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明星,可以打个电话给经纪人,我等会要吃啥吃啥。
    孤家寡人没有这个待遇,肖一若也习惯了,洗漱完毕,坐在窗台边发了会懵。
    杜鹏的电话打破了宁静的气氛:“哥们,你火了。”
    《燕视金话筒得主出路,二十四岁年轻主持人获奖》……新都网
    《出道既巅峰,肖一若荣膺金话筒大奖》……京津报
    《128:1,肖一若凭什么获得冠军?》……健一网
    《创纪录,最年轻的金话筒得主肖一若》……微博
    《一颗新星冉冉升起,金话筒得主肖一若到底是谁?》……东方网
    肖一若打开电脑,看到各大网站用醒目的标题报导昨晚上的盛世,脑袋有点懵。
    卧槽,我这是红了么?
    主持人算半只脚在娱乐圈,各大门户网站,微博没事的时候都要刷一刷,学校里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因为最新的情况你必须了解,保持5g上网的脚步。
    在看到那些明星艺人连出去吃个饭都能被报导,肖一若羡慕不已。
    他有粉丝,包括听众和直播间的水友。
    可和明星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媒体唯一关心的,是他和安真的关系,至于其他,呵呵!
    现在呢,到处都是关于自己的报道,看了一会,肖一若挺得意的。
    记者们是用心了,不止是报道比赛的情况,关于他个人的资料以及其他都有去了解。
    毕业学院,师从何人,学校里获得过什么荣誉,怎么进入比赛
    高兴之余肖一若有些庆幸。
    从小到大,他不是传统意义的乖孩子,但校园霸凌,或者其他坏事都没做过,说白些,就是挺普通的一孩子。
    有些明星就是小时候或者年轻时做错了事。
    还没出名,无人问津。
    突然大火了,一查之下,高考舞弊,不知知网,校园霸凌,直接都给挖了出来。
    肖一若回想了下不到二十五年的生活,记忆里好像就是八岁的时候,去外婆家里过暑假,和邻居家的小哥哥去偷人家院里的李子。
    结果被逮着了。
    小村嘛,其实互相之间都认识,至今肖一若还记得,那个阿姨看到他俩在树上时,没有大喊大叫,而是很温柔地让他们小心,现在想来,是不想吓着他们,掉下树来。
    阿姨没有责怪二人,反而提出了交易,她拿来个篮子交给他们:你们摘满,回去的时候带一些。
    这让小朋友们开心坏了,名正言顺地摘李子,吃到牙酸。
    想起小时候的趣事,肖一若嘴角上扬,心情舒畅。
    看了半小时,忍不住感叹。
    世界现实又残酷。
    他作为冠军,报导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张思睿和郑先泰两人作为第二第三名,根本看不到专题报导,无非是在文章的最末提一嘴。
    比赛就是如此残酷。
    相比于无人问津,肖一若虽然心疼其他选手,可要选择,当然是自己拿第一。
    他还没那么伟大。
    光是燕京卫视的比赛,不至于让所有媒体附和。
    主要还是决赛的形式,将比赛和脱贫致富两个点完美地衔接,契合国家脚步,实际解决问题。
    相比于网络上其他带货主播,没有了假货,次货的问题,自然会受欢迎。
    不仅是各大媒体,主持人网同样更新。
    肖一若美梦成真,他的照片和资料在官网上头占了主页三分之二的篇幅。
    里头更是详细地介绍了相关资料,以及夺冠的过程。
    留言还不少,基本都是各大卫视的主持人。
    被置顶的是陈建新的留言:哈哈哈哈,就很棒,非常棒。
    “牛啊陈老师,冠军教出冠军。”
    “这太可怕了,下次你们俩一起在辅导一个冠军出来,以后可以组个团队。”
    “慧眼识珠,佩服佩服。”
    “才24岁,年轻有为,前途光明。”
    “见证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线主持
    一夜之间,肖一若从默默无闻的十八线小主持,成为了主持界的新星,媒体记者不吝赞美之词,天花乱坠地一通夸奖。
    而这次带货也被《群众日报》官博点名表扬:
    为什么金话筒带货,效果如此之好?
