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重返人生-第5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凤忍不住咕哝道:“一到饭点,就梭一下回来了!”

    方正国哪敢说话,都只敢用眼神跟方年打了个招呼。

    “……”

    饭后,方年跟陆薇语通了个电话。

    其实主要是林凤跟陆薇语还有方歆讲话,方年跟方正国两人排排坐当听众。

    搞得方年忍不住跟方正国小声抱怨。

    “爸,你这不太行啊。”

    “?”

    “我们俩方家人,被一个外……咳咳……”

    “妈,您是口渴了吧?”

    “……”

    稍晚些时候,温叶、陆薇语两人分别通过短信进行了事务汇报。

    下午的几个小时里,大家都没闲着。

    一些行业内比较有名气,水准很高的大佬级工程师已经加入了实验室。

    三个研发小组也有了雏形。

    不过目前还没有组长。

    预计包括今天在内的这一周时间,实验室的日常都是新人加入。

    目前投递简历有意向全职加入实验室的纯粹研发工程师已经超过了300人。

    其中有一部分是前沿社团计算科学应届毕业生。

    除此之外,西交大、上交大、复旦、华东理工、上理、北理、北航等学校都有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有意愿跟前沿女娲系统实验室合作。

    西交大前沿院自是不必说。

    粗略算下来,仅是实验室成立风声被放出去的第一天,就已经直接影响到上千人的直接选择。

    这才是雷軍敢在联盟会议上替方年夸下海口的底气。

    这也是方年创立前沿半年多时间里,悄没声建立起的高校人脉资源网……

    …………

    …………

    8月3日,农历六月二十三。

    五点多,太阳刚刚升起来点,方年一家便都起床了。

    简单吃了个早餐。

    路虎跟桑塔纳一前一后开出院子,分去大坪跟维南。

    因为正值盛夏,就算提前知道哪天上梁要摆酒席,都不能提前去买菜。

    原因不太复杂。

    新屋在原来的老宅位置推倒重建的,周围基本都是类似的土砖瓦房。

    内部电路带不起冰箱这种大件,就只能现买食材。

    连林平阳家里都没买冰箱,虽然主要原因是没必要。

    额外的原因是,林平阳有大车,方正国有小车,林凤还把方年给叫回来了,就不担心。

    林凤是跟着方年去的。

    毕竟是大件采购,不算简单。

    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点,才采购齐全。

    方年轻车熟路的开着车去往外婆家,就有发现最后那一段小路已经被填平了。

    然后看到了一栋眼熟的普通民宅小院。

    没搞别墅形式,甚至都没起高层,只是平层加顶盖。

    不过能很明显的看出来,样式上有别于附近的建筑。

    毕竟是方年亲自确定的图纸……

    周遭很热闹,盖房的师傅们已经开工了——虽然今天上梁,但还有基本工作得施工。

    又是暑假,还有小孩在现场打闹。

    林南跟林荔也从鹏城赶了回来,虽然才刚刚八点,但这个点最不热,所以人挺多的。

    方年外婆这边的邻里三四还是很多的。

    好片刻后,方年才在人群中看到老人。

    “年宝,你也回来了。”老人见到方年就笑了起来。

    方年笑着点头:“昨天下午回来的。”

    “……”

    跟林南、林荔打了个招呼,一行人便绕过新屋去了后面。

    酒席是借邻居们的地方摆,一应事务都在这边。

    “哦呦,外甥来了?”有附近的邻里招呼了声。

    按辈分和亲疏关系,方年得喊声舅舅。

    “怕是很久不见了,都不认得了。”

    “现在的年轻人长得快呢!”

    “是叫方年吧,上大学了?”

    “人家可是复旦大学的学生!”

    “哦呦!”

    “听说很有才华!靠写书就能挣钱!”

    “这小年轻硬是长得好!”

    “确实!”

    “还是开车来的,说是辆好车。”

    “叫什么路的……”

    “啧啧~”

    “……”

    夸赞的话虽然多,但更多的是艳羡。

    林平阳没有抢方年功劳的意思,老人更不会瞒着。

    所以熟悉的邻里三四都知道这套房子是方年出资的。

    听着这些夸赞的话,最开心的莫过于老人自己……

    …………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到来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林平阳也好,老人自己也好,两家总计得有20年没摆酒席了。

    这二十年里年年月月都有人情出去。

    自然而然,来吃酒的人会很多。

    除此之外,老人的兄弟姐妹都有携带孙子孙女过来。

    还不到十一点,周遭的喧嚣就已然掀天而起。

    比老方家去年过火时都要热闹。

    至于老方家没摆酒席的上梁,就更不用说了。

    总之,光是烟花爆竹的规模就大了将近十倍。

    像老人这个年纪,几乎没可能盖新屋,所以哪怕是为了表面风光,方年也不可能敷衍。

    他一上午基本都没空闲过,连轴转。

    比较夸张的是,维南镇上为数不多的几家批发部、烟花爆竹专营店都被搬空了。

    以至于方年还去了趟大坪,几乎把大坪的店铺也给搬空。

    主要是方年为了凑一些吉利数字。

    比如99桶花炮。

    比如999挂鞭炮。

    好在老人家门口就是一连片的农田土地,这才有地方能摆下。

    “我的妈呀,平阳你这外甥是把几家店子搬空了?”

