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来想去,他决定叫人将这些人全都移到军中安置,切断他们跟外界的一切联系。
面对灵州已经失陷的事实,李乾顺更是气恼。
以前晋王察哥、濮王仁忠和大将李良辅都能给自己出主意。
可现在察哥遇害,李良辅和仁忠已经背叛自己,李乾顺惶惶无计,心中愈发急躁气恼。
思来想去,他准备先谈谈宋人的口风。
说实在,李乾顺也算是一代雄主,只是他登基之前梁太后疯狂操作,已经把西夏的国力打的几乎崩溃,他登基之后四处委曲求全,总算才把西夏维持到了现在。
他派出了当年曾经为他出使辽国立下大功的李至忠,将自己的诚意摆在宋人的面前。
“恳请大宋停止进攻,只要大宋能停止进攻,我等愿意去除国号,只受定难军节度使的封号。
以后年年献牛马,以父称呼肃王,只求肃王高抬贵手,不要再增加杀戮了。”
以父称呼肃王……
好家伙,李乾顺这都不是儿皇帝的问题了。
赵枢接到李乾顺的亲笔信,心中非常感慨。
他看着一脸苦涩的李至忠,微笑道:
“本王也不愿意多增杀戮,也好。
既然公等愿意弃国只称大使,本王也不好苦苦相逼。
这样吧,让大使来灵州,我等饮酒盟誓,效仿当年夏王之事如何?”
当年李继捧实在没招,干脆带着家人直接去了开封当顺民。
赵枢的意思很简单,
你李乾顺不是愿意给大宋当孙子吗,那不如就像当年的李继捧一样带着家人来开封报道。
姿态做的这么好,大宋是绝对不会害他们的。
李至忠脸上愈发无奈。
李乾顺是绝对不可能接受这个条件,
但大宋已经到达此处,也绝对不可能在做让步。
毕竟当年李乾顺就是每次打不过了便立刻求和逃走,肃王这次雄心勃勃,肯定不会在重蹈历史的覆辙。
“我,我兴庆府还有雄兵两万,更有铁鹞子三千。
黑山军司兵马正日夜兼程赶来,
若是大王强攻,胜败未必可知。”
西夏现在最后的底气就是他们的雄兵。
李乾顺孤注一掷兵行险着,将全国北边、西边的兵力全部向兴庆府集结。
加上兴庆府的驻军,他们仍有跟大宋掰掰腕子的实力。
“唔,这么多兵马啊,只靠兴庆府一地供应军粮,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支撑的起?”
“大王率军远征,这军粮也不一定能支撑的起!”
谈判就像拔河。
谁先认怂,那就是直接全军覆没的下场。
之前宋军进攻西夏的时候被后勤拖得很惨。
李至忠相信现在赵枢一定也面对了巨大的粮草供给压力。
赵枢哈哈大笑。
他也微微摇摇头,笑道:
“看来你不知道,我大宋实在是太有钱了。
走,今天本王带你去看看。”
·
跟西夏的作战方案也不是赵枢自己脑补就能形成的。
在江南的时候,他就经常跟宇文虚中聊起大宋当年跟西夏的几次作战,分析成败的关键。
进攻西夏的成本实在是太高,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让大军很难互相支援,粮草的运转消耗也非常惊人,所以之前才频频落败,被迫采用不断修筑堡垒进攻的笨办法。
所以赵枢才选择了突袭进击的方法。
现在驻扎灵州的宋军主力只有三万人。
这个数字让种师道等人一度非常恐慌。
可为了供应这三万军士,赵枢一共征调了超过二十万民夫,源源不断将各地的粮食抓紧向此处调集,保证这三万人每一仗都是富裕仗。
就算是填,也得把西夏彻底填平!
李至忠一开始还不太相信大宋有这样的手段,
可赵枢带着他在铁匠铺和粮仓附近转了转,李至忠终于相信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这……这仗还怎么打啊!
替宋
第157章 我们要真相
攻破灵州之后,赵枢立刻将全城的铁匠尽数聚集在一起。
这些铁匠被赵枢吓得瑟瑟发抖,还以为赵枢要杀死他们。
可身为肃王的赵枢叫人用牛车拉来一车绢,表示以后将特别聘请他们为工匠讲师,特别优秀的还将被授予大匠称号。
而他们的工作也很简单——打铁、带徒弟!
自己打出一套瘊子甲,除了工钱,再赏绢十匹。
如果能带出一个会打瘊子甲的徒弟,赏绢一百!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利益面前毫不动摇,坚守自己的信仰。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面前,表现都是这样的真实感人。
西夏是个小国。
国土内有大量的沙漠,他们连年征战,搞得也是先军政治,国内的百姓过得日子比大宋还不如。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西夏的工匠有超过大宋的手艺,他们会造神臂弩、会打冷锻甲、会养马、还会造更厉害的透甲箭,采煤、冶铁的手艺也相当不俗。
可他们的劳动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应有的社会地位。
拉拢他们,简直是一抓就灵。
赵枢不吝啬重赏。
不就是砸钱?
