08首播的最高收视,放在全国任何一个电视台都不容小觑。
    更何况,还是在周一,这个不是特别好的时段。
    东安会宣传,像是微博,各大门户同样也会出相关报导。
    娱乐圈就是这样。
    你做出了成绩,有热度,媒体记者会贴着屁股,要是啥都没有,就只能花钱博版面,且效果一般。
    08首播,不是及格,而是优秀线,谁敢保证没有破一的希望。
    导演在开会的时候已经说了。
    如果成绩好,节目也可以请嘉宾,比如家里有藏品的明星,比如特别出名的学者,亦或是其他手段。
    而《华夏鉴宝》官博下方此时已经有了数百条留言。
    “蛮有意思的节目,涨知识不说,还一直让人有期待感,很不错。”
    “以前好像有类似的题材,变成比赛形式还是第一次。”
    “支持民间队,感觉更贴近生活。”
    “我家里有个祖传的夜壶,能拿到节目上鉴定么?”
    “看着好羡慕啊。”
    “免费鉴宝挺好的,要不许多好东西因为不了解消失了,挺可惜的。”
    “我在想,下一期两队知道要淘汰人,表情会是如何。”
    “肖一若真的假的,好像很懂古玩的样子。”
    “楼上的不了解了吧,建议去虎皮看看他的直播,你就会自信地把好像去掉,他真的懂。”
    豆瓣的评分还没出来,只看留言,八成都是好的。
    有时候,新节目收视率高,是因为观众好奇,或是被宣传片骗去看的,结果后悔不已。
    这在电影里很常见,高开低走嘛。
    如果留言评价都不错,那说明节目的确受到欢迎,大概率下一期不会跳水下降。
    杜鹏静静地在边上等待了半小时。
    期间肖一若电话,微信,视频,根本停不下来。
    一直到快十点钟才稍稍安静。
    杜鹏趁着这会功夫将桌子收拾干净,他晓得肖一若有一丢丢洁癖,吃完饭啥的肯定要把餐桌搞定,要不看着不舒服。
    “领导咋说?”他刚才没听清。
    “也没说啥,就是高兴。”
    平均07的收视率,在台里直接进入前三,和头两名差距不大,稍稍加点油,第一名的宝座有可能换人。
    值得一提,前三俩节目和肖一若都有关系,难怪领导会喜欢他。
    “这个月奖金不用愁咯,哦对,你估计不在乎小钱了。”
    “怎么会,我现在也穷,进来点马上又得出去,哎,以后你就知道了。”
    见到肖一若做出过来人的样子,杜鹏很无奈,可恶,又让他装到了。
    一夜好梦,二人第二天起来上班。
    停好车,杜鹏就走开了,不和他一起乘坐电梯,问起原因,说的是今天肯定很多和和他祝贺,自己在边上不像回事。
    还真被他猜对了。
    和其他大公司一样,电视台早班的电梯基本都是满座,之前导演教了他个方法,步行到三楼再换电梯。
    不过,内心里有些想要装的想法,果断走到人群之中。
    “肖老师,祝贺啊,新节目收视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