    “这起码能有一卡车!”

    “怕是不止。”

    “我估计光是爆竹都能响两个小时。”

    “活了几十年,看到过无数屋上梁,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

    “难怪要安排50个放爆竹的,三五几个人怎么可能放得过来!”

    “硬是要把新屋围一圈,搞得红红火火。”

    “……”

    很多来吃酒的人,包括邻里三四,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

    那是艳羡的。

    这种排场,等闲根本见不到的。

    至于老人本人,早就被无数人围了起来。

    连带着都临时去换了件红花衣裳,喜庆得多。

    11点19分整。

    新屋屋檐满屋挂上了鞭炮,屋前屋后也连成排都摆好了鞭炮。

    盖房的大师傅主持仪式,流程并不复杂。

    很快放鞭。

    隔着十来米远,里三层外三层都是看热闹的,连一些家里来了个人吃酒的邻里三四也都走出了家门。

    各自驻足观看农村里粗糙的爆竹秀。

    鞭炮燃放速度比想象中快一些,主要是人多力量大。

    等鞭炮烟花都放完后,是仪式的最后一步,礼赞好言。

    林平阳跟林南两人上场散发红包,满天起飞。

    不仅仅是盖房师傅会礼赞,吃酒看热闹的人也有参与。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但其中有大多数人眼睛红红的。

    因为这场风光只属于方年外婆一个人,跟其他人完全无关。

    最艳羡的其实是老人们。

    他们活到现在,六七八十年,根本没想过还有这种事情可能会落在同龄人的头上。

    但就这么发生了。

    而且比所有人想象中的都要红火风光。

    上梁的流程完了之后,正好中午饭点。

    人来得多,席开40桌。

    这要不是有林凤在顶着,这酒席轻易不敢做,光是方年买的食材就花了三千多。

    这还不算牛羊猪肉上的消费。

    “……”

    总之,吃酒的人满口都是夸赞。

    这。

    就足够了。

    用林凤女士的话来说是,这钱没白花。

    ======

    破碗求订阅月票。

    ps:无责推一本书《我的芳华年代》

    ps1:接下来两章比较紧要,得花点时间慢慢修,估计明天都不会更新,主要是因为上一章就写得很匆忙,今天再一看不甚满意。

    虽然现在已经无关成绩了,在追读的朋友虽然不多,但能写好一点我就还是想写好一点。

 第509章 订……订婚?!(求订阅)

    喧闹渐远,声声赞叹余绕房梁。

    鞭炮纸屑铺满泥土地面,要在数日后才会被集中焚烧。

    以某种约定俗成的乡俗来说,鞭炮纸屑的存在代表着红火。

    这也跟鞭炮外包装上的红色不无关联。

    送走最后一位宾客,路虎先行驶离,接着是桑塔纳,再然后是辆摩托车。

    酒席过后的狼藉,自有人会去收拾——除了食材需自备以外,其余事务被完全外包了。

    林平阳家的客厅里,两家人各自落座。

    黄秀芸跟林荔张罗了茶水。

    众人神态轻松的闲聊着。

    偶尔神情中也会冒出点兴奋。

    大部分话题还是围绕着老人和老人的新屋。

    方年陪了个笑脸,言语不多。

    多数时候,方年目光停顿在老人身上。

    喜庆的红衣裳,满面红光,脸上笑容从未消失过。

    免不了要提到方年。

    “年宝还是太浪费了,都在讲搞得排场太大……”

    “炮火通天啊……”

    “……”

    嘴上说浪费,语气里面却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多为嗔怪。

    毕竟是头一回有这样光景的风光。

    偏偏方年的‘浪费’又在习俗的大框架里。

    连林平阳都跟着脸上有光。

    “……”

    说了些闲话,老人关心的问起了方歆。

    “方歆怎么没跟着回来?”

    “让她在申城多适应适应,打算明年放申城上学。”方年笑着回答。

    黄秀芸插了句嘴:“你都回家了,方歆现在在谁家啊?”

    方年道:“自己家,方歆自己晓得吃饭洗澡睡觉,让陆薇语帮忙照看一二。”

    “是小语啊……也挺好。”老人笑盈盈地道。

    接着又议论起教育问题。

    “不过向阳不是已经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