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委们没闲着,像是监考老师似的,到处巡视,听一听各组的讨论。
    其实,能聊的不少,只是时间紧迫,对于选手们都是个考验。
    运气好的,也许之前有了解,或是有来自同个卫视的同事。
    都没有的呢,参赛感想,着装,对接下来比赛的看法,等等等等。
    有一点倒是有人说对了,如果都提同样的问题,肯定会得不到高分。
    这个环节,是考验总体情况,并不会淘汰任何人,算是热热身。
    评委们遇到特别喜欢中意的选手,心里也会记一笔。
    摄影师不用刻意找哪一组,看看评委哪块呆的时间长一些,拍那就没错了。
    网友们也给出了一些个奇思妙想,可惜,人看不到。
    “林老师,给大伙说说呗,咱们这一项主要为了什么。”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四人走了回去,肖一若给同事抵话。
    “行!”其中一位也没刻意看镜头:“主持人采访,不全是一帆风顺,特别在外景的主持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这时候呢,随机应变很重要,这点肖老师比较有经验。”
    “棚内采访明星什么的其实还好,有时候在外头,和路人聊天,他们给的回答根本不在计划之内,甚至有时候会爆粗口,如何圆回来,很重要。”
    “哎,所以给出十五分钟,时间也是多了。”
    “好了列位,时间到,咱们停止讨论。”
    本来闹哄哄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选手们就算没讨论完,也不敢继续,万一落个不好的印象,那不完了。
    十个幸运儿老老实实地坐在那,挺有趣的,身边一切熙熙攘攘,居然与自己有关。
    肖一若当年被抽中,直接边上玩去了。
    紧张感还是有的,但从中也体会到了些许趣味。
    “不管准备准备好,咱们比赛开始,哪一组先来?”
    话音刚落,便有人举手。
    肖一若点点头:“行,你们来,我看看,第五组对吧。”
    接着在纸上写了点什么。
    请他人有些后悔,难道,提前出来还有加分么?
    其实肖一若写的和分数无关,只是写下组别,加一冒号,方便记录接下来的表现。
    可选手们不知道啊,互相之间看着眼色,早知道先举手了。
    中间是个圈,摆上俩椅子,采访被采访者左右一坐,算是齐活了。
    “开始之前问问,你们是根据什么选出主持人来着,十一个人呢。”
    “老师,”后边的选手起身回答:“形象,因为互相之间都还不是特别了解,想来,能参加金话筒,业务水平肯定都不错。
    所以,干脆直接些,找了队伍里最帅的,养眼么。”
    “挺好,策略很正确,”有评委点头:“主持人面相挺重要的,不是说一定要特别漂亮,或者特别帅。
    而是给人一种亲近感。
    在多数节目里,你一出来,嘉宾一看,诶,这人顺眼,也更愿意和你聊。
    观众也是一样。
    对你长相有好感,也许会多停留,看个一小会,内容要是精彩,也许就赶上趟,喜欢上了你和你的节目。”
    在场的几乎是新人,主持人里,五年不到,没混出头挺正常。
    评委们呢不像之前,只是单纯地给你打分,顺便啊也传授传授经验和想法。
    这也是节目的其中一些改变。
    听不听得进去,对你有没有帮助是另外一回事。
    “来,五分钟采访,现在开始。”闲聊完毕,比赛正式开始。
    7017k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感受如何
    十组选手,表现各异,正当大伙以为环节结束,节目组又给了个惊喜。
    “接下来,进入正式比赛。”
    说话的是导演,不知道什么时候,四位导师已经不见了。
    “我念到号数的选手,请起立,出门。。。16号,63号,55号,101号。”
    四位选手紧张地走出大门,其他选手在后头给加油。
    大门关上。
    编导领着他们到了走廊的尽头:“各选一个房间吧。”
    因为不知道啥情况,几人简单商议后,各自推门而入。
    姜天成进了门,笑了:“肖老师!”
    肖一若正喝水呢,连忙放下:“来啦,做个自我介绍吧。”
    “老师您好,我是来自申城卫视的姜天成,今年二十八岁,加入电视台三年,这回是第一次参加金话筒。”
    “好的。”肖一若拿起身边的板子,找到人:“来请坐,接下来是正式环节,我作为你采访的对象,一样,也是五分钟,咱们计时开始。”
    直播平台这儿多了几个选项,除了会议室,也能点选到四位评委的分镜头。
    姜天成显然没想到,一点准备时间都没有,计时器一秒一秒地减少,肖一若不再说话。
    他做了个深呼吸:“肖老师你好,欢迎来到《金话筒》预赛环节,和观众朋友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肖一若。”
    “欢迎肖老师。”姜天成拍了几下手:“众所周知,您也算是从《金话筒》走出来,与观众相似,再次到来,有什么感觉么?”
