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惜在很多人眼里是极度极度不合群的。
不爱说话、只坐角落、节俭、从不化妆、除了学习就是实习工作;
偏偏经常学习到很晚,又加入了前沿校园俱乐部,自然会有些背地里的言论。
比如在宿舍不大受待见。
这很正常,这些年的教育不会太在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几乎是全面注重课业成绩。
所以并不会因为进了复旦,成为复旦的学生,歧视、孤立等等事情就不复存在。
…………
两人一同走进前沿办公室。
方年看了眼坐在工位上的谷雨,边坐下来边问:“小谷,你跟温秘租的是几房啊?”
“三房。”谷雨回答道,“南楼小区只有四房跟三房。”
方年又问:“房子条件怎么样,房租多少?”
谷雨回答道:“条件挺好的,南北通透,房东是买来投资的,之前没人住过,不带家具,月租2300。”
“算下来比以前涨了。”嘀咕一句。
方年看了眼谷雨,打趣道:“温秘还说要买房,结果你们现在就租这么贵的房子。”
不等谷雨说话,方年接着说了下去。
“下午你抽空去帮我买下来,谈价这方面跟温秘交流一下;
房子买下来当公司福利,给你们批3万去买家具,刘惜也搬进去吧,这样大家都方便一些。”
本来不打算吱声的刘惜忽然开口:“方,方年,我……”
谷雨也有点瞠目结舌。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总不能你们又是累死又是累活,我一句等年底再评额外奖金就把其它福利都给抹掉了。”方年语气随意道。
这事情其实方年一直都有在考虑。
这种普通小区楼房,怎么买怎么挣,给温叶她们几个免费住乃至送给她们都无所谓。
倒是说君庭这种豪华别墅,指数涨价幅度比不上小区楼,额外的二手转卖相当困难。
上亿甚至数亿的宅子,接手的都不差钱,除非是为了挤一下圈子又或者别有目的,否则很难会买二手的。
要知道君庭直到2021年都有五六套未出售的新房,买套新房不开心吗?
谷雨沉默良久,然后才起身走一步到方年跟前,说道:“方总,这是您要的实习部实习业务清单。”
说着,递上文件:“刘惜已经做好了相关预算初案。”
方年翻开看了起来。
其实刘惜的工作稍微会有点浪费,因为前沿项目不可能投资所有收集过来的研究停滞项目。
投资与否完全取决于方年的个人偏好……
1:声明:‘冖’在显示上有点奇怪,当初是为了防和谐,前文大量章节已经没有修改权限了,从本章开始更名为雷軍,算是掩耳盗铃吧~
第448章 我不喜欢弯道超车(推荐票+更求订阅)
“呦,实习部不到半个月产出这么丰富啊?”
翻了两页,方年兴致勃勃地道。
“整理得不错,我看看分了几个学校,1、2……只有9个学校?”
说着,方年面露狐疑,抬头看了眼谷雨:“实习部的实习生是只来自这9个学校吗?”
“不是。”谷雨回答道。
“两批实习生开放申请时都是我跟温秘一起整理的,原则是所有学校都应该有人被选上;
不过最后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有一部分学校没人提交申请;
其中包括东华、华东政法、上交以及上财,120名实习生分别来自14个学校。”
听完谷雨的汇报,方年沉吟片刻。
平静道:“你记一下,适当加大暑期岗位数量,争取让所有学校都有人来实习。”
“明白。”谷雨点头应下。
方年继续看了下去,9个学校基本囊括申城偏重理工科的大学,只不过居然没有复旦。
分别是上交、同济、上大、上理、华东理工、东华、工程大、二工大、上应大。
大概是一般的认为,理工类大学有更多科研型项目。
所以实习生们把重点都放在了这些学校上。
经过谷雨跟刘惜两人整理以后的文件内容并没有那么复杂。
不是直接从各大学校实验室学长学姐们手上拿到的研究项目资料。
而是研究项目名称、方向、关键性描述。
看起来不费劲,也不复杂。
也就是本校有人,才能这么高效。
毕竟并不是说人家研究项目因为研发经费停滞不前,就一定要对外公开。
课题负责导师是有可能会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拉投资,但凭什么要相信你?
