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的精神状态很不错,看上去比去前年还要精神许多。
生活在农村,物质条件的丰富带来的改变是特别显而易见的。
方年很乐意也很有计划的慢慢促成这种改变更多的发生。
毕竟只需种个一亩三分田,养一群鸡鸭,没事就扯点家长里短,这种没有物质生存压力的日子,是老人他们这代人最期待的。
自己搬条椅子坐下后,方年笑着问:“外婆你身体还好吧?”
老人笑眯眯地道:“挺好的,早去半个月才从你家回来。”
方歆已经跑去屋里翻找排柜,找零食吃。
两家相隔只有几里地,走动又频繁,从小到大方歆不知走过多少次外婆家,早就轻车熟路。
老人隔三差五就会准备点零食,以备方歆过来。
老人吆喝一声:“方歆把袋糖都拿出来,年宝,里面有半斤是我给你买的,你拿回去吃。”
方年当然不会推辞,笑着应下。
“……”
聊了几句闲话,方年看着老式的青砖屋,不慌不忙道:“反正现在我家也有地方住,要不然下半年把外婆你这个老房子重新盖过吧。”
“不要不要,现在的房子就蛮好。”老人连连摆手,赶紧道。
方年劝说道:“那边两间还是土砖盖的,又是木板盖瓦,风吹雨打的,电路也老化了,总归还是不那么安全;
重新盖过也花不了多少钱,我们也放心。”
“主要是你这里地基不大,根据我们起屋推算来看,盖两层小楼,包装修大概只要十一二万。”
“也不是要说起成别墅那种,本来去年就想说这个,不过去年手里头的余钱不多,现在经济宽松了。”
“这两天就能请人来看,暑假就可以盖好,正好你跟我去申城住一段时间,那边也方便,回来就可以住新屋。”
方年的话语落下后,老人皱眉沉思起来。
好片刻后才说:“年宝,外婆知道你现在能赚钱,硬是要新盖,你落个心也行。”
稍顿,老人望向方年,又说:“不过六七月份这天气,申城那边太热了,不想去。”
“啊?”
方年愣了下。
刚撕开方歆递过来的糖果,塞进嘴里后,想了想道:“也行吧。”
“那秋天再过去,到时候小语也在申城了,还稍微热闹一些。”
这次老人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道:“等到时候再看。”
“……”
坐在屋檐门廊下,跟老人聊着过去这差不多半年的学习生活。
也在闲聊中了解老人现在的生活状态。
有哪里觉得不太方便的地方等等。
听着老人话语里偶尔流露出来的满足感,方年很欣然。
这正是方年上大学以前那么多方努力想要挣点钱的目的。
老人过着的普通理想农家生活里,是方年一直的向往。
所以反而是上了大学以后,方年挣钱的欲望降低了许多。
更多的是被迫挣钱。
至于后面自己干事业,多少算是出于让未来的经济基础更稳固的出发点。
只不过陆陆续续经历了事情,就多了理想。
……差不多十一点时,方年看了看时间,笑着道:“中午还有别的事情,不能在外婆你这边吃饭。”
说着,方年看向老人,道:“要不然去我们家算了。”
老人摇摇头婉拒道:“不去了,难得麻烦你。”
“你去忙你的。”
方年也没多强求。
带着一上午都在玩叠纸的方歆先回了茅坝,然后再驱车去往棠梨……
======
破碗求订阅月票,ps:貌似马上700月票了,要加更了~等我一会儿,我先把更加了,大佬们慢慢投票。
第475章 挖空心思的(月票+更求订阅)
早在昨天傍晚,朱建斌就跟方年定了下来:
抽出今天中午的时间来请方年吃饭。
得空先去探望外婆,顺便再去棠梨吃饭,一点不耽误。
到棠梨街上后,方年去超市买了两条华子,提了瓶上佳的五粮液。
至于茅台,尤其是飞天茅台这种历史悠久的酒,在棠梨镇上是见都见不到的。
之后,方年直接将车开进了老职工院。
轻车熟路的走到了朱建斌家门口。
“方同学你好。”朱建斌的妻子拉开房门,笑着打招呼,“老朱在里面。”
方年面带微笑,道:“宋大姐你好,我来蹭饭,要换鞋吗?”
闻言,朱建斌的妻子宋芸女士脸上笑容都浓郁了些,连连摆手:“不用不用,自己家里不讲究这些。”
又说:“你这孩子都把我给叫年轻了。”
却没有纠正方年的称呼。
毕竟朱建斌才三十几岁,宋芸也就是三十出头。
方年二十,喊个大姐一点问题都没有。
等方年走进屋内,宋芸才看到方年右手上提溜着的东西,连道:“方同学你这怎么又带东西来了!”
