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像什么样子!
第两百零五章 包吃包住
实际上,产业链这种东西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高大上。
基本上有足够规模,足够人力,以及足够变废为宝的成本,很多原来会被当做废物舍弃的东西,在规模上去后生产成本下降下来,基本都能变废为宝,成为产业链上的一环。
只不过想要形成产业化,对规模有着相当大的要求,而这又重新回到起点,那就是粮食!
这个时代,不需要紧迫的发展重工业,也不会只要慢一点就很可能被人按着打。
所以,李适发展的核心不只现在,甚至接下来的数年,数十年都很可能会在第一产业上!
因为第一产业真不只是吃这么简单,基本上所有农林牧渔的生产都算是第一产业。
如果能把第一产业的基础打好,至少在这封建社会之中,几乎能够成为横扫天下的基础。
至于现在,李适只勉强背靠着郑国渠,把农业给开发出少许来,距离第一产业工业化,倒是还远得很。
不过,至少现在郑国渠已经能生产些家禽饲料了,等到郑国渠灌溉区的全面建设完成,那李适知道自己短时间就应该不需要担心粮食问题了。
这里的粮食不仅是人吃的饭,还有牧业所需要的饲料,但随着环境改变,人口爆炸,粮食终究还是会有不够吃的时候,这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无法避免的事情。
而李适不断去修建各种各样甚至可以算是奇观的工程,不过只是在务实根基而已。
这里面的道道,李适就算是想要跟别人说,一般人也非常难理解。
至少对韩知兵来说,李适能保证粮食的稳定,甚至隔几天能够送肉过来,就足够让韩知兵惊为天人了!
任何的军神都喜欢自己有个靠谱的后勤,能够保证自己的粮食准时送达。
如果这后勤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有求必应,那就不是靠谱而优秀了。
至于李适这种不仅满足自己要求,更超越了自己要求的后勤,那可就真的是太幸福了。
反正只要粮食足够,其他军事上的事韩知兵感觉自己完全能靠自己去解决掉。
所以韩知兵心情倒是相当不错,唯一期待的就是什么时候兵出函谷了,真的饥渴难耐啊!
同样在这一片区域,心情不错的人则是王二宝。
自从从李适的手上接下三个工程项目,王二宝的脸上就没有好看过。
虽然那个自称郑国孙子的郑渠调到他手下,虽然不断有工匠们为了获得大匠的头衔而过来给他免费打工,虽然有整个政府配合着他郑国渠灌溉区的建设。
但王二宝每天醒来摸摸自己的头发,却又见到头发掉了几根。
毕竟郑国渠这片区域的改造建设真的不容易,王二宝在今年的主要目的就是修建第二条水渠。
这水渠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中袤二百里,灌溉开来能够增加四千五百余顷的田地,甚至在精耕细作和水利设施的维护下,能拥有增加到万顷的潜力。
可以说,这条水渠开凿出来,就是整个郑国渠灌溉区的骨架就搭建起来了。
接下来剩下的就需要因地制宜的利用水源,以及一代代精耕细作的积累改造而已。
而李适也同意了开凿这一条水渠,因为在正常历史上这条水渠原名叫做白渠,所谓郑白渠,值得就是由郑国渠与白渠这两条水渠组成的关中最重要的水利设施。
郑国渠为了秦国统一天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且不必说,就算白渠,在经过历代人们的维护与修缮,差不多到了唐高宗永徽年间,白渠灌溉总面积达到一万多顷,成为关中农业命脉,从这里就能看出这条水渠的潜力与重要性。
历史上白渠的修建是水工徐伯率领万人,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将其修筑出来的。
但这次王二宝手下可以供给支配的人,可是历史上修筑白渠的数倍,并且偶尔还能得到甘章这郑国渠灌溉区提倡者的军屯士兵帮助,那这条水渠的修建速度自然是相当的惊人。
即使如此,时不时听会听到有谁因修水渠发生各种意外死去,心情却也感觉沉重。
毕竟对王二宝来说,自己接下来还有关中道路和长安乡的地下水道建设,依旧是大量缺人的工程,这样的情况下,白巫带着救星来找王二宝了。
十万羌族到了,而且李适还直接就对王二宝表示,这是给这些异族一个改造机会,让他们能够成为光荣的华夏人,鼓励王二宝把一切危险性高的活交给这些奴隶来做。
总结成就是四个字,往死了用。
而王二宝自然不会手下留情,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异族都是禽兽,也就李适善良仁慈,给了这群禽兽做人的机会,但自己也要让他们明白,就算是做人也不是这么容易做的。
所以,这些异族们自然而然的开始干起了各种危险的活。
而在他们努力的干活下,这郑国渠灌溉区修建起来的速度就变得更加的惊人了。
实际上,原本王二宝以为,自己这么往死了用这些异族,那些羌族肯定是会奋起反抗,所以一开始,王二宝都联系好了甘章,只要发现羌族有什么意动,直接就杀了了事。
但是,这些羌族对现在生活真的挺满意的。
一开始很多的人都商量着,一旦找到什么机会就反抗,但这些人来到黄河灌溉区之后因为来得突然,只是给他们准备了馒头和飘着蛋花的咸汤水,马上就把这些异族人给征服了。
在这里,大家吃的主食都是馒头,不论俘虏,还是主管伙食都差不多,顶多配菜不同。
因为一斤面粉,能蒸出一斤三两馒头的食物,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粮食消耗的同时,又能保证每人能吃得饱,同时吃起来馒头的味道也还不错,自然成为了主食。
同时王二宝虽然对这些家伙往死里用的态度,但还真就没有克扣他们粮食。
只要吃得下,基本上馒头还是管够,仅仅是这就让羌族们热泪盈眶了。
当然,如果这些羌族奴隶磨洋工倒也无所谓,但如果不干活,那就直接杀了聊事。
毕竟这些家伙是奴隶,可不是大爷,应该要打压的,还是要进行打压的!
