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吓一跳。
项阳额头冷汗直冒,太大意了,居然踩到这东西,幸亏他的这套潜水服脚底也是加厚防护设计的,否则的话,他的这条小命今天说不定就已经交代在这里了。
只见项阳的脚边上,趴着一只灰黑色,身上长满鲜红色棘刺的半圆球形生物。
这玩意的名字叫做棘刺球,我国一部很火的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里,主角泡泡离开鲤鱼湾去寻找真龙的直接原因就是这棘刺球,它是大多数水产生物的克星,生命力极为顽强,本身又没有太多的天敌。
不过棘刺球一般分布在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珊瑚环境中,在南极发现它们的踪影倒是非常罕见。
但并不是说棘刺球就不能够在南极生长。
棘刺球就算是生活在热带水域,也是躲藏在海水冰冷的岩石或珊瑚底下,以同样喜欢阴冷环境的海参为食。
项阳用手扒了扒那个棘刺球体表的尖刺,见那行尖刺刺不穿自己的手套这才松了一口气。
棘刺球表面的这些棘刺含有非常剧烈的神经毒素,一旦要是被它给刺伤,基本上都会毒发身亡,如果要是这颗棘刺球的毒刺能够刺穿项阳的防护服,那项阳只能够立即召回所有潜水的船员,以防意外发生。
不过既然这颗棘刺球不能够穿透项阳的防护装备,那项阳就没什么可担心的,并且有时间好好研究下这个棘刺球了。
项阳眼前的这个棘刺球直径大约二十厘米左右,有十五只腕足。
最大的棘刺球据说能够长到直径一米,那么大的棘刺球,刺肯定也更加尖锐,防护服能不能够防御住还两说。
但那么大的棘刺球,船员们要是都能够不小心被刺中了,那项阳只能说那人眼瞎。
发现这枚棘刺球,项阳内心顿时大概知道这片海域内的渔业资源为何那么稀少了。
棘刺球不光海洋动物不喜欢,海洋植物,甚至是海洋虫类也都不喜欢它。
在珊瑚礁海,棘刺球啃噬珊瑚,在自然状况下,会对珊瑚礁造成严重的威胁,会消灭掉整片珊瑚海除棘刺球本身以外的绝大多数海洋生物。
在没有珊瑚礁的海域里,棘刺球更是横行霸道的主,它们肆意啃噬水藻、海草的根部,将触碰得到范围内的一切动植物彻底毁坏掉。
1970年,连绵有2000多千米长,50多千米宽的澳大利亚大堡礁遭到了棘刺球的破坏。
当时,整个澳大利亚大堡礁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地方布满了棘刺球。
那些棘刺球大肆吞噬澳大利亚大堡礁上的珊瑚虫,留下无数白色的珊瑚骨骼。
一只直径仅二十厘米的棘刺球一天就能够吃掉两平方米的珊瑚,食量大得惊人。
而且,棘刺球的爆发是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的天灾,它不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后发现,只要海水的盐度适合棘刺球生长,无论环境好坏,气温高低,它们就都会大量的繁殖。
刚刚出生的棘刺球并不是球状的。
在棘刺球小的时候,它们是一种浮游生物,在这个阶段,大多数的鱼类都可以消灭它们,以绝后患。
棘刺球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极为的艰辛,需要通过最脆弱的初龄阶段,容易夭折的二龄阶段、三龄阶段,以及鱼类最爱捕食的终龄幼体。
然而,一旦让棘刺球渡过了终龄幼体阶段,棘刺球几乎就是天下无敌,整片海洋里,除了大法螺能够捕食棘刺球外,几乎没有任何生物能够捕食棘刺球。
如果光是没有天敌,棘刺球也不可怕,海洋具备非常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总有办法能够弄死棘刺球。
可问题是,在几乎没有任何天敌的同时,棘刺球还有着让科学家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的生命力。
在食物充足的时候,棘刺球能够一天内吃掉数平方米的珊瑚虫,或者别的等量的食物。
在食物匮乏的时候,一只棘刺球饿上半年也不会饿死,并且照样生龙活虎的活动自如。
最主要的是,棘刺球的再生能力非常强。
棘刺球的另一个名字,又叫棘刺海星,因为它有一项跟海星一模一样的能力,当它被人大卸八块后,每一块都能够完整的再长成一只完整的棘刺球。
生育繁殖能力强、生命力强,并且具备细胞一样的分裂功能,这样的生物根本就不是自然界靠着自我调整就能扼制的。
即便是人类想要抑制棘刺球的生长,也是困难重重。
曾经有人想了一个向棘刺球体内注射福尔马林致死的方式抑制棘刺球生长。