“别管他了,毕竟大富豪,随便吃顿饭都比这多。”朱建斌从屋内探头道。
老职工院的房子格局不大合理,反而是面积很大。
跟附近居民自建房一样,动辄一间房四五十平方。
当初就没规划有餐厅这东西,只能是在很宽大的客厅隔出来一小截当餐厅。
或许是为了请方年吃饭,朱建斌的孩子并不在家。
倒是能看到墙壁上的奖状。
朱建斌就是从隔开的餐厅中探头走出来的。
招呼方年在客厅落座,朱建斌给方年泡了杯热茶。
“先坐几分钟,菜马上好了。”
在沙发落座的方年从兜里掏出烟,掂出一支,微笑道:“老师,来根华子。”
“呵,学会抽烟了?”朱建斌打眼一瞧,调侃道。
方年就笑:“买来充充门面。”
在超市买烟酒时找钱差两块就够一包华子,方年顺手就买了。
“你还需要充门面?!”朱建斌啧啧称奇。
不多时,宋芸从旁边的小餐厅喊道:“吃饭了。”
“……”
在餐桌旁落座后,方年眼珠子一转,腼腆地笑着:“中午喝点酒?”
一听这话,朱建斌鼻子迅速变红。
面上一副为难的样子:“不是说有事,还是……”
宋芸恰到好处的打断了朱建斌的话,正好还没落座:“我去给你们拿酒。”
等宋芸一转身,朱建斌脸上立马浮现出赞许的笑容。
他还能不知道方年并不喜欢喝酒?
能不知道方年一定是开车来的?
他知道!
更知道方年这明摆着是为了给他个喝酒的借口。
见状,方年压低声音,不动声色的咕哝一句:“往后可得坐得住。”
“那是自然!”朱建斌斩钉截铁道。
其实方年还是很相信朱建斌的自制力的。
方年在八中上了三年学,朱建斌从来没喝过酒,只有抽烟比较凶和明显。
再有,方年更相信宋芸。
要知道前几次在外面喊朱建斌喝酒,一旦到某个界线,打死都不再多喝一滴。
…………
农村的饭桌上,尤其是宴请宾客时,并不讲究食不言。
边吃边聊了起来。
“邹萱的分数你知道了吧?”朱建斌滋一声,抿了口酒,问道。
方年点点头:“昨天跟你通话之前知道的,那会刚从申城回来。”
说着,方年看了眼朱建斌:“我是这八中是不是风水不行,连续两年都被状元压了一丝丝。”
“你还真别说,昨天中午成绩出来以后,大家都说八中这是风水不行。”朱建斌笑着道。
“说起来去年你那届还稍微好一点,虽然你也是全省理科分数排名第二,但你毕竟总分比人状元加分后差了19分;
这届邹萱才真的遗憾,总分比加分后都只差一分。”
“我都说这遗憾还带顺延了,我自己失败了,带出来的学妹还失败了。”方年笑着随意道。
接着又说:“不过这样其实也好,省状元的名头太扎眼,发展不一定有利。”
闻言,朱建斌略作思考,认同的点头:“不愧是方总,看问题就是远。”
“嘿,朱老师你这行为可很不好。”方年佯装生气,乜了眼朱建斌。
朱建斌又滋一声喝了口酒:“可没给瞎安名头。”
“更名当康时,棠梨街上可是闹得沸沸扬扬,反倒是后来百亿融资的事情,去了解的不多。”
听朱建斌这么一说,方年叹息道:“这就是我们这种山沟沟里很大的问题;
马上要移动互联网时代了,信息依旧自然的闭塞。”
“这种现象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朱建斌身为教师,有他的角度,“许多人是拒绝接受新现象的。”
对这一点,方年很认同。
即便是2020年,棠梨这个小镇依旧有许多中老年人不知道智能手机是什么。
虽说那时微信有十多亿用户,但依旧有很多中年人不用微信,也不用qq。
也有许多人没被短视频覆盖到。
连对高铁特别惊讶。
更别说去了解外界的信息。
只有事情发生在身边,才会八卦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贪好玩更名为当康会在棠梨闹得沸沸扬扬,而当康估值百亿却没起波澜。
说了两句后,方年话锋一转,提起正事。
“想跟你说的事情也跟当康有关,你下一步的岗位有没有确定?”
朱建斌略有含糊道:“基本确定,在市里,当个副科长。”
“去的局里哪个部门?”方年追问了一句。
朱建斌看了眼方年,含蓄地道:“应该是教育督导吧。”
方年稍加思索:“还有没有机会活动一下,换到发展规划去?”
接着方年解释道:“其实一早我就查了相关资料,根据你的经历,就猜到你能直接上市里;
教育督导是比较符合你想要的地方,不过影响范围有限;
你的资历足够了,有机会完全可以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