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席人生体验官-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陆兆鸣却不知道陈子荣的背景,注定要吃大亏!

    “三日前,哈尔滨市特务科成功捣毁一个共谍地下组织,抓获共谍十六人。特务科高科长宣布彻底捣毁冰城的共谍情报组织,另有多名共谍人员在逃,提供消息着可获重赏,黄金十两。”

    陈汉看着新闻稿顿时心头一紧。

    要出事了!

    至于上次穿越前做下的事情,系统主动帮忙完美收尾,半个月前,老乞丐没有熬过这个冬天,开枪当天,几名见过他身份的宪兵,则在回程路上死于汽油爆炸,惨遭烈火焚身酷刑。

    这是系统的“规则”,会按照体验官的性格、身份、背景、在不同世界推演着不同的身份“活”下去,无关主角是否存在,但却按照体验官的需要运行。

 7 扛起组织大旗

    “绍华,这次捣毁共谍组织的新闻和上一回绞刑犯谢子荣有关吗?”陈汉拿着新闻稿抬头问道。

    如果两起新闻是一次事件。

    那还好说。

    如果是分开的两起事件,冰城党组织可能就覆灭了。

    这可是跟电影不一样的剧情。

    原因?

    “不是。”邓绍华拿着钢笔,轻敲桌面,摇摇头道:“上回关于谢子荣的新闻,一个月前已经发布了。”

    “这次的新闻。。。是一个月前,有几名宪兵队在关东旅社死于共谍袭杀,影响很大。”

    “程市长震怒,下令特务科联合宪兵队大举肃清共谍!”

    “再加上最近中苏边境共谍活动猖獗,高科长秘密筹备之下,还抓住共谍的尾巴,将冰城共谍给一窝端了。”

    “据说,高科长明年就要调到新京(长春)总部任职。”

    “高升啦!”

    “嗯?”陈汉双手拿着新闻稿,眼神中流露出镇恐。

    “冰城党组织的覆灭是因为我?”他心中闪过一个想法,旋即又被推翻:“不,特务科、宪兵队的职责本身就是打击地下党组织!”

    “上次的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导致这次穿越之后的电影背景产生改变。”

    “党组织真的覆灭了吗?”陈汉心中深起浓浓的担忧。

    要知道,乌特拉行动由于谢子荣的叛变,自“楚良”、“王郁”、“张兰”、“张宪成”四位同志入境以来,一直就处在敌人的包围与严密监视当中。。。

    他们自顾不暇,身处险境。

    最后,楚良与张宪成两位同志英雄牺牲。

    而乌特拉行动则是由一直潜伏在冰城特务科内的我党高级情报员“周乙”同志,不惜冒着暴露的风险与上级联系,联系冰城地下组织的其它人员,代替楚良、王郁等人完成。

    某种程度上,楚良、张宪成等人起到了“声东击西”的效果。

    最终,乌特拉行动圆满完成。

    可换个角度看,楚良、张宪成等人的行动确是失败的。

    原因不在他们,而在叛徒出卖,将他们置于悬崖之上!

    可现在冰城情报组的覆灭。。。就代表没有另一股人手能够替行动小组完成乌特拉行动,而乌特拉行动的具体计划、安排等等。。。。。。

    四名同志分成的两个AB小组都不知道。

    A组只是掌握和冰城上级的联络密码,B组则掌握着行动密码的翻译本。

    现在冰城上级组织都已覆灭。

    两个行动小组怎么办?

    虽说,通缉令上还有几个在逃的情报人员,但是几个在逃人员怎么敢出头、敢联络、是否有用密码本等等?

    眼下的形势比电影里要危险百倍!

    “希望他们还没有进入冰城地区展开‘乌特拉’行动。”陈汉心里暗暗祈祷。

    如果乌特拉行动还未展开,那么四名同志还可通过苏联与我党上级联系,继而改变/更正计划。

    如果行动已经展开,那么行动将陷入被掐断的僵局,无人能领导“乌特拉”行动进行!

    试问整个冰城。

    还有谁!有谁!有谁能够知晓乌特拉行动的整个行动方案!

    “我吗?”

    陈汉心头突然跳出一个答案。

    “靠!”

    他吓了一大跳。

    好像整个冰城确实只有他!他!知晓整个乌特拉行动的方案,而且还知道伪满洲国政府的计划,能够掌控全盘,带领同志完成任务/走出困局!

    可是他明面上是《康德新闻》的报社编辑,暗地里又是关东军的特高课“猎狗”。

    关东军特高课就不用说了,日本大间谍机构,《康德新闻》又是伪满洲政府的官方媒体,原名《大同日报》,1932年在长春创办,现搬到哈尔滨办公,为“东亚共荣圈”,及“中日提携”、“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经济一体不可分”等卖国观念充当着喉舌…

    嗯,现在伪满洲国在位的正是“末代皇帝”,“劳改模范”溥仪大帝,今年按照伪满洲国年号则是康德四年。

    他这个身份翻来覆去的看,从上到的看,从里到外的看。。。

    怎么看怎么都古怪!

