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一标准,这不是手一摸就知道了吗?”相里轴听到李适的话,不解的问道。
这话说的,一时间李适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接话,道,“手一摸就知道?”
“是啊,我们家里的小孩从小就让他们接触标准,若错了就打手心,基本上只要长大,手一摸基本上都能够判断出一二来!”相里轴理所当然道。
“那个……你们的标准化都是这么做的吗?”李适有些目瞪口呆。
“怎么可能!”相里轴摇摇头说道。
“那一定是有标准吧!”李适松了一口气,这世界到底靠谱的。
相里轴理所当然的道:“我们相里氏做出来的就是标准,让其他工匠照着做也就是了。
毕竟他们拆解不出流水线,但照着抄总归是能够做出来吧!”
“……”李适突然感觉,也许自己理解的标准化,跟这时代的人理解的标准化有所不同!
“标准重做吧!”李适突然有种这世界赶紧毁灭的冲动,突然有点理解鹰酱为什么会因为标准化暴打兔子了!
“标准重做?大王决定改变秦尺,秦秤之类的标准?”相里氏听到李适的话,不由问道。
“既然准备立国,自然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度量衡!”李适深吸一口气。
说实话,原本李适打算等到自己统一了天下再干下去的,但就算土法炼钢这种农村级别的技术,在有了实物后,居然还要靠抽奖似的依赖工匠经验去制作,李适对这个世界绝望了。
显然度量衡的推进刻不容缓,至少等用水用砖用铁以及各项的数据全部都标准化后,让别人拿着相应的说明书,就能把这种炼铁高炉制作出来,自己才有可能向工业化迈进一大步。
对工业化来说,可复制性是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做不到这点还是别做工业化的梦了,现实一点,想走向工业化,先从标准化开始吧。
至于怎么制作标准化,这就需要用到自己的初中知识,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而李适也不指望精确到毫米,只要精确到厘米就够了。
而水银这种东西,对于相里氏这些工匠们来说实在太常见了。
要知道秦始皇陵都还能够用水银作画,便能知道大秦工匠对水银性质的掌握程度,让他们用水银倒置制作出正常大气压下的水银柱,转眼就制作出来了。
但真正的问题是,怎么样测量这个高度,才是让人抓瞎的地方!
整个研究真正难点在于这时代没有玻璃器皿,没办法直接观测到水银柱到底多高。
最后,还是相里轴抓破脑袋,在一天路过被冻成冰的河水时,看着冰封的河水陡然一拍脑袋,找人用冰制作试管磨具。
寒冬腊月终于在冰雕试管中测出水银柱在正常大气压下的高度。
测试多次,取了较为标准的平均值后,在李适命令下七十六等分,得出厘米这个单位。
有了厘米这个单位标准单位,那自然长度、面积、平方单位全部都解决掉了。
同时李适记得好像水的密度是重量标准值,然后重量单位自然就出来了。
然后根据这些标准,用黄金打出度量衡最基础的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放在将作少府。
同时以此规定了十进制这个在计算上方便得多的计算标准,李适总算长松了一口气。
这套标准肯定还是有误差的,但领先全球一两千年年应该没什么问题。
现在这套标准还只是在将作少府进行使用,等到自己立国后,这套度量衡就可以在自己所处的地方进行推广了。
最重要的是,有这东西,工匠们写工匠手记都给我用上这些标准化的单位,别再让一本工匠手记,结果满篇没有一个计量单位!
