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他跟王贵妃算是达成了战略同盟,王贵妃暂时认下了他这个儿子,并积极配合他完成赵楷与童贯的脱钩,促成了对童贯的杀局。
赵楷之前想暗杀赵枢,把柄落在了赵枢的手中,虽说只要不死还能继续做生意,但赵枢总得提防这对母子再给自己整出幺蛾子。
第三项则是跟第二项差不多,那就是太子的存在……
历史上赵佶特别喜欢赵楷,但在金兵南下的时候还是毫不犹豫传位给了太子。
赵枢的势力虽然不断膨胀,但想越过正统的名分,只怕不是自己的努力就能做到。
他要做好发动兵变的准备。
但童贯兵变的教训告诉赵枢,赵官家拥有正统的巨大名声,自己想要夺位,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
最后一项……
赵枢看着手上的册页,又露出了苦笑。
土地!
整个开封。
应该说整个中原大地肥沃的土地都被达官贵人靠着种种手段缓缓兼并,朝廷能用的土地极少。
之前杨戬搞的西城公田所一是将辗转倒卖没有地契的土地弄成公田逼人缴税,二是将天荒﹑逃田﹑废堤﹑弃堰﹑退滩﹑淤地﹑湖泊等地纳入公田派人耕种,缓解国家持有土地的不足。
这政策推出的时候就带着一股寒酸味,而在执行的过程中杨戬又不当人,贪婪的指良田为“天荒”,到处抢掠土地,尤其是将梁山泊这样的地方收为公田,想打渔就得交钱,不打渔也得按照理论产出交钱,不给钱就打死。
现在童贯挂了,杨戬也挂了,朝中正义之士奔走呼号,要求将童贯和杨戬列为一党处置,并罢黜西城公田所,不要继续与民争利。
赵枢确信,只要自己宣布罢黜西城所,肯定能得到朝中清正之士的夸赞,得到“贤王”的美称,朝中就又是一片众正盈朝的气象。
甚至,赵枢有时候睡觉的时候都想过,他要不要直接跟庞大的文官系统结盟。
这些文官掌握了话语权,掌握了忠奸的解释权,而且还远没有堕落到明末那样收税都收不上来的地步,自己是不是不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选择跟他们联盟一处,打退金国、消灭西夏、收复燕云就能名留青史,想当皇帝的阻力也会大大减弱。
自己的寿命有限,有生之年的缝缝补补,靠着不断扮演青天大老爷的角色,也能基本维持社稷的稳定。
享受完当下的岁月,以后洪水滔天也跟自己没关系。
可想到宋江,想到方腊,想到当年老领导谈起《水浒传》时对北宋末年黑暗环境的扼腕叹息,赵枢总是不愿意就此选择简单模式。
汉高祖对匈奴怂过,唐太宗对突厥怂过,敌我差距太大的时候怂一下不丢人,只要发愤图强,以后一样能创造名垂青史的功业。
但大宋在澶渊怂了之后,居然在哪跌倒就在哪躺下。
赵枢穿越来一遭,不愿做这种丢人的买卖。
可他也知道,土地问题是生死的问题,打土地战争,不亚于跟金人的生死大战。
毕竟大地主就是当朝的大员,还有章惇、司马光、韩琦这样顶级大佬。
自己冲锋陷阵,百分百会刺激他们为首的那些人,到时候为自己冲锋陷阵的人肯定要被戮杀颇重,而身为上位者,自己扮演好被奸臣蒙蔽的角色,肯定要适时放弃一些背锅侠平息这些人的怒火。
也就是说,他需要找极有能力、手段毒辣的孤臣,而且这个人到时候就算死了自己也不会有心理压力。
一开始他还在琢磨这种极品人才上哪找,
直到在江南见到万俟卨,他才茅塞顿开。
“替我把太学的学正秦桧请来。”赵枢温和地道。
李彦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
“这个秦桧是怎么得罪大王了?”
“有吗?哦,我懂了,难道李中贵以为,我让李纲去西北,也是为了害他。”
“不不不。”李彦急忙摆手,“小的确定,大王是为了李纲好,是李纲自己不识抬举。
可大王刚才说起秦桧的时候,脸上虽然在笑,可眼中分明凶光大作。
大王看童贯的时候都没有如此模样,想来是此人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所以……”
赵枢呵呵一笑,平静了下来。
“李中贵察言观色的本事长进了不少,本王很是欣慰。
没什么,这秦桧是咱们的一把利刃,要好好对他啊。”
赵枢说“咱们”,听得李彦心头暗喜。
他赶紧拜别,抓紧去请秦桧到来。
。
第125章 真汉子
赵枢安静地在府上等待秦桧的造访,
他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个从小就听外婆说起的奸臣是如何模样。
可秦桧还没到来,一脸疲惫的王永先急匆匆的上门,告诉赵枢外面来了个高丽人。
“什么人?”
“高丽人。
叫金富轼,好像还挺有钱,给了臣不少通融,大王赏脸见见他吧。
呃,大,大王,你怎么了?”