这样的生活条件,对这些异族们来说,已经是相当高了,他们真的很喜欢这里。
安心干活,包吃包住,还能有机会转正,至少在草原上放牧,他们都未必能活下来啊!
所以,他们的工作热情,出人意料的高!
第两百零六章 播撒文明
是的,对这群被抓过来的羌族奴隶来说,自己是奴隶?不存在的。
你家奴隶能够不限量的吃饱饭,你家奴隶能够被赐予姓氏,你家奴隶能有机会拥有华夏人的户籍。
什么奴隶,这是李适给这些人一个融入到华夏的机会。
至少对这些羌族们来说,自己在陇西附近朝不保夕,靠着青稞,酸奶,以及粟米勉强过活,至于牛肉也羊肉这些都是资产,作为羌族可不是靠天天吃牛吃羊活下来的。
但来到这里后,单只要付出体力劳动就能吃饱饭,这就足够吸引他们辛勤工作了!
更不要说,李适并没彻底掐死他们一切的希望。
不过三年而已,三年的时间虽然漫长,但能拿一张融入到华夏的门票,对周围的异族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
所以,现在这些异族们的干活精神还是相当足,尤其王二宝给十个羌族举行了赐姓仪式,给与了相应身份后,剩下来的羌族奴隶干活的劲头就更足了。
李适让王二宝让那些成功取得华夏身份的异族去管理那些还没有取得华夏身份的异族。
让他们体会一把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觉,就更刺激这些羌族为获得身份而努力了。
毕竟人类这种生物能忍受自己不认识的人高高在上,但面对身边人陡然间实现阶级跨越所带来的嫉妒,足以让人彻夜难眠。
尤其这家伙现在还成为了上司,管理着自己,这种刺激更天天刺激着这些异族奴隶。
毕竟,原本大家都在泥巴里面打滚,结果凭什么你一脚跨出了这土坑。
所以,王二宝在听着李适的命令让融入华夏的羌族去管理羌族努力时,这些羌族的头领的积极劲头更是远远超过了王二宝的预料。
甚至很多在王二宝看来,都有些不仁道的命令,这些从羌族中挑选出来的人,却非常积极的去响应,无比狂热去催促整个团体去融入到华夏文明中。
至于羌族对照华夏而言,哪里有什么羌族文明,羌族本来就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而王二宝也就把这件事情写在奏折里送到议事厅中,让议事厅的众人去了解情况。
“这些异族倒是心慕我华夏,看起来大王所提的奇观兴国的战略,还真能够执行!”
张九章看着王二宝递给过来的奏章,看着上面的信息,递给陈知白道。
“异族畏威而不怀德,现在乖乖听话,不过只是因为我们强大而已。”
陈知白看了看张九章送过来的奏章,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
“这次挑选出来的异族,还没衣我华夏服饰,言我华夏言语,行我华夏之礼仪。
所以,想让他们融入到我华夏中,还需时间去磨砺,对比起这代,我倒更看好下一代。”
“先就这么用着吧!”李适的目光看向张恢,道,“不用给这些异族什么特殊照顾,甚至对他们的量刑稍微严苛一点,只有十年内没任何犯罪记录在案的,才算是融入了我们!”
“诺!”张恢听到李适的话,恭敬的对着李适行礼。
虽然法律上提倡的是所谓的一律平等,但李适这么做的话,等于给这些融入到华夏的异族人一个考察期。
在这考察期之内,自然是要给与他们较为严格的待遇。
等到考察期过去了,十年时间也足以让他们真让自己成为华夏人了。
毕竟这个时代能拥有爱国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