大宋多少年没有消灭西夏,现在只需要把军费拿出来一部分就已经足够让这些工匠感恩戴德。
他们没日没夜打造铁甲,尽管受工艺限制一时半会还是不能大规模列装给宋军,但现在的姿态已经非常明显。
“我不知道李乾顺想怎么跟我们打。”
赵枢盯着铁匠铺,微笑着道:
“底层的人是最好拉拢的,他们不肯为你效力,要么就是钱给的不到位,要么就是受了委屈。
偏巧,本王不缺钱,而且本王愿意给他们钱,给他们尊重。
不光是灵州,只要有本事的工匠,本王都愿意照拂。
哦,对了,不光是他们……”
不只是灵州的这些工匠。
赵枢的不屠城政策现在得到了强大的正反馈。
冬日中,张叔夜主持以工代赈,号召大量吃不饱的百姓轮流来河岸边修筑堡垒、修整兵器,
那些搬运石块的工人在寒风中艰难地前进,虽然表情痛苦,可各个精神抖擞,将自己的全副力气都撒在这片土地上。
“做得好!
这些壮士为国出力,来年,咱们现买他们的盐!”
韩世忠粗着嗓子大声喊,早有通译用党项语翻译一遍,寒风中的工地上,这些西夏百姓的热情高涨,恨不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再重一些,好给自己的家人妻儿带来更好的待遇。
姚平仲、翟进等人客串监工,放声问候着李乾顺的父母,而这粗狂的骂声让更能激起众人的斗志。
而这场面看在李至忠的眼中,除了绝望,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大王真是要不死不休了吗……”
“不死不休?”赵枢冷笑道,“我说过,李乾顺只要愿意过河,愿意去开封朝天子,自然可以消弭争斗。
西夏叛乱百年,害得多少人惨死,这难道是大宋的错?
分明是李继迁等人野心勃勃,故意生出事端。
回去告诉李乾顺,如果他愿意好好的做定难军节度使,就跟我回开封,本王指黄河为誓,保证他的性命安全。
若是他不愿走,那就是还想叛乱,除恶务尽,这点道理难道本王还能不懂吗?”
赵枢平素很喜欢开玩笑,跟手下众人的关系都处的不错。
可现在他怒目圆睁,声如金铁,饶是李至忠能言善辩,还是说不出半句话来。
无奈之下,他只能抓紧渡过黄河,准备将这个消息回报给李乾顺。
如果李乾顺还要再战,他也只能跟随死战到底了。
·
李至忠离开灵州时天色已经不早,他本想趁着夜色偷偷潜入兴庆府,单独将这个消息汇报给李乾顺。
可他刚刚抵达河西,还没来得及站稳脚步,只见远处一条火龙蜿蜒而来,仔细看时,居然是一大群百姓匆匆奔来,吓得他浑身一个哆嗦。
“尔等要作甚?”李至忠惊恐地道。
他不是不知道一群百姓都等在河边准备要说法,只是他没想到这些人居然能这么快就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且这周围为什么一个维持秩序的士兵都没有?
难道说……
“灵州到底出什么事了!”一个汉子用很奇怪的口音厉声道,“我们要真相!我们要真相!”
他一声怒吼,身后众多的西夏百姓的情绪也被立刻点燃。
众人纷纷高呼道:
“快告诉我们!我们要真相!”
李至忠吓得六神无主。
虽然他在朝中的地位不低,可这群百姓高举火把,腰跨铁刀,这么多人把他团团围住,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背后就是滔滔黄河,如果他们继续紧逼,李至忠也只能跳进黄河。
他咽了口唾沫,赶紧高举双手,大声道:
“冷静,大家都冷静一点,有话好好说。”
·
“好好说!?你要我们怎么好好说?”
“你们这些贵人到底在隐瞒什么?你们到底想做什么!灵州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为什么朝廷还不调集大军夺回灵州?我们的家人都在灵州呢!”
这群百姓在河边苦等了许久,西夏一直封锁消息,现在兴庆府人心惶惶,有人说宋军已经消灭了夏军的所有抵抗力量,还有人说是金人和宋军联合。
甚至有人说是神明发怒,现在宋军已经不可阻挡。
反正不管如何,灵州那边一定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李至忠见众人人声鼎沸,也只能哀叹一声:
“实话说了,灵州已经丢失……”
“啊呀!”
众人大惊失色,爆出一阵整齐划一的惊呼声。
他们等了许久,心中都带着一点点的侥幸。
毕竟当年宋军也曾经打到了灵州城下,只要好好防御,大夏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