但这种方式无异于把蚊子抓住,喂它吃蚊子药。
在某处海域确实已经遭到棘刺球的攻击,人类可以采用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短时间内先控制住棘刺球的繁殖,但在棘刺球确实对某片海域形成威胁之前,用这种方式对付整片海洋的棘刺球根本就是在扯淡。
689 无敌生物
项阳觉得,要对付棘刺球,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需要保护、大力培植棘刺球唯一的天敌大法螺。
因为别的办法,比如说改善鱼类生活的自然条件,或者减少海域的营养盐输入,甚至人为改变海水的温度,都对棘刺球没有任何效果。
如果仅仅只是改变海水的环境就能够消灭棘刺球,那棘刺球也就算不得上天灾了,这种玩意儿逼急了,甚至能离开海水到陆地上生存。
项阳抓起那只棘刺球放在眼前仔细看了看。
它的刺很长,密密麻麻,每一根刺都有超过一厘米长,在刺的最底端,则是非常光滑的肉壁,如果不考虑它对海洋别的生物的危害的话,别说,它的外观还是很好看的,能够放入海缸内当做观赏鱼来养。
当然,这个想法项阳只敢想想,他要是真敢把这只棘刺球带回去养着,绝对会麻烦不断。
2012年1月,研究人员在石垣岛一处长约三百米的沙滩上,发现了近千只棘刺球,这些棘刺球几乎都是因为饥饿难耐,从海水里爬到沙滩上去觅食的。
其实在更早之前,石垣岛当地的渔民就发现附近的棘刺球在呈爆发式的增长。
短短几年内,那些棘刺球就啃噬光了石垣岛附近水域的全部海洋生物,然后开始慢慢向沙滩移动。
由于棘刺球的主要食物是珊瑚,因此,后来科学家们猜测,可能是因为棘刺球数量的爆炸性增长,吃光了附近的珊瑚虫,所以剩下的棘刺球才不得不朝着沙滩上转移。
但棘刺球足球的爆发式增长,科学家们直到现在也没搞懂原因。
项阳又往四周看了看。
在项阳刻意的寻找下,果不其然,很快项阳就又发现了好些个棘刺球。
这些棘刺球有灰黑色的,也有绿色的,好像浑身都被苔藓覆盖着。
在不远处,项阳更是看到一个纯白色,直径超过五十厘米,好像一张巨大蜘蛛网的棘刺球。
看到那个巨大的棘刺球后,项阳反而松了一口气。
这片海域底的棘刺球看着数量极多,实际上各个题型的棘刺球数量都有,而且数量都比较稀少,这说明棘刺球只是在自然繁殖,不是在呈爆发式的增长。
这从四周还在生长的珊瑚上也能侧面看出。
在南极珊瑚比较罕见,但同样并不是没有。
珊瑚礁虽然大部分分布在热带海域,但实际上珊瑚虫只适合生存在水温28度以下的海域,有一些甚至只能在4摄氏度以下生存,过高的温度也会使珊瑚大量白化死亡。
所以如今的全球变暖导致水温也不断上升,也会加快珊瑚礁的消亡。
当然,大部分的珊瑚还是喜欢生长在水温20左右的温水海域中,23~27°C是造礁珊瑚生长发育的最佳水温,所以在南极,珊瑚还是比较罕见的。
这些生长在极寒冷水海域内的珊瑚,外表同样千姿百态,并且颜色更多,团团簇簇非常美丽,看到它们,项阳就好像到达了海底龙宫一样。
项阳担心会有不认识棘刺球的船员在海底遇到危险,他不敢在海底久留,更没心思去欣赏那些好看的珊瑚,将珊瑚群往网兜里一塞,然后项阳就快速朝着船上游过去。
“船长,你怎么这么快就上来了?”有船员看到项阳才刚刚下海几分钟就上来了,有些惊讶道。
“我在海底下发现了这个,一会只要有人从海底下冒头,你们就把人叫过来,我有话对他们说。”项阳摘下腰间的网兜,将那个棘刺球取出来道。
船员们一听,立即兴奋了,能够让项阳这么重视的,那一定是好宝贝啊。
一个船员问道:“船长,这是什么啊?很值钱吗?”
说着,那船员伸出手,还想要去摸一下那个棘刺球。
“啪。”
一旁的徐放直接就把那船员的手给拍了回去,然后骂道:“这么多刺你看不见吗?还敢伸手去摸,找死啊?”
“我带来皮手套的。”那船员立即委屈道。
项阳摇摇头,“这东西叫棘刺球,它身上的刺很锋利的,你手上的那皮手套主要功能是御寒,并不能够抵挡这棘刺球上的毒刺。”
“这东西原来是叫棘刺球?值钱吗?”那船员问道。
“不值钱,而且是很要命的东西,这玩意我在东海见过,没想到在南极也有。”徐放皱了皱眉头,“船长,这海底下很多这种棘刺球?”
项阳点点头,“对,光我发现的就有好几个了,不然的话,我也不会特意游回船上来让大伙都注意些。”
徐放一听,脸上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棘刺球的威胁程度其他人不了解,他徐放怎么可能会不了解?
每年都有大量的潜水爱好者就是死在这棘刺球上。
棘刺球体内蕴含着大量的神经毒素,一旦要是被棘刺球的毒刺给刺伤,人立马就会失去知觉,然后活活在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