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振宇抬头道:“财务部那边下来的贷款有五百万,钱是充足的,我想要的是能不能把两种结合一下,保证年底能够出栏一批,同时也能够满足母猪的正常繁育。”
0403 立体养殖技术
张明康清楚杨振宇的想法,杨家湾村引进两头乌最大的价值是制作火腿销售,现在距离年前还有七八个月,是有可能赶在那个节点出栏的。
但是50头基础母猪猪场确实是最持久有效的养殖模式。
两者想要同时兼顾,就有点困难了。
张明康脑子一转,看向技术员,“要不建两个养殖场?”
技术员从张明康的谈吐可以看出来,在养殖这块,他算是个外行。
没等技术员回话,杨振宇直接摇头否定了张明康的建议,“占地面积太广了,而且额外成本会增加许多,一点也不现实。”
技术员同意杨振宇的看法,“杨总说的对,的确没有那个必要。”
杨振宇突然来了灵感,对技术员说:“你刚刚讲的两种模板都是最常见的平房养殖场,有没有那种楼层养殖场,一楼可以作为纯育肥养殖用地,二楼可以作为母猪繁殖用地……”
技术员看着杨振宇一阵比划,激动道,“杨总,你提到的是立体养殖。”
“对,就是立体养殖。”杨振宇道。
“目前国内有一些立体养殖示范点,但是技术方面不算太成熟,也很难推广。这种立体养殖技术,不是简单的叠加楼层,而是通过智能化管理达成生猪养殖的各项条件。”,技术员实事求是地分析道,“我对立体养殖也不算太熟悉,但是可以肯定一点,这种养殖方式节约土地,有利于提升养殖效率、促进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
杨振宇听技术员分析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养殖方式有什么弊端吗?”
技术员思考道:“以我个人的经验分析,立体养殖的饲养密度很大,防疫工作很难做,如果做不好病毒隔离,一旦发生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底,还是需要非常成熟的技术来实现封闭式区域管理和智能化控制通风,确保生猪和外来病毒隔离。
立体养殖模式的成本会更高,有可能是我们刚刚考虑的模式的预算成本数十倍。”
张明康破口道:“这么高?”
就按十倍算,建造这种立体养殖场也得上千万的成本。
刚刚还觉得五百万充足,瞬间感觉没戏了。
张明康见杨振宇陷入了思考,没去打扰,继续和技术员讨论两种常规养殖场。
杨振宇突然回过神,问技术员,“你知不知国内哪家公司在做立体养殖?”
技术员似乎已经感觉到杨振宇的决定了。
杨家湾村建什么类型的养殖场,家华种猪保育基地不会有多大损失,本身就是考虑到杨家湾村要从基地大范围引进两头乌,张总才让他来现场提供技术指导的。
如果杨振宇选择立体养殖模式,他还省了不少力气。
所以技术员也没必要为了公司利益藏着掖着,反过来如果他的建议真的能够帮助到杨家湾村,更有利于促进两家公司的友好合作关系。
技术员回应杨振宇道:“杨总,不瞒你说,在四川的广安地区已经有公司开始采用立体养殖模式了,从我得到的信息看,效果还不错。”
“哪家公司?”杨振宇问。
“新希望集团。”,技术员如实讲道,“据我了解,新希望集团的立体养殖模式在广安取得成功之后,今年有准备建设一个更大的立体养殖项目,你可以在网上查一下,据说总投资27亿,占地739亩,设计存栏种母猪6750头、育肥猪48万头,年产猪仔16万头,出栏育肥猪10万头。”
张明康露出一副惊讶地表情,“这么大的养殖规模!”
杨振宇接话道:“洗希望集团的养殖规模越大,就越说明他们的立体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技术员点头道:“杨总分析的很有道理,洗希望集团前不久提出了总投资超过300亿的川猪壮大计划,我猜测这个立体养殖项目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嗯嗯,我们可以尝试和新希望集团接触一下。”杨振宇道。
张明康的想法虽然有些不同,但是他也不反对杨振宇的意见。
他选择的是眼下最适合杨家湾村现实条件的养殖场模式,杨振宇看的是长久的养殖模式。
只要建设成本够,立体养殖也不是不可行。
不过张明康听完刚刚技术员的话,关心道,“新希望集团会看上我们这种几百头的小项目?”
