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嫁过去,也不一定是正妻。
大宋的妾室奴婢的地位都比前朝高了那么一点点,可妻妾之间的位置也想当固定,除非正妻挂了,不然小妾升级是一件很犯忌讳的事情。
张氏不甘心让自己女儿好好的前程变成这样,却又无可奈何,也只能在家生闷气。
这天清晨,她本来又在教女儿读《女诫》和《女则》,可女儿刚背完一篇《敬慎》,宫中便有内侍上门,说广平郡王亲手给女儿写了一封信。
大宋的婚礼步骤经过五代十国的动乱已经有了巨大的删改,比之前复杂的六礼不知道要简约多少,可皇家的婚礼还是有非常严格的仪式感,光是第一步的纳采就分为求婚、交换草帖、交换定帖。
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如果都只是算仪式,下面还有一个民俗类的环节——相亲。
就是把女方约到某处看看,如果相中了,就插一支金钗表示这个环节搞定,如果相不中就给点东西叫压惊。
说白了成不成都是男方一句话的事。
之前邢秉懿已经交了草帖和定帖(所以宇文虚中才能搞到邢秉懿的八字),赵构的母亲担心行踪不定的邢焕会给这桩婚事蒙上一层阴影,于是就叫赵构在相亲这个环节反悔,给了邢家不菲的财物。
这也是邢家为何这么生气的缘故。
这传出去了,岂不是大家得认为女儿丑成什么模样。
这会儿赵构来信,张氏的心中又升起一点期待,不过看到这信的署名还真的是赵构,而不是韦贤妃,她心中又恍然升起一丝不安。
邢秉懿拆开赵构的书信,只见信上赵构毫不掩饰对邢秉懿的欣赏。
他表示自己当日就已经看中了邢秉懿,若不是因为邢焕行踪不明,他一定毫不犹豫聘邢秉懿为妻。
只是现在邢焕的行踪不定,母亲坚决反对,他也只能想一个折中的方法——
他准备先不娶妻,纳邢秉懿为妾。
若是之后邢焕的踪迹确定,他就可以将邢秉懿由妾室升为正室,请邢家好生考虑一番。
来送信的是韦贤妃身边的内侍康履,等赵构封亲王出宫后,此人也将跟着赵构出宫,可谓是与这对母子荣辱与共,这会儿对邢家的态度也格外的恭谦。
他憨笑道:
“广平郡王一眼就相中了邢娘子,日夜念着苦思难得,只是邢知县行踪不定,宫中颇为忌惮,官家谕令不可为大妇,故辞了这婚事。
韦贤妃无奈,这才想出这折中之法。
依老奴浅见,邢娘子不如应了,之后郡王最宠爱的还是邢娘子便是了。”
这……
康履一脸慈祥,说的也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道理,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终究娶妻的是赵构。
这字里行间看的出赵构对女儿格外宠爱,现在邢焕的事情不定,女儿也不太好嫁人,若是广平郡王真心对女儿,一个妾室也不是不能考虑。
张氏还在犹豫,邢秉懿已经将那封书信轻轻叠好,恭敬地放在一边,叹道:
“女儿听闻女子有四行,一是妇德,二是妇言,三是妇容,四是妇功。
想来郡王只看中了女儿的姿色,对女儿的品行不太满意,所以才会先退婚,才求纳为妾。
曹大家说,要得到丈夫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信赖,妻子莫过于专心正色,以色事人,岂能长久?
女儿知道自己的不足,想苦修品德,还请母亲成全。”
康履听邢秉懿说的一套一套的,一时搞不懂她在说什么,张氏心中却如明镜一般,她思考再三,点头道:
“还请康中贵回禀郡王,小女德行薄弱,不可为天家之妇。
多谢郡王垂爱了。”
康履做梦也想不到邢秉懿居然会拒绝。
邢焕不过是个普通的荫官,远远算不上有头有脸,不然出于限制外戚权柄的角度也不会相中他家的女儿。
现在邢焕失踪,有投敌叛国的可能,这种时候达官显贵谁敢娶此女为妻?
赵构愿意给一个妾室已经是够给他面子了。
此事都做不成,韦贤妃岂不是会说我办事不力?
“还请夫人三思啊。”康履阴阳怪气地道,“邢娘子不愿与郡王为妾,此事传出去了,天下只怕没人敢让邢娘子进门啊。”
赵构虽然不是什么受宠的皇子,但毕竟马上就要成年封王,谁敢跟亲王抢女人?
邢秉懿紧咬嘴唇,微笑道:“多谢郡王垂爱,妾身实不敢应。”
康履嘿了一声,还想再说,邢家的仆役已经喜滋滋的奔来,用尽力气高声道:
“夫人,大喜,李中贵来府上了!”
李中贵?
康履嚯地站起来朝门口看去,果然看到阴沉着一张司马脸的李彦背着手钻进来,一双阴沉的眸子四下扫了扫,犀利的目光投在了康履的身上。
说起来康履跟李彦的关系还算可以,但李彦在门口听说康履居然是来求亲的,顿时恨不得直接把他一口吃下去。
“哼哼哼,这不是康中贵吗?”李彦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康中贵怎么有空来了?”