前沿项目这都算是投机取巧了。
不得不说,方年虽然懒狗了点,但在规划这件事情上,是很清醒的,不会无的放矢。
虽然前沿项目实习部只是定了一个很基础的目标,比如每一个互补岗位在岗期间尽可能的提交一份项目资料。
换句话说,从5月份到9月1日前,总共只需要提交六十份项目资料。
平均下来每个学校只需要找到不到3份项目。
而且未要求项目类型,只求信息真实,条件宽松。
然而实习生们却比较认真,光是五月份就交上来了31个项目。
翻完所有资料之后,方年笑着道:“总的来说还不错,虽然初步筛选下,可以投资支持的研究项目不多。”
“小谷,等七月份大家都在岗时,记得提醒我让关总去实习部勉励大家。”
谷雨应了下来,并转身抱着一些文件起身再次走到了方年旁边。
“方总,您现在有看好要投资的项目吗?”
方年点头:“有的,上交大这个基于精简指令集第五代(risc…v)标准的全新自主化延伸探索项目,可以尝试投一下。”
谷雨很快从手上的文件中抽出一份递给方年:“这是项目更详细的描述,您要不要现在看看?”
“行。”方年从善如流。
很快翻阅起来,随着翻阅,眉头皱得很深,嘴上道:“你上网查一下加大伯克利分校david·patterson教授的全部资料;
顺便了解一下上交大这个研究项目课题团队都是什么人。”
谷雨连忙点头,回到了自己的工位。
方年眉头依旧紧皱着。
尽管方年曾经从事过程序员的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了更多新的东西,记忆不断被覆盖;
他现在是真的就只会写个‘hello,world’。
这份仅仅只是因为精简指令集几个字让方年决定投资的项目详情资料里面有些比较特别的信息。
大多数跟方年说的那个外国教授有关。
如果项目详情资料上的那两行简单介绍没问题的话。
这是个顶级大佬。
因为他是精简指令集的创始人,也是磁盘阵列冗余技术(raid)的创始人。
几乎可以说是定义了计算机体系结构。
这个大佬怎么着也该能拿个图灵奖。
很快谷雨就通过互联网查到了一些零散的信息,简单整理后汇报给方年:“是很有名的教授;
07年美利坚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有对他进行过一段采访,我暂时只找到了英文原版。”
“大概内容是david口述历史,里面包括他的一些个人生活经历,也包括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risc的研究;
包括他开展raid研究,让ec重获新生的巧合等。
也包括他着手写计算机量化体系结构一书等。”
“……”
听得方年只咂嘴感叹:“牛,牛,真的牛。”
接着小声哔哔:“要是能拉这种大佬来干活,那可真是省事,强得飞起。”
谷雨又说:“这个研究项目是上交大一个知名副教授带三个博士两个硕士组的课题。”
“网上没有他们的相关信息。”
闻言,方年望向坐在自己工位上谷雨,道:“把那个采访打印出来,一会我看看。”
“好。”
方年转而说道:“同济这个数字信号处理研究项目、华东理工自主微架构可行性探索项目、东华离子化学介质研究项目这三个资料给我看看,没什么问题的话,也要投。”
谷雨飞快的翻出三份资料递给方年。
约莫十分钟后,方年道:“刘惜,根据这四个项目的资料重新做一份详细预算;
尽可能的考虑到投入阶段,第一期投入资金定在每个一百万吧。
我看这四个项目申请经费高达1800万,得仔细控制一下。”
刘惜应了下来:“好的。”
“……”
交代完项目信息后,方年看向谷雨:“装修方案草案我看看。”
谷雨起身递过一份文件,解释道:“因为这两家是正式公司的缘故,装修方案跟实习部略有不同。”
方年看完后,没多犹豫,道:“没什么问题,各用一间大办公室做总经理室。”
“明白。”谷雨赶紧点头。
方年边起身边说:“办公室装修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下午能搞定吧?”
“能。”谷雨略一沉吟,便应了下来。
…………
方年拿上资料离开了办公室,前天开去陆家嘴的辉腾早已停在了楼下——
今天早上谷雨就去取了回来。
启车后,方年拨通了关秋荷的电话:“关总,一起吃个午饭?”
关秋荷咂吧嘴,道:“又有活了是吧,我懂,想吃什么,我请你!”
“都行,我现在正往陆家嘴赶。”方年笑眯眯地道。
半小时后,方年抵达陆家嘴金融区关秋荷提前订好的饭店。
很快在服务员的引领下走进了雅包。
“家常便饭,就这条件了。”
见方年走进来,关秋荷扫了眼,故意没好气道。
方年也不着恼,笑着坐下:“白吃的,可挑不起。”
“……”
聊了几句闲话,关秋荷说起了当康近期的事情:“吴鸿明天启程去美利坚。”
“还好提前就做了准备,早早的就申请了商务签。”
方年赞扬道:“关总现在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