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随着煤炭资源的整合,道路设施的修建,实际上这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煤炭基地,还真就能在李适的需要下,随时转化成陶瓷的生产基地。
从陶泥挖掘到陶瓷器出品,一条龙从上游一路吃到下流,保证能够完成一切订单。
现在让邓陵矩开炉烧制,实际上只想培养一批合格工人,等到时候能直接投入工作而已。
当然最主要的产品自然还是丝绸,在这点上李适是真投入了大量资源。
不论墨家的墨者,还是相里氏这个世代专研标准化的专家,李适都给他们下了死命令。
首先相里氏是要专门负责过程的标准化,把纺织每一个过程都尽可能的拆分。
而正统的墨家墨者则是负责动力与器械的研究,除了相里氏提出的拆分所需的机器要尽可能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李适希望他们能够把水能与风能给用起来。
凡纺织过程中用水能或者风能去替代的,那就全部都替代掉,毕竟水利利用技术,中国向来是最出类拔萃的。
总而言之,在李适的指导下,织女工作效率自然得到显著提升。
不过,这种效率提升很快就受到原材料的制约。
毕竟生产力能提升到一定程度,但作为纺织品最初级的蚕丝却是不够了,所以李适只能把这工厂维持在一定规模,等最上游的蚕丝产量提升了再说。
现在三样拳头产品,只有陶瓷器因为关中开水锅炉房的铺开,完成上下游的产业链,李适能根据需要直接进行扩充产能以外,其他两样想要完成产业链,都需要一定路子走。
因为如此,李适对蜀地开始了一定程度的税法改革。
开始实行以纺织品与布匹来替代粮食的类租庸调制,从而鼓励当地百姓进行蚕桑种植。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有秦岭阻隔,蜀地粮食送到汉中,再从汉中送到长安,差不多是送一斤粮食吃五十斤口粮,这损耗实太高了。
但变成送丝织品与绸缎就不一样了,至少这些东西不像是粮食,一不小心就会发霉。
实在不行等自己囤积个几年,等到丝绸之路开启时,把这些顺着丝绸之路投放到西域去。
所以,长安这个未来都城周围房子都还没兴建几个,但超大型仓库,地下的、地上的李适便建设了不少,目的就是为了存储各种物资,等需要时将其拿出来使用。
另外,除了这三样东西外,李适还让邓陵矩研究研究铁锅。
这种器具也是草原人民的最爱,不过草原那边会有更大的可能会熔了铁锅制作兵器,李适考虑再三,还是让邓陵矩先把铁锅给研究出来再说。
毕竟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没有铁锅,就没有大半的中华美食啊!
同时李适先官方给吴苪国书希望他来参与大汉立国仪式与阅兵大典。
而且李适也写信给他,让他帮忙找找有没有野甘蔗,这种在奢侈品顶端的植物。
李适相信如果自己能把白糖研究出来,那丝绸之路肯定会被叫成白糖与丝绸之路。
毕竟就算到现代,肥仔快乐水依旧是最能带给人快乐享受的饮料。
与之相比,在这个时代的人,更不会有人能够抗拒甜这种滋味。
总而言之,李适在为丝绸之路的开辟而努力,同时也一边观察王离到来后嬴子婴的举动。
差不多是在七天之后,李适再次召见了嬴子婴。
而嬴子婴也从王离的平安归来,确认了自己的安全,自然也怀着几分勇气,来到李适面前,恭敬对李适道,“见过关中王!”
“免礼秦少君!”李适开口道,“二月初,你便随王离前去西域就封吧,我会派大军协助于你,到时候也顺路在西域采风,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也可以来告知同行的王陵使者或者孟西白三位将军,毕竟我们同属于华夏一脉,外人不可轻辱!”
“谢关中王!”嬴子婴恭敬的对着李适行礼,脸上多少有几分的感激。
第三百一十六章 西行
嬴子婴转过身,看着逐渐在自己的眼中变小的咸阳城,至今还是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李适就这么让自己跟着王离离开了,完全没要阻止自己的意思。
如果自己跟李适易地而处,李适怕连出了咸阳的机会都没有。
但现在,自己坐在离开咸阳的马车上,回望着在自己眼中越来越小的咸阳城,嬴子婴却是有几分的迷茫,李适居然真的让自己走了。
自己从咸阳城中出来了,将要前往自己从没有去过的封地。
“王离将军,新秦地距离咸阳到底有多远?”嬴子婴对骑着马的王离问道。
“回禀大王,在离开陇西地区后,再走一个月吧。”王离郑重对嬴子婴回答。
嬴子婴沉默了一会儿,道:“我们还能再回到咸阳城吗?”
