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这是”
“为父只信得过你,切记,从黄河北岸走,直接去邺城。”
见独孤信态度坚决,独孤罗只好微微点头道:“那行吧,信呢?”
信?
独孤信这才想起来,自己随口说的话,独孤罗居然也当真了。他有些尴尬说道:“也不急那么一个时辰,你稍等片刻,为父这就来写。”
离河阳三镇不过十多里的一处山丘旁,梁士彦带着斥候队,正在前出侦查,顺便熟悉周边地形。
转了一大圈,梁士彦才得到一个让他不爽的结论。
河阳三镇,乃是一块硬骨头,周边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地方。你要拿下,就要“硬啃”,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梁将军,南城末将去看了一下,独孤信似乎还加固了不少,末将感觉突袭似乎不太管用。河中央的河阳关,好多都是木质结构,末将以为,我们准备一些火船,天黑再烧他一把,似乎可以试试看。”
身边的副将小声建议道。
梁士彦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啊。
“梁将军,末将觉得,不如双管齐下,以攻打南城为主,火攻河阳关为辅。火攻只是为了吸引齐军的注意,让他们没有那么多人能守南城!
这样一鼓作气之下,说不定真能成功!”
不错,又是个靠谱的主意。
“梁将军,听说粮仓在北中城,我们虽然去不了,但若是能想办法一把火给烧了,也能饿死独孤信。不若派一支队伍潜入北岸,夜里见机行事。
万一成了,此战就尘埃落定。哪怕不成,损失也不会很大。”
尼玛,老字身边人才真多!
梁士彦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说道:“回营,传令下去,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南城!”
第1195章 河阳之战(3)
“快些,都快些!”
站在中潬城的城头,独孤信举着马鞭,敦促城里的辅兵搬运粮草。
城里不能走车,全靠人力来搬运。这些辅兵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将一个个饱满的麻袋,从中潬城搬运到北岸的北中城里。
这些人走在浮桥上,摇摇晃晃的,看着都很危险,似乎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跌落黄河。
中潬城外面的沙洲泥地里,也有很多民夫在挖掘淤泥,将其装入与装粮草相同款式的麻袋里。
这两件事,几乎是在同时进行,沙洲里的淤泥,这两天都被挖走了不少,以至于中潬城外围的面积,看上去在急剧缩小。某些打入淤泥中的粗大木桩,都一个个的显露出来,让人感觉这座城随时都有可能被河水冲走一般。
然而实际上,城池却是稳如泰山。因为中间的城关,实际上是一道闸门,可以拉起放下,河水不会一直冲击木质城墙。
这就跟泄洪的原理一样,河水没有被挡住,水位就不会上涨,也就不会蓄力。当初在设计河阳三镇的时候,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中间做成“城关”的结构,不是偶然的。
那么独孤信为什么要挖掘沙洲的淤泥呢?
要知道,挖掘河道中央的淤泥,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搞不好就会导致河水冲垮河中心的建筑物。
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独孤信是有治理地方经验的官员,而且做官做得很不错,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答案就是,挖掘黄河中央沙洲的淤泥,虽然会有危险,但是……这些湿乎乎的淤泥,对于灭火有着极大好处!
用火攻来冲击中潬城,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可能发生的风险,而是十多年前就玩过的游戏!
独孤信当年,就正好是玩这个游戏的人……之一。
当年邙山大战,东西两魏的军队,鏖战河阳三镇。独孤信作为宇文泰麾下大将,也是参与了攻打中潬城的战斗。
这场战斗中,西魏军使用火船战术,企图冲击中潬城,烧毁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城墙。结果东魏军使用长达十多米长的竹竿,将那些火船全部拨开,导致西魏军的攻势被挫败。
不仅中潬城安然无恙,而且黄河上的浮桥,也是一点事情都没有,河阳三镇的补给,自始至终都保持通畅。
最后宇文泰一败涂地,积攒多年家底毁于一旦,这才有后面的府兵制改革。
作为亲历这件事的当事人之一,独孤信又怎么会不知道敌人会怎么攻打河阳三镇呢?这一战的核心,其实就是中潬城。只要河中间的城池还在,黄河上的浮桥还在,从北岸而来的补给,就能源源不断的支持守军。
所以独孤信干脆就下令将中潬城的粮食,全部转移到北中城里。至于黄河南岸的南城,说实话,独孤信觉得自己未必能守住。
他的底线,是力保中潬城不失。
而现在独孤信下令从沙洲处挖掘淤泥,实际上,也是为了加固中潬城的城防,顺便这些装满淤泥的麻袋,还方便灭火。
一举两得。
至于泥挖多了,会不会动摇中潬城的地基,那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好不好!虽然独孤信麾下有人跟自己提醒过,沙洲里的泥巴不能挖太多,挖多了,木桩会裸露在外面,不断被河水冲击,导致城墙塌陷。
但是独孤信才不相信这种无稽之谈。中潬城的坚固,远超一般人的想象,当初这座城池在西魏军的狂攻下屹立不倒,给独孤信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将军,南城外出现周军的踪迹,他们似乎在打造攻城器械!”
