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年小脸一红,这一年多以来,他已经基本习惯了智能手机的触屏操作,所以刚才是下意识的动作。
反应过来后,方年习惯性的推动了滑盖。
铃声果然消失了。
但……
电话并没有挂断。
方年忘了一件事,其实滑盖手机的接听方式一般都会设置成滑盖接听。
另一方面,接听和挂断的按钮其实都在屏幕下方的几个键上。
打开滑盖只有0~9的数字键,以及按钮而已。
至于挂断,直接按一下屏幕右下方的红色挂断键即可,或者主菜单键也行。
所以,下一刻,方年就听到了电话里,陈清慧的说话声。
“薇语,你今天到底去哪里了,上午跟你打电话说有事,下午约你逛街你有支支吾吾的,我好无聊啊!”
方年:“……”
这次他反应了过来,很快按了挂断按钮。
他绝对什么都没听到。
并且迅速解释道:“小语,我不太会用你的手机,所以不小心接通了,不过我马上挂掉了。”
“一会你出来再给她回过去啊。”
洗手间里的陆薇语哦了声。
方年又喊道:“对了,你有没有自带一次性毛巾?”
陆薇语啊了一声:“没有。”
“我这里有多余的,给你递进去啊?”
方年打开自己的背包,第三层有一个折叠整齐的塑料袋。
里面有自己的换洗衣物,和三条未拆封的一次性毛巾。
里面的陆薇语稍微犹豫了下,还是道:“好吧。”
方年便拿着两条毛巾,递到陆薇语伸出来得手上。
这个时候他可不会‘一本证经’。
亏得陆薇语还担心蛮久。
不多时,陆薇语穿戴整齐走了出来,调侃道:“方总不愧是用苹果的有钱人,已经不会用我们这种手机了!”
陆薇语一早就知道方年用的是苹果手机。
她只是对电子产品不好奇而已。
并不疑有它。
她只是对电子产品不好奇而已。
她只是对电子产品不好奇而已。
她只是对电子产品不好奇而已。
第646章 一句话,跟着我们有肉吃
初春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撒进茶厅。
明媚的光线中带着丝丝暖意。
这袋由沈尼尔自己带来的大红袍,泡出的茶香浓郁,更有凝神静气之妙。
与房间内的香薰相得益彰。
茶水的味道连方年也认为可以称道一番。
普遍意义上认为的生活没钱也可以过得很好,不过生活里的每一点滴讲究都需要钱。
就好像不通茶道的方年没法说出这一泡大红袍到底好在哪里,但舌头告诉他很不错。
在听到方年简单直接的提到搞一个俱乐部后,沈尼尔连续喝了两口茶。
然后放下茶杯,换了个坐姿,貌似平静道:“方总具体有什么计划?”
闻言,方年抬眼望了眼沈尼尔,做了个手势,轻笑道:“沈总先喝茶。”
神态轻松从容。
见状,沈尼尔忽然哑然失笑。
不动声色的倒掉了杯中茶,不急不躁的开始了第二泡。
俱乐部叫影响力又或者别的,并不是引起沈尼尔略显急切的重点。
重点是方年并不拖沓的先将事情定了下来。
因为早在年前,方年便特地简单提过这个俱乐部的一些诸如平台、开放、共赢等概念。
这些,让沈尼尔比较心动。
以至于多少有点失态。
说起来也并不是太复杂的原因。
虽然沈尼尔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掌握的基金规模上千甚至数千亿,他个人的身家也绝对不低。
但在整个2010年里,方年操盘的前沿天使几次简单出手,便引领了整个国内资本圈的潮流,甚至……
有方年参与的投资,就是一场资本盛宴。
从年初的美团、小米、当康游戏,到半道接手91无线,促成的那桩天价并购案。
无一不彰显出方年在投资领域的独到眼光。
资本……向来冷血。
哪怕沈尼尔在国内资本界隐隐有成为引领者的资格和个人魅力。
但现在,谁都知道方年这个名字就代表了钱途。
抛开当康游戏和前沿系不谈。
光论投资眼光,短短一年时间,被前沿天使所投资的企业估值成指数形式暴增。
这一点,沈尼尔也得写个服字。
他在投资圈内算得上是有‘伯乐’这种雅名的人,向来是红杉走在最前面,其它投资机构慢一两步。
但跟方年没法比。
如果只是先人一步,倒也罢了,偏偏方年的战略格局更是前所未有。
这些才是年前沈尼尔忽然提一嘴的原因。
方年不仅愿意合作,且提到了一些战略层面的概念。
这就更让沈尼尔心动。
身为投资人,谁又不想让自己的每一桩投资都变得轻松写意,钵满盆盈?
