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乖囡,明儿记得提醒娘买盆。”赵双喜抽空抬了个头,继续低头拿着剪子处理田鸡,她心里都要乐开花了,这营生可是要做大咯。
何阑珊应下了。
等油炸好田鸡的时候,又不知道怎么放了,小木桶已经太小了,放在背篓里的话又太脏。赵双喜只能匆匆忙忙的去村里会编背篓的家里买了个结实的新背篓,用热水浸泡了下晾干,就把油炸田鸡都给装了进去。
家里三个小子下学回来,何秦茂头一个冲进灶间。
“娘,田鸡都卖完了吗?能让我吃个够不!”
“当然都卖完了,去去去,先去洗手,一人只能吃五只,明儿可能还不够卖呢!”赵双喜拍开了何秦茂的小爪子,给他端了盆水。
兄弟仨就挨个儿开始洗手,一人五只油炸田鸡就当零嘴一样的吃了。
他们在学堂里念书,中午饭赵双喜本来想让他们带去,但是何阑珊不肯叫三个哥哥吃凉的。就给他们一人五个铜板买饭吃,学校门口有卖饭的,加上坐牛车来回两文钱,他们一人每天手里都捏着七个铜板。
学校门口卖饭的自然没有自家吃的饱,下午上了课后早就肚子咕咕叫了。五只油炸田鸡也就只能给他们垫个肚底,但好歹也是不饿了,他们自觉的就去完成先生布置的课业了。
谁知道,吃过夜里饭后都准备洗漱的时候,家门被敲响。
赵双喜去敲门,站在门口的是披着破烂蓑衣的赵耀,他手上提着一个木桶,瞧着很沉,提进来放在院子里的时候都深吸了一口气。
“哥,你这大晚上的是送田鸡来了?”赵双喜都闻见这木桶里传来的潮湿的味道了。
何阑珊也从屋里出来,看到风尘仆仆的赵耀,也忍不住向他竖一个大拇指。自己这个舅舅虽然比较包子,但是嘱咐他的事倒是很积极。
“得走两个时辰吧,肯定还没吃吧。”赵双喜心疼的看着自家哥哥。
“没事儿,赚钱的事。二妹啊,我还没发现小武这孩子挺能干的,他自己今儿下午钓了两百多只田鸡,还收了六百多只呢,说是三十只一文钱收来的,都是问那些个孩子收的。”
赵耀说起儿子竟然能把事情安排的妥妥的,眼里也透露出来高兴。
“小武哥哥也太厉害了吧!”何阑珊也惊讶,还能举一反三,把收田鸡的价格压下去了,挺有做生意的脑子的。而且能发动这么多孩子,看来这赵小武八成也是村里孩子王之类的,
听到儿子受夸,赵耀还是乐呵呵的。
“我去给舅舅拿九十文钱。”何阑珊说着就要往屋里跑。
“错了错了,也就八百多只,自己的也就两百多只算二十文,旁的才三十只一文收的,也算二十文,给四十文就行了。”赵耀摸去额头的汗水说道。
这可是四十文啊,自家儿子赚的钱,他特别的骄傲。
“大舅哪有你这么算账的,我们说好十只一文钱,小武哥哥收的便宜是他自己的本事。这个钱肯定不能少你的,娘你去拿吧!”
何阑珊说着拉住了赵耀,赵双喜就去拿钱了。
家里没有零散的九十个铜板了,她干脆拿了一钱银子给赵耀,对此何阑珊没有意见。
“咋能又占便宜呢!”
“咋就占便宜了,亲兄妹的,再说你晓得我这油炸田鸡卖多少钱一只不,两文钱一只。”赵双喜跟赵耀透了一个底。
赵耀都傻眼了,这田鸡咋跟肉包子一个价儿了!
“娘,大舅肯定没吃饭,让大舅留下来吃饭吧。”何阑珊知道他觉得不可思议,等他尝过油炸田鸡的味道就知道了。
赵耀就这么被塞了一钱银子,之前的三钱银子还算借给他们做本钱。
赵双喜给赵耀煮了一碗大白菜面,给他夹了只油炸田鸡吃,赵耀知道这油炸田鸡这么贵哪里敢吃,几乎是赵双喜给他塞进去的。
吃了一只后,赵耀就不肯再吃了,赵双喜也不强迫他。
等到赵耀吃过饭要回去的时候,赵双喜又给他装了六只油炸田鸡让他带回去给赵小武和徐氏吃,这一次赵耀没有推辞。
第95章 好算盘
第九十五章 好算盘
大晚上的,何金义家的院子里还在忙碌着。
这送来了八百多只田鸡她不弄万一死了咋办,赵双喜亮着油灯在剪头扒皮,何阑珊搬了一个木桩子在边上看着,这活计她做不来。
力气不够大拿剪子根本去不了头,赵双喜一边处理着,一边又担忧道,“加上咱们原先弄得,一共就是一千三百多只啊,能卖的了那么多么?”