。
第三百零八章 所见所闻
李适从将作少府出来,很快就收到张仲来信,知道王离回来的消息。
同时里面还提了提王离带回来一支劲旅,不止有秦人,而且还有异族人。
李适算了算,严格的说这才过了两年时间,到了明年这才到第三年,李适对王离短短两年的时间居然就杀出了一支劲旅,就想赢回嬴子婴却也有几分意外,感叹王离的效率。
不过,不论王离在西域有着多么光怪陆离的故事,他能回来,对李适来说很重要。
等到天下统一,自己下一步的对手想来就正在统一大漠的匈奴冒顿。
冒顿现在要么在打得东胡灭族,要么是打得大月氏节节败退,更自己一样都在寻求统一。
而现在王离赶回来,不论他以什么身份在西域立足,至少对李适来说,王离是自己设局西域很好的引路人。
“尽管让他率领军来咸阳,嬴子婴还活着在这里等他!”李适从容道。
李适的命令很快传达下来,在陇西附近待了半个月的王离也接到了消息。
“父亲,李尚那边传来的消息,关中王李适允许我们带兵前去!”王元看着王离道。
“嗯!那就启程!”王离也不多话,对王元下达命令,王离明白陇西到关中能够在半个月把消息传过来,说明李适是真的重视这一件事情。
这半个月时间,王离军队虽不允许进入天水,但王离与王元两人带着少量侍卫进入天水那自然是可以的。
李尚只是派人监督,但并没有去阻止他们,所以王离与王元却也能一窥天水全貌。
说实话,整个陇西有没有比大秦的时候变得更好,王离不知道。
但至少在天水的河岸边有从咸阳派过来的农家弟子亲自带领当地百姓种植小麦,也见过有墨家弟子指导当地预备役士兵修筑水渠,同时在天水中有医家弟子开设医馆时常义诊。
这些事看起来都非常微小,但王离能够感受到,百姓们展现出与秦国闻战则喜所不同的活力,至少现在的陇西郡并不反对李适的统治,甚至很接受这种统治。
带着士兵向一路向东,终于来到陇西与关中的重要分界线陈仓。
这里不仅仅连接着陇西与关中,同时也是蜀地与关中间的重要要道。
因为这里是古汉水的上游且长年的淤塞,形成了湖泊,成为汉中与关中间重要的交通要道,所谓暗渡陈仓这个词本身,就证明这里有着条能行军的河流。
作为三方要地的交汇处,陈仓这座城市的繁荣,自然可想而知。
同时,从这里开始王离发现,这里的百姓与自己印象中的百姓好像有些不同。
他们变得干净了,不论是他们的脸,还是他们的手,都跟曾经看到过的黔首完全不同。
一般上来说,这是贵族才能够拥有的模样,百姓是不配有这般模样的。
不是因为百姓不知道洗澡能让他们干净,而是百姓们的生活成本不足以让他们体面。
王离在陈仓待了三天,很快发现陈仓有这般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在陈仓这座城市中有好几处公家锅炉房。
这些锅炉房只是烧开水,烧出来的开水分成两种用途。
一种是放入汤池子中作为洗澡水,能够让人两个刀币就能舒舒服服洗次澡。
另一种则是烧到沸腾后贩卖,一个刀币能带着牛羊膀胱或者酒葫芦来装热水。
这些锅炉房基本上都建设在河边,能取水直接用。
不过现在已经到了冬季,河水已经结冰,甚至硬得一铁锹下去,便能够震出一个白点来。
所以官方开始雇人铲雪,解决三餐,把雪送到锅炉中灼烧,水烧开后给众人使用。
虽然雇人铲雪是没给钱的,但能解决三餐,离开前能免费洗澡,还能接上一大桶热水,对进入冬天,有些无所事事的百姓们来说,到底还是个很不错的活。
最重要的是,官方伙食管饱,自己家伙食还省下来过年买件新衣服的好。
总而言之,在这种能占小便宜的算计上,百姓们总是格外的精明。
而且这种活有利乡亲,干起来也相当体面,所以也很多青年乐得去做。
王离带着部队,一边走一边用眼睛观察着故国土地,而越向咸阳方向走,王离就越沉默。
因为王离真的想要把大秦从李适手中夺回来,自己更希望嬴子婴能够重建大秦荣耀。
但这段路程,王离越是走,就越感觉到绝望。
因为他能清楚感受到,这短短两年时间,李适已经被关中的百姓所接纳。
更准确的说,关中的百姓已经忘记了嬴氏,那个带给关中无限荣耀的祖龙。
王离想要呵斥百姓们忘恩负义,但最终却是发现,自己连这一句话都呵斥不出来。
因为祖龙违背了秦律,秦二世倒行逆施,关中的百姓也积累了一肚子的怨气。
现在,李适这种以民为本的施政纲领,是王离从没有见过的,但却这般有效。
从陈仓到关中,道路越走越是宽阔,城镇越见越是繁华,几乎处处都能见到人们在建设的身影,纵然是冬天,一样有人在风雪之中辛勤劳作。
这些人并不感觉到困苦,反而一个个充满了干劲,他们仿佛丝毫没有感受到寒风的刺骨,反而一个个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炙热,干得相当起劲。
“这个还是大秦吗?”王离扪心自问,但却找不到答案。
自己以为两年后,自己带着精兵回到关中,或许会见到李适兵败身亡,或许会见到百姓居无定所,但决然没有想到,两年时间,关中便换了人间!
此刻,王离抬起头,面前出现了一支身着红衣军队,同时也是让自己兵败的元凶。
只不过他们变得更大强大,而自己明明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却显得格外形单影只。
陈云来到王离面前,道:“咸阳二十里内除曙光军团外不允许有任何军队驻扎,还请王离将军就近驻扎军队,随我前去面见大王!”
“诺!”面对着陈云的话,王离明白,自己只能答应下来。
第三百零九章 会见王离
“王离去见关中王了!”李由声音风轻云淡,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