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杀猪开始修仙-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奎一愣,眼中泛过一丝感激,“值,一千两都不为过,我这就回家给你拿!”

    “哎,等等…”

    刘老头连忙伸手拦住,

    “老夫敢保证,你这回去肯定是个死。”

    张奎眉头一皱,“怎么说?”

    刘老头微微一笑解释了起来。

    原来朝廷那钦天监是个欺软怕硬的衙门,普通邪崇还能出手,像这种厉害的妖魔势力根本不敢招惹,反倒是会打扫搜刮一番。

    当然,对百姓自然是另一套说辞,许多混江湖的人心里都门清,只是不敢说。

    现在回去,不仅拿不到钱,反倒是会丢了性命。

    张奎沉默了一下,突然摇头失笑,“原本以为是个太平世界,却没想到朗朗乾坤后白骨一片。”

    “可笑可笑…”

    ……

    两日后,张奎在山上看到钦天监的人马尽数散去,立刻向县城而去。

    城外密密麻麻全是坟包。原先人来人往的小城如今已沦为鬼域,一片狼藉。

    每个大户人家里都被翻了个底朝天,包括他藏在卧室床下的上千两银子也消失不见。

    张奎对这些并不在意,盯着县城中央一个数百米的巨大深坑若有所思。

    这里原先是县衙所在,看来下面埋了什么东西,才是余塘县遭灾的原因。

    随后,他又来到了手下们埋葬的地点,坐在地上,拿出从酒馆翻出的一坛老酒。

    喝一碗,倒一碗,直至精光。

    沉默了一会而后,张奎哈哈一笑,一下子将碗扔掉,“今生缘尽,兄弟们路上走好,走啦!”

    起身后,张奎随手拾起一根树枝,将满头长发挽了个乱七八糟的道髻,大踏步向着远处的刘猫儿师徒走去。

    “刘老头,你说要我打工还债,总得有个去处吧?”

    “哈哈哈,江湖之大,天地之广,何处去不得…”

 第六章 江湖异人心中藏鬼

    泗水渡,位于大乾朝淮水城附近,依托南北运河水利,由一个渡口渐渐发展成小镇。

    那走商的、押镖的、干苦力的,再加上路径此地的江湖人士,三教九流汇聚,烟火市井味越发浓郁。

    一间四面通风的木质茶楼内,瞎眼的说书先生啪的一声扣下醒木。

    “却说那清江府余塘县,忽如一日天光暗淡,打云端跳下个蓝脸红面的披甲恶妖,身高八丈有余,哇呀呀一声口喷烈火…”

    下方有的茶客聚精会神听着,但大部分显然都心不在焉,眼神不时瞅向对面一家“金盛赌坊”。

    这些人或疤脸横肉、或头戴斗笠,眼神诡秘阴暗,刀剑勾斧摁在手底,显然都是刀头舔血的江湖人士。

    半晌,赌坊门突然炸裂,一个个人影从里面惨叫着飞了出来。

    紧接着,一名面如冠玉的白袍公子摇着折扇走了出来,微微一笑对着四方拱了拱拳。

    “各位江湖同道,今年的‘苦心丹’,我们天鹰山庄志在必得,还请诸位赏个脸面。”

    茶馆内的一众江湖人士顿时惊呼,

    “‘银剑公子’陈无双,怎么他也来了?”

    “天鹰山庄插手,今年怕是没希望了…”

    “呸,也不怕撑死!”

    “……”

    而在茶馆二楼包间内,李冬儿在窗前托着腮帮子一脸花痴。

    “‘银剑’公子丰神俊朗,不知那家姑娘有幸能够嫁给他…”

    桌子另一边,

    张奎脸红脖子粗,浑身发抖,一忍再忍,终于忍不住噗得一声哈哈笑了起来。

    “淫贱公子…哈哈,顶着这名字出来混,哈哈哈…江湖果然有意思…哈哈…”

    “张奎!”

    冬儿顿时恼羞成怒,如炸毛的小猫一般冲上来又抓又挠。

    张奎混不在意,自顾自端起酒就是一大口,“看来老张我也得弄个响亮的名号,要不叫空虚公子得了。”

    “就你,跟个大狗熊一样,还公子…”

    李冬儿掐着腰一脸气呼呼。

    张奎继续逗道:

    “行行,不侮辱你偶像了。”

    “偶像是什么?”

    “就是你倾慕的对象喽。”

    “哎呀,讨厌,谁倾慕他了…”

    “你脸怎么红了?”

    “才没有…”

    一旁的刘老头笑着摇了摇头,“好了,别闹了,赶紧吃点东西咱们就走。”

    张奎拿起个肉包子扔进嘴里,斜眼一瞟,“我说刘老头,你就对那什么‘苦心丹’没点儿想法?”

    刘老头嘿嘿一笑,

    “‘苦心丹’,延寿十余载,那个不想要,每年都要死伤无数,老头我快入土的人了,还是安安稳稳挣点儿银子合算。”

    张奎吞下最后一个包子站了起来,“那走吧,也不知道你挣那么多银子干什么。”

    刘老头拿起东西直摇头,

    “世人都言长生好,唯有银子少不了,哎,穷怕了…”

    三人下了楼,张奎那恐怖的身躯顿时吸引了一帮江湖人士的目光,盯着他们不断上下打量。

    张奎冷哼一声,豹眼环睁,

    “你们瞅啥!”

