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启山还特地跟总工程师李良茂握手道贺了:“干得漂亮李师傅!历史铭记你们所有人!”
堂堂博士的李良茂也不介意被叫李师傅了,因为他跟现场所有人一样激动,历史总喜欢记住第一的特性,绝对少不了他们的勋章。
这项技术验证成功后,更加说明公司拥有的技术储备优越性,可以想象在不久将来,商业航天,甚至是推动国家队的进步,都是指日可待的!
李良茂甚至也都会幻想一下,将来超赶俄超美的美好局面若是这位老总运作的好的话,未来的空间站,乃至月球基地,也不一定没有腾飞航天的影子。
只要他们有过硬的技术!
就靠这些欢呼沸腾,自信骄傲的技术人!
就连远在燕京的领导,也都有在关注着,也不用秘书来说了,他早都收到了孙子发来的第一快讯,年轻人对于见证历史的激动溢于言表。
谈到如何提升国民自信,说再多冠冕堂皇的话都没用,远不如一场激动人心的胜利,一场最有说服力的画面!
因为腾飞航天的回收成功,今后国人在网上也能够有理有据,底气十足的吹了:不就是火箭回收,谁还没有了?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谈到航天技术,就会被某些黑子拿来做章说“连外国一个私营公司都比不上”这种阴阳怪气的话气到了!
现在他们不仅可以反驳,还可以理直气壮的回怼:“咱家这个成立才一年的航天公司,不也轻松拿下了回收技术”!。
随着火箭的安然落地,可以说网民们在航天领域的尊严,自动增加了99个!
俗话说啊,有航天技术的国家,十个尊严,能自主发射卫星的,五十个尊严,而能够实现火箭回收利用这些一线技术的,99个尊严!
今后上油管,上推特,怼人的底气就有了,什么油管五常,太阳系霸主纵观全宇宙,已知掌握该项技术的就三家公司,两个国家!
这话摆出来说,那气场那牌面,谁人能及啊?
众人这种骄傲情绪不断在蔓延滋生。
网络直播这个新生代的载体,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他们应该有的骄傲!
镜头现在也对准了喜不自胜的林启山,他身边站着李良茂,两人对着镜头打了招呼,左下角也刷过无数“大佬好”的评论。
大佬也没说什么长篇大论,就是相当接地气的说:“朋友们看到了吧,没别的话,认为咱们牛逼的,打在公屏上!”
这话以林启山的身份放平时说,有点土味了。
但放现在这个场合说,人们就觉得他既亲民又高大上!
毕竟当你折腾火箭真的上天了,还真的回收成功了这样的人不高大上的话,全世界就没有比他更高的了!
当晚也是各路新闻头条刷爆,曾经“林启山的火箭”刷遍全网后,第二集来了,“林启山的火箭20”再度占领了人们的眼球!
随便打开任何一个有新闻功能的软件,那肯定躲不开“林启山的火箭回收测试成功”相关字样,他再次做到了全民热度!
第373章 友谊卡的使用(三更)
这件事情也不出预料的登上了央视的新闻,白天新闻频道专门用了一个专题来报导,还请到了航天科学人员参与讲解,科普腾飞火箭的回收技术。
专家有理有据,说明了这项举措的重大意义,将能够极大地节约航天成本,改变以往昂贵的火箭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局面,让卫星发射跨入白菜价。
乃至后期我国空间站投入使用后,载物运输的高昂成本在可回收技术面前,将有望砍掉一大截,不光能让宇航员生活更舒适,还可以运输更多科学物资。
甚至往大方向说,运载火箭回收熟练后,扩大我国空间站规模,不断加舱,甚至接过国际空间站重任,肩负蓝星希望,都不在话下!
显然专家一番慷慨激昂,也是被火箭回收的成功点燃了!
对于国人可就是喜闻乐见,难得没有喷专家的一次。
以后可以吹牛逼的领域又多了一项。
围绕对比两国网络上的阴阳怪气,中方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十年前,要啥啥没有,说啥啥不是。
现在该有的都有了,底气也慢慢多起来了。
超越似乎不再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但是对于海外那帮巴不得华夏好的人,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事先甚至有人在网上说:就凭这落后的技术,肯定会失败。
能回收又怎么样,别人sapcex五年前就玩的技术!
或者扯什么自主创新,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
可惜这次腾飞火箭把他们气得够呛,这帮国内移民出去后,日子过得不愉快,更见不得国内好的亚裔,在疯狂的酸。
虽然海外华人也有对待祖国好的,但那多数是老一辈,如今的新移民,要么被西方文化洗脑,要么就很恨国,他们才不理睬你呢。
对他们来说,华夏越强大,越显得他们当初出去的愚蠢!落差太大了你总得给他们骂两句——反过来看,骂的越厉害,反而证明我们这条路越正确!
