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不是魔神-第4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里不仅仅有着各种好吃的食物。

    还有着好玩的各种表演可以看。

    大江南北,海外各国的各种表演、杂技,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可惜

    灵平安在夜市里走了一会,就摇了摇头。

    传统的表演,都已经消失了。

    这让他想起了上次遇到的那个可怜的马戏团。

    那些身残志坚,却依然想靠着自己,而不是国家供养的人们。

    他叹了口气。

    “技术进步,也不全是好事!”他说道。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他的书店是牺牲品。

    杂技、马戏、木偶戏、猴戏

    也是牺牲品。

    但

    这就是历史大势!

    不可阻挡,无可违逆!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像他这样的普通人,除了张开双臂欢迎外,没有别的选择。

    走出夜市,他抬起头,看向山顶的公园。

    于是,沿着山路的台阶,走上前。

    这个公园有着百年历史,同样是为了当年的这个重工业基地而建设,是提供给工人们休闲与娱乐的基础设施之一。

    类似的设施曾经遍布整个城东区。

    可惜

    如今

    灵平安看着身周一个个斑驳的台阶,破损的围栏。

    这里已经年久失修了。

    好在,这个公园有足够的历史底蕴。

    所以,即使已经很晚了,还是有很多人在山上的公园。

    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

    在一盏盏路灯下,公园的树荫与喷泉广场里,人们或散步,或游玩。

    灵平安看着,也有了些童心。

    他抱着自己的猫,走了进去。

    忽地,他发现了左手边的一条下坡的台阶下,似乎有人群在聚集。

    很多老人,都围着一个摊位,议论纷纷。

    灵平安于是好奇的凑过去,于是,他看到了那个摊位上,坐着的一个赤着上身,头上缠着红布的男子。

    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个铜锣,站在他身后。

    她字正腔圆的对着围观的人群,和一个小大人一样的拱手:“各位父老,各位手足”

    “我们父女从楚地而来,路经贵宝地”

    “依祖训,请以扶乩,为父老解疑疏难!”

    “倘得灵验,请以一日之房资、饭钱以偿!”

    灵平安听着,也看到了那个精壮男子身前,摆着的东西。

    那是一个簸箕,簸箕里似乎放着一层薄薄的细沙。

    男子手里拿着一支笔,双眼紧闭着,不发一言,只由那个小女孩在其身后说话。

    灵平安看着,顿时好奇起来。

    作为文科生,扶乩这种东西他是知道的。

    大抵是古代的一种封建迷信。

    有些类似神打。

    只是

    灵平安的眼角,瞥到了那男子簸箕前的一个小小的铜像。

    铜像上用着古代的繁体字写着:太阴女君、云中神主、高媒女神之位。

    灵平安心中似乎有根弦被拨动了。

    上学时学过的一篇文章,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来。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屈子的大作,文科生没有不读的。

    所以

    “他们扶乩的神明是云中君?”

    这就有意思了啊!

    因为,一般的扶乩者,大都是什么菩萨、佛陀、帝君之类。

    像云中君这样得古老信仰,讲道理,现在不是该已经消失匿迹吗?

    “难怪他们这么惨”灵平安想着。

    现在封建迷信不应该是以普罗大众更熟悉的那些神明为主的吗?

    云中君?也太陌生了吧?

    难怪围观群众,只看不问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教授

    灵平安在旁边看了一会,也没发现有人上前,果真询问。

    这很正常。

    广南地区,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地区。

    开放的意思呢,就是信仰比较繁多。

    本地的土地、山神、城隍,都是有祭祀的。

    此外,来自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拜火教

    各色神仙,八仙过海。

    所以

    广南人民的胃口也就被养刁了。

    名头不够大的宗教,在这里真的没有市场。

    不顶个菩萨、道君的名头,根本混不开。

    像云中君这样的古老信仰,恐怕都没几个人听说过。

    即使听说过,也没几个人会觉得他有什么灵验的效果!

    没办法!

    自古联邦人民就是灵则信,不灵不信。

    所以呢,很多人烧香拜佛,非常讲究。

    菩萨与道君,一起拜,景教和摩尼教、拜火教的场所,也可以进去拜上一拜,烧上一柱香。

    反正,朴素的人民,有着自己朴素的信念。

    菩萨不怕多拜,香不怕多烧!

    等了一会,灵平安发现实在没有人上前。

    而那对父女也丝毫不急。

    那小姑娘,每隔几分钟就出来拱手一拜,说上一段话。

    而那个精壮男子,则一直闭着眼睛,坐在地上,一动不动。

    “奇怪!”灵平安感觉自己有点看不明白了。

    因为照道理来说,不该如此呀?

