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少五五开,哼,老子现在有何灌和韩世忠,这俩人能加不少统帅值,不说跟辽人打,先拿宋江练练手应该问题不大吧?
宇黄中告诉赵枢召唤禁军是一件得非常小心的差事,他们联系了扬州知州、今年已经七十一岁的洪中孚,以校点禁军以备平贼的名义召集禁军集结,一番折腾之后,扬州的精锐禁军3000人便尽数呈现在赵枢的面前。
三千人啊!
赵枢心中踌躇满志,三千人可是人山人海,上高中的时候全校教职工加起来都不到三千,已经是非常恐怖的规模,当时他就在想站在校长的位置上讲话是一件多么爽快的事情,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
他开始默念穿越中的种种练兵之法和老领导教诲的各种套路,心道就算是三千头猪,经过自己英明神武的领导也一定能变成三千名斯巴达那样的猛士,构建成自己的班底,追随自己征南扫北,最后匡扶大宋,扫平宇内,走上人生的巅峰。
可他在宇黄中一脸惆怅的表情中缓缓登台,却发现眼前的场面
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他特意找了块巨大的空地,可没想到来的禁军只有区区百人,也就是高中时候两个班的人数。
这特么人山人海呢?
人山人海两兄弟吗?
“人呢!人呢!”
这么点人,除非都变成赛亚人,才能跟宋江、方腊的精兵斗上一斗,
这是禁军?
这是禁军?!
久历沙场的何灌和老兵头韩世忠早就习惯了,两人一起点头,用非常同情的眼神看着赵枢:
“呃,其实还有这些人已经非常不错了,洪知州心忧国事啊。”
宋神宗熙宁八年,开封府斩马刀局的士兵因为待遇问题闹过事,宋神宗当时就吐槽说“若依市价,即费钱多,那得许钱给与”。
意思简单翻译一下就是用人成本这么高,按国家要求给工资奖金还特么不赔死了,就不能让这些贼配军996一下为国效力吗?
千年来领导都喜欢这么说,可被领导这么一忽悠就鸡血上头的毕竟是少数,大宋的禁军也都学会了躺平摸鱼,不给钱是吧?嗯行可以啊,那皇帝你就另请高明呗
大宋本就重轻武,在扬州这种经济发达的地方,大家混口饭吃还是挺容易,凭啥要顶着脸上刺字、食不果腹的风险去给你当兵?大家出来混都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们又不傻。
但
但为什么账面上还有3000人?
宇黄中和何灌都谨慎地不敢说话,只有充当护卫角色的韩世忠干咳一声,低声道:
“大王,这三千人,是兵额,不是兵员。”
大宋的冗兵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内容,真不是说说而已,
淮东多年没有大规模战事,经济又非常发达,百姓不愿当兵宋朝是募兵制,大宋选拔禁军还有身高的要求,这种种条件混合在一起,愿意当兵的人自然是越来越少。
可兵额不能少
整个扬州有三千人的兵额,大宋就要以三千人的基数发工资,就算不能按法度足额发放,最少也得凑齐个两千人正常的用度。
后世的劳务公司都知道包项目的时候喊出五十人,之后又疯狂精简人员吃空额,大宋的智慧也早早想到了这点。
大宋给扬州三千人的工资实际就养了那么一百人禁军,厢军的人数倒是不少,但厢军都是一群免费打工人,拿着大宋给的军费给各级官员家里盖房子、做饭、种地、打杂,反正就是不能打仗。
当年宋太祖说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的时候大概没想到自己的一堆话中后人最坚守的居然是这一条,
随着宋夏战争的持续,大宋的禁军始终保持在一个恐怖的数字上,宋仁宗时一年的茶课甚至都不能满足17个边地州的军人日常军饷,而真实的禁军数量
呃,连皇帝自己都说不出来。
赵枢顿时冷汗直冒。
我现在抓紧去投方腊还来得及吗?
这还打个头啊,当年曾布为了查清军队到底有多少人都进了奸臣传,老子要是清查此事,不知道要动多少人的饭碗。
会不会明天就让我直接消失啊。
扬州的情况是这样,其他州县的情况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怪不得宋江方腊一造反就是好多地方抵挡不住,这可拿头挡啊。
“唔,兵员极少,兵不堪战,这不是正好招安吗?”赵枢问道。
宇黄中摇摇头,苦笑道:
“臣最怕的就是招安”
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里,反派洗白之后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大宋也是一样。
大宋的禁军本来就有不少是山贼、泼皮为了混口饭吃投军,他们当山贼和街溜子的时候为了活命能保持不错的战斗力,可投降之后谁特么会去帮你们拼命?
