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苗苗把手上融化的雪水甩掉,远眺天空,淡淡道:“也不知道要下多久。”
“宿主你真不懂浪漫,这雪多漂亮啊!”
“又不是没见过!再说了,雪下太大会闹雪灾。”
小愿不同意这说法:“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嘛!而且下雪也有很多好处啊!能冻死很多害虫呢!现在这个时代可没有杀虫剂来治虫害!”
王苗苗扯了下嘴角,随它怎么说,回到床上打坐练功。
王朵朵王明喜他们也很快醒来,跟王苗苗自然醒来不同,他们是被冻醒的。
“下雪了?”
打开门看见外面世界银装素裹,跟见了什么一样,激动得不行。
也不觉得冷了,当即就冲到院子里往雪里扑。
“哈哈哈~下雪了!我等了好久了呢!”王明喜在雪地里蹦哒着,还裹起雪球来,想要堆个雪人。
“明喜,回去把衣服穿上!”张良芬比他们起得早,正在做饭,听见声音出来看到这一幕,顿时就叉起腰来扮茶壶。
乐得没边儿的王明喜缩起了脖子,小心瞄着张良芬,赶紧跑回屋里穿衣服。
小怂样让张良芬哭笑不得。
被吵得没心思练功了的王苗苗懂不起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不就是下雪吗?至于这么高兴?
王苗苗左手撑着脑袋,出神盯着窗外嬉闹的场面。
上辈子她大部分时间是在热带亚热带环境活动,有时候接到特俗任务也会去往大雪覆盖之地。
有一次就是接到一个拿到实验室研究资料的任务。
那实验室位于极南之地,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目之所及,皆是白雪覆盖。
对雪的感觉,除了冷,还是冷。
那一次任务,她差点死在那里,更差点得雪盲症。
所以王苗苗对雪其实没什么好感,更别谈去欣赏它的美了。
小愿不知道这些,撺掇着让她出去跟他们玩打雪仗。
王苗苗没理它,看了一会儿就继续练功。
小愿两颊鼓起两个小包包,噘着小嘴,活像条胖金鱼:“哼,就知道在家里闷着,你这个宅女!”(o`3’)
一场雪到中午的时候才停,下了得有一尺厚。
吃完饭王德仲就那着个竹竿站在屋檐下,捣弄着屋顶的积雪。
“爹,你这是干嘛?”王苗苗有些好奇,把积雪捣下来干嘛,刚把屋檐下的雪清理开呢。
王德仲笑道:“把雪弄下来,才不会压塌屋顶。”
“哦。”
王苗苗点头,拿了跟竹竿帮忙。
王明喜看得眼热,也想帮,被王德仲赶到了一边:“你小子下手没轻没重的,把瓦片打碎了怎么办!”
王明喜失落:“那等我长大了可以打雪吗?”
“可以,就怕你到时候不愿意帮忙了。”
王明喜羞恼:“才不会呢!”
“是是是,咱们明喜最听话了。”
王明喜这小家伙着实好哄,一句话就把他哄得喜笑颜开。
王德仲好笑,让他站远点,别被捣下来的落雪给砸到。
别看雪花轻飘飘的,这么多雪兜头砸下来可是让人够呛。
王明喜听话的往后退出几步,看着他爹和他姐忙活。
第一百六十一章 做吃食
大雪下得断断续续,温度也越来越低。
德仲麻辣烫的生意那是越来越好。
这天气,来晚热食,加勺辣椒驱寒,比什么都得劲儿。
为此,王德仲家那辣椒油是炼了一盆又一盆。
王德仲他们不傻,辣椒油每天都是限量的,卖完即止。
选菜区的蔬菜类也为了迎合冬季的特性,相应减少了不少,依然还在的就是白菜韭菜萝卜这种冬季生产的蔬菜。
当然,为了满足麻辣烫的多样性,王苗苗又给弄了些吃食出来。
她最先做的就是鱼丸。
家里那么大的池塘,养了那么多鱼,就买了村里几条,现在,是用得到它们的时候了。
王苗苗专挑的草鱼来做,去鱼鳞除内脏,剥鱼皮,除鱼骨鱼刺,只留鱼肉,剁成鱼泥。
之后加入适量清水,精盐,还有泡好的葱姜汁,顺着一个方向搅拌。
冬天说好也好,不怕鱼肉变质;说不好也不好,冻得手实在僵。
王苗苗只好自己上手,谁让就她不怕冷呢,浑身暖融融的。
把鱼肉搅至有粘性时,用手试挤一个鱼丸,放入冷水中,看它能浮起,就往鱼肉里加入搅打成泡沫状的适量蛋清和湿淀粉,熟猪油。
为了做这些丸子,王苗苗还特地种了一批红薯出来做淀粉。
这个时代普遍是用的葛根粉,运气好就能在山上碰着,然后挖回家。
张良芬他们就想用葛根粉来着。
只是在王苗苗看来,葛根这种原生态野生植物,可比红薯稀缺多了。
在现代,野生葛根价格可不低。
而红薯,几角钱都没几个人愿意买。
王苗苗就有些较劲儿了,给别人吃的,怎么能用这种好东西呢!