    没有生意,这对父女怎么就不急?

    再看他们的打扮

    小女孩穿着棉袄,崭新的大红棉袄。

    看上去粉雕玉琢,很是可爱,她的两个小手上戴着镯子。

    看不出什么颜色,但,似乎有些年头。

    她穿着一双很老的那种布鞋,看上去好像是手工缝制的。

    而那个男人,就更有意思了。

    他上身,席地而坐。

    但冷风吹在身上,却跟没有吹一样。

    他身上似乎有着纹身,好像是某种古代的神怪。

    下身的裤子,是蓝色的那种粗布制品。

    感觉和从博物馆里面出来的一样。

    “各位父老各位手足”小女孩再次敲响铜锣,上前和小大人一般的拱手:“我们父女从楚地而来,路经贵宝地”

    “依祖训,请以扶乩”

    这个时候,终于有人动了。

    那是一个老人看上去六十多岁的样子。

    “小娃娃”她呵呵的笑着问道:“你怎么没上学啊?”

    围观众,包括灵平安在内都侧耳起来。

    因为联邦帝国的法律规定,教育权是天赋人权任何人与任何机构都无权剥夺!

    哪怕是大理寺,也不能剥夺这一权力。

    义务教育法更是明确规定任何阻扰限制教育权的人都将涉嫌阻碍教育罪。

    最高刑期十年!

    且可以剥夺嫌疑人的监护权!

    这个小姑娘,看上去最多七岁。

    她属于义务教育法的保护范围!

    “老奶奶”小姑娘不慌不忙的作揖长拜:“晚辈有家庭教育令”

    她拿出了一张证书。

    然后她又取出了一张荆楚总督区的文件:“我去年的考试,每一门都是满分!”

    说着,她骄傲的昂起头来。

    “家庭教育令?”灵平安慢慢皱起眉头。

    这个他知道联邦帝国义务教育法有其他教育规定。

    其中有条件的人,可以申请进行家庭教育。

    但必须保证成绩!

    此外,还有着严格限制!

    其中一条,便是家庭教育的提供者,必须拥有教授及以上的学历!

    换而言之

    那个现在光着身子的男人居然是教授甚至大学士?

    这下子不止灵平安惊讶了。

    其他人都纷纷议论起来。

    一个最少是教授的学者就坐在地上?

    要知道,联邦帝国的学历体系含金量十足。

    越往上就越金贵!

    大学毕业是学士,继续深造八年经过答辩和考核,才能拿到博士文凭。

    博士后进入大学校园或者研究机构从事教育与研究工作成绩突出者,才能拿到教授的证明。

    教授继续研究,继续教学。

    经过极为复杂的程序,并通过一项非常困难的考核,才能成为大学士!

    大学士是学术领域金字塔的顶端。

    亦是备受尊重的领袖。

    从前朝开始,内阁大臣们就是大学士!

    太祖建国,改革了教育系统,将大学士回归其本来的地位学术与科学领域的带头人。

    像大同派、共和派,就是大学士俱乐部。

    也只有大学士,才能参与最终的政策制定。

    这就是制度设计上的过滤设计。

    以防止正治娱乐化的设计。

    这个设计,在确保了国家政策,始终出自精英之手的同时。

    也让顶尖的人才的地位,变得极为崇高!

    教授,虽然不如大学士,但也是大学士候补啊。

    只要愿意从正,随随便便都可以在大同派或者共和派那边获得一个位置。

    至少可以出任地方市一级的政策委员会委员吧?

    这样的人物,怎么会沦落到这里?

    难道说?

    灵平安也忍不住的在脑子脑补起一个上层倾轧的戏码。

    可是

    自古刑不上大夫!

    知识分子们,最重体面!

    再怎么倾轧,也不可能将一个至少是教授的高级知识分子,倾轧到街头来!

    所以

    要么她说谎!

    要么

    这个男人,是在

    “体验生活!”

    灵平安脑海中,浮现出这个词汇。

    帝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也不全部是从正的。

    喜欢科研的,除非被逼急了,不会出来碰正治。

    同样的道理,还有艺术、人文、历史领域的知识分子。

    譬如,那位写了新儒家伦理与资本主义这部共和派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近代共和派最有名的大学士陈安宁,在从正之前是一个研究物理的科学家。

    传说,他是被当年大同派的做派给恶心出来得。

    一出山,就祭出了自由君子主义的大旗,将共和派力量整合,然后一举击败了大同派!

    所以

    很多大学士,其实在没从正之前,都喜欢混迹市井,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科研、考古

    甚至还有一位大学士,传说就是某部漫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