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与不给,曹皇后其实都是会为难的吧?
当然,众人都没想到第二日的曹皇后竟然应允了。
张贵妃这不就兴奋的去寻仁宗了。
竹儿要说的这件事,应该就是张贵妃寻仁宗之后事情吧?
所以,温言也是好奇的。
她看着竹儿,问道:“是那件事情的后续么?”
竹儿点了点头。
温言一脸有兴趣的样子。
竹儿又捂着嘴笑了笑。
“你这丫头……”
“昭仪,您之前对这种事情不是没什么兴趣的么?”
917 犹如亲历
温言白了一眼竹儿:“你这丫头,说不说?”
竹儿依旧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
温言扬了手,佯装要打竹儿。
“哎呀,昭仪,婢下说,说,这就说。”
温言又白了眼竹儿:“你这丫头,可是越来越坏了呢!”
“嘻嘻……”
而后,竹儿说道:“那件事不是官家允给张贵妃的么……”
温言点了点头。
“许是官家也没想到吧。”
“没想到曹皇后会应了张贵妃么?”
“是啊……”
“所以啊,那这件事还有什么谈资呢?”温言略感不解。
“所以啊,奇怪就奇怪在这里了。”
“怎么说。”
“明明是官家要张贵妃去的,可是张贵妃回来后,管家却说了她……”
温言的眸子明显一怔。
“昭仪,很奇怪是吧?”
温言点了点头。
是啊,很奇怪,明明是仁宗要张贵妃去找曹皇后借的,曹皇后也借了,可是,张贵妃却挨了说?!
“那张贵妃不又‘疯了’?”温言眉头轻蹙。
竹儿摇摇头:“怎么会……”
“也是……”温言轻叹了口气。
她们都知道张贵妃在仁宗面前可不会那般。
就算再怎样,也会装作一副乖巧的样子。
她只会在仁宗走了之后“发疯”。
“啧啧啧……”温言无奈的摇摇头。
“您是可怜张贵妃的小婢女么?”
“是啊……你这丫头,现在可真是了解我。”
“不过,官家说了张贵妃什么?”温言接着问道竹儿。
“哦,对……”
“官家本以为曹皇后会拒绝,但曹皇后反而答应的很爽快,张贵妃兴奋的对官家说到的时候,官家脸上明显颇为震惊……”
“然后呢?”
“然后,许是官家觉得曹皇后那边实在找不出什么‘破绽’吧。”
“那就说了张贵妃?”
“算是吧,许是突然觉得张贵妃太受宠了,有点……”
“怎么会?”温言嘟嘟嘴。
“什么怎么会?”
“官家才不会觉得她太受宠呢!”
“哈哈哈……”
“你这丫头,又笑什么。”
“没什么啊,但是官家说了。”
“说了什么?”温言有些急切的追问道。
因为她也不想张贵妃能借用道曹皇后的出游阵仗。
因为她知道那样大宋的名声会被毁了。
会被非议,会说仁宗娇惯张贵妃,使得她目无法纪……
温言一直关心的都是整个大宋,心系仁宗。
她不想仁宗被别人谈论是非。
“国家的文物礼仪章法,上下是有秩序的,你用皇后的仪仗出游,朝廷会非议的。”竹儿努努嘴,接着说道:“据说这是官家的原话。”
温言不禁笑了起来。
“昭仪,怎么了么?”
“你们这些个丫头啊……”
“嗯?怎么了么?”竹儿眨眨眼,略感不解。
“真有你们的啊,这些个消息,就像在你们眼前亲历过一样。”
“嘻嘻嘻,过奖过奖……”竹儿讪讪的笑着说道。
“这算是夸奖么?”
“婢下觉得是啊!”
“哈哈,那好吧……不过,这也蛮有意思的感觉。”
“所以呢?”温言又追问道。
“所以……”竹儿耸耸肩。
918 依依不舍
“所以就是张贵妃放弃了这件事么?”温言问道竹儿。
竹儿点点头:“不错!”
温言努努嘴,轻轻摇了头,叹气道:“哎……”
“昭仪,您又怎么了?”
“我能想象到官家离开后,张贵妃有多么的气不过。”
竹儿也不禁撇撇嘴,轻轻说道:“是啊……”
“所以,现在这件事,又人尽皆知了?”温言看向竹儿。
竹儿无奈的耸耸肩,又点了点头。
温言不禁又深吸了口气,微微皱眉。
她想:官家啊,官家,您能不能稍微对张贵妃不那么的宠爱?
