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依依更懂这里面的内情:“是拍的了,原计划2016年上映,但是被几个大佬慕名提前观摩,结果看完后,这部电影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是真正的海里的大佬,三体的读者群体太藏龙卧虎了,奥黑也是它忠实读者,海外的读者也非常多,它的拍摄意义非凡,上头会盯着的!”
林启山还是自信:“国人拍的那种流量戏码,请来一堆鲜肉有什么意思!我要拍就按照指环王,按照星战那样的荧幕巨制去拍!”
“但预算呢?”
“当年拍指环王,剧组也没考虑过翻多少本,而是对故事的呈现,是对剧情的还原,然后等着影迷的震撼人心,大呼万岁!”
虽然不如他上太空那么轰动,但好的作品,依然会源远流长的。
许多科幻影迷心目中的神作《2001:太空漫游》就是经久不衰。
2001的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是林启山心目中最适合拍三体的人选!这个追求完美艺术的人,他执导科幻片,就像梵高之于绘画的地位,他拍必神作!
可惜库布里克已死,在科幻电影的立意和高度上,如今也很难有人能再拍出太空漫游这样的科幻殿堂作品。
次要选项的话,他感觉第一部的剧情适合国内的导演来拍,因为是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故事为主。
而第二、三部的科幻剧情?诺兰是个不错的人选,《星际穿越》里面就有高维度的画风,也能够烧脑,他显然轻车熟路了。
如果在群星宇宙的效果大场面上?詹姆斯·卡梅隆也是绝对实力的!感觉这系列作品应该要多导演来分工拍摄,各自负责擅长的部分!
如果能有上百亿的预算资金,让诺兰、卡梅隆都来参与执导,让作者本人来参与选角和剧情重编,杜绝任何流量垃圾演员,再请几个物理科学家来当技术顾问……绝对有希望成为经典!
当然也可能因为成本太高,而面临巨亏,
但赚钱在成就意义面前,格局就小了不是?
得知林启山的天马行空,她们两个都有着不可思议。
这难道就是钱多到没处烧神豪的任性吗?
我拍电影不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自己想看,为了震撼世人,为了让影迷一饱眼福!
不过这种心态那往往是诞生艺术的必须!
孟依依都有了浓厚兴趣:“先不说别的,你如果能请到卡梅隆出山给你拍电影,这就是一个惊爆眼球的事情了!”
自从2009年的《阿凡达》大获成功后,这十年间詹姆斯·卡梅隆都没有再执导过作品,一度是高手隐退的状态。
能够请他出山拍电影,对于影迷那必然是过节一样的喜庆。
而能够让他来拍我国小说的改编作品,那更是历史头一回了!
换做别人,可能性等于零。
但事情发生在林启山身上时,她们总有一种第六感愿意相信,他可以做到。
毕竟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而且三体也确实是出色的作品。
孟依依就更想了解他的想法:“具体你想怎么做?小说三部曲内容已经这么长了,三部曲我觉得肯定不够。”
林启山点头:“当然不够了,我觉得十几个小时的内容才够,六部或七部片,而且要讲究质量、讲究故事性,想要拍它就必须不计成本了!”
单单是盈利前景堪忧,就足够劝退无数投资商。
因为如果内容太长,它就不能按照三部曲来登陆电影院线,它的收益前景就相当不乐观了!
如果变成十几集的单元剧,无缘院线那更是会处境艰难!这么漫长的内容,单单是特效制作的成本就是天文数字!
孟依依虽然是亲妈粉,但也要劝他:“这种模式在国内并未有过,你要有电影级别的投资,然而拍摄这么漫长的剧情,太吃亏!”
可林启山依然期待:“不一定是电影,也可以是剧集,其实像当年的《兄弟连》,火了好多年的《权游》,它们也都是大制作,没少烧钱的。”
孟依依认真想了下,又问他:“预算没上限?”
林启山说:“我并不想用预算来限制史诗作品,当然如果有的话,几十上百亿都可以接受。”
“壕无人性!”
“惨绝人寰!”
她们两个一人一句。
没话说了!
这怕是世界影史都能创造纪录的投资规模,如果真的有这么多钱,那真的是……昔日托尔金为了指环王,曾创造一门语言;今时林启山为了三体,估计也要定义全新的科幻阵容了!
林启山就想着曾经有奇幻史诗《指环王》,他也搞个浩大的太空歌剧,虽然成败说不定,但话说回来,这事情总得有人做。
而且上百亿看似夸张,但建立在六七部的情况下,百亿投资平均下来,其实每一部的成本也就相当于一部《阿凡达》而已。
作为电影上映后,票房收入、商业周边,都能弥补一些成本,最终也不至于是个亏损无底洞。
孟依依无法理解,但就像林启山成为万众偶像,他本身的行为就是常人不能理解的存在,她想通后就是支持:“只要用得着我资源的地方,尽管开口!”
