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是沙滩上那种一两不到,看到了都没有人捡的洗澡蟹。”
船员们一下就活跃起来,似乎坚持住了自己的信念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项阳继续道:“除了梭子蟹外,还有几十只大龙虾,这玩意比梭子蟹更加值钱,也要给我用麻绳把钳子捆好了,然后用泡沫箱装好。”
“啥?”
现场的众人全部石化,沙滩上仿佛多了一排雕塑。
“噗通!”一只脚踏在码头上,另一只脚已经悬空在海面上空,准备跳到船上去的老水手陈庆生一个踩空直接跌到了海内。
“不可能!”陈庆生抹了一把眼睛上的水珠,大喊道:“我们这里又不是波士顿或澳洲,怎么可能一晚上捕到几十只的大龙虾?”
项晨也反应过来,无语道:“阳弟,你啥时候也学上吹牛皮了?”
“我吹什么牛皮?”项阳翻了个白眼,“赶紧的,帮我卸货!”
船舱被打开,一桶一桶的梭子蟹被陈庆生从船上搬下了,码头边上几个负责接应的船员眼睛都差点瞪了出来,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有这么一瞬间,众人感觉自己的信仰崩塌了。
“这?”
“这?”
几个船员脸上表情都麻木了,机械地一桶一桶从船上将梭子蟹搬到码头上,“这这这”个不停。
过了好半响才终于有人跟被踩着尾巴的猫一样尖叫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怎么可能?”
一个个船员看项阳的眼光都有些不一样了,崇拜、敬佩、羡慕各种莫名的色彩参杂在其中。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项阳指了指海面上发出荧光的浮躁道:“寒流来了,海洋气温在迅速变低,很多鱼类都在往赤道的方向迁徙,我也是运气好在潜水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一群追逐在鱼群后边的虾蟹。”
“还能这样?”方友群一会看看大海,一会看看项阳,羡慕道:“我怎么就没这个运气?”
“你平时没拜佛。”陈庆生随口道。
陈庆生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方友群却听进去了,张开就道:“我以后天天拜佛。”
项阳看得直翻白眼,“拜佛管什么用啊?”
“啊,是我迷信了,我就开句玩笑话,船长您别在意。”陈庆生连道。
“你得加贡品。”项阳道。
陈庆生:“”
方友群:“”
项晨哈哈笑道:“阳弟,你这运气真不是盖的,这些螃蟹个头可都不小,应该没全抓上来吧?要不要我们把大船开出去再捞一船回来?”
徐放也眼睛一亮,“船长,去捞一趟绝对值,而且鱼类南迁,路上我们完全还能再拖上一网。”
众人都很兴奋,很期待,别看第一次出海捕获到了河豚让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可实际上第二网就那么几百斤的渔获始终是卡在大家心中的一根刺。万一网到河豚只是例外,每拖一网都只几百斤的渔获才是出海打鱼的常态,没办法不怕啊!
如今机会难得,如果要是能够下海去捕一批梭子蟹上来,那哪怕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渔获项阳也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船员们扪心自问都觉得项阳待他们不薄,也希望项阳能够发财,而不是被沉重的油费给压垮。
项阳听到这话倒是犹豫了下。
那片海域离青龙弯倒不是很远,开船过去大概两三小时就到了,项阳完全能够往那个方向开上一个小时左右就说到了,然后借口鱼类迁徙速度很快,再往南开上一个多小时就能到那片海域,也不怕人产生怀疑。
但也只犹豫了下,项阳就摇头了,“鱼群往南迁移,现在谁知道到了什么地方?哪还能捕得到螃蟹?”
那片海域迁移的鱼群数量实在太多了,吸引去的凶猛捕食者数量也太多了,在海里普通船员的游动速度又远远不如项阳,项阳没办法不考虑船员的安全问题。
海鱼?
梭子蟹?
大龙虾?
无论哪一样,在项阳看来都远没有船员的安全重要。
一整船的梭子蟹、大龙虾被船员们运回了项阳家。
船员们连夜用稻草将每一只梭子蟹、大龙虾捆紧扎好,特别是钳子部位还箍上了橡皮筋。
将所有梭子蟹跟大龙虾捆绑好后,船员们又找来泡沫箱子,将全部梭子蟹跟大龙虾按大小分门别类装进去。
四十八章 开拓市场(上)
鹏城某水产市场。
项舅带着周旺跟一名老水手蹲在一辆小货车前抽着闷烟。
“德哥,要不我们回去吧!”周旺叹了口气道:“货车的租金、冰块、我们三个人吃饭睡觉,一天下来的开销就是好几百块,收入都还不够开销的。”
“不把这些鱼卖了,我绝不回去。”贺明德瞥了一眼身后货车,“忘了出发前船长怎么吩咐的了?不要在乎开销,只要把渔获卖出去了就是胜利。”
“好吧!”周旺苦笑着再次点燃根烟,不说话了。
这批几千斤总价只几万块钱的渔获项阳格外重视,因为以后出海捕鱼这样的渔获只会越来越多,这批渔获卖不出去损失的绝不仅仅是几万块钱那么简单。
只要能把这批货给卖出去,甚至跟买家建立起一条稳定长久的销货渠道,别说开销了,付出再大的代价项阳也愿意。
一个大姐朝着货车走来。
贺明德连忙起身,“大姐,要看看海鲜吗?”