你有的时候真有些被冲昏头的感觉……
可是这话温言又不能讲与仁宗。
她只能自顾自的叹气……
这件事也总算是平静了下来。
一段时间之内的张贵妃都算是消停了……
没再传出什么幺蛾子的事情。
后宫对她的谈论也少了许多。
当然,那些无中生有的流言依旧是不存在的。
她们是怕,怕会重蹈之前那位被送去内宫局的覆辙……
所以,关于她的流言基本都是闭口不谈的。
说也只是说她近日里的事情。
像是之前那般对福康公主的流言,她们是不敢对张贵妃这么做的……
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因为福康公主是小孩子,所以好欺负吧?
就这样,张贵妃依旧仗着仁宗的宠爱,恃宠若娇着。
她在这宫里头,说二,不敢有人说一。
连曹皇后都对她让着三分。
曹皇后让着她,并不是因为有多怕她。
而是曹皇后觉得都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事,得过且过,并且,主要是曹皇后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曹皇后对张贵妃的这种宽宏大量,在后宫其他妃嫔之中也留下了好口碑。
以至于张贵妃对于曹皇后越发的怀恨在心。
只要是关于曹皇后的事情,都会使张贵妃气鼓鼓的。
到了来年……
张贵妃依旧是最得宠的那一位,所以她想到了她的伯父张尧佐,
因为张贵妃在宫里的日子过得太舒坦了,简直能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了,并且仁宗对于她的请求,基本都是毫不被拒的。
张贵妃就是说一不二的。
她的生父早在她幼年时便去世乐,对于这个伯父她一向敬重,现在她是高贵的贵妃娘娘了,自然也想亲人跟着自己沾沾光,于是向赵祯说了说自己想要伯父做宣徽使的心愿。
仁宗呢,又觉得这不是什么无可厚非的事情,也不是要他摘下天上的星辰,所以便一口应了下来。
翌日上朝之前,张贵妃一直送仁宗到了殿门前,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仁宗见着这般楚楚可怜的张贵妃,心中不免有些难以言表的恻隐之心。
张贵妃挽住仁宗的手臂,娇滴滴的对他说道:“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
仁宗温柔的笑着,宠溺的轻轻拍了拍张贵妃的头说道:“知道的知道的,不会忘记的,放心吧。”
张贵妃这才恋恋不舍的放开了仁宗的手臂。
这种不舍的样子,使得仁宗的心竟有些悸动的感觉。
这一刻,他也那么不想与她分离。
919 只得作罢
但是还是白分别的不是?
仁宗带着这份不舍得离别,去上了早朝。
朝堂之上……
没等仁宗说完他的企图,就被大臣们制止了。
他微微皱眉。
心想:难道我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辜负张贵妃么?
但仁宗没想到的是,张贵妃拜托他的这件事,并不利于大宋的发展。
知谏院包拯站了出来进言,大谈为什么不能任命张尧佐的理由,滔滔不绝。
仁宗皱着眉,一脸为难的样子。
本来他都准备下诏任命张尧佐了。
可现在……
他不禁深深的叹了口气。
“官家……”包拯又唤道仁宗。
仁宗无奈的说道:“爱卿请将……”
“臣下刚刚讲了那么多……”
仁宗有些许的发愣,是啊,他刚刚有些出神,所以包拯说的什么,他都没有听清楚。
他无奈的皱皱眉。
包拯包拯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
所以他并不会忌惮于张贵妃,他满心都是为了大宋的。
见仁宗似是没有听清楚自己刚刚说的,他继而上前一步,激动地大谈为何不能任命张尧佐的理由,唾沫都飞溅到了仁宗的脸上。
仁宗无奈的用衣袖抹了抹脸。
他皱着眉,很是为难。
包拯滔滔不绝的说了很久……
最后……
仁宗无奈的深吸了口气。
“所以,官家,您考虑清楚了么?”包拯看向仁宗。
仁宗皱着眉,点了点头。
“您这是同意臣下的观点了?”
“呃……”仁宗很是为难。
想到张贵妃刚刚目送自己离开的依依不舍,那含情脉脉的眼神……
他就……
总是觉得有愧于张贵妃一般。
“官家?”包拯又唤了仁宗。
“应了你了,应了你了……”仁宗微微不耐烦的说道。
他满心的无奈。
他无奈的并不是不能任命张尧佐的这件事,而是……
他觉得无法与张贵妃交待。
他深吸了口气,又叹了出去。
但包拯却不管这些,他满心欢喜,喜形于色……
“官家英明!管家英明!”包拯请着礼,不断地说道。
仁宗却感觉不到开心。
他一心想的都是一会儿要怎么去与张贵妃交待。
她那么的满心期待的样子……
而后……
退朝之后,仁宗一脸无奈的直接去到了张贵妃那里。
张贵妃果然依旧临别时那样的满脸喜悦的迎了上去。
仁宗皱着眉,一脸的不悦。
张贵妃的心“咯噔”一下,心想:不好么?
“官家你……”张贵妃略微的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