连夜种了批红薯出来,磨碎过滤做淀粉。
顺便还把粉条给弄了出来,为店里添了个新菜品。
没出意外,很受欢迎。
话说回鱼丸。
仍把鱼肉顺一个方向搅匀,即成鱼丸料子。
然后,用手将料子挤成直径3厘米的鱼丸放入冷水锅中,上火煮开,加入少许冷水保持保持微开3分钟,撇去浮沫,用漏勺将鱼丸捞出。
鱼丸就算是完成了。
这鱼丸的价格自然定得不低,乒乓球大小一个就要五文。
哪怕如此,还是卖得火热。
因为味道着实是好,是从未吃过的味道。
再是萝卜丸子,这个价格便宜些,两文一个。
把萝卜切丝加盐挤去多余水分,加入葱花、鸡蛋、面粉以及各种佐料搅拌均匀,搓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后下油锅炸至金黄。
就这么吃也可以,放汤里煮也好吃。
再来是豆腐泡,定价也是两文一个,这个比起萝卜丸子和鱼丸,更受欢迎,制作也更简单。
只需要把豆腐切成合适的大小下油锅炸就行。
另外还有火腿肠,豆腐皮等等。
王德仲连带着王德昌他们的生意可谓是红火至极。
就是鸿运楼都没他们红火。
苏士维还跑他们这儿来吃味儿:“我说德仲兄弟,你给我们留点儿活路中不中?客人都全往你这儿跑了都。”
王德仲也尴尬。
之前本意是跟他们生意不想冲才开的烫菜店,没成想,还是没能躲得开。
“张掌柜,我们这……我也不好说呀!”总不能赶人走吧?
苏士维拍拍他的肩,摇头:“你还是别说了,唉~要不是咱们交情在这儿,没准还真会给你使两畔子呢!”
王德仲憋红了脸,这话要不要这么直白呀!
苏士维也就过来开个玩笑,顺便来蹭个饭而已。
早在王家准备开店的消息传到他耳里的时候,他就知道会有这样的局面。
王家的吃食新奇。
这种新奇,是他们鸿运楼,甚至是其他商户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拿不出来的。
王家生意红火,占据大半远乡镇的市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他倒是不在意,毕竟苏家也不差一个店的收入。
甚至可以说,这还是苏家乐意见到的局面。
王家有新的吃食,他们苏家可以从中获取的好处不止一星半点。
损失一家生意,其他地方就能以数十倍百千倍的赚回来。
孰大孰小,是个人都算得明白。
所以王家的兴盛,他苏士维乐见其成,还在背后帮了不少的忙,解决了好几批想要闹事的人。
在王德仲这儿吃饱喝足,聊了会儿天,苏士维才慢悠悠离开,走时还不忘带上几串关东煮走。
说什么走回去就饿了,免得再回来一趟。
王德仲白眼翻上天,也亏得苏士维厚脸皮说得出来。
也不知道他那胃怎么长的,精瘦的身材,吃盆大一碗,居然没见他肚子鼓起来。
还说出这么一番话。
厉害厉害!
苏士维开玩笑的那番话,王德仲也没放心上。
找茬?没谁找茬啊!担心那么多。
要是苏士维知道王德仲的想法,怕是得吐血。
不得不说,王德仲他们真的是太幸福了,日子顺风顺水。
下雪了,也就意味着年关将近。
看着难得出太阳的天气,王苗苗闲不住,她想到上辈子过年前,华夏家家户户都会罐腊肠,腌腊肉。
她是越想越心动。
想着空间里还剩下的两头野猪,王苗苗觉得可以试试。
王德仲他们在镇上慢活,王苗苗就在家忙活。
把野猪肉肥瘦兼半切成拇指长条,加入盐,姜末,花椒胡椒还有自制的十三香,再倒入适量的白酒腌制。
再把猪小肠用竹片刮去里面的粘膜,只留下外衣,也就是罐香肠用的肠衣。
为了罐香肠方便,王苗苗还去砍了个根竹子回来做灌肠器。
把腌制入味的肉一条条的灌进肠衣,花花白白,肥瘦相交。
用细棉绳分结,然后用竹签在肠衣↑均匀的扎些小洞,方便更快风干水分。
王苗苗在现代看别人都是把腊肠掉在防盗网上风干。
在古代只有房梁,王苗苗看了眼外面素白一片,果断拿去挂在了厨房房梁上。
真要挂外面,第二天就成了冻肠。
腊肉更好做了,把盐巴和大料放干锅里炒香,然后磨成粉均匀涂抹在头上,喜欢烟熏的还可以用松柏枝熏一熏,更香。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过年
春节这个重大节日,对于王苗苗来说也就仅限于一个节日。
节日的意义就是应该吃顿好的。
所以跟王明喜他们的欢欣期待不同,王苗苗一天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想起来的时候就做点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
除夕前三天,王德仲就把店门关了,暂停营业。
拉着张良芬把镇子逛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