    很简单,群众相信燕视,相信选手,相信作为供货商。
    网络带货屡屡暴雷,老艺术家为了金钱,晚节不保,只有粗制滥造作品的也敢自称为演员,卖的酒被戏称为交警也查不出酒驾,只坑家人不坑路人的网红
    花样层出不穷,假货横行,迟早将自取灭亡,网络并非不乏之地。
    金话筒选手们出发点是寻找的确需要帮助的农户商户,将中间的利益让出给消费者
    经此一役,肖一若不再是十八线主持,而是直接上升到了四线。
    其实,所谓十八线,是大伙的戏称,在分级上显示的是其他,通常都是新人。
    拿下金话筒冠军,让肖一若微博粉丝正式突破百万+的数量,知名度同样大大提升,之所以还在四线,他目前没有固定节目。
    获奖很重要,节目更重要,前者像是考试,获得好成绩,证明你有能力,后者则是实操,你得把能力发挥。
    肖一若不着急,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和机会,一步一步来吧。
    心情舒畅地看完网络上的报道,他和两位选手去到了电视台,准备下午的录制。
    比赛已经结束,互相之间稍显紧张的气氛消失殆尽。
    如今,三人都是朋友。
    一开始肯定互相根本不认识,但一百多号人,只留下三个,现在依然成为好友,说说笑笑,气氛轻松。
    作为东道主的郑先泰大手一挥,准备结束之后,带两人吃吃逛逛。
    下午的记者见面会和节目录制都挺顺利。
    毋容置疑,肖一若做为冠军,得到的关注也最多,都能理解。
    顺便还宣传了下还在准备中的新节目,会不会播出,也不晓得。
    晚上十点半,三人的金话筒之旅,正式结束。
    说来也好笑,肖一若来了两次燕京,从头到尾呆了近半个月时间,还是头一回见识首都的夜景品尝美食。
    郑先泰是合格的导游,走到哪,说到哪,听的肖一若和张思睿连连点头。
    特别是钻入各式各样的胡同,听说里头都是哪个亲王,哪个大员居住,如今,却成为普通的居所,颇感神奇。
    第二天,肖一若便是自由身,订的是晚上的飞机票。
    如果不是节目正在筹备中,他又是主持人,电视台不介意给他多放几天假。
    早上起来先收拾好行李,接着打了个车出门,挑选了些水果,去到了安真所居住的小区。
    挺麻烦的,的士不让进,还得登记,打电话给业主。
    小姐姐开着车出来接他,是的,开车。
    两人许久未见,都挺开心的。
    “不错不错,没让我失望,能拿下冠军。”安真拍拍他的肩膀。
    “所以你是有多不看好?”肖一若笑道。
    “也没有啦,毕竟和其他相比,你经验不太足,获胜算是爆冷。”
    “逆袭对吧。”
    “没错,你什么时候回去?”安真熟练地驾驶着电动车,她要不来接,找不找的到是一回事,走大概的至少二十分钟。
    “八点多的飞机。”
    “这么着急?比赛都结束了,你不留下来玩几天,不是还抱怨没好好看看燕京么?”
    “我倒是想,”肖一若下了车:“台里还有挺多事,我得回去。”
    安真白了一眼:“拿了个冠军,就变忙了?”
    “新节目,我是主持人。”
    “要不要我去给你当一期飞行嘉宾?”
    “算了吧,你的通告费怕不是够我们半年的费用了。”
    “你不会讲价么!”安真乐了。
    “还能讲价么?”肖一若眼睛一亮。
    “不能!”安真正色。
    哈哈哈哈,两人安静了三秒后同时爆笑。
    安真的居所是在这个高档小区的别墅区域,三层楼的小洋房,占地面积肖一若估不出,和邻居们距离挺远的。
    四周是一人多高的围墙,上头有些枯死的植物,想来春天的时候,必然是一片花团锦簇。
    通过大门之后,是一条一米宽的石子路,庭院里干干净净,左手边有个小池塘,仔细一看,有条人工打造的小溪环绕整个院子,里头有各色的锦鲤在游动。
    右边则是个葡萄架,下方摆着几个沙发,茶几上放着的是围棋。
    “你会下围棋?”肖一若走了过去。
    安真老实地摇头:“不会,设计师的理念。”
    “行吧,有钱人的想法和一般人不同。”
    安真没有否认,她的确是小富婆,这里的小指的是年纪,片酬八位数,随便个代言,普通人不吃不喝得赚几辈子。
    燕京闹中取静,这么大套别墅,肖一若根本不敢去问得花多少钱。
    问,就是买不起。
    进入客厅,整个是北欧风,蓝白色调为主,最显眼的,无疑是客厅背景墙上安真自己的照片。
    没有任何背景,小姐姐穿着白色长沙坐在那,左手臂压在膝盖上,下巴顶着手臂,看着镜头,眼神颇为魅惑。
    “wow!”
    听到肖一若的感叹声,安真笑了。
    “好看么?”
    肖一若点头:“真好看,你正常起来像是换了个人。”
    “这么说话的。”安真怒道。
    “完全不同的美法。”肖一若的急中生智救了他一条小命。
    花了十来分钟参观了整栋别墅,给他的感觉就是大,但不豪。
    里头许多装饰,出自安真的想法,有专门的瑜伽室,有温馨的小影院,有朋友聚会的小酒吧,以及可以烧烤的后院。
    肖一若和她一比,简直是渣渣。
    安真是在燕京电影学院毕业,早在高中时期,就被大导演陈一新选中,年仅十七岁的她拍摄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直接爆红。
    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