    一股恶煞之气弥漫大厅,众江湖人士连忙转头,装起了相。

    “哎,老李,这顿饭我请。”

    “不不不,我请。”

    张奎冷笑一声,大步走出门外。

    店小二低头哈腰,

    “奎爷路上慢走,有空再来。”

    张奎哈哈一笑,

    “这称呼不错,看赏!”

    说完,头也不回,随手弹出一枚银子,砰的一声镶入茶馆立柱。

    张奎走后,众多江湖人士松了口气,“好家伙,这道士真凶,怎么从没听过这号人,那冒出来的?”

    “跟被猛虎盯上一样,浑身是汗。”

    “今年的‘琼花会’怕是要出大事…”

    …

    却说张奎和刘老头师徒离开余塘县,本也没有什么目标,也就随意打晃。

    路上刘老头问张奎有啥本事,张奎心思一转,说会捉鬼降妖,刘老头顿时大喜过望。

    原来大乾朝邪崇肆虐,那些厉害的自然无人敢惹,近乎人类禁区,但普通的也是不少。

    一般人哪请的动钦天监,所以民间驱除邪崇也是一份相当赚钱的买卖。

    张奎有心打野升级,也就跟着刘老头师徒组成驱魔三人组,刘老头师徒负责后勤,张奎只管动手,三人开始浪迹江湖。

    刘老头消息灵通,得知泗水渡一漕运大豪幼子中邪,请了钦天监也治不好,放出重金悬赏,于是三人匆匆而来。

    这名大豪姓余名盖山,不仅是漕帮的十三路魁首之一,还和宫内某个贵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泗水渡近乎大半的人都在他手下谋生。

    地方也很好找,亭台楼阁纵横交错的庄园近乎占了小半个城镇,一条街后就看到了那高高耸立的牌坊,写着忠义孝悌等字。

    刘老头低声说道:

    “前些年北方遭灾,余盖山不计酬劳组织运粮,虽然损失不小,但得了这块牌坊,也算是朝廷承认的江湖大佬,谁都得给个面子。”

    张奎若有所思,

    “呵,看来这件事有猫腻。”

    说话间,三人就穿过牌坊来到了一个朱漆大门前。

    张奎身材魁梧,头上随意绑着道髻,身背巨剑,刘老头师徒才刚到他的胸口,三人奇异的组合立刻吸引了门卫注意。

    这几个门卫具是身强力壮的汉子,虎口布满老茧,显然都是好手,但看到张奎还是心生警惕。

    “站住,干什么的!”

    张奎没有搭理,左右打量着这座豪宅,刘老头则上前一步微笑着拱手,

    “听闻府上公子中邪,吾等正为此事而来。”

    门卫大汉吃了一惊,态度转为恭敬,“劳烦稍等,我这就去禀报。”

    这世界虽说有妖有鬼,但并没有什么修真大派,有本事的要么隐逸山林,要么开观建庙,各种奇人异事传说层出不穷。

    张奎无论从身材长相,还是气势,怎么看都是个异人,因此无人敢懈怠。

    没一会儿,一名肥胖的管家就急匆匆跑了出来,看到张奎后目露惊色,恭敬地弯腰拱手,“这位道长,里面请。”

    三人跟着管家大摇大摆进了院子。

    这座宅院楼阁布局严谨,又有水榭走廊处处相连,古树林立,随处可见水塘假山,显然很是下了番功夫。

    行至客厅,那位余盖山竟然亲自出来迎接,身后还带着几名手下。

    这人身材魁梧,身着红色员外袍,黑面长须,眼中满是忧色。

    “诸位道长,里面请。”

    几人客厅坐下后,余盖山很热情的让人上茶,随后左右聊天,言语中探究张奎他们的底细。

    刘老头也是个老油条,那会让他摸清楚,两人客客套套你来我往。

    张奎顿时不耐烦,

    “余魁首,你也别管我住的那座山,修的什么法,赶快带你儿子出来,我给你弄好就付钱走人。”

    余盖山不怒反喜,前几个来的,见面就是一通乱吹,上场则一个比一个拉夸。

    这位干净利落,反而让他心里踏实了一些。

    “道长别急,旅途劳累,还请歇息一番,让余某略做款待。”

    说着,就起身吩咐大摆筵席。

    张奎三人虽说茶馆里垫巴了一些,但眼见一道道珍馐美馔上桌,也敞开肚皮吃喝起来。

    而这位余魁首,则慢慢道出了苦处。

    他那幼子余文昌自幼不喜经商练武,对诗书倒是挺有天赋,为人彬彬有礼,周遭人皆称君子。

    余盖山也很欢喜,一心替余文昌扬名,想要让自家儿子科举有所作为。

    谁知这小子不知怎么突然性情大变,动辄打骂下人,言语粗俗,竟还想强奸父亲小妾。

    这种丑闻当然要遮掩,所以做起事来扭扭捏捏。

    但麻烦的是,无论钦天监还是其他人,都一口咬定余文昌没中邪,只是品性大变。

    余盖山无奈,只得放出消息悬赏。

    张奎也听出了意思。

    中邪已经成了遮羞符,无论能否找出原因,为了余文昌的名声,对外都要说中邪。

    “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