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极大陆二叠纪煤层主要分布于南极洲的冰盖下面,储量约为5000亿吨。
另外,铁矿也是南极最富有的矿产资源之一。
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
据科学家们勘测,在查尔斯王子山脉南部的地层内,在晚太古至元古代,有一条厚度达400米,长120…180千米,宽5…10千米的条带状富磁铁矿岩层,矿石平均品位达32…58,是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富铁矿床,初步估算其蕴藏量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富铁矿藏。
更令人疯狂的是,如果沿着南极洲查尔斯王子山脉所在的经度范围,一直如同被往北走,几乎在相同经度差不多对称的北极地区,又是一片世界级大铁矿地区。
很多人羡慕迪拜、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地方,因为他们的石油资源非常充足,哪怕什么也不干,光卖卖石油,就能够赚得铂满盆满。
实际上,南极的石油储量同样非常丰富。
地质学家们经过实地勘察,以及长时间的科考后发现,南极地区的石油储存量约500…1000亿桶,天然气储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万…5万亿立方米。
在南极的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以及南极大陆架均是油田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地。
过去,因为南极洲面积巨大,厚达几千米的冰盖和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了科学家的调查,人类对南极及其陆架区矿产资源了解得并不多,但是通过几十年不间断的工作,南极的矿产渐渐的在人类面前解下了神秘面纱。
目前,光我国就已经在南极发现矿床、矿点百余处。
当然,在目前这些矿产资源的分布图只能默默记在心底,是不允许开发的。
一是南极大陆及其陆架的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难度颇大。
二是人类担心矿产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生态的破坏和污染。
但随着其他大洲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枯竭,迟早有一天人类会向海洋、南极洲或其他地方寻找出路。
至于人们所担心矿产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生态的破坏和污染,项阳认为是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找到妥善解决办法的。
当然了,这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至少在眼下,这些珍贵的各种矿物资源,包括项阳在内,都只能够看一看。
“船长,我们要到那座冰川上去看看吗?”方友群问道。
674 撒网
方友群解开了自己领口的那粒扣子,“眼前到处都是冰天雪地,怎么我感觉我越来越热了。”
“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感觉在温带感受不出来,但在极地特别的明显,近些年,世界气候监测机构检测到南极的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零上二十多度,导致大量的冰雪融化,大大加快了海平面的提升,你能感受到热,说明气候确实在变暖。”项阳摇头道。
“什么?大量冰雪融化?阳哥,你是说那些冰川都会融化?”方友群惊呼道。
项阳朝着不远处的那座冰川看去,在阳哥的照耀下,那座冰川很美,整个散发着洁白的柔光,如果要是这样一道风景消失了,那不得不说是人类的一大损失。
“短时间内不会,但如果环境继续恶化下去,迟早有一天,这些冰川会全部融化。”项阳点头道。
南极的冰川,实际上是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成冰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且有可塑性,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如果要是气候不变暖的话,这些冰川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长越高,越长越大,但近些年,由于人类排放了大量的气体,导致大量的冰川开始融化。
听到项阳说如果环境持续恶化下去,眼前这些好看的冰川迟早有一天会全部融化,在场的众人心情都有些沉重。
项阳同样一脸严肃。
冰川融化非常简单,只需要有足够的气温就行了。
可要想已经融化的水再形成冰川,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冰川是水的固态存在方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后才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就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需要包括、雪、雾、冰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为“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而南极的这些冰川,都是足够的固态降水,再加上千百万年时间的积累,最终才形成的。