那大姐拧起一条小红鱼问道:“这些鱼怎么卖?”
“卖?”项舅尝试着问道:“您是要批货还是买回去自己吃?”
“当然是买回去自己吃了,我批货干嘛?我又不做水产生意。”那大姐道。
贺明德一听是买菜的顿时就失去了兴趣,他们是船员根本没考虑过自己做零售,但还是道:“大姐,你手上这种45块钱一斤。”
那大姐一听立即嫌弃地放下手中小红鱼,价都不还就扭身朝远处走去。
“冻鱼还要四十五一斤,我买活鱼不香吗?”那大姐走出老远后才一句话飘到贺明德耳朵内。
贺明德苦笑着摇摇头,再次蹲在了卡车前。
没办法,这些中低端海产在市场上就处于一个这么尴尬的地位,它们上不得大酒店的台面,因为量比廉价海产小而且供货不稳定造成的养活成本大,海鲜市场也没人愿意用海水养着,但价格却又实实在在比廉价海产贵,半点也不受消费者们欢迎。
“怎么样老弟?我早跟你说了这些海鱼在我们海鲜市场上不好卖吧?”一个操着湘音的水产店老板笑笑呵呵从自己店内走到项舅旁边蹲下,从口袋内掏出一包黄芙给贺明德三人一人发了一根。
贺明德郁闷极了,“吴哥,你店内不是也卖这种海鱼吗?怎么我卖的价格跟你一样,你的就这么好卖?”
“好卖个屁。”吴战摇了摇头,“都是些老熟客,不然这些海鱼我也卖不出去。”
周旺略带讨好道:“吴哥,我们都是渔民,你看你反正也进这些货,要不就帮帮我们呗?”周旺的潜台词就是让吴战把他们这些货批了。
“这个我可真帮不了你们。”吴战摇头道。
“我们可以以你进货的价格低一成的价格卖你。”贺明德立即道。
“别说低一成了,你低五层也没任何人能帮你们。”吴战笑着指了指马路对面另一家海鲜店门口摆放着的一个大水箱,“看到那是什么了吗?”
“青蟹?”贺明德纳闷道。
“是三两以上的大青蟹。”吴战纠正道。
贺明德点点头,那水箱内养着的青蟹确实个大肥硕。
吴战叹了口气,“其实我进青蟹跟那家店是同一个供货商,但我却只能进到三两以下的青蟹。”
“就是因为我上个月进这类海鱼只进了几百斤,而对面那家店进货超过了一千斤。”吴战看出来三人的疑惑解释道:“我们那供货商有个强制要求,想要进到三两以上的青蟹,就必须得要提前一个月先进满一千斤的中低端海产,另外一些高级海货也有类似的要求。”
贺明德吃惊道:“他们能保证他们每个月都能有三两以上的青蟹?那他们得多大的一支船队?”
“他们要能保证每个月都有三两以上的青蟹还需要立这规矩?”吴战嗤笑一声,“正因为他们也不是每个月都能拿出好货,所以我们这些人才不愿意赌运气,不然临近中秋,我上个月哪怕买来丢掉也会进满一千斤的货啊,谁知道他们这个月竟然真搞到了三两以上的青蟹。”
说着吴战也叹了口气,“马上中秋节正是最好吃螃蟹的时候,你说我店里要是没有三两以上的螃蟹那得损失多少生意啊!”
贺明德三人面面相视,“难怪我们压低价格都卖不出去,原来市场上还有这样一规矩。”
“是有这样一规矩,但你们能拿得出三两以上的青蟹吗?”吴战问道。
贺明德摇头。项阳家里虽然收购螃蟹,但大都是二两左右的,二两五的都少,三两的更是凤毛麟角,
“那你们能拿出别的高端海货吗?”吴战继续问道。
贺明德继续摇头。上次出海虽然捕获到了洄游河豚这种极其珍稀的海产,但是已经卖给李老板了不可能再要回来,而且就算能要回来贺明德也不可能去要,因为李老板那里是直销,这里毕竟是批发,李老板给出的价格比批发高太多了,这些中低端产品卖出去还不够弥补那点差价的。
吴战回去看店了。
贺明德三人知道了自己渔获卖不出去的原因结果却更加愁眉苦脸,因为他们根本想不到任何解决的办法。
就在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项阳来电话了。
“什么?”
“你说啥?”
“哦哦,好的,我现在就过来接你。”
贺明德挂了电话,呆呆道:“船长说他搞到了几百斤的梭子蟹,还有几十只大龙虾。”
“几百斤?”周旺眼睛一亮,“大小呢?每只有三两吗?”
“船长他说最小的一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