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春燕:“知道。我们老板还说,在我们的地方,就得守我们的规矩,不区别对待。”
“好。”
店老板
“说得好。”
“店老板是纯燕京爷们。”
“李浪,好样的。”
……
排队等吃饭的人,齐声叫好。
女翻译脸黑如墨,恼羞成怒的走进院里,大声喊道:“李浪,你给我出来。”
正在传菜的小枣,听到后马上跑到厨房,告诉了李浪。
李浪摇了摇头,叫幸接手炒青菜。
经过李浪这段时间不藏私的特训,孟幸做菜的水平直线上升。普通的菜,李浪也放心让她去做。
李浪走到院子里,看着正和二姐对峙的女翻译,平静的说:
“我再说一遍,要么取号排队,要么预约,要么请离开。如果您还听不明白,那请您滚蛋。”
女翻译怒了:“李浪,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是破坏两国人民的友谊,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李浪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别给我扣帽子。这不是官方安排的正式宴请,我也没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算了,我懒得跟你说。”
他直接往两个外国人走去。
女翻译急忙跟上去:“李浪,你要干什么?”
李浪走到外国人前面,以不卑不亢的态度说:“gd,to,et,you。i’,the,boss,of,this,okshop。(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是这家小饭馆的老板。)”
现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个从收破烂变成饭馆老板的李浪,竟然还会说英语?还说得这么溜。
这位真是牛人啊。
女翻译也傻眼了。一时不知道该不该说话。
两外国人一看李浪会说英语,便用英语和他交流起来。
“老板你好,我们知道你店里做的菜很好吃,是来吃饭的。不知道为什么黄女士会和你们吵起来。”
“因为我告诉她,没位置。我们国家的人,都在守规矩的排队,我相信两位先生也是守规矩的人。现在,两位可以排队等候,或者预约个时间再来。不知你们怎么选择?”
“我迫不及待的想吃到你店里的美味,我们选择排队。”
“好的。谢谢两位先生的配合。拿了排队号,你们就可以找个地方,边休息边等。”
“谢谢。”
“不客气。”
“二姐,给他们拿排队号。”
“哦。”李春燕呆呆的应着,她又一次被弟弟的表现吓到了。
店老板会说英语已经够神的了,想不到他还能更神,竟然三几句话,就让两个国使馆的人,同意排队等吃饭。
排队的人,此时看着李浪,就像看到战斗英雄一样。排了大半小时队后,布琅一行三人,终于可以上桌吃饭了。
酱爆鸡丁、糖醋鲤鱼、九转大肠、小炒肉、一品豆腐、干扁四季豆,三个人点了六个菜。
菜上来之后,布琅口里的“ohygod”就没停过。
“我的天啊。我现在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美味。”
“我的天啊。以前我吃的都是什么东西啊。”
“我回到国后,吃不到这样的美味怎么办?我都想留在这个美味的国度了。”
……
布琅他们来聚朋友吃饭的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味食品和私人工商业,在龙国复王》的报道。
该报道主要介绍的是,在龙国的心脏——燕京,私人工商业开始复王,以及龙国改革开放的一些对外政策。
另外,报道还用了一定的篇幅,大赞华夏民族的美食,正在燕京的胡同里,飘散开诱人的香气。
“聚朋友”这个名字,不仅在国内有名气,还随着《华盛顿邮报》飞向世界各地,拥有了国际知名度。
……
聚朋友从开张那天开始,排队等吃饭成为常态。
《如命日报》刊登了采访李浪的文章后,排队的情况变得更加夸张。
很多食客排队排到脚软后,学会了预约。
为了让没预约而来的客人,不会失望离开,李浪只把店里三分之一的位置用于预约客户。
现在的预约,已经排到了十天后。
前天来过饭馆的那个女翻译,今天下午三点,又带着一个外国人来了。
这一次,她的态度没像上次那样狂,但还是眼高于顶,目中无人。
她找到正在休息的李浪,神色冰冷的说:
“李浪,这次我带了一位国的客人来。约翰先生在美国是企业家,明天下午要在你店里请朋友聚餐,预订一张十个位置的桌子,你一定要好好招待。”
“很抱歉。我们的包桌,已经排到十天后了,现在能预定的,是十一天后的位置。”
“你……你一而再的无视外国友人的合理要求。信不信我请外教部的领导人跟你说话?”