副将急急忙忙的来到独孤信身边禀告道。
“嘿,来得挺快的,一同去看看。”
独孤信冷笑说道,大步朝着南城走去。二人通过浮桥的时候,隐约看到洛阳方向有船只在离这里不远的栈桥集结!
“这次来的大概是位老朋友。”
独孤信自言自语说道。
来到南城城头眺望,果不其然,在视野的尽头,有数不清的人在砍伐树木,还有一支军队在周围列阵,似乎是等着河阳三镇的军队杀出去!
“当我三岁孩子呢!”
独孤信心中一紧,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说道。
“将军,我们要不要把床弩架到南城城墙?”
在南城城墙上巡视的韩擒虎,拱手行礼问道。
周军来了,他的内心感受很复杂。有消息说,因为他的“背叛”,他爹韩雄在周国过得不是很好,这也容易理解。
韩家首鼠两端,两国下注的心思虽然能骗过无知妇孺,但肯定骗不过宇文邕。为了凝聚人心,宇文邕暂时不会把韩雄怎么样。
然而也不会像从前那么信任了。
这就是当骑墙派要付出的代价。
此战韩擒虎遇到周军,非但不能放水,更是要使出十八般武艺去蹂躏周军,这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本事来。
把周军打得越狠,就越是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反过来说,在长安的韩家,就越安全,这是个很容易明白的浅显道理。
“不必,床弩在南城上没什么用,也杀不了几个人。传我军令,将所有床弩布置于中潬城,然后将所有粮草都囤积于北中城。其他两城内只留三日口粮。”
独孤信下了一道让韩擒虎有点看不懂的命令。
他觉得……独孤信貌似想放弃南城!
正在这时,在远处伐木的周军中,出现了一队骑兵,大概十多骑,晃晃悠悠的朝着河阳三镇的南城而来。
很快,他们便来到城外一箭之地驻足不前。其中打头的是一位穿着普通偏将制式盔甲的中年将领。他上前两步,对着南城城头喊道:“我乃周国柱国大将军梁士彦!请你们独孤信将军一见!”
梁士彦?
独孤信心中微微一沉,暗叫不妙。
如果是贺若弼这种初生牛犊,独孤信有的是办法用经验克制对方。然而梁士彦就不一样了,这一位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大战恶战。每次都是有勇有谋,进退得体。
可以说他是周军当中,独孤信最不想遇到的人之一。
不过既然对方来叫阵,那就不能怂。独孤信走到城头女墙的位置,露出头一看,城下的果然是梁士彦,两人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
“独孤信在此,城下何人叫我!”
居高临下看着梁士彦,独孤信面不改色的说道。
第1196章 河阳之战(4)
看到独孤信在城头,梁士彦内心十分感慨。
独孤信是故意要背叛出周国的么?
表面上看,并不是这样。应该说,原来的八柱国,多半不是被宇文氏逼死,如赵贵、侯莫陈崇;就是交出兵权,如于谨。
现在还能活着,还能掌权的,仅仅独孤信一人而已。
这多亏他背叛周国,跟高伯逸搭上了线。否则,这一家人现在还能不能站着说话,都要打个问号。
在这方面,梁士彦觉得宇文氏一族,做得是有些不地道的。
但怎么说呢,宇文泰也好,宇文护也好,乃至现在的宇文邕也好,其实都在不断限制原八柱国的实力。
不同的只在于手段不一样罢了。
宇文泰的手段较为隐蔽,宇文护的手段比较粗暴,而宇文邕更是锐意改革,不仅是针对八柱国势力,而且对于朝中的老臣,都是不信任的态度。
包括梁士彦自己在内,若不是战事吃紧,青年将领们还没有成长起来,他也不可能有机会独领一军。
宇文邕对于贺若弼这样的人有所偏爱,已经是傻子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对此梁士彦也是有些无可奈何。
“独孤信,你本是周臣,如今为何背叛周国,认贼作父?”
梁士彦举起马槊,指着城头的独孤信质问道。
“梁士彦,我问你,赵贵怎么死的?”
独孤信冷冷的反问道。
这……叫人如何回答?
梁士彦将马槊立在地上,对着独孤信喊道:“赵贵企图谋反,已伏诛。”
“那侯莫陈崇也谋反了么?”
独孤信继续反问道。
梁士彦无言以对,他当时不在长安,但侯莫陈崇死于宇文邕之手,千真万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