再次泡好一杯茶,沈尼尔举杯微微一笑:“方总见笑。”
方年微微一笑,并未在这点小事上多说。
他当然是看出来沈尼尔的急切才开口提醒。
俱乐部事小,俱乐部的形势与目标还蛮重要的。
冷静下来才更好谈事情。
毕竟……
今天的核心不是交朋友。
“……”
喝完一杯茶,方年学着沈尼尔的样子慢悠悠的倒水泡茶,嘴上道:“年前跟沈总聊起过俱乐部,当时只是一些粗浅的想法,今天想跟沈总好好探讨一二。”
“我个人的想法,不管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起码得能节约我们在投资事务上的时间成本;
也应该确定一个核心行业,毕竟……”
说到这里,方年看了眼沈尼尔:“人的精力有限? 没谁敢说包打天下。”
“最重要的是……互惠互利。”
听方年不紧不慢的说完,沈尼尔认同的点头:“方总说得这些都是核心要素,完全认同。”
“在现在这个时代风口? 我想应该没有比互联网行业更适合投资的了。”
闻言? 方年深以为然? 轻松道:“确实如此,大方向上我们观点一致就轻松许多。”
这时,方年用杯盖沿着杯沿转动一周? 去掉多余的茶水? 满意的端起了茶杯。
沈尼尔稍作沉吟,道:“趁着最近生意惨淡,闲来无事也仔细想了想方总年前提到过的平台、开放等概念;
结合方总希望以圈内人士为主的形式? 我想? 还是以邀请制为主比较好。”
“遍观国内几个比较有名的俱乐部、会所? 包括以商学院为纽带的小众会所? 基本都是会员制? 确实好像都没能达到比较好的成效。”
听沈尼尔说完? 方年微微一笑:“开放与门槛其实不矛盾。”
“我的观点比较直接,虽然目标都是为了利益,但花钱能进的,最终都会比较俗套。”
“……”
两人就这个‘影响力’俱乐部的具体形式、各项事务等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大方向上的基调是方年定下来的。
就是节约投资时间成本、针对单一行业、互惠互利、共赢、内部共享、开放。
在大方向上的观点一致,细节上的问题其实比较好商量。
初期的一些资金投入? 又或者是资源基础? 都不是太大的事情。
“就也不搞那么麻烦了? 俱乐部场地相关经费? 我可以个人出资3000万。”
“好吧,那我出小头两千万……”
“……”
最后又说到了俱乐部要搭建的平台。
方年简单道:“平台嘛,都一样? 无非是打通上下游之间的通道,具体到投资领域,也就是搭建出一个投资人与优质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
“本着开放的原则,我觉得应该要有一部分国际投行,比如香港、纽约华尔街之类的。”
“投资获利最丰厚的阶段还是正常上市。”
这一点,沈尼尔也颇为认同:“相较而言,港股、美股确实具有更好的资本吸附力。”
“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要不是今日不适合饮酒,当浮三大白。”
“……”
“哈哈~”
说着,两人都笑了起来。
在投资这个领域里,方年也有不少合作伙伴,包括刘芹、邝平他们。
但有一说一,观点更相近的还是沈尼尔。
沈尼尔这个人做事整体上是比较绅士的,思维模式也比较领先。
这也是红杉资本为什么屡屡走在其它投资机构更前面命中企业的原因。
硬要说的话,方年还真是仗着有十年的已知,才能在投资领域跟沈尼尔坐而论道。
否则的话,但说投资,以及操作资本,方年查了这些大佬很多条街。
包括现在志不在投资领域的雷軍。
方年都是差得远。
他能在投资领域有这么耀眼的成绩,凭的不是投资手段,而是踏马的已知。
这也是方年对沈尼尔年前的提议比较动心的原因。
如果这个俱乐部的大方向能按照方年的心意形成,那么接下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能给前沿天使带去源源不断的投资机会。
也能让前沿系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
也幸亏方年跟沈尼尔在大方向的观点一致,否则不好办。
毕竟……
方年同时还有别的想法。
大方向上的形式基本定下了调子,方年换了个坐姿,后靠椅背,翘起二郎腿:“沈总,其实我对这个俱乐部的核心期望是告诉大家一句话:”
稍顿,方年认真道:“跟着我们有肉吃。”
“哦?”沈尼尔微微一惊。
然后轻笑道:“果然,我就知道方总的想法不会这么简单。”
“能否详细说说?”
方年并未着急,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道:“我想趁着最近有不少投资机构代表在申城,这两天我们举办一个交流酒会,邀请大家坐下来简单聊聊。”
“或许不必这么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