“如果你能为了一顿饭的事情,请得动外教部的领导,别说包桌,包店都行。”
李浪根本就不吃这一套。女翻译被怼得胸口剧烈起伏。
她身边的外国男人,面带轻蔑之色,用蹩脚的华语说:“先生,包桌,标准,一人15元。”
李浪淡然笑着说:“就算20元一个人,也得排队啊。”
外国男人不爽了,竖起三根手指,用财大气粗、无比傲气的姿态说:“我有的是钱。30元,一个人的标准。你,看着办。”
李浪保持着该有的礼貌:“这位外国先生,别说30元了,就算是300元,也得讲先来后到,该排队排队。难道在你们国,做事都不用讲规矩的吗?”
“在我这儿,外国人,没有特权。”
“你可以选择排队,也可以选择预约十一天后的位置。请问,你选哪个?”
约翰:“我,我……you,son,of,bitch。(骂人的话)”
李浪:“操。suck,y,dick,asshole!(很脏的骂人话)”
唬谁呢?不就是用英语骂人吗?好像我不会似的。
“你,你这个,没教养的龙国人。”
“先骂人的是你,还说我没教养?果然是双标狗国人。请,滚。”
女翻译和外国男人愤怒的离开了。
两分钟后,又有一个人带着一名外国人走进了聚朋友,找到李浪。
“李先生您好。我姓刘,旁边这位是巴基国使馆的工作人员,他想明天下午,在您店里包个桌和同事吃饭。”
“你hao(第四声)。”一脸胡子的巴国男人,带着灿烂的笑容,用蹩脚的华语和李浪打招呼。
“巴铁朋友,你好。你们想要几个位置的桌子?什么时间过来?”
“最大的桌子。明天下午六点。”
“行。”
“谢谢李先生。”
“都是朋友,不客气。”
巴国人和翻译离开后,李春燕快步来到弟弟身边:“李浪,你刚才跟国人说明天没位置,现在又这样搞,会不会出问题呀?”
“别人以礼相待,我就还之以礼。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你直接给那国人包一桌,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搞这么多事?”
“凭什么?就凭他气焰嚣张?就凭他想用钱来压我?我不惯着这种人。”
……
傲气的女翻译和约翰,骂着李浪的时候,看到了刘姓男翻译,从双洞胡同走出来。
女翻译和刘翻译认识,就点了点头打招呼。
刘翻译热情的说:“小张,你们也是去聚朋友预订呢?我们预订了明天下午,你们呢?”
女翻译眼睛圆睁:“什么?李浪,你这个混蛋。”
约翰:“fuck。我在这里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我要向大使投诉。”
男翻译知道自己说错话了,马上闪人……
约翰有没有向大使投诉,女翻译不知道。她只知道,第二天下午三点,她就被约翰叫去聚朋友门口排队。
一直排到下午五点多,她才拿到一张大桌子。
这翻折腾之后,她再也不敢轻视这家小饭馆的老板,李浪。
聚朋友出了名后,来这里预约包桌的外国人,络绎不绝。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开始是来吃“政治”的,观察、了解龙国的个体经营发展状况。
但吃过一次李浪做的菜后,他们就从吃“政治”,转变成追美食。
短短时间内,聚朋友的包桌预订,就排到了一个月后。
……
四月底的某一天,市工商局的郑局长,亲自来到聚朋友,一看到李浪,就兴奋的说:
“李浪,告诉你一个大好消息。工商总局的领导,和上面分管经济的一位大领导,五一劳动节当天,要来你饭馆考察。”李浪:“这确实是大事情。郑局长,我一定会准备最好最新鲜的食材,到时给领导们做一顿丰盛的大餐。”
郑局长:“别。你可千万别这样做。领导们不喜欢铺张浪费的做法,到时炒几个家常菜就可以了。我过来告诉你,主要是想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到时千万别说错话。”
“明白。郑局长,最近是不是有人向您说,我对待外国友人的时候,态度不够友好?”
郑局长笑了:“李浪啊,我知道你想说的是,那个国人约翰的事情。我都听说了,你不用有心理压力。”
“那个国佬,太嚣张了,有点钱就以后自己是皇上,不把人放在眼里。我们工商总局的领导和招商办的同志,都不待见他。”
“你打压他气焰的事情,大家听到后,都拍手叫好。干得漂亮。”
“哈哈,郑局长,您过奖了,我只是按规矩办事而已。”
“你小子,滑头了啊。”
“局长,您坐会,我去给您炒几个菜,吃个饭再走。”
“我也惦记着你做的菜,但是,我还有事情要忙,就不吃了。你啊,做好准备,迎接领导,千万别出岔子。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就来找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