“娘肯定行的,不过咱们还是留一些吧,万一明儿天气不好,田鸡钓的少怎么办。”何阑珊记得青蛙的寿命还挺长的,随随便便养个两三天不成问题。
“成,那我留一半。”赵双喜手上的动作更快了,心里算着这样弄好了就是九百多只,要是全都卖出去的话那就是一千八百多文钱。
何阑珊都在打瞌睡了,赵双喜把她赶去睡觉了。
这一夜赵双喜忙活到了大半夜,一早全家人又一块起床,很明显的可以看到赵双喜眼底的两团乌青,她的精神头却格外的好。
“来来,今天早上让你们多吃些,一人再给五只。”赵双喜大方的说道。
这白米粥配上,咬着嘎吱脆的外皮,还有那比起鸡肉还要嫩滑的田鸡肉,这一顿早饭大家都吃得很饱,吃完之后就去赶牛车了。
今天没有村里人去县城,只有几个去念书的孩子,何阑珊也庆幸免得旁人问东问西。
到了县城,摆摊的位置还空,他们见到那个卖菜的大娘在招手也就过去了。
赵双喜把背篓一放,掀开上面盖着的一层干净的白色软布,大娘的嘴张得都能吞下一个大鸡蛋了,“你们咋整这么多呀,现在田里有这么多田鸡抓吗?”
“收的。”赵双喜回话道,并且试着掐了掐嗓子开始学习别的摊贩一样的吆喝,“田鸡咯,又香又脆又嫩的油炸田鸡。”
卖菜的大娘那边没有生意,又和他们说闲话,“昨儿我买你们的油炸田鸡,我小孙孙是可爱吃了,还多吃了一碗饭,我儿媳妇说废饭,不叫我买了。”
“孩子能吃好啊。”赵双喜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现在就盼望着有客人上门了。
那卖菜的大娘摇摇头,又看了看那满满一背篓的油炸田鸡,啧啧说道:“你们整那么多怕是不好卖咯,哪有人天天买得起呢,我看啊……”
她这边话音还没结束,昨天那个家里开酒馆的熟客就小跑着来了。
“小丫头,大嫂又来了啊。给我留的五十只还有吗?”
“大叔,我们刚来呢,这还没开始卖呢,肯定是有的。都是昨晚我娘新鲜炸的。”何阑珊说着就把背篓上的布拿掉了。
这回她们是买了油纸包的,赵双喜一开始也不太会弄这个,手脚笨拙的的开始打包,十一只一包,还是买十送一。
等包好了五包之后,那熟客开口道:“再多包五包!昨儿五十只一下子就卖完了,我自个儿都没吃着,先多拿点卖卖看。这每日还是跟我们昨天说好的一样,留五十只就成。”
“哎!”赵双喜欢喜的就应下了,用油纸包包油炸田鸡的动作是越来越娴熟。
送走了这熟客之后,卖菜的大娘脸色有点不好看。
何阑珊觉着这卖菜大娘每次都是反向奶的,很不错!
果然,她又开口了,“那是开馆子的,他卖给别人还有赚呢,一般人家可舍不得买呢,不信你等着瞧吧。”
赵双喜的心情已经转好了,不听这大娘说的这些扫兴的话。刚才卖了十包出去,赚了一百文,昨天花出去的本钱是一钱又十二文,本钱都快回来了,她当然不慌。
随着赵双喜的吆喝声,又引来了一批客人,现在的赵双喜大方的很,直接撕了两只油炸田鸡给大家尝尝。
果然,还是如同昨天那样,你一包我一包的,又卖出去不少。
等太阳彻底的上来了,客人也越来越多,等到晌午边上木桶里就只剩下百来只了。
边上卖菜的大娘卖了一天也没卖出去一株菜,又来瞅瞅赵双喜他们的背篓,嘀咕道:“我看是没人了,你这点肯定卖不出去了,我也要收摊回去了,又白忙活了一天。”
这卖菜大娘的话虽说带着点嫉妒,但是赵双喜把她喊住了。
“给我来一把青菜吧,还有一颗白菜。”
“啊,你要问我买菜啊?”卖菜的大娘顿时眉开眼笑了起来,赶紧给他们称了,而且还多给了一把葱,让他们炒菜都放点,香的很。
等卖菜大娘乐呵呵的走了,何阑珊才问赵双喜,“娘,为什么还要同她做生意,这大娘明显就看我们的油炸田鸡卖得好,说话酸溜溜的。”
“乖囡,那我们卖的好,你看那边卖熏鸡腿的,那边卖糖葫芦的,哪个看我们的眼神友善啊。这大娘已经不错了,咱们第一天要不是她给我们管位置,我们还没地方摆摊呢。反正咱们家也要吃菜的,还不如问她买,日后说不准还给我们管位置。”
赵双喜一席话说下来,让何阑珊佩服。
她确实在人情世故方面可能还没有赵双喜那么周到,以前在职场里几乎都是讲能力的,谁敢给她脸色看试试。
“剩的也不多了,等会儿送点给你爹,你哥哥们能吃个爽了。”
赵双喜用何阑珊背来的小背篓装钱,千把个铜板,小背篓里装的沉甸甸的。她一点都不焦虑了,生意这么好,还焦虑什么。
就在他们准备走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戴着帽子的男孩子,瞧着跟何秦正差不多年纪,走到他们摊前看了看仅剩底儿了的田鸡,他咬了咬手指。
“这个小后生要买田鸡吗,两文钱一只。”赵双喜也不收拾了,招呼道,又撕了一条腿递过去,“来尝一下,尝的好吃让你家大人来买。”
那男孩子尝了尝田鸡,砸吧了下嘴,就没有再吃第二口了,反而放进了衣服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