“谢谢!”
林启山笑着冲对方举杯致意,
“想法很热血澎湃了,但要筹备的内容还很多呢,从版权到演员到制作团队,我的团队以后怕是会麻烦你了。”
孟依依当然想加入史诗阵容了:“一定要叫我!如果可以我也想加入做个兼职,这怕是要写在电影史上的,我的天!”
她的热情这么高涨,林启山也是爽快答应。
“我也要!”赵洵美踊跃出声了,“我也喜欢看科幻片,我可以当个制片助理!还可以当翻译!”
林启山更不会拒绝她的热情:“那当然了!”
……
其实说了这么大堆,八字都还没一撇呢。
首先是版权的问题,其次是导演的问题,然后是改编的问题,还有演员的阵容……对于演员的选择,林启山倒是有不少想法了。
比如让局座来出演章北海的父亲,让雨果·维文来演那个冷酷的维德,找个像爱因斯坦的来演丁仪,或者让大刘自己来演汪淼这个水货。
如果拍不成电影,那就拍电视剧,像“权游”那样的大制作,跟奈飞或者HBO合作,卡梅隆执导,中美合拍,足够烧的预算。
重点是还原,批判性是小说最突出的地方,好莱坞有这个特效技术,但是好莱坞又有政治正确的尿性,所以林启山必须持股把控。
将讽刺和人性全部还原,片子肯定会带上浓重的黑暗风格,但它也并非不吃香,比如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比如奈飞极具讽刺风格的《黑镜》。
林启山单单是想到这画面就感觉激动,
如果真的能拍出来,它绝对会轰动世界的!
第339章 发动自己的人脉
显然史诗巨制没有那么容易拍,要人才要精英要团队,相比之下费用都不算事了,均摊到制作需要的四五年时间,花费其实真不算高!
关键是具体该怎么做起来?还要跟国外的合作,不过幸好他人脉广阔,国内外都有朋友,而且能耐都不小,仔细想想,线索都有迹可循了!
……
事后林启山就把任务交给了工作班子。
最近他的工作团队又扩大了,各种能人齐聚,因为林启山的爱好也是五花八门的,偶尔天马行空,人不多hold不住大佬的放飞自我。
这个项目团队开始接手并筹划,林启山在时间上要求并不严格,五年如果能够实现那就是好事情,他也有的是耐心等待。
他本人也开始发动关系,这些年积攒的人脉,适当的要动用一下,让人帮忙做事这并不是麻烦,而是推动人脉结合的好方式。
只是维持着表面上平淡的互相客气,反而做不好朋友。求人帮忙,事成后你也厚礼谢过对方,你来我往的,关系就紧密了!
所以林启山有空就飞去了魔都,与他好久不见的豪哥吃个饭。
杨世豪最近好像在忙着要结婚,不过三十出头的男人确实也该考虑这件事了,林启山跟他过两杯后,当然跑不掉当伴郎的活儿。
他也是当仁不让,酒精下肚后感情上就亲近了更多,于是说:“其实我这次过来一个是聚会,二个是想让豪哥帮个忙。”
“什么事情非得拐弯抹角的,快说!”
杨世豪对朋友是个爽快性子,筷子一放就准备好听了。
“不是啥大事,就是我最近想拍个电影,想找点角色,你知道我在这方面纯属外行,也就玩几个女明星比较懂……”
杨世豪听了嘿嘿笑:“你小子何止懂,简直闭着眼睛都能找到门了,而且你可别说,科技大亨的名头摆出来,下到十八线野路子,上到一线大牌,谁不想坐你的火箭?还是免费的,爱的是你的人而不是你的钱!”
给他这么一顿调侃,林启山也是笑翻:“那时候是我年轻不懂事!现在我是说正经的,不搞什么明星,我想找靠谱的演员,厉害的编剧,但这里面我朋友太少,所以想跟你这边打听一下,有机会给我推荐几个。”
虽然孟依依答应帮忙,但构想的史诗巨制可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的事情,
他需要发动自己的朋友人脉,深入到电影领域,从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筛选,促成他这个史无前例的构想。
“你找严欢啊,这家伙这行最熟悉不过了,找他几乎全国上下的人你都能搭上,港台的都可以,你等下我打电话叫他过来。”
杨世豪性格不拖泥带水,一个电话把准备去会所乱七八糟聚会的严欢给叫了过来,对方跑来后也不介意,反而笑着:“早就希望有个借口跑了,妹子哪有咱们林少有意思啊!”
林启山往旁边挪:“你这话说的好像咱们是基佬一样。”
“难道不可以是吗?”严欢说着就要跟他勾肩搭背。
“先说好我主攻!”林启山跟他一起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