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两位神医说了,小少爷还有些虚弱,得好好查看查看。”婆子说。
“应该,应该,”赵老爷因为自己考虑不周而显得有几分自责,然而遮不住心里的激动:“真是天不亡我赵家!”
“老爷,不如咱们过去看看吧!”赵太太站起身,她想见孩子的心一点儿不比赵老爷差。
小姨娘死了,唯一的少爷自然得由自己这个嫡母抚养。
等孩子满三朝之后,必定要告知全府上下,无论是谁都要说这孩子就是自己亲生的。
“好好好,去看看,也谢谢两位神医。”赵老爷欣然前往。
夏姨娘用帕子捂着脸也跟了过去,这等热闹她才不要错过呢!
屋里一下子涌进许多人,几乎每个人都是一脸的喜悦加好奇。
司马兰台已经给这孩子检查过了,主要就是卡在产道里的时间长了些,针灸了灵枢百会几个穴位,应该不会有大碍。
体弱已是在所难免的了,必须好生调养才成。
窝在襁褓里的婴儿又红又皱,头还肿着,可众人却觉得他漂亮极了。
赵太太把孩子抱过来,让孩子的脸朝着老爷,说道:“瞧瞧他耳垂多大,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
赵老爷看着自己的老来子,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但毋庸置疑,一定是喜大于悲。
那孩子皱了皱眉头,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线,赵老爷仿佛看到了佛光。
“这孩子命大,要是真听了那起黑心肝的,小命儿可就没喽!”赵太太一边轻摇手里的孩子一边冷笑着说。
夏姨娘等于又被当众抽了一巴掌,可她明白如今可不能再嘴硬,于是说道:“都怪我见识浅了,谁想到神医这么厉害呢!”
“多谢二位神医,多谢二位神医!你们真是从天而降,救了我们赵家呀!”赵老爷和赵太太这才想起苏好意和司马兰台,又迫不及待地感谢起来。
苏好意这次没再像往常那样笑脸相迎,她微微侧过了脸,看了看还在昏迷的小姨娘。
众人都围在孩子跟前,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问过她的死活。
当年自己那可怜的生母,是不是也被这样对待的呢?
更何况自己是个女孩儿,也同样不受待见。
偏偏这时候赵太太发话了:“叫两个人进来,把小姨娘抬出去吧!别走正门,免得冲了喜神。就从后面抬出去,买处坟地葬了吧!”
苏好意的心像被谁点了一把无名火,可还没等她发作,司马兰台冷肃的声音就响了起来:“都出去!病人需要休养。这孩子太弱,没有生母的很难存活。别看现在有口气,未必熬得过四六风和百日咳。”
司马兰台的话其实很难听,可赵家人却只能唯唯诺诺地受着。
当他们知道小姨娘还有口气的时候,不由得更加意外了。苏好意留神看去,只有赵老爷面带喜色,其余的人似乎都不太高兴。
“她竟然还活着?”赵太太难以置信地指了指小姨娘:“这孩子是从她肚子里剖出来的吗?”
“她现在的情形不太好,需得好好调养。”司马兰台道:“需得两个尽心又勤快的人时时刻刻守在她床边,有什么不对的赶紧来找我。另外,这厢房阴暗潮湿,不宜养病,立刻把她抬到正房去。被褥和里衣一天一换,全部用开水烫过,日头下晒干。”
苏好意在一旁听着,心里的火气竟然消了下去。虽然司马兰台照顾的并不是她,她却一样感同身受。
小时候每次随外婆去接生,苏姥姥都会说女人这一辈子实在太苦,尤其是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前打转,用大命换小命。
可世人都觉得女人生子天经地义,因为生产而死也没什么好抱怨,只能怪自己命苦。
人人都这么想,男人这么想,女人也这么想。
生了男孩儿万事大吉,生了女儿还要被骂肚皮不争气。
连丈夫都不觉得自己没本事,反倒要怪老婆不会生。
后来,苏好意生长在楚腰馆,那些姑娘们的境遇也很悲惨。
不幸有孕只能堕胎,一直喝避子药又太伤身,以至于好多人就算从良也不能再有孩子。
女人一生最苦的事,她虽未亲历却实常见。
感触自然比旁人要深一层。
赵家人不敢不依,毕竟虽然在他们眼中小姨娘的命不值什么,可小少爷的命却金贵着呢。
神医都说了,要想小少爷健康,就得吃生母的。
怎么也得等到小少爷不吃后她才没有用了。
“愣着做什么?!都听神医的!”赵老爷沉声喝令下人:“把小姨娘抬过去!”
“太太,那入殓的衣裳……”大太太旁边的婆子是她的陪房,小声问大太太讨主意。
“还是做好了拿进来,冲冲喜也好。”说实话,她是不太信小姨娘还能活,不过苟延残喘罢了。
至于吃不吃,多半也不是最要紧的。
神医能把这孩子剖出来,自然有办法让他活。
多给些银子就是了。
苏好意留心看去,有个丫鬟对小姨娘还算尽心,她原本就是伺候小姨娘的,名叫小双。
其他有几个丫鬟婆子也试试探探的,想要上前。苏好意看她们的神情就知道并不是真的想照顾小姨娘,不过是想在主子面前邀功。
于是指着门外的一个丫头说道:“你进来,和小双一起伺候小姨娘吧!”