    最古怪的是他有一颗爱国之心啊!

    这些身份配上一颗爱国之心,操,这岂不是最完美的掩护?

    更加方便陈汉做事。

    “要先确定时间线。”

    “知道乌特拉行动进行到哪儿一步了。”

    陈汉心中暗暗想道。

    随后,他认真检查过一遍新闻稿,抖抖文稿,便起身离开办公桌。

    绕过两张桌子,穿过一条走廊,起身来到审核组的办公区。

    审核组位置比较少,全部就四五个人,而新闻组则有二十多个人,占据办公区一大半的桌椅。

    新闻组的份量最重。

    审核组却权利最大,一切新闻都需要审核组签字审核,最终才可以发布刊登。

    《康德新闻》是官方媒体,发布的每条新闻都有政治意义,是会被人深入解读的,特别是伪满洲国的官寮和商人。

    而他们也是要为自己签字的文稿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被调查、拘捕、问话。

    正常而言,新闻组的编辑,不可能会插手审核组的事。

    因为有风险!

    审核组也不会让新闻组插手!

    因为职权过界了!

    现在摆明是陆兆鸣和审核组通过气了。。。。。。

    “黄组长,我是子荣,陆主编让来我帮忙。”陈汉将文稿放到黄组长的桌面,黄组长却不咸不淡的点点头,用钢笔在文稿上批注,就连脑袋都没抬一下,便算应和了陈汉的话,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很忙碌的样子。

    陈汉眼睛一眯,心里有了注意。

    “绍华,你说最近报社正愁销量问题?”

    陈汉回到位置上问道。

    “对啊。”

    邓绍华点点头。

    “张社长已经开了三次大会,每次都要求各部门找新闻,想办法,拿出能够增加报纸销量的方法。”

    “你也知道,《康德新闻》只有政府上班的人,或者是一些在满洲国做生意的老板才会买……”

    “那些人要靠给日本人打工混饭吃,当然要买报纸关注满洲国的事态。”

    也就说,代表着汉奸报纸只有汉奸看。

    而《康德新闻》的口碑其实很不好,普通民众绝不会买《康德新闻》的报纸。

    《康德新闻》又作为带有政治使命的官方媒体,是要替日本人鼓吹“东亚共荣”的。

    只有汉奸看就等于没发展。

    眼见宣传没有什么成效,自然是会施加压力问责。

    《康德新闻》的张社长就有很大压力。

    日本人给《康德新闻》的拨款、待遇可不低。

    自然要拿出成绩来。

 8 同志幸存否

    “明白了,谢谢。”陈汉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邓绍华看他一眼,心中暗道:“子荣不会打起报社销量的注意了吧?”

    如果,陈汉能够把报社销量搞上去,那么别说躲开陆兆鸣打压,在报社里的地位都会直线上升。

    销冠总是最拽的。

    超强的业务能力可以按着人际关系打!

    无疑,现在报纸销量是整个报社、张社长痒痒的G点,一旦能够提高销量,就能挠到张社长的痒处,别说逃脱陆主编的打压,恐怕升职加薪就在眼前。

    当然,陈汉看不上报社里的升职加薪,不过现在不宜暴露“猎狗”的身份。

    “打开空间。”

    陆兆鸣,黄组长等人都已离开办公区。

    邓绍华等员工或是坐于椅上,或是趴于桌上。

    陈汉独自坐在办公桌旁,把手藏在桌底,暗念一声。

    手中就多出一本书籍。

    正是一本《小李飞刀》!

    “开抄!”他直接抄下《小李飞刀》的第一章。

    陈汉觉得自己就算剔除掉“猎狗”、“穿越者”的身份,甩脱“危险直觉”带来的能力。

    也需要一个足够有力的身份,才能做到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种能力不应该是武力,可能总结为“财力”、“权力”、或者“名气”!

    因为,人类社会武力仅是力量之一,钱财、权力、名气则是社会力量的体现。

    不管在哪儿个时代,钱财、权力、名气;都不会输给武力,有时还比武力更加强大!

    何况,陈汉获得的天赋能力还不是直接性的武力,

    所以,在民国时期抄小说出名是陈汉早就想好的办法。

    储物空间里就有几本古龙的作品。

    结合眼下的情况,靠,直接上报纸连载啊!

    开创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简直一举多得!

    要知道,现在不仅没有武侠小说,也没有报纸连载的概念,两管齐下,不火都难,陈汉对提高报纸销量很有信心。

    而他挑选古龙作品的原因很简单,古龙文风灵动,潇洒,讲的都是恩怨情仇,装B文,金庸作品却充满家国情怀,讲究大义。

    在伪满洲国发行很可能招来大麻烦!

    当然,开创武侠时代不能没了金庸先生的参与。

    文稿开头就是一行字。

    《多情剑客无情剑》,金庸著!

    这能不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