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一个密码学极客中本聪在密码朋克网站的邮件列表中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后称“比特币白皮书”。
国内时间是11月1日,也就是今天,方年翻了很多内容才看到的消息。
比特币这个概念正式诞生。
方年知道,2009年的1月3号,中本聪会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并获得了50个比特币的奖励
也知道,第一笔比特币货币交易发生在2010年5月,一名程序员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了两块披萨。
所以方年有足够的时间,在不被重视的初期攒下一笔比特币,买电脑挖也好,用交易的形式也好,总之,他的目标是至少存下5万个比特币。
当2017年比特币价格进入每个10万人民币以上时,这就会是一笔足够超越前世的财富。
翻完新闻,方年感觉到国内外经济局势都比较糟糕,风雨欲来的感觉很明显。
稍微琢磨了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方年小声道:“管这么多没卵用,正事要紧。”
接着拍拍屁股回了屋内。
方正国跟林凤聊着了家里琐屑。
方年坐下后,打断道:“爸、妈,关于盖房子的事情,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
这才是应该上心的正事。
林凤看了眼方正国,回答道:“我们没意见。”
“不过我跟你爸商量过,不是很明白你为什么说盖房子要准备四五十万,盖别墅也花不了这么多,建材都不贵。”
按照林凤他们的惯性思维来说,在茅坝盖个房子,十多万顶天了。
就算是别墅形式的房屋,用材还是差不多。
方年不慌不忙的道:“多准备总比到时候忙不过来的要强。”
“另外我之前说过,要盖别墅,各方面按照城市里的公寓楼形式来设计,这样住着也方便。”
林凤点头表示认可:“是这样。”
“”
方正国基本没发表意见,只是听方年跟林凤讲。
方年接着说了下去:“图纸我已经请人在设计了,过两个星期应该就能出来。”
“盖房子,可能会有人眼红,举报违规之类的,所以要先去镇上把宅基地的批文拿到手,按占地300平的规模来。”
“请地师看好朝向,杂屋边上该用挖机挖掉的挖掉。”
“本来我还想着今年过年都可以过火住进去,不过没必要搞这么着急。”
“至于钱的问题,也不用担心,过几天到账稿费后,少说也有三十几万了,等都规划好,11月份的稿费也该发了,到时候可能差不多都有五十万。”
“怎么都够了。”
听着方年有条不紊的说着,方正国认同的点头:“我觉得可行。”
林凤也点了下头:“行倒是行,但我是觉得你辛辛苦苦用课外时间写了本书,不打算给自己留钱?”
“我跟你爸商量过好几次,电视上经常说买房买房的事情,你要去申城上学,要不就去那里买一套?”
闻言,方年笑了起来:“我也想。”
“不过你们去申城的时候跟现在的申城已经是两种样子了,现在那边商品房起步就是一万四五一个平方,动辄上一百几十万。”
“怎么敢想这种事情?”
林凤有点被这个数字吓到。
于是方年趁热打铁:“所以呢,在家里盖个别墅,不比城里的筒子楼差。”
“按照我的想法是,全包出去。”
方正国一愣:“那喊我回来做什么?”
“监工啊。”方年理所当然的道。
方正国看了眼林凤,然后道:“既然申城房子那么贵,那我去外面做工也能帮你存点钱,到时候你想要买房也轻松啊。”
林凤也点点头:“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方年早有准备,笑着道:“买房的事情还有那么多年,不着急。”
“爸你出去搞土棚子累不说,工钱还不好拿,我跟妈也得跟着操心。”
接着方年看向方正国和林凤,缓缓说道。
“从桐凤回来的时候,我看到大坪附近的路上在修自来水路,水源我们都知道,是外婆家旁边的龙潭。”
“但这个水厂的覆盖范围是有限的。”
林凤和方正国都点了点头。
方年接着说道:“天井的水质不比龙潭的差,水源也丰富,我想着可以把这个水源送去省城专业机构检测,然后我们在天井旁边搞一个小自来水厂。”
“覆盖范围不用太大,就附近几个村子就行。”
“这个事情一来造福邻里,二来上面也有政策支持,挣大钱是不可能的,但养家没问题。”
“至于邻里用不用这个自来水的问题,我觉得用肯定是想用,天天担水也累,可能会嫌价高,但我们可以只收低成本价,一吨水一块两块的,自然而然的就用了,要不然那些老板怎么会包下龙潭,搞覆盖一两个镇的自来水厂?”