“金,金富轼?现在不是白天吗?”
出乎王永意料的是,赵枢听说金富轼的名字居然先打了个寒颤,脸上露出恐惧之色,这让王永一脸懵逼。
原来大王也有怕的东西啊……
“不至于不至于,大王,你没事吧?”
说来王永都不信,对宋史学的一塌糊涂的赵枢偏偏听过金富轼的名字。
但不是从正经的史书上看的。
他是以前从天涯看鬼故事的时候看到的……
金富轼生平做了什么牛逼的大事赵枢也不清楚,只是看那个帖子说金富轼得罪了一个厉鬼,后来厉鬼阴魂不散,经常出来PUA他,后来那个鬼用物理方法拿捏住金富轼的要害,问他这是谁的袋袋。
没想到金富轼非常硬气地问那个鬼“汝父囊铁乎”?
鬼非常生气,就把金富轼给捏死,死于真正意义上的碉堡了。
这个故事给幼小的赵枢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没有去仔细研究这货的来历,却记住了这个奇葩的名字。
听说他居然跑到自己府上,赵枢下意识地护住自己的要害,王永确定来的不是鬼,赵枢才胆怯地坐好,酝酿了许久,才同意把金富轼请来。
金富轼在开封呆了几天,眼看开封的气象大昌,精神面貌隐隐有向上之意。
他听说这都是赵枢的手笔,于是刚刚在鸿胪寺住下,便急不可耐要见见这位名震天下的肃王。
金富轼听说肃王现在权柄颇重,之前又刚刚扫平了权臣童贯,心道此人年少得志,锋芒毕露,自己外邦小国估计言语上要被轻慢不少。
他做好心理准备,这才在王永的引领下进入肃王府。
没想到赵枢早早迎出来,虽然脸色颇为古怪,但还是很热情地伸出手,抓住了金富轼一双大手,微笑道:
“金兄远道而来,怎么也不提前派人通传一声,来来来,进屋叙话。”
高丽的使节团之前已经通知了鸿胪寺,可北宋的鸿胪寺已经没啥大用,这点小事自然不能惊动肃王。
见年轻的肃王一脸真诚的模样,金富轼也颇为欢喜,笑道:
“小使怎劳大王亲自出迎,实在是折煞小使了。”
“哎,金兄哪里的话?金兄乃高丽宗室,小王思慕已久,呃……不对吗?”
因为金富轼的姓,赵枢下意识的就把他当成了高丽的宗室。
见金富轼白皙的脸上露出疑惑之色,才意识到不太对劲。
王永在金富轼的身后用手指了指自己,赵枢才反应过来现在的高丽王好像姓王……
完了,尴尬了。
他跟从前的赵枢完全是两个人,对大宋现在的种种都不是特别了解,更别提高丽的事情,这下当场尬住,万一人家觉得我这个肃王是个逗比都麻烦了。
赵枢心思飞转,立刻回过神来。
随即,他脸上的表情变得颇为玩味,用非常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声音缓缓地道:
“我与金兄素昧平生,可一见金兄便感受到一股别样的气场。
我之前还不知道是什么气场,现在才明白过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王霸之气!”
赵枢这一套一套直接把金富轼给整不会了。
不过,天朝上国多有禅机,也是可以理解的,肃王果然如传说中一般高深莫测。
赵枢笑呵呵地拉着金富轼的手一起进屋,感觉到金富轼的手掌温度,确定此人确实不是鬼,又恢复了往日的淡定从容。
金富轼静静坐在赵枢对面,看着这位权势滔天的肃王,冷静地道:
“实不相瞒,鄙国此番除了来贺上国讨平叛逆,还要从上国采买些事物,还请肃王行个方便。”
大宋的国营买卖大家懂得都懂。
因为是专卖,所以很看领导的态度。
领导开心了,不要钱包邮也成,领导不开心了……
就是不卖给你,拿一座金山过来也不卖给你,你又能如何?
赵枢让仆役给金富轼上了一杯顶级龙井,自己则换了一杯白水,好整以暇地道:
“说吧,贵国想买什么?”
“硫磺和硝石!”金富轼脱口而出,犹豫一阵,他又咬牙道,“鄙国是奉大金国皇帝之命采买,还请肃王看来大金国的面子上,行个方便吧!”
赵枢当然知道金国为啥要买火药。
火药的配方还是他设计刘豫献给金国,这次金国果然上钩,他自然是喜不自胜。
“好说,我国与大金国是兄弟之邦,放心,此事绝不让阁下劳神,王记室——”
赵枢高声呼唤,门外的王永赶紧进门,赵枢做了个你懂得的表情,道:
“高丽王要采买硫磺和硝石,这对两国加深了解、互利共赢是一件极好事,此事全权由你督办,一定要成本价、出血价,要让外宾看到实惠,记住了吗?”
王永当即下拜,高声道:
“肃王交代的事情,臣自然事事铭记于心。
这硝石和硫磺都不贵,到时候给高丽王送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