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春燕微笑道:“好的,妈,明天周五,也没什么事情,我就在家里处理两个文件,然后陪陪你们。”
赵雅琴:“这还差不多,没白养。”
“嘿嘿!”王春燕抬头冲赵雅琴微笑。
在家里,她还是那个聪明伶俐地傲娇小公主。
王春燕睡之前给杨振宇发了一条信息,说明天暴雨天气,请假休息一天。
杨振宇毫不犹豫答应了。
不仅答应了王春燕,有几位住在县里的员工,杨振宇也发去了慰问,考虑到道路积水、泥石流等不确定性的安全问题,杨振宇让他们留在家里办公。
这不是开玩笑,从县城到杨家湾村的这条老路,开山而建,几乎是挂在山体中间的,下大雨经常会发生滑坡等突发性事件,这也是修二级路要经过青木乡周围三个乡镇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场暴雨超出了杨振宇的认知,连续下了两天,还没见停下的味道。
多家农户的后洋沟积水严重,灌入房屋内。
“照这么下下去,地里的庄稼要完了啊。”王秀英坐在门前望着屋檐挂着“瀑布”感叹道。
杨振宇进屋换了一双水靴,穿上皮革雨衣,准备出门。
“旺旺旺~”
黑虎担忧他,猛叫了几声。
王秀英担心道:“孙儿,你注意安全啊。”
她清楚劝是劝不住的,杨振宇责任心强,现在肯定担忧村里的其他农户的安全。
杨振宇回头冲老妇人微笑点头,冒着大雨,去了二组,二组靠着河沟,这么大的雨,河沟肯定涨水,要是出现意外事故就麻烦了。
他得代表村委班子去传达政府党委的关心。
张明康和他不谋而合,两人在路上碰见了。
张明康扯着嗓子吼道:“小杨啊,你怎么来了?
你回去,我去通知,我比你熟。”
杨振宇也跟着吼道:“张叔,我跟你一起,我也担心二组的村民。”
“好!你慢一点。”
两人相隔不足一米远,也得扯着嗓子吼才能穿透雨声传到另外一个人的耳朵里。
两人在人形便道上已经看到河沟涨水的情况了,快要漫过河堤了。
河堤是今年村里花钱修的,沿着河沟两边的住户而建,足有三四米高,但是汹涌的洪水拍打着河堤呼啸而去。
此时,还有农户在河沟边上的菜地里,冒着大雨挖沟,把沉积在菜地里的雨水排出去。
赶紧跟着张明康跑上去劝说道:“我的大姐诶,几块菜地值几个钱啊?你快点进屋去,别被洪水卷起走了,命搞没了,后人得多痛苦啊。”
“没事的,张支书。”
妇女不当回事儿,还笑着道。
张明康只好强制上前抢了她的锄头,用批评地语气道:“你好好在屋头待着,你要是被冲走了,这事儿跟村里拖不了关系。
到时候村委又说不清出,之前又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大姐,你听我的,人没事,比什么都强。”
妇女对杨振宇和张明康笑了笑,乖乖地进屋了。
“小杨,我去找二组的大队长,让他去传达防汛工作,你在周围看看农户家里的情况。”张明康道。
杨振宇点了头,顺着河沟边上的马路往下走,看见几个学生正在拿盆从屋里往外舀水。
杨振宇跑到门口看了一眼,堂屋都积了鞋底子深度的水了,关心道,“你们的家长呢?”
“妈妈在后面掏后洋沟,爸爸去西瓜地了。”
杨振宇瞬间震了一下身子,掏后洋沟属于正常防汛措施,但是此刻有村民跑去瓜地是杨振宇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种大暴雨对西瓜苗的生长肯定会有影响,如果连续下上几天,排水不畅,西瓜苗很有可能因为长时间浸泡死亡。
今年全村种了六百多亩西瓜,很多农户想着种瓜赚钱,其他的粮食作物也减少种植了,对他们来说,瓜地就是命根子。
杨振宇一心念着农户家里的受灾情况和他们的人生安全,却没想到在农户眼里,此时没有比保护西瓜苗更重要的事情了。
二组的瓜地属于地势较陡的斜坡地形,农户把原来的田土改为了西瓜地,很多地方非常容易积水。
杨振宇赶紧往瓜地跑,到现场,看到至少有十几人都在瓜地里,披着蓑衣、雨衣,打着雨伞在挖沟渠。
泥水不断倾泻而下,流向马路和河沟。
杨振宇踩着泥土,一步一滑走了上去。
有人注意到了杨振宇的身影,“杨主任好像来了。”
“哪里?”
“那是不是杨主任?”
杨振宇看到二组队长也在,加快脚步跑上去道,“张支书去找你了,让你去传达防汛工作,你跑这里来干什么?”
二组队长道:“杨主任,我正在组织农户抢救西瓜苗。”
杨振宇气没打一处出,破口道,“你这个脑子在想啥?什么时候了,还想着西瓜苗,要是遇到滑坡怎么办?人搞没了,你负责?”