王离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回答,就算自己也被逼得离开从小长大的家乡。
若说自己不想要回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不过,想要回来却并不容易。
无论怎么说,李适能让嬴子婴前去分封,这本身就代表了李适的态度。
至少在这一点上,王离还是很感激李适的态度,以及李适的气魄。
“我们至少能重新建设一座新咸阳!”此刻骑着骏马的李由来到嬴子婴身边说道。
李由最终还是选择跟嬴子婴一起离开咸阳。
因为李由清楚,因为当初的事,自己在李适这里是永远没办法进入核心圈层的,重新弃武从的他绝不愿意自己继续蹉跎。
所以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跟着嬴子婴到外面去闯一闯,看看这个天下到底有多么宽广,至少自己如果能重新建立起秦朝,也算是为自己李氏家族重新努力了一把。
而王陵同样带着孟西白以及陇西骑兵出发,面色沉稳的向西方而去。
王陵的军队除了带上粮食与水,还带上了好些车的丝绸与陶瓷器,就是想要去西域卖卖看,看看这些东西物价如何,从而把这条又咸阳到西域的商路给建设起来。
毕竟丝绸之路这种东西,你不主动的走出去,单纯的依赖别人来找你,那等到丝绸之路繁荣起来,天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李适现在可是很想要看到小钱钱的。
“大月氏与匈奴真不知道这两者会是怎么样的存在!”王陵心中多少有几分期待。
这时候,王威站在城墙上看着自己的父亲与长兄离去,心中充满了感慨。
因为这次自己父兄离去后,下一次还能不能见面,那就真的不知道了。
即使如此,王威还是选择留下来,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王家分了家,这点对王离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自己与王元如果战死沙场,至少王威还能延续王家血脉。
而王威看着父亲与兄长离去转过身去,他不由一愣,因为他的身后站着李适。
王威的脸色一正,自然连忙对着李适行礼,说道,“见过大王!”
“你是来送你的父兄的吗?”李适看了一眼王威开口道。
“正是!大王也是?”王威听到李适的话,带着几分好奇的对李适询问道。
“壮士出征,怎么能不相送!”李适点头,看看王威道:“你可是恨我把你的父兄送到千里之外,从而让你们王家骨肉离散。”
王威听到李适的话,摇头道:“我父亲忠于大秦,我兄长孝顺父亲,两人都是他们自己的决定,而我则是要传承家族,自然不能与他们一同西行!”
“很不错!”李适听到王威的话,点头道,“不过,你想不想要见你父兄?”
“嗯?”王威听到李适这话,带着几分疑惑,抬头向李适看去。
“西域那块地方不是那么好占的,就算站稳脚步,等到以后也必然会成为要冲之地,我们肯定要派人去支援的,我希望到时候你能成为我派去支援的统帅!”李适期许道。
这点李适倒还是真的没有欺骗什么。
因为李适十分的清楚,等到将来与匈奴交手,那肯定是超过两千公里的漫长交界线。
陈云与韩信自然要占一个统帅位子,但匈奴也很有可能会对西域施加压力,驻守在西域王离与嬴子婴肯定是需要自己的支援。
到时候自己派去支援的人肯定是从旧秦一派里面挑选的,毕竟不论是韩知兵还是陈云,李理论上来说都是覆灭大秦的凶手,过去支援双方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摩擦。
当然,如果甘章能去的话是最好的,不过甘章已经六十岁了,等与匈奴发生战争说不定都七八十岁了,让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将跨越河西走廊去救援,这让李适于心何忍。
更重要的是,走到半路水土不服死掉了怎么办。
所以,李适现在就需要未雨绸缪的进行布置,而一直被白起暴打王威自然入了李适眼睛。
别看白起屠幼冷热不忌,一次又一次把王威指挥的军队屠戮得片甲不留,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不是因为王威拥有成为大军团统率的潜力,白起哪里有理会王威的心情。
毕竟咸阳这么多的豪门子弟,也没有见到白起拉着其他人家的子弟去屠戮啊。
所以,既然这家伙的天赋被白起认可,李适便打算让王离去接甘章的班。
当然,这样也是为了方便,将来前去支援西域的时候,有一个在身份上合适的统帅。
王威没想到李适对自己居然会有这般的期许,不由目瞪口呆。
不过王威却也马上半跪在地上,对李适道:“威定不辜负大王所托!”
李适点头,然后道:“不过,你老爹王离把你留咸阳,应该是要来传承你王家血脉的。
所以,现在你还是先继续去跟白起较量吧,我让你参军就两个要求。
第一个等白起认可你的能力,在他同意之后,你便是能前去参军。
至于第二个,你至少要给你王家留个后,我才方便把你送到甘章那里从军!”
“谢大王恩典!”王威听到李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