另外,除了极地,其实在我国境内的很多高山上,也有冰川。
高山上要形成冰川,其困难程度要比极地更为甚。
在高山上,冰川要形成,除了要有大量的固态降水外,还需要超高的海拔,并且山峰不能够太过于陡峭。
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会顺着陡坡滑落,这样就没办法形成积雪,也就更加没办法形成冰川了。
“呜——“
这时候,前方引路的那艘破冰船发出一声悠长的汽笛声,然后航速慢慢的减了下来。
“有情况?”项阳立即起身走到船头,朝着那艘破冰船看去。
很快,项阳就看到,一个旗手爬到了那艘破冰船上,挥动旗帜,给整支联合船队下达了撒网的命令。
“船长?”陈庆生看向项阳。
项阳大手一挥,直接下令道:“撒网。”
“是,船长。”陈庆生赶忙去准备。
很快,船员们就整齐地在甲板上站成两列,时刻准备应付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
随着一个机轮组的船员按下绞车开关,船尾处立即响起马达的轰鸣声,然后整个船身都开始轻微的震动起来。
这是在极寒的天气下,绞车长时间未使用,被冰块给冻住了,要启动绞车,需要一点时间先预热,通过马达的震动,将绞车上凝固的那些小冰块给震碎掉。
很快,绞车顺利启动,渔网落海后在海水的潮汐作用下自动散开,成降落伞包的样子。
“当日值班组继续盯着海面,一有消息立即向我报告,其余人原地解散休息,一会起网的时候,都给我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来。”陈庆生见渔网顺利下水后立即大声喊道。
“船长,您还有什么事情要吩咐的吗?”陈庆生朝项阳问道。
“没了,你办事我很放心。”项阳笑着道。
得到项阳的肯定,陈庆生咧嘴一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网下去,能不能够捞到南极冰鱼。”
这种只产于南极,血液像牛奶一样,全身上下没有一个红细胞的冰鱼,是陈庆生最期待的渔获。
项阳笑了笑,南极冰鱼的数量虽然远远比不上磷虾,但在南极的总数还是不少的,这一网下去,只要运气不是太差,总能够捕到那么几条冰鱼。
船队撒网之后,领头的那两艘破冰船开始朝海面上那座冰川前进。
南极大陆虽然广阔,但整片大陆上都冰雪覆盖,生物的数量极少,整个南极圈的生物,大多都集中在海洋内,不出意外的话,船队是不会靠近南极大陆的。
船员们见渔船朝着那座美不胜收的冰川开始进发,立即一个个激动起来,显然他们都被那座冰川给迷住了,想要过去好好观赏一番,或者与冰川合个影。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望山跑死马。
那座巨大的冰川看着好像是就在眼前,但船队拖网前进了一个多小时后,那座冰川好像还是在那位置没动过,就是看起来更大,也更加的雄伟壮观了。
“你们说我们要什么时候才能够到达那座冰川那啊?”方友群有气无力地朝旁人问道。
“我们为什么要那冰川那?是那冰川上有鱼捕,还是那冰山能够拖回去卖钱?”陈庆生没好气地道。
“别忘了,我们这趟出来南极是捕鱼的,马上就要起网了,都到甲板中间去站好。”陈庆生一见船员们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立即就大声呵斥道。
“嗯?要起网了?”前一刻还精神萎靡的方友群,立即就变得生龙活虎一般,“哎呦,快,快,快,我都要等不及了,这里可是南极,快让我看看,这第一网下去都有些什么渔获上来。”
“你这小子,怎么看你比我还着急。”项阳笑着摇摇头道。
方友群顿时不好意思地笑笑,“那我不是为了阳哥你着想吗?”
项阳笑了笑,“起网的话我觉得还要再等等,南极海域不必其它海域,水产虽然众多,但体型都普遍较小,像磷虾,我们的渔网都是网不到的,它们的体型要比我们的网眼小很多。”
675 作死的海豹
项阳现在也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了。
从渔船航行的背力程度,就大概可以预测到渔网内的收获。
不过南极的鱼类大都十分珍贵,也不能够完全以数量多少来论成败,像南极磷虾,拖一百吨回去也就只值那么多钱,而要是南极冰鱼的话,只要能够捕捞得几千斤上来,就能够不虚此行。
这也是项阳坚持用大网孔捕鱼的原因,虽然捕捞的渔获数量少,但过滤了大量的磷虾,剩余的渔获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
很快,渔网被拖了上来。
不得不说南极的磷虾资源真的非常丰富,即便项阳用的是大网孔渔网,渔网上到甲板上后,网内依旧有着数以千斤的磷虾。
此外,鱿鱼之类的海洋生物也不在少数,冰鱼也有两条。
除了磷虾,这一网内数量最多的,是一种体长大概六七厘米,背部为灰不溜秋的麻黑色,腹部为白色,鱼鳍为透明灰色的小鱼。
“这个好像是南极无齿狮鱼吧?”陈庆生抓起一条,朝项阳问道。
“对。”项阳点点头,“是一种很常见的种类中很罕见的一种类别,这鱼是南极的底栖鱼类,在饭店里一般能够卖到三四百块钱一斤,不过这种鱼身上有毒,你们清理的时候小心一点。”
南极无齿狮鱼是狮子鱼的一种,栖息深度一般在水下六十米,最深可以达到海底五百米,个子虽然不大,但确实一种十分凶猛的肉食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