二组队长被劈头盖脸一通臭骂,瞬间僵住了。
旁边的农户道:“杨主任,不会有事的,我们都习惯这种天气了……”
正说着,远处一块大石头夹带着泥土滚向河沟,发出剧烈的响声。
所有人回头看过去,全部僵在原地。
0356 损失严重
杨振宇从二组队长手上抢过锄头,责备道:“还愣着干啥?组织人撤退。”
其余人都傻傻地站在原地看着杨振宇。
刚刚滚下去的大石头,并没有吓到他们,在地里刨了几十年庄稼了,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甚至更加凶险的情况都遇到过,人这一辈子,哪有那么顺利。
二组组长觉得自己好像没做错什么,组织人保护庄稼受灾,也属于抢险救灾,他年轻的时候,可是从洪水里救起过上百斤的大肥猪,村里还给他发了一个奖,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
出于这种意识,下了两天暴雨,他立马就组织人手来瓜地里抢险了。
杨振宇更看重村民的生命安全,因为你无法预计意外会不会来?
二组组长看着杨振宇一脸严肃地模样,只好应了他,回头冲着所有村民大声吼道:“全部撤离。”
有些农户显然不愿意看到西瓜苗被水泡着,但是雨下的越来越大,砸在身上也有了疼痛感。
他们也不想让杨振宇为难,最后还是拿着农具迅速撤离了。
一行人走到马路上,碰上了张明康,张明康冲着二组队长用问责的语气道:“你跑哪里去?电话,电话打不通,屋头,屋头门锁着。”
队长应道:“张支书,我组织人去抢救瓜苗了。”
张明康道:“都什么时候了,瓜苗有命重要?”
在这一点上,张明康和杨振宇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张明康冲扛着锄头的村民道:“照这个势头下去,河沟还要涨水,我已经安排杨川从粉条厂拉口袋过来了。
一会儿都帮帮忙,口袋装上土,把河堤再堆高一点,不能让洪水冲到屋头去了。”
又对二组队长讲道:“你马上去通知周围的农户,大人都来帮忙,趁早把水堵住。”
以前没修河堤的时候,张明康没少组织村民堵洪水,很有经验,反应迅速,把工作安排了下去。
村民们应了一声,冒着大雨行动了起来。
张明康回头拍了一下杨振宇的肩膀,“瓜地应该不会有事的!”
他是在安慰杨振宇。
今年全村的西瓜种植计划是杨振宇提出来的,他这个直接责任人肯定是最担忧的,何况这是第一年种植,今年受挫,明年参与的种植户会更少,创建西瓜产地的想法更难实现。
张明康还想到了杨振宇自己后山的二十亩瓜地,那都是单颗种子就要七八块的进口西瓜啊,光是种子就花了二三十万,这雨要是不停,一直下下去,损失太惨重了。
杨振宇原本没想这些,今天出来考察村里防汛情况是出于他这个村主任的本职工作,看到二组种植户抢救瓜苗的情况,再经张明康这么一提,他想不担心都难。
但是眼前最重要的还是村民们生命、房屋安全,地里的瓜苗只能往后放一放去思考。
等到杨川把袋子送到,赶来参与堵洪水的几十个村民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了。
张明康对杨振宇说:“全村上下,就二组的情况最严峻,我留在这里,你去其他组看看情况。
必须强调生命安全是第一位。”
杨振宇点了点头,坐上杨川的车去了。
正如张明康所讲,整个村子的情况,只有二组最严峻,其他组的农户对待这种天气也有经验,家里受灾很轻。
杨振宇能够冒着大雨下村去慰问他们,他们很高兴。
但是不免每户都会问到西瓜地的事情。
杨振宇为了稳住种植户不去做冒险的事情,都答复道:“等雨停了,村里会统计受灾情况,然后想办法解决,你们不用担心。”
种植户听到这句话,心里安稳了不少,因为他们信任杨振宇。
杨振宇深刻体会到了一句农村的俗话“人算不如天算!”
即便他有系统帮助,努力打开了销售渠道,也敌不过老天爷的一场大暴雨。
毫无疑问,西瓜地损失惨重。
这场雨持续了将近一周时间才停下来。
中间小雨下了三天,种植户有序地在村委组织下抢救过一次瓜苗。
然而平均降水量已经超过了80,最大的时候甚至超过了110,积水相当严重,抢救也于事无补。
雨一停,天气预报显示要放晴,杨振宇和张明康立马组织西瓜种植小组开会。
杨振宇部署工作道:“杨松、王梅,你们组织人统计损失情况,今天之内,把详细情况报上来。”
两人点头。
杨振宇问杨文举:“补种还来得及吗?”
杨文举微微摇头,不敢保证,直言道:“如果受灾严重的是二等地,可以补一些晚熟品种,就是成熟时间往后推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