杨振宇露出了笑容,“几百头只是眼下的规模。”
张明康道:“杨主任,我知道你眼光看的长远,但眼下的问题是我们对这种立体养殖一无所知,能不能接触到新希望集团的项目负责人都很难说,何况他们的技术不一定会给我们用。
即便可以,投入的成本可想而知,我估计千万都少了。”
技术员以为张明康和杨振宇之间产生了分歧,坐在中间没插话,有些尴尬。
杨振宇看到技术员的表情微笑道:“我们只是正常讨论,要不这样,你先回公司,等我们决定之后再联系你们。你回去告诉张总,猪是肯定从你们基地引进的,让他放一万个心。”
看向张明康,“张支书,这段时间的伙食住宿费,还有来回的车费都给他报一下,确实是我们先前考虑不周,麻烦他跑了一趟。”
杨振宇做出这个决定,张明康基本清楚杨振宇的选择了,没站出来继续争论,而是对技术员说,“你跟我一起去一趟财务部吧。”
“好,感谢张支书和杨总。”技术人员起身感谢道。
张明康和技术员出去之后,杨振宇上网查了一下新希望集团的立体养殖项目。
能够从网上了解到的资料有限,据公开资料显示,新希望正在研发面向未来的5s立体楼房养猪模式。5s指的是“科学、安全、智能、节能、聚落化”。
新希望集团已经正在京城平谷建设了“5s智慧猪场”。该项目将使用轨道测温机器人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异常体温猪只
使用自动分群系统,根据猪只体重分群管理精准饲喂。
使用智能保温设备、铲屎机器人、人物车智能追踪和消洗设备体系等。
该项目力求做到:“一猪一防控、一猪一环境、一猪一饲喂、一猪一档案”。
杨振宇大开眼界,真正意识到了杨家湾村距离现代农业的遥远距离。
0404 需要说话有分量的人
张家华听说自己派到杨家湾村的技术员返回公司了,担忧起来,赶紧找来人问个清楚。
“杨总他们是什么意思?”张家湾问。
技术员如实道:“张总,杨总的野心很大,他对我们提供的两种养殖场模板都不满意。”
“养殖技术这块,我们已经非常成熟了。”张家华表示不解。
技术员道:“杨总想要引进新希望集团的立体养殖模式!”
张家华瞪大了眼珠子,随即轻蔑一笑,心里道,村里搞养殖用的着那么大费周章吗?但是嘴上没说出口。
他惦记着杨家湾村几十万的生猪生意,虽然没能在养殖场的建设上帮上忙,但是生猪的价格还是可以优惠一点的。
张家华叫技术员下去之后,立即给杨振宇去了一个电话,他得稳住这笔生意,光是技术员带回来的承诺没什么可信度,得杨家湾村现在的实际掌权人说了算。
杨振宇听见电话声响,拿起看了一眼,是张家华打过来的,已经猜到张家华想说什么了?
不过张家华这类生意人说话做事还是很有分寸的,让你感到很舒服。
杨振宇接听电话,电话那头,张家华用抱歉的语气说,“杨总,实在不好意思,我们公司的养殖技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和智能化养殖技术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没能帮上你们,我心里挺愧疚。”
杨振宇心里笑了笑,嘴上道,“张总有心了,这件事也是我们考虑的不周到,让你们公司的技术员白跑一趟。”
张家华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之后,奉承道,“杨总的眼光看的很长远,智能化养殖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大趋势,不仅仅是你们村,我们这类公司也得跟上时代潮流,不然就会被淘汰。
与杨总这样有格局的企业家合作,是我们的荣信,同时也给我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张家华说这些话似乎不需要思考,在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模板,想用的时候取出来就行。
直白一点讲,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总之能够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就行。
又是抱歉,又是拍马屁,杨振宇想不知道张家华的用意都很难。
笑着道:“张总,养殖场的建设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引进两头乌试养的结果是可行的,这半年来没有出现过疑难杂症,猪仔已经成长到出栏的体重了。不得不承认你们公司培育的生猪质量非常好,我今天上午还在和张支书谈要是立体养殖场能够建起来,就扩大引进规模,母猪和生猪都从你们公司引进。”
杨振宇的话,句句说在了张家华的心坎上,张家华赶紧表态道,“杨总,我一定给你们备最好的猪,若是需要其它帮助,随时开口,我能帮一定帮。”
“我记住张总这句话了。”
“行,有事随时联系。”
张家华最后满意地挂掉了电话。
他对杨振宇的态度是满意地,但是光态度还不行,之所以承诺随时愿意给杨家湾村提供帮助,实际上是找了一个噱头常联系杨振宇,有意无意地试探和提引进两头乌的事情。
杨振宇当然清楚张家华的这些小心思,不过他现在关心的事情并不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怎么把这个立体养殖场建起来?
首先要清楚一点,新希望集团的5s智慧猪场,还处于一个概念性的状态,就和杨振宇之前思考的“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