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金国的名将完颜娄室、银术可、宗望、宗翰都展现出了过人的斗志,他们的坚韧实在是太可怕,可以通过不断的换马来回冲阵,滔滔不绝打击敌军的防线,硬是将数倍于己方的敌人冲散。
韩世忠和何灌当时琢磨一阵,提出了用重步兵当先阻挡敌军前进,然后派敢死队用斧头砍马腿的战法。
这个战法说起来简单,可面对全副武装的高头大马冲击,并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解决。
可西军第一次布阵,就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意志。
不打仗的几天,他们一直在操练这种阵法。
虽然前军会付出巨大的伤亡,虽然敢死队跟字面意义上一样几乎有去无回。
但这种战法大大削弱了铁鹞子的震慑力,让大队的重骑兵割麦子一样纷纷倒下!
好生厉害啊……
金国的使节团之前就反复劝说拔离速千万不要跟大宋为难,
这次见了如此悍不畏死的大宋步兵,他们更是坚定了心中的念头。
挞懒说的不错。
都是那些投降的辽人胡说八道。
若是我军猝不及防遇上了这样的兵马,岂不是要吃大亏。
“大宋……好生威武。”金国的使者颤声道。
赵枢嘿了一声,摇头道:
“多谢使者谬赞。
哎,可惜了,我们还是来晚一步,想不到李乾顺居然如此凶残,居然残害了拔离速将军。
如此名将死于宵小之手,本王心里也很难受。”
他唤来韩世忠,指着仍在竭力苦战的铁鹞子,平静地道:
“良臣,你去送他们一程。
咱们马上要进城了,把城门打扫干净些。”
韩世忠跟西夏激战多年。
看着已经陷入绝望中的西夏王牌军,心中颇为感慨。
这买办战法……
哎,当真恶毒。
尽管是敌人,可看着这些勇士迎来如此屈辱的结局,韩世忠心中当真不是滋味。
希望我大宋不要有这种买办。
若是有,韩某一定要先灭了他们。
·
兴庆府内,张俊也在积极宣传宋军在灵州的表现。
宋军在灵州没有杀人屠城,没有放手抢掠,这个消息得到了确认,更是进一步减少了兴庆府百姓抵抗的意志。
说来李乾顺做的也绝对谈不上仁政,
大宋只要不杀人,不屠戮,就已经能算勉强及格,与横征暴敛的大夏国旗鼓相当了。
如果真如张俊所说,他们居然还免税、还大开盐贸,那真的就是活菩萨下凡了。
改朝换代,对大多数的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太痛苦的事情。
局面就是这个局面,再痛苦也没用。
甚至听见城外激烈的喊杀声,有不少人都还盼望宋军获胜,能早早平息这百年的大乱。
谁当皇帝……
真无所谓。
在这样的氛围中,李良辅的下手越来越痛快。
城中还忠于李乾顺的势力本来就不多,在城外的铁鹞子覆灭之后更是变成了困兽之斗。
他们大骂李良辅不是东西,大骂李良辅勾结国外伤害大夏国的百姓,
李良辅听着骂声,非但不恼,反而还愈发开心。
骂,难道还能骂死我不成?
你们都死了,我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被骂几句有什么影响?
“节帅,城外的乱军已经被大宋平息,咱们也该出城迎接肃王到来了。”
李良辅恭恭敬敬地向现在他名义上的主人李仁爱行礼。
礼数还是要做的啊。
刚刚登基的夏王李仁爱一脸的不知所措。
他打心眼里不愿意把城外那些不听指挥跟宋军开战的骑兵称为叛军。
但他也知道,现在别无选择。
他神色复杂地看了看李良辅,有些迷茫的道:
“大宋真的会对好生对待我们母子?”
“这当然,”李良辅胡子拉碴的脸上满是笃定,“肃王是天下少有的信人,他说过以后不仅会保护大夏,还会保护大辽,就像……”
“就像当年的天可汗一样?”
