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
若舒猜又不是好事,木然地望着他,秦道川接着说道:“望你实话实说。”
若舒偏了偏头,对着墙壁叹了口气,“问吧。”
“你是不是修了地道?”秦道川问道。
若舒回答得极快,“没有。”
“别急着否认,我没有责怪的意思。”秦道川踱着步,有意背对着她。
“没有就是没有。”若舒答道,有也不能告诉你,若舒想到。
“那你每日是如何与府外通信息的?”秦道川转过身,望着她。
若舒答道:“你不知道么?从偏门送来的。”
“宁王如今事事查验,为何你没受一点影响?”秦道川带了些质问的口气。
“只不过盒子里有机关罢了。”若舒倒也坦然。
秦道川望着她,半晌说道:“送我一个,我有事要办。”
若舒说道:“只能放一张纸条,多了放不下。”
“足以。”秦道川说道。
若舒回右院,挑了个,递给一同跟来的秦道川,秦道川琢磨了一阵,递回给若舒,若舒在一个边角按了下,又在另一面按了下,最后打开盒盖,示意秦道川自己去摸,“用同色的纸,卷成细条,仔细放进去,再复位,很难发现。”
“你有现成的纸么,借我一张。”秦道川说道。
若舒说道:“那你要告诉我用处。”
“可以,回书房。”秦道川拿着盒子转身离开。
若舒望着他的背影,真是后知后觉,地道都用了多少年了,这时才来问。
回到书房,秦道川说道:“我想救出皇上。”
若舒问道:“为何选在这时动手?”
秦道川说道:“兰芷的事,越不过宁王,我既答应由我来做,便要说到做到,只要皇上出来,我也省不少事,也更名正言顺些。”
若舒将信将疑,没急着接话。
“我为你违了秦家祖训,你如何谢我?”秦道川突然问道。
若舒回道:“你想我如何道谢?”
秦道川摇摇头,“无论我如何努力,都得不到你一句真话。”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有些落寞。
若舒心想你这样问,要人如何回答,“我能拿得出手的太多,但却不知你最想要什么。”
“我要你绝了旁的心思,安安心心地与我待在府里,包括青州,都交予忠漓。”秦道川说道。
若舒见他依然旧事重提,但不得不说,他的主意,最快也最直接。“你为何不说与我共同经营青州,取世家而代之。”
秦道川没接话,若舒也不急着要他回答,两个人又陷入了沉默。
“无论是前次皇上夺位,还是先帝与静王之争,包括这次宁王与太子的争位,你应该看出,东方大陆人心早已四分五裂,除了东南西北四郡,其他的都只观望而已,若再拖下去,会是怎样的场景,谁也无法预料。我们秦家占据北地多年,自我接手以来,军屯势力早已今非夕比,划地为王,不过早晚,只待时机。在赵氏手下谋个世家之位,早不保夕,不在我考虑之列。”秦道川说道。
若舒也没接话,信息量太大,她需要消化消化。
秦道川也没急着要她回答,终于将心底最深处的秘密说出来,有重担卸下的轻松。
“相辅相承,有益无害,将军为何要固步自封?”若舒终于开口。
“一旦有人率先称王,我们就得脱身前往北地,这里的一切转瞬就会化为乌有,夫人应当明白的。”秦道川说道。
若舒有些灰心,事态若真往他说的方向发展,恐怕真会如此,“将军志向远大,看来我该早做绸缪。”
“越快越好。”秦道川说道。
“可是,我听说天际岭布了重兵,沿途也是如此,你手中不过三千亲卫,如何做得到?”若舒思路一向清晰,虽然被秦道川方才的远大志向打了一岔,却依旧寻了回来。
第三百零四章 计策
“早在听到宁王起事,亲卫就避了出去,就在京郊,离天际岭不过半日路程。”秦道川突然干脆利落了起来。见若舒沉默以对,接着说道:“又不是正面作战,声东击西,费些功夫,只救皇上,并未全无胜算。”
“若我不想你涉险呢?”若舒突然接道。
秦道川愣在那里,望着若舒,不知是惊是喜。
又是良久的沉默,“我不明白。”秦道川问道,言语间有几分谨慎。
“你知道,我一向不喜欢将自己置于险地,况且,这一切是他们父子的因果,何苦为他人做嫁衣。”若舒回答道。
“可宁王若真的成事,更不好动手,到时候再乱一阵,东方大陆势必会真的四分五裂,又是一番生灵涂炭。”秦道川说道。
“将军倒是有仁君的风范。”若舒轻笑道。
“我就知道若将真话告知,你必定会取笑。”秦道川偏头不看她,手下意识抚着椅子扶手,声音带着失望。
“闺房说笑,何必当真。”秦道川回头看着她,见她眼角带着笑意,接道:“若是体己话,倒是可以接受。”
“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么?”若舒问道。
“可是我思来想去,这是最便捷的方法,不到逼不得已,秦家也不愿做叛臣。”秦道川说道。
若舒被他弄糊涂了,方才不是还说准备自立为王么,颠三倒四的,看来一切还只是设想而已。“可你应该答应过宁王,作壁上观吧?”若舒问道。
“自然不会让他知道是我做的。”秦道川说道。虽未说说,若舒却猜到太子会背这个锅。这算是秦道川第一次主动为她出头,竟是如此的大张旗鼓,背着莫大的风险,若舒心绪复杂。
自外祖母过世,她便自主自立,这种私密之事从不假手于人,自己盘算,自己布置,再与杜若远商量一番,他自会办得妥妥当当,从未失手,这么多年,早已成了习惯。
如今陡然换成秦道川,自己为何会如此的忐忑呢?是不相信他的能力么?若舒摇摇头,怎么会?战场上刀山血海下来的,又岂是等闲之辈,他的能力从不会因在自己面前无能为力而减去半分。
“夫人在想什么?”秦道川打断了她的思绪,若舒一回神就对上了秦道川那双幽黑的眼睛,“是不相信为夫的能力么?”
