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我的,下次一定马上告诉方总!”雷軍连道。
雷軍毕竟是在京城打拼多年,都混成政协了,自然有其消息渠道。
在这方面,方年可差得远。
听雷軍这么一说,方年一下就明白了。
根据他的记忆,通信老大哥应该没戏,后面一点声音都没有。
所以谁是那谁就显而易见了。
按照那位老大哥的资源,怕是真的会申请下来项目。
要知道06年发布的核高基纲要,可不只是方年有所关注,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很眼热。
如果曾经方年对智能手机行业更关心一些,就会知道明年有个叫leos的东西获得了核高基立项。
不过即便方年不清楚,到这一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花钱让史明那么歇斯底里的攻击‘女娲’。
因为……
心里有鬼的人总是心虚得很。
担心他们盯上的肉会被人抢走。
有些人可是清楚知道‘女娲’是正经八百的自主os。
而女娲系统实验室上来就是投资一个亿。
让人在知情后只能憋出一句:有钱了不起啊!
“……”
最后,雷軍道:“方总,这件事情我来协商吧。”
“联盟的力量很有限,既然方总你在高校的资源很广泛,就也别浪费了。”
方年笑着道:“我就是不想浪费,高校这么多年的发展,谁知道到底积累了多少技术是吧。
我们做企业的,其实更多的是把这些积累的技术进一步发展应用。”
雷軍听得眼前一亮。
直呼谢谢方总指点迷津。
…………
时间一晃就到了8月11号。
女娲论坛官方忽然更新了内容。
“补充说明文档:经过整理,现对各位应用开发爱好者公开‘女娲’系统说明文档。
附:
1、应用开发框架编程语言建议。
2、nui。
3、推荐ide:内含sdk。”
这些本就是小米团队整理过的内容,实验室进行了小范围的修改和确定。
最后还是修改了内核框架。
反正是实验室没日没夜才改出来的。
据说实验室虽然分成了三个针对不同形式的研发小组,但在吴三石的建议下,三个小组各抽调出了人员组成一支特定团队来维护内核。
要将内核优化到更轻量化、更高效的地步。
也不排除最后会采纳部分高校导师项目的建议。
总之……
女娲系统实验室的状态远比方年预期中的要发展得更好一些。
而半开源的提议也获得了联盟内部的一致认同。
别的不说,光是从实验室接手‘女娲’,刚一正式上线,就遭到了公知打假,联盟内部就见识到了雷軍他们嘴里说过的方年拥有的资源。
一周功夫,全国重点高校都跟实验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强!
不过内部如何如何,也没影响这个更新说明的扩散度,一如既往的只在小范围内起了丝丝水花。
这次可没有史明这个公知打假斗士来帮忙撺掇出关注度了……
======
破碗求订阅月票。
ps:其实这本书在设定大纲时是在某个时刻才忽然直奔民用科技基础领域的,跟目前国内面临的某些问题不无关联。
想从一个较为理想的角度去尝试从2010年开始努力,种出来一棵树。
额外的,在更新过程中破碗有看到一部分评论,发现即便到2020年这个时间点,心思如此明确,不仅限于他们的现实或者网络中,还要强烈扩散到文学创作中,这一度令我很费解。
涉及到基础科技领域,以不带系统的形式,确实有很多问题是根本没办法一时半会解决的,我也在努力查资料,以让创作更加真实,这好像没问题吧。
额外的,即便是涉及基础科技领域,更多着墨点是在商业操作上,尝试一种不是你死我活的商战,而是一种一步步走出来的商业旅程,这是个人写法,也没问题吧?
说起来,这个‘偏门’其实没什么人写,有写科技强国等等的,但甚少会以直接干涉产业链形式来入手,要么是直接大开大合的系统黑科技,要么是忽略产业链,直接一锤子定音。
破碗寻思我一扑街躲在‘舒适’的角落写点大家都不乐意详写的‘偏门’,没事吧?
