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常,渔民捕不到鱼很悲哀。
但捕到数量过多的鱼,造成爆网现象了,其实更是一种悲哀。
因为爆网,也就意味着危险。
“呸,呸。”项阳浮出水面后,装模作样地吐了几口口水,然后一抹脸颊上的海水,快速朝着远处游去。
旁边,陈庆生立马划船过来接应。
但有人比陈庆生更快。
准确说,是有鱼比陈庆生更快。
是大头,它看到项阳落水,快速就游了过来,将项阳给驼在了背上,然后张开大嘴,对准渔网的网口处,就是一阵鲸吞。
陈庆生楞在原地,随即他就笑道:“本来我还挺心疼的,跑了这么多的海鱼,现在这些海鱼被大头给吃了,倒也不算是浪费。”
当然,那些海鱼,也没有傻到一逃出渔网,就朝着一个方向逃走,只有一小部分,进入了两头座头鲸的嘴里。
更多的海鱼,则是朝着四面八方逃去。
这可就喜了天空中的那一大群丹顶鹤。
在文学描述跟神话传说里,丹顶鹤都是一种与世无争,温柔而又仙气飘飘的鸟类。
早在2100年前,满城汉墓出土的漆器上,就清晰地绘有丹顶鹤的图案。
汉景帝在公元前156年时的路乔如时就曾作《鹤赋》,开头就指出:丹顶鹤为“白鸟朱冠”。
三国吴人陆玑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更是作了细致的描述:“大如鹅,长脚,青翼,高三尺余,赤顶,赤目,喙长四寸余,多纯白”。
唐朝诗人描写丹顶鹤的句子尤其繁多。
如薛能在《答贾支使寄鹤》中写道:“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青冥”。
白居易在《池鹤》中说:“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张贲也有“渥顶鲜毛品格驯,莎庭闲暇重难群”的句子。
可见古人认为,丹顶鹤的美,在于它的整个形体的和谐一致,而这种美的奥秘之处,无疑是因为它在那玉羽霜毛之上还具有一个渥朱顶、丹砂,显得典雅而风流,令人难以忘怀。
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中评价丹顶鹤:“体尚洁,故色白;声闻天,故头赤。”
以及:“丹顶赤目,赤颊青脚。”在丹顶鹤以及其他大多数鹤类中,都在颈项以上有鲜红色的裸露皮肤,这种颜色实际是肤色和血色的交融。
但实际上,这些丹顶鹤在见了这么多的海鱼的时候,也跟猫见了腥一样,瞬间一只只就全部从仙气飘飘的仙鸟,变成了满身匪气的贼鸥。
只见它们争相落到水里,或者滑翔在海面上,开始争夺起海水内的渔业资源。
“这些丹顶鹤,真是。。。。。。吃相比海鸥还难看。”项阳无语道。
这时候,陈庆生正好划着橡皮艇到达了大头的旁边,他笑着道:“老板,先别管那些丹顶鹤了,反正这些鱼也是我们放出去,拉不上来的,我们现在能起网了吗?”
项阳看了看渔网,摇摇头道:“再等一分钟,这次,至少要放走五十吨的渔获出来,否则的话不保险。”
“五十吨?”陈庆生有些吃惊,这次一网,总共其实也就只捕获了一百四五十吨的渔获,而这艘船的数据,明明是显示,一网是可以捞起一百五十吨的渔获的。
“我觉得,只要放出二十吨就足够了。”陈庆生说道。
项阳摇摇头,这艘船的造船厂,明显做了虚假宣传。
这艘船的绞车,实际起重重量绝对没有一百五十吨,恐怕就算只有一百二十吨渔获,绞车就算是能够将渔网给拉上来,也会对绞车造成一定的损失。
陈庆生见项阳坚持,只好也不说什么了,只是他看着无数的海鱼从渔网内争先恐后的游了出来,然后逃走,脸皮不断地抽动,心里就像在滴血一样。
这些逃走的渔获,要是拉上来了,那可都是钱啊。
终于,一分钟过去,陈庆生不等请示项阳,就立即大声喊道,“起网。”
立刻,船上早已在等待的船员开始快速起网。
一大包渔获,被缓缓拉出水面。
这次,没再出什么意外了,渔网直接被拉出水面,拉到了甲板上,然后一大包渔获被解开,大群海鱼在甲板上堆积得像一座小山一样,项阳站在座头鲸身上,都能瑶瑶看到甲板上那群活蹦乱跳的海鱼。
“好了,回船上吧,赶快把这些海鱼处理了,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一会我们争取再撒一网。”项阳笑着说道。
陈庆生连忙点头,“是,老板,我这就回船上。”
项阳笑着点点头,然后拍拍雄座头鲸的大脑袋,指了指不远处的橡皮艇,示意大头驮着他过去,其实项阳现在,也挺着急回到船上的。
黑潮带来了海量的渔获,这种机会,可不是经常有的,可以说完全是天赐良机,项阳也准备回到自己的船上,指挥船员们快速处理的甲板上堆积着的海鱼,然后赶快开始捕捞第二网。
这种鱼潮时候的鱼,也不需要担心捞多了会赶尽杀绝。
因为跟着黑潮游动的这些海鱼,等黑潮过去,绝大部分的海鱼,都会受不了海水温差的变化,然后自然死亡,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可以适应那霸海鱼的气温,然后在那霸海鱼定居下来。
更多的海鱼,都会等黑潮一过,就原路返回,再次回到暖水海域去,所以项阳对捕捞这些鱼潮必经之路上的海鱼,是一点的心理压力都没有。
捕到了,就是钱,没捕到,这些鱼就算不是便宜了东夷人,也大部分是自然死亡,他干嘛不多捕捞一点?