那丫头一看就是个做粗活的,让她做这事一定会尽心,小姨娘好了,她就有可能留在小姨娘身边,也算是有个晋身之机。
况且小姨娘昏迷着,就算醒来也必定极其虚弱,总得有一个力气大的丫头扶她起来躺下,更换衣物。
这边忙着抬人,赵老爷恭恭敬敬地邀请苏好意和司马兰台到正堂去坐。
连声说道:“辛苦二位神医了,打进门一口茶都没喝。你们是我家的贵客,赵某实实感激不尽。”
第311章 乐极生悲中了风
311
赵老爷把苏好意和司马兰台请到了正堂上,亲自奉茶相陪。
刚没说了两句话,管家和一个丫鬟就慌慌张张地跑了来。
“老爷,不好了!老太太怕是中风了!”那丫鬟是伺候老太太的,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对大胸脯忽闪忽闪,看得苏好意心惊肉跳。
“老太太怎么了?!怎么会中风?!”赵老爷一听,吓得忙站起来。
“老爷,先别问那么多了,快让两位神医给老太太去看看吧!”管家道。
一句话提醒了老爷,一边拍着自己的脑门一边说:“我可真是吓糊涂了,这时候问这做什么?!”
转身朝司马兰台和苏好意作揖,口称神医:“二位行行好,快去给我家老太太诊治诊治。”
赵家老太太的院子离正堂并不远,出了正堂往东走,再过一个月亮门就是了。
此时院子里一片声的乱,几乎府里的人都到这里来了。
“把人都赶出去,这么闹哄哄的,怎么给老太太看病?!”赵老爷的脸色很难看,老太太上了年纪的人,没病也被这些人吵嚷出病来了。
苏好意和司马兰台进屋,赵家老太太已经被抬到床上去了。
口眼歪斜,嘴角流涎,手脚不听使唤,是典型的中风之兆。
司马兰台的医箱是随身带着的,从里头寻出一只青瓷瓶来,倒出一粒黑褐色药丸,掰开赵老太的嘴,把药丸送进去。
之后又为她行针,屋子里的人全都屏声敛气,一点声音不敢发出。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赵老太哼的一声,全身放松下来。
再看她,嘴巴也不歪了,眼睛也清明了。
“这……这也太神了吧!”赵太太和赵老爷都难以置信。
中风这种病只要得了几乎没有可能痊愈,轻则半身麻痹,重则一命呜呼。
赵老太方才的情形的确就是中风,可这位白衣郎中,只用了一丸药几根针,竟将她生生挽了回来。
这得是大罗金仙才有的手段啊!
“神医啊神医!你们一连救了我赵家两条命,请受赵某一拜!”赵老爷这话说得真情实意,救了他儿子,让赵家能延续香火;救了他母亲,让他得以事亲尽孝,说句再造之恩,也丝毫不为过。
“赵老爷不必如此,只需付我们枕们诊金即可。”苏好意道:“别忘了那小姨娘也是一条命呢。”
“是是是,神医说的是,”赵老爷笑了几声,说道:“我母亲她无碍吧?”
“等我开个方子,连服半个月就可保无事了。”司马兰台道:“年迈之人忌大喜大悲,老太太是高兴太过了。”
原来小姨娘肚子里的孩子活了,还是个男孩儿。
赵太太便命自己的丫鬟来向老太太报喜,老太太原本已经没有指望了,谁想竟有这么个好结果。自然高兴得很,忙不迭地起身就要去给菩萨烧香。
因为心里高兴,便没注意脚下,虽然有丫鬟扶着还是被门槛子绊了一跤,跌倒之后可就起不来了。
她身边常年有两个贴身丫鬟服侍,一个叫水仙,一个叫腊梅。
水仙扶住了老太太,叫腊梅去给老爷报信。
好在此时家里有大夫,也是赵老太命里有这份福气。
司马兰台给赵老太喂下去的那一丸药里头有牛黄和犀角,是专治中风的神药。
只要在发病之初用上,总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赵老太屋子里忙活了半个多时辰,苏好意和司马兰台被请到外间喝茶。
赵老爷又询问了一些如何给母亲保养身体的事,也就到了午饭时候。
赵太太早就命人准备了丰盛的席面,款待两位神医。
赵老爷亲自作陪,在席上才知道司马兰台和苏好意是从仙源山来的。
“既然是仙源山来的神医,那就难怪了。”赵老爷擎着酒杯,笑容满面,客气非常:“二位的恩德,我们赵家世世代代不敢相忘。只是如今一会儿虚弱,老母也尚未痊愈。恳请二位在寒舍多逗留一些时日,也算赵家家门大幸,请二位一定要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