第516章 没人看好(万更求订阅)
炎热的夏日午后。
别墅花园里蝉鸣声声叫着。
别墅一楼琴房里,黑白琴键被一只小手缓缓按下。
琴盒冒出第一个音符。
然后是第二、第三……连绵的音符。
一分多钟后,小手停下了按键。
在方年时不时的引导下,差不多个把月时间,方歆终于能完整的弹出一首简单的钢琴曲:
《小星星》
上辈子闲着没事,方年学了下钢琴,不过到头也是个业余水准,距离专业等级差得远。
带方歆入个门都有点勉强的那种。
不过也不指望要干嘛干嘛,让方歆稍微有点表演技能在手罢了。
往后正式来申城上学后,方歆如果还感兴趣,方年自然会给她请最专业的老师。
迎着方歆期待的目光,方年赞许道。
“还不错,总算能自己弹出一首曲子了。”
方歆这才嘻嘻笑了起来:“我手都弹痛了。”
方年摸了摸方歆的小脑袋:“接下来钢琴你随便弹弹就行,就算你喜欢,时间也不够你系统的学习了。”
“除了书法和绘画,你再挑挑有什么感兴趣的,稍微接触接触。”
方歆连连点头应下来:“嗯嗯。”
稍顿,方歆期待地问道:“我可不可以学学怎么用电脑。”
“这简单,你去把笔记本搬过来,我现在就能教你。”方年笑着道。
方歆颠儿颠儿边跑边问:“我也能跟嫂嫂一样,玩得那么好吗?”
“嗯?”方年不明所以。
方歆比划着手势清脆地解释:“我看到嫂嫂经常飞快的打键盘,屏幕上有很多花,好看的。”
方年反应过来,方歆说的是陆薇语在做ppt。
嘴上解释道:“那是办公用的,你得慢慢来,老家也有电脑,你在这边学会用了,回家以后自己摸索,坏了再说。”
“哦。”
方年求的不是让方歆什么都精通,而是让她涉猎广泛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的去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
教育其实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本质上是让一个人不断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借此在社会上初步立足。
这是普通人的发展。
而对于富裕家庭来说,可选项十分广阔。
也有足够的后悔成本。
比如方歆,因为方年的因素,她对什么感兴趣都可以马上找人来教她。
不喜欢了就可以马上终止。
可以奢侈到完全安排家庭形式的。
还因为方年的人脉关系网,能花并不过分的成本请到最好的老师。
现在方歆还小,等方歆再长大一些,方年能请到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教育的本质现象。
看起来像是公平,其实是最大的奢侈品。
“……”
方年忽然问道:“晚上要不要出去吃?”
“好啊。”方歆点点头。
陆薇语牵挂了许久的改口礼物,在这个晚上总算是齐活了。
给方歆买了一个黄金手镯。
这是花的陆总靠自己本事挣来的钱。
毕竟现在都8月份了,陆总7月份的工资早就发放到位了。
…………
…………
从11号到14号,‘女娲’这个全新系统的相关消息终于还是扩散了。
谈不上火爆什么的。
参与讨论的人群多数是程序员,其次是吃瓜群众,还有就是好事媒体。
尽管史明因为持键忽然化身打假斗士抛出来的几个问题,正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女娲’。
但‘女娲’这个太过中国化的名字还是让网民产生了兴趣。
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人主动普及‘女娲’的信息。
有一说一,‘女娲’系统始终没能如方年预期的那样发展。
下载刷机使用‘女娲’的用户始终没有出现过较大幅度的增长。
接近一周,有效用户还不到2000人。
也就比小米当年推出iui好一点点。
更别提会有人专门开发匹配版本的应用。
“要是史明在的话,这个系统应该能获得更大的关注,真没想到这是自主系统,虽然仅支持智能手机。”
“主要现在知识产权还不明确,女娲系统实验室也没以国产系统为宣传点,只是声明这是女娲系统实验室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
“api很详细,根本不是心血来潮,绝对准备了许久。”
“sdk也很详细,而且推荐使用javascript来开发应用程序,对我来说没有门槛。”
“女娲系统第一次露面是在今年6月6日,距今也就2个多月,看起来已经很完善的样子,开放部分看起来很有意思。”
“……”
程序员们都在观望中。
他们才是女娲系统实验室最需要的人。
生态圈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无数应用开发者贡献各自的努力。
尤其是要贡献很有效的努力。
毕竟现在一个用户买一台智能手机,最终真正能用到的核心应用绝对不会超过三十款。
甚至都没有30款核心应用可供使用。
而吃瓜群众们关心的则是另一个方向。
“我现在还用的是诺基亚塞班,比较好奇怎么会有公司专门去做只能用在手机上的系统。”
“这还不清楚?苹果的iphone4已经完全掀开了智能手机时代,现在全球都想要抢先占据阵地!”
“要知道苹果的ios也就出来3年,还有谷歌的安卓也是3年,真正应用也就是去年和今年。”
“这么说的话,如果这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