“我在想皇上值不值得你如此犯险?”若舒糊乱找了个借口。
“没想到夫人竟是个优柔寡断之人?”秦道川轻笑道。“这可与夫人一惯的行事不符。”
“你困在府里,如何指挥?”若舒问道。
“先将信送出去,等他们探过情况再定计划。”秦道川说道。
若舒点了点头。“事不宜迟,夫人先将纸拿出来吧。”秦道川说道。
若舒又点了点头,秦道川起身,拉着她回了右院。
若舒寻了纸出来,递给秦道川,秦道川接过,直接在书桌前坐下,用下巴示意她磨墨。
若舒在砚石上滴了些水,细细地研磨着,秦道川却望着眼前一排粗细不等,用料不同的笔管问道:“我只惯用狼毫,你寻出来给我。”
若舒手都没停,接道:“我不用狼毫。”
“真是有够刁钻。”秦道川摇头说道,“所谓见物知人,莫过于此。”
“夫君为何不承认自己练字不精,换了笔便没了自信。”若舒以牙还牙道。
秦道川用手试着笔尖的用料,最后选了一支手感与狼毫相近的笔,“这是什么笔?”问若舒道。
“獾毛。”若舒扫了一眼答道。
秦道川沾了些墨,另寻了一张纸,试了几个字,“硬度与北地狼毫差不多,却不沾墨,也是你这种不知钱米贵的人才会讲究这些。”
若舒看差不多够用,停了手,放下墨,“北地狼毫?我好象从未写过。”若舒一点也不在意秦道川的批评,反而好奇地问道。
“比寻常的狼毫硬,毛也长些,我喜欢用它写小字。”秦道川回答道。
“那你送我些。”若舒说道。
秦道川见自己终于习惯这奇怪的笔,提笔在若舒给他的纸上写着,没搭话。
若舒也识趣,静静地等着,眼光却追着笔尖而动。秦道川的字极细,似篆书又非篆书,写得极快,字与字之间勾勾连连,若舒一下明白过来,定是与自己的秘文一样。
秦道川写完,大方地递给若舒,“帮我卷起来,你熟练些。”
若舒接过,轻轻吹干墨迹,“如此军国大计,为何不用药水写?”若舒问道。
“他们都在野外,不方便,如此便可以了。”秦道川说道。
若舒待纸上的墨迹干透,将纸在桌上铺平,手掌往前一推,纸便卷了起来,秦道川适时地拿出了盒子,若舒将纸条放好,合上机关,问道:“他们怎么知道如何打开?”
“秦南会去送。”秦道川说道。
“那何不藏在他身上,或者他带口信?”若舒脱口而出。
秦道川看着她,“夫人是舍不得盒子还是舍不得纸?”若舒听了,赶紧答道:“都不是。”
“每次进出都会搜身,秦南最多出府却出不了城。”秦道川解释道。
“宁王如此,到底是为我还是为你?”若舒问道。
“夫人如此聪慧,应该猜得到才是。”秦道川往后靠去,不得不承认,若舒的椅子确实舒服。
“自然不是为了我这几两黄金。”若舒靠着书桌。
秦道川坐直身子,将刚才用过的笔仔细地洗净,在笔架上挂好。“我书桌的抽屉里有几个新笔,你自己去拿吧。”秦道川说完,拿着木盒,站起身走向门口,顺手牵起若舒,走到院子中央,突然停住,“真的没有地道?”问若舒道。
若舒条件反射地摇了摇头,快速的反应似打消了秦道川的疑问,“这么久,怎么从未见你与青州通信?”却又接着问道。
“这样的情况,还通什么信,我是什么情况他们知道,他们什么情况,我也能猜出大概。”若舒说道。
“杜若远困在天际岭,你就不忧心么?”秦道川终于提及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