“不错,就像当年的天可汗一样。”
已经当了太后的耶律南仙紧紧抓住儿子的手,略略收好紧张的情绪。
这一仗打了百年,也该停了。
希望大宋能信守承诺,救救大辽……
替宋
第164章 总代理
宋夏战争到底持续了多久。
这点,七旬高龄的种师道一时也记不清楚。
在他的印象中,宋夏两国从来都是不死不休的仇敌。
他的祖父种世衡参加过宋夏战争,他的伯父种谔参加过五路伐夏,他和他的弟弟都是跟西夏激战多年的老将。
他家五代人,有数十人永远场面在战场上。
西夏对种家来说不仅是骄傲的起点,也是他们世代相传,挥之不去的噩梦。
种师道以为自己有生之年已经看不到西夏灭亡,看不到这片土地回归大宋治下。
包括攻陷灵州后,姚古等人都在欢庆,种师道依然保持着冷静。
他认为西夏的主力尚在,兴庆府城池坚固,不是随意就能建功。
可没想到,几代人的梦想,居然在宣和三年冬天的末尾实现了。
兴庆府的大门敞开,西夏国主李仁爱和太后耶律南仙率领百官出降,恭敬地跪在地上,迎接大宋入城。
这昭示着这个曾经跟大宋纠缠百年的西北邻居终于走向了末路。
种师道鼻子一酸,忍不住落下眼泪。
“请种太尉进城。”张叔夜也喜极而泣。
他知道消灭西夏对这些西军的将领意味着什么。
他请种师道率先率军入城,接下这份天大的功劳。
连一贯跟种师道不对付的姚古这会儿也忘记抢功,他潸然泪下,对天不住地祝祷,告慰那些已经去世的英灵。
范仲淹、种谔、韩绛、王韶、章楶、折可适……
这些文臣武将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取,用了无数的经验和教训,一直在各种不利的情况下和西夏作战。
终于,他们一代代人的努力开花结果,西夏终于倒在了大宋的面前!
“还是让肃王先进城吧?”种师道哽咽着道。
作为全军的主帅,他当然知晓赵枢的绝对作用。
西军本来已经准备调头北上攻打辽国,是赵枢阻止了这一建议,这才有了再和西夏开战之事。
而赵枢以盐为武器,靠着文官不屑于使用的阴谋诡计,导致西夏国内大乱,宋军以极小的代价就攻破了灵州、拿下了兴庆府。
赵枢比任何人都有理由先进入这座城市。
“肃王昨天晚上熬夜太久,今天早晨又看了我们和铁鹞子的激斗,这会儿有些乏了,懒得再动。
他让咱们自己决定谁先进城,就别劳烦他了。”
“这……”
这倒让种师道陷入了为难。
按照大宋的规矩,如此重要的场面,应该先让那些文臣先走。
可很显然肃王不是这样的风格。
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张叔夜,张叔夜倒是非常坦然。
“我有一个建议——不如让这次作战的勇士们先进城。
这次的功劳,属于咱们西军所有的勇士!”
“说得好!”种师道早有此念,“如此大胜,自然应该有勇士们先进城!”
吴玠、李成两人在刚才的作战中当住了夏军的铁鹞子的拼死冲锋,而韩世忠的到来更是给了他们致命一击,消灭了这支西夏视作守护神的强大部队。
种师道下令,由吴玠、李成、韩世忠各自率部入城,宋军众将欢声雷动,一起迎接这天大的喜悦。
不只是消灭了一个强敌。
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赢回了久违的尊严。
现在,他们能昂首阔步地进城,公开宣布他们是大宋的英雄了。
·
赵枢确实困了。
下达总攻的命令后他一直非常紧张,生怕自己玩脱了,或者李良辅玩脱了,再或者战场上突然出现什么超自然的事件,导致他功败垂成。
好在,事情一直进展的非常顺利。
拔离速的到来成为了导致西夏内乱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西夏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大半,下面就是稳定这片土地,准备腾出手来去迎接北方最强的敌人。
尽管金军更加强大,但比较穿越之初,赵枢心中已经有了十足的底气。
今天可以尽情欢庆,收尾的那一点点工作还是等明天再处理吧。
第二日,赵枢起了个大早,在姚平仲的保护下终于进入了西夏的国都。
这座古城的城墙整洁干净,之前夏军为了防止宋军攻城,还在城楼上洒水,高大的城楼被覆盖了一层厚重的冰晶,亮闪闪地非常好看。
城中的宋军士兵也并没有展开杀戮。
他们小心地列阵两边,一个个可能之后会名垂青史的猛将也都鸦雀无声,等待着赵枢的到来。
这是大宋的皇子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赵枢用力踩了踩脚下,一时颇为唏嘘。
这片土地从太宗朝开始就不断吸食大宋的血液,在庆历年之后更是节节攀升。
现在消灭大敌,大宋的财政总算能稍微松一口气。
这些为大宋拼命搏杀的人,都是勇士。
“能消灭叛逆,都是诸位儿郎用命啊。
本王感谢你们,大宋的百姓感谢你们,西军最强大!”
老领导教过赵枢,在喜悦的场合领导一定要出来鼓舞士气,但千万别碎碎念,不然会影响士气。
简短而铿锵有力的赞颂引起了全军的一片欢呼,而赵枢也趁机宣布了大量的赏赐——
封官!封官!还特么是封官!
大宋当官有多香大家都很清楚。
这些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开路,为大宋做了这么多的贡献,理应给他们巨大的奖励。
赵枢直接拿出了官职对照表,根据种师道递交的功臣清单大量封赏——
之前的作战中,童贯经常私下提拔一些没有亮眼战功,但是擅长溜须拍马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