927 休息
连续拖了两网,每一网都是大丰收。
第二网,差一点点又爆网了。
好在陈庆生有了第一次爆网的经验,第二次起网的时候,他提早就半小时起网,渔网才刚好能够被绞车给拉上来。
其实还可以再拖几网的。
这片海域,受黑潮的影响,渔业资源非常丰富。
但船上的船员,连续清点了数百吨的渔获,一个个都累坏了。
项阳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船员们的感受,因此,在两网过后,果断宣布了今天的捕鱼到此结束,并许诺船上的每个船员,回去后每人至少五千块钱的红包。
船员们这才兴高采烈地聚集到一次,开始议论今天这连续两网,项阳到底赚了多少钱。
实际上,这两网渔获虽然众多。
但大部分都是龙利鱼跟鱿鱼之类的不值钱海货,项阳赚的,还真没有船员们想象中的那么多。
按照平均每斤渔获三十块钱块钱来算,今天项阳一共捞了有三百吨左右的渔获,毛利润其实也就两千万不到,还要抛出掉这一路上的开销跟成本。
“可把我给累坏了。”方友群左手拿着一罐橘子罐头喝着,右手不断捶着自己的腰椎骨,“还是那些丹顶鹤们舒服,我们捕鱼,它们吃大餐,吃饱了就在我们船上休息。”
项阳笑着看了看船舱顶部,那上边落着十好几只丹顶鹤,那些丹顶鹤们聚在一起,吓得那两只虎头海雕都紧紧躲在鹰巢内不敢出来。
“这些丹顶鹤十有八九就是长期定居在北海道渔场的那群丹顶鹤,说起来,它们飞得真远,从北海道渔场到那霸至少有几百公里,它们竟然飞到这里来觅食了。”项阳说道。
“为什么就不能是国内飞过来的呢?这里离我国沿岸比北海道渔场貌似还要近一点。”有船员说道。
项阳摇摇头,其实,在我国沿岸生活的那些丹顶鹤,大部分都不会再飞到海上来觅食了,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长期在海上觅食的丹顶鹤,就只有北海道渔场的那一群。
项阳宁可想象,这是一群过去人类还未发现的丹顶鹤族群,也不相信这些丹顶鹤,是从国内远渡重洋飞过来的。
“丹顶鹤是一种很聪明的禽类,它们的智商极高,特别是长期在北海道渔场上空觅食的这个族群,它们能比渔民更加精准的判断哪里的食物最多,所以我猜测,它们其实也是跟着黑潮,跑到这里来觅食的。”项阳笑着说道。
如果要是国内那群,在湿地已经生活习惯了的丹顶鹤,它们在湿地内食物充足,是不可能跑这么远过来觅食的。
“这些丹顶鹤真神奇,竟然还知道跟着洋流进行觅食。”方友群狐疑道。
“那是当然,丹顶鹤跟海鸥一样,能够非常准确的预测天气,追逐洋流,因为丹顶鹤跟海鸥一样,骨头都是空心的,这不仅大大减轻了丹顶鹤的重量,让它们能够更加适应远距离的飞翔,更能像气压表一样,及时的预知天气变化,感受到洋流的方向。”项阳解释道。
方友群点点头,若有所思道:“原来是这样。”
“行了,别管那些丹顶鹤了,今天大家都累了,抓紧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一会等体力恢复过来,我们试试看能不能再捞一网。”项阳开口道。
方友群一听,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痛苦色,“阳哥,还捞啊?”
“废话,我们出来不就是出来捕鱼的吗?难得碰到这么大的鱼群,捕捞难得你是出来旅游的吗?”项阳没好气道。
方友群一听,顿时就不说话了,他一仰头,就将手里的橘子罐头给喝了个底朝天,然后直接盘腿就朝甲板上上坐了下去,“行,那我先坐一会,恢复一点而体力,等一会要撒网的时候叫我。”
项阳点点头,表示可以。
这会,渔船就停在海面上。
项阳朝着船舷下看去,脸上一副拿不定主意的样子。
方友群见了,不由惊疑道:“阳哥,你该不会是还想到水底下去看看吧?”
项阳点点头,,“鱼类其实非常的聪明,它们不会因为气温的变幻,就大规模北上,之所以每次洋流经过,都会形成大规模的鱼潮,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海水内的浮游生物与营养物质的变幻。”
“这片海域的海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