其实方年更看重的是,搞一个小自来水厂不需要太劳心劳力。
是没什么大钱,但收益稳定,反正后来有人真就在天井旁搞了自来水厂,养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没问题。
此外,方年也看中这事造福邻里。
挣不挣钱无所谓,用老话说,这是积德。
而且,盖完房,再去搞这个自来水,以方正国和林凤的能力,怎么也得耗上一年半载。
之后一直要照看,闲是不会太闲下来的。
等都弄得差不多了,方年寻思自己手上怎么也能有余钱,去桐凤买一个街面,让方正国和林凤当房东什么的都行。
林凤跟方正国对视一眼,脑子里也在琢磨这个事情。
方年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说明白了,他们要考虑得也不多。
最终,林凤拍板:“行!”
“先把房子盖了,然后我跟你爸再商量着来。”
破碗谢谢。
第86章 肉汤鸡蛋
房子与父母的业余事业被安排得有条不紊。
林凤和方正国走过南闯过北,正好是四十岁上下年富力强,往后总归会有自己的想法。
到那时,方年觉得自己刚好能兜得住底。
就很棒。
“爸,你去学个驾照吧。”想着,方年的话风一下子转去了天边。
别说方正国了,林凤都没转过来弯。
“学驾照做什么,难道你打算让你爸买车?”
方年笑着道:“有备无患,将来我们家肯定会买车,不过趁明天有时间,可以去买个摩托车。”
“这个行,有个摩托车出出进进的也方便。”
林凤还在琢磨驾照的事情,听到这话便同意了下来。
老方家一向如此,小事情归林凤管,大事情归方正国管,只不过老方家从无大事,所以大多数时候林凤同意就表示这件事情没问题。
“买个女士的,碰上雨天积水,骑出去也一样干净。”方年提议道。
方正国插了句话:“我不会骑。”
“学!”林凤一个字定下了基调。
于是方年顺势道:“那我明天买一辆,到时候放在外婆家,他们那边地平,安全,也方便学。”
林凤跟方正国都没意见。
接着方年咕哝的说了半句话:“其实要不是学校不让学生骑摩托车放到学校”
林凤眼睛一转,忽然想明白了,便笑道:“你说这么多,就是想让我同意你自己买一辆是吧?”
“还特地买女士的摩托车,只能搭一个人。”
方年抓了下头发,顾左右而言他:“没有,家里有一辆够用了!”
林凤呵一声:“盖房子几十万的事情,你拢共说两次就让我们决定下来,现在装模作样的做什么?”
“你想买就买,初中你就开始骑摩托车,现在你又长高了,我倒不担心你的安全问题。”
方年哦了声,脸色如常。
见状,林凤狐疑的叹了口气:“你还真不怎么期待这件事?”
方年摸了下鼻子。
不是很懂林凤女士缘何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那这样,家里的摩托车我们自己去买,你自己想要买的话,就随便你买,反正你也不用我们给钱。”
林凤知道,有些事情拦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确实不算大事情。
在棠梨、茅坝这种地方,即便到2020年,摩托车也是最主流的代步工具。
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因为零散集居的缘故,始终不可能如意。
方年很清楚的记得,在他二十岁的时候,林凤是最强烈要求家里买个摩托车的。
但方正国一直不会骑,后来折中,先买后学,于是大多数方年在家的时候,都会被喊去跑动跑西。
“妈,我先走了,午饭去外婆家吃。”
2号上午十点多,方年简单收拾了背包,跟林凤打了声招呼。
步行去了邻县的镇上。
比去方年的外婆家稍远一公里多的路,比不上去花家那么远。
镇子叫维南。
多数时候,茅坝附近的人会去维南赶集。
因位于邻县最南端,典型的边沿乡镇,向来被边缘化,再加上近几年才逐渐打通四面八方的大道,起初的经济连大坪都比不上,自是不用说棠梨了。
也不是说真闭塞到不通外界,不是没路,而是没有硬化的公路。
方年之所以选择去维南买一辆代步的摩托车,近是主要原因。
后期不管谁拿去修,或者喊师傅来,都方便一些。
乡镇的摩托车售卖店一般兼摩托修配。
最后才是顺路。
再者又不是要买个大飞机,挑挑拣拣实属不必。
没费多少时间,方年以老板开价6500,还价到5600买了一辆honda,大品牌,很不错。
主要也没选择
十一点出头,方年就到了外婆家。
从另一侧走马路到的,没硬化,但距离硬化路面只有不到三百米。
真要说起来的话,上世纪维南乡下确实更闭塞,但这几年反而超过了棠梨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