至少华夏网民这一次,尊严爆棚,自信加满!
扛起大旗的腾飞航天,最早那个还被当做“娱乐谈资”的林启山,却在不动声色中,弯道超车完成了最不可思议的壮举。
再因为华夏素来有“高科技白菜化”的操作习惯,可想而知在未来,航天的成本在他们手里,怕是会真正的实现“实惠平价”!
被刺激到的当然还有老美,华夏航天又变强了,难受啊!
庆幸的则是毛子,幸好加入战略合作早,这要是晚几年,他们回收技术成熟了,到时候就不需要自己了!
哪怕毛子有强大的航天技术储存,但没钱投资,技术就是压仓库的废纸,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老美很不爽,毛子很庆幸。
有个给力的队友,着实是躺着都能赢的舒服。
毛子的前身苏联,用几十年精力切身诠释这句话,前苏联时代,它的小弟每一个是省心的,全都要靠它们来输血。
而纵观老美,则有各种小弟给他们提供资源,提供惠利,因此在经济表现上一骑绝尘,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现在西方墙头草们又再一次开始动摇了,虽然幅度不至于倒向华夏,但这本身就是个持之以恒的事情,“早晚”这个词说得好啊!
腾飞航天扛的这个大旗,八方点赞!
就连上级领导也都相当惊奇,竟就这么快就实现了突破?
航天局这边的领导是很清楚实际情况的,想当初林启山还是从他们这里挖的工程师,参考技术人员的实力,技术储备情况,这进度未免也太快了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林启山在这里面提供的技术支持是瞒不过专业人士眼睛的,国营单位都没有的,你就有了,肯定不正常。
技术研发突破,也不可能是一年半载,spaASA鼎力支持,还失败了好多次呢……这事项也被整理起来作为报告。
随后官方通知了林启山,有空来燕京一趟,跟领导见见面。
态度的细微转变也让林启山嗅到了原因。
不再是对方安排时间,而是你有空就可以来。
这里面无非是技术有点惊人了。
上头想知道实际情况,到底掌握了多少,亦或者真的是:国家队里面吃干饭的太多,机关里面办不好事,公司商业化后反倒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林启山很愿意让他们相信是这个原因,但这说法也未免太一厢情愿!所以他在发射之旅回程返京后,路上就已经琢磨好了办法。
干脆坦白部分原因——因为撒谎还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圆,不如就说点真实的,说我就有这方面的技术,很靠谱很实际!
如果是以前,他这个说法要找更多的证据支撑,但现在他要容易很多,手里头的“友谊卡”也是时候使用了。
……
他就趁早去见面了,但要求跟更上级对话。
跟他交情好的那位也安排了时间见他。
于是他再度造访海里,手里拿着材料,带着他准备好的说辞,还有他的一项热血,跟不止一位大佬畅聊起来。
林启山的社交才华在这一刻发挥淋漓,他说话有理有据,对公司的长期规划也步步清晰,并且在合作觉悟上也是相当主动。
见面的氛围自然是相当愉快的,他获得了赏识,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预期结果,甚至比自己想的还要乐观很多。
一直到离开,心潮澎湃才终于平复下来。
他现在终于扫清了腾飞航天起飞的所有关卡,就只管拿着圣旨,一路往前头铁的干下去也不会有人阻挠他!
……
作为商业航天全明星的腾飞系,将开辟他们的独家体系。
按照林启山的计划,规模再扩大,研究阵容继续壮大。
虽然乐观的进步很多,但也得正视不足,我们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并不强——其实所有类型的发动机都不强!
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攻关也是腾飞航天未来的重点方向,虽然有高科技加持,但工业基础拉了后腿,这需要时间来填补!
还有火箭的推力还赶不上对手,这就导致对方可以一次运上天的,我们需要两次……不过可回收火箭的成功,倒是缩小了距离!
他们今后可以用次数来弥补质量,一次不爽那就两次呗,毕竟华夏航天事业相当年轻,有的是力气折腾!
商业领域对他们是朝阳产业,可以放开了手脚的干个痛快,再多个三五年的,赶上好时候一起爆发了,目标是星辰大海这句话,往后未必是夸张!
ps:盟主的加更5。
第374章 历史必然会记住你
在京期间,林启山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包括《福布斯》的专访。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作为华夏当下的风云人物,对他感兴趣的媒体无数。
最早连BBC都抛来了请求,但是当秘书告诉他时,林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