再说大宋的募兵制确实非常奇葩,当兵的时候你能全家住在军营里,上官当个人的时候一人还能养活全家,可要是打仗战死了
那对不起,大宋先进的抚恤制度会给你的家人两个月的抚恤,然后让他们直接滚蛋。
南宋那时候金兵的压力太大,这待遇也不过是提高到了战死之后家属可以在军营住一年。
那么问题来了,一直不死就能一直从朝廷里拿钱,要是死了家里人才两个月的抚恤金,换做一个正常人,真的会拼命向前,跟敌人血战到底吗?
这不行那不行
嘶,快给我地图,我看看方腊打到哪了。
第38章 搞钱
说归说闹归闹,真的投奔方腊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算方腊愿意要一个大宋的皇子,以现在大宋的“民望”和方腊脆弱的基本盘,没有系统的话根本不可能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等他闹得再大点,西军来平叛,这些没受过什么训练的人自然形不成什么太大的威胁。
宇黄中和何灌本以为肃王遭受打击之后会颇为消沉,没想到赵枢也只是稍微愣了愣,随即从阅兵台上走下去,笑容满面地跟那些禁军士兵一一握手致意,表达了对那些士兵忠诚的赞许和鼓励。
“家里有几口人?老人好吗?”
“朝廷发的军粮够吗?及时吗?之前发的布质量怎么样?”
“军中有没有什么绝世高手,跟我手下的护卫好好过几招。”
扬州的这些禁军士兵是真的家里没有田地,也不会做生意,这才被迫屈辱地来当兵,
他们平时隔三差五被唤去给人家中帮佣,被呼来喝去习惯了,今天来出操,听说来的是开封城的皇子,众人还以为以他们的精气神肯定会遭到皇子的喝骂和不满,没想到这位皇子居然这么开心,还跟他们聊起家常了。
久历沙场的老将何灌一脸懵逼,
他挠了挠自己的斑白的长发,心道肃王之前不是还嗷嗷叫着要剿匪吗,见了这扬州的禁军怎么开心成了这样,不至于啊。
这些人肉眼可见的毫无卵用,还有不少人是为了应付检查临时从厢军中征调充数,曹筠手下那些禁军都能轻易他们冲地到处乱跑,肃王别是因为太过气愤现在神志出了点问题吧?
见赵枢的姿态如此谦和,一群禁军也忍不住开始诉苦。
有人说朝廷的俸禄被层层克扣,有人说现在当兵的日子太苦实在是活不下去,有人说现在要被迫去给贵人帮佣,不然就会遭到辱骂毒打。
众人七嘴八舌,赵枢始终保持着微笑,让宇黄中用笔一一记下。
“好,好,好,都是好汉子,
本王感谢诸位为守卫一方做出的贡献,刚才说了缺少俸禄之事,本王这十日内就会立刻解决,其余诸事,本王也会想办法慢慢解决,还请诸位相信大宋。”
一群禁军本来就没指望今天有什么好事,没想到赵枢居然承诺会给他们解决军粮供应之事,顿时各个千恩万谢。
赵枢又说,最近有可能会整顿兵力,讨伐附近的山贼,到时候也会组织禁军多多训练,众人一齐下拜,这才兴奋地离去。
宇黄中见军士走远,颇有些忧心地道:
“大王不会是想为这些军士主持大局吧?”
肃王还年轻,如果他真的想借题发挥,不知道要侵犯多少当地官员士大夫的利益,淮东可不比开封,强龙不压地头蛇啊。
赵枢轻轻摆了摆手,微笑道:
“我不是为这些军士主持大局,我只是让这些军士相信我会为他们主持大局。
我们刚来此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已经进行了初步调查,也掌握了主要矛盾,只要针对主要矛盾做出一定的处置,我们就离阶段性的胜利不远了。”
宇黄中完全听不懂赵枢在说什么,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却听得明明白白。
“大王指教的是。”
大宋的上官人人都喜欢微操,明明什么都不懂就开始指挥内行,何灌和韩世忠等人深受其害,在之前的宋夏之战中,被誉为大宋第一名将的刘法更是被童贯一顿微操丢了性命。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肃王来了淮东后不管不顾开始组织人马南征北讨送人头,可肃王居然不急不躁,还真有点大将之风。
“宇学士认为,当下军士们主要的诉求是什么?”
“钱。”宇黄中飞快地道,“此地罕有战事,当兵自然是为了军饷。”
“这就是了,江淮又不是不出精兵,只要我们给足了粮饷赏赐,自然没有问题,
嗯,宋江那边的事情也是一样,招安还是要招的,就让侯知州去,之后的事情咱们慢慢处理。”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
赵枢将现在大宋面对的诸多问题仔细写在面前的白纸上,也总算是对目前的情况有了个大概的认知,
从前他只是认为大宋打仗不行是因为重轻武、苛待士卒和缺少名将,
现在看看,用制度和生产力的角度来解释似乎更符合唯物主义的认知。
尽管大宋的商业发达,可支撑这个国家的命脉还是脆弱的小农经济,大宋开国就不管土地兼并,导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