康履打了个寒颤,心道自己没得罪过李彦,赶紧谄笑道:
“李大官折煞小的了,小的是来为广平郡王求亲。”
“嗯?”李彦鼻子喷出一股浊气,“咱家怎么没听说宫中下旨,为广平郡王娶亲啊?”
康履不好意思当着邢家母女的面说是纳妾,也只能憨笑着挤眉弄眼,一脸你懂得的表情。
李彦虽然反应比杨戬慢了一点,可身为杨戬的接班人,这点小事还是通明。
他嘻嘻一笑,缓步走到邢秉懿面前,直接跪拜在少女的面前,吓得邢秉懿一跃而起,赶紧躲在张氏身后,张氏也面露惊恐之色,慌忙道:
“李中贵,李大官,这是,这是为何啊?”
李彦谄媚地笑道:
“宫中有旨,以邢家娘子赐肃王为妻,小的李彦有幸传旨,还要向王妃讨杯喜酒了。”
第114章 跑不掉的
赵枢经过一次行刺之后对这个年代有了许多不同的体悟。
这是一个皇权至上,皇权深入人心的年代。
有什么事直接开挂,让赵子安排就行了。
他进宫说这事的时候赵子正按着《龙之崛起》较劲。
擅长《模拟城市》的赵子在玩这游戏的时候非常不适应。
他特别想构造一个丰亨豫大的城市,再跟敌人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作战。
可他还没把建筑按照自己喜欢的模样摆好,敌人已经嗷嗷叫着杀过来,把赵子宰地落花流水,好不容易搭建的繁荣城市被一点点破坏,气的赵佶哇哇大叫,又踢飞好多昂贵的摆件。
赵枢进宫求娶一个小官的女儿,赵佶想都没想就同意,抄起笔墨笔走龙蛇,直接下中旨将这家女儿赐给赵枢,回头才眼睛赤红,不满地问道:
“五郎,你告诉为父为什么会打成这副模样?”
“咳,父皇做的是不错,可历朝历代哪有想安安乐乐平定治国就能国安民乐?
犬戎、匈奴、鲜卑至今有契丹,来日还会有女真。
就算明天子垂拱而治,四方国安民乐,外夷觊觎中原繁华,尽遣大军南下,仍是难以对付。”
“那……那怎么办?”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赵佶下意识的不认为自己能解决。
赵枢笑道:
“这个不难,就像我国进攻夏贼一般,只要记住居安思危,缓缓图之,不求毕其功于一役,在这军武器械上不断投入,终有一天能造出不惧铁骑的神兵,到时候天下再也没人能威胁我中原之地。”
这种事说是很容易,做起来就非常困难。
让一代代富有天下的帝王考虑如何为下一代人做铺垫去消灭强敌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情。
只要不是彻底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周边诸国的军事科技都在飞速进步,大宋也在进步,但进步的速度特别慢,在澶渊之盟后百年的时间内更是肉眼可见的缓慢,这跟经费的投入关系非常大。
没有经费谁特么给你搞科研,开玩笑呢?
赵佶这些日子似乎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他叫赵枢坐在一边,严肃地道:
“五郎,你给我说实话。
你说这金国是不是一定会跟我们打起来?有,有没有可能如辽人一般缔盟说和,就算这岁币多给一些也……也可以啊。”
赵枢无语了。
特么的,你老子我苦口婆心说了这么说,你就一句求和就算了。
你能不能有点出息把别人打的割地赔款,天天拿自家的钱去求饶,你是不是傻?
抑制住想把赵佶狠狠揍一顿的念头,赵枢缓缓摆出一个严肃的表情:
“父亲,就如这《龙之崛起》一般,你不去打别人,别人觊觎你富庶,自然也会来打咱们。
咱们大宋不管何处,在外夷眼中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他们的胃口永远满足不了,只会越来越大。
而且,就算是当年澶渊之盟,也不是大宋跟辽人友好谈来,是靠着射杀他们大将,才勉强签下的城下之盟啊。”
“金人越战越勇,辽主昏庸,已经万万抵挡不住。
如果是爹爹手掌大军,消灭西夏,会不会想要挥师西进,尽收汉唐故地?”
“不会啊,要那些地方作甚?”赵佶迷惑地道。
赵枢:……
“那些地方……固然是不毛之地,可中原是什么地方?江南是什么地方?
那些金人志得意满,自以为可以将天下尽数掌握在手中,只怕很快就会立刻南下。
如若不迎头痛击,只怕有不忍言之事啊。”
老领导说过,你的领导肯定会重视眼前可能会让自己丢脸的问题,不一定会重视几个月后要命的问题,肯定不会重视自己任期之外的问题。
想让你的提案得到领导的重视,一定要给领导传播焦虑,让他们感觉如果不按你说的做,眼下一定会出大问题。
果然,赵佶听说几年之内金人就可能会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