    “挺好的!”
    姜天成一愣,卧槽,不按牌理的咯,好歹多说两句啊,完全不给我思考的时间。
    “一句挺好的,能听出肖老师内心的不平静。”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这是故意设计的吧。”
    “是故意的,其他三位评委都是一样。”
    “这个表现不错呢,还会帮着解读。”
    “换做我,估计话都说不出来。”
    “会有这么难采访的嘉宾么?”
    “有些大佬直接不说话。”
    弹幕上大伙都在看着热闹,这比赛有趣了。
    五分钟时间很快过去,肖一若当即叫停:“你可以先回房间了。”
    “谢谢老师。”
    姜天成道了声谢谢,转身离开,他有些不太满意自己的表现,中间有数次明显的停顿,主要不习惯节奏。
    肖一若的回答都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
    他得圆场,得让音频不至于空着,还得想着接下来的问题。
    相当不适应。
    其实,节目组给了提醒了,第一个环节就和采访有关。
    他运气算不错。
    四个评委里,肖一若名气最大,对他的了解相比于其他三人,要多的多。
    其中那位黄旭,姜天成根本就不认识,想到这儿,他顿时心情平复了不少。
    一位选手来,一位选手离开。
    肖一若评价他们,主要通过表情,语言组织,抗压能力,现场节奏把控等多方位进行。
    也许你很慌张,但其他表现优异,分数不会低。
    就这样,四个评委,每人负责三十个不到的选手,给出评分。
    第一天比赛结束。
    而选手们终于得到了准确的赛制。
    预选一共进行三天,每个环节都会有得分。
    每天晚上十一点钟,也就是几位评委商量完毕后,会把实时排名和积分下发。
    到了最后,取前三十二名晋级线上直播环节。
    相比于之前,可以说更加人性化,考验所有选手的综合实力,不至于因为心态,或者其他偶然因素表现的不好,立即被淘汰。
    有了容错率。
    只是,那十位幸运儿懵了,原来没下一轮,我们咋算。
    不可能直接晋级三十二强吧。
    组委会早就定好了策略,百分制,剩余一百一十八为选手平均下来是67。5分。
    那么这十人按照最高得分记录。
    选手们也没啥意见,如果不这么设计,也许明天就是自己回家,呆着,总有机会。
    而且,最高的分数也不高,76分,完全有机会追上。
    像是《金话筒》这样的正规比赛类型节目,要改革也是慢慢的,细水长流,不可能一步到位。
    特许设计的规则有漏洞,但肯定得尝试。
    为了避嫌,两位来自东安的选手都没有遇上肖一若,这也是节目组稍稍干预了下。
    省的有人说闲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一天比赛结束,选手们回去休息,评委们可没闲着。
    除了计分外,还得互相交流每个人的情况。
    有争议的,看好的,都会说一说,看看录像,一点都不轻松。
    吃了点宵夜回到房间,已经十二点多。
    衣柜里摆满了衣服,要出镜,每天穿的得不重样。
    给安真发了个信息:睡了没。
    安大小姐直接视频就发过来了。
    “诶,你今天夜戏?”
    安真的背景显然是在户外,不远处灯火通明,还有不少人影。
    “对啊。”安真转头看了一眼:“这几天都是夜戏,过两天要来台风,所以在赶戏,你也才下班么?”
    “嗯。。。”肖一若打了个哈欠:“累死了,早上一起床就在准备,下午到晚上比赛过程全程直播。”
    “第一次当评委感觉如何?”
    “哈哈哈哈,”肖一若笑了:“今天考的是选手采访能力,几乎所有人都问了我同样的问题。
    其实呢,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的,多数选手年纪都比我大,结果表现的都很拘谨。
    好在是统一回复:还不错。”
    “不会吧,这么简单?”安真也在笑:“那选手咋办?”
    “自己想办法呗,有的帮我说话,有的进入下一个话题,各不相同。”肖一若去到床边躺下:“他们也挺不容易,各种被刁难。
    你呢,还要在那呆几天?”
    “想我啦!”安真眨了眨眼。
    “对啊,我可能会在燕京呆一段时间,至少一周吧。”
    “还不知道,拍戏嘛,状况也是挺多的,昨天有个演员还受伤了。”
    “你自己小心点,细皮嫩肉,危险的动作别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