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适倒不是出于环保主义的思想去建设数目,而是尝试在当地发展一点军功产业,让当地百姓多个活路。
像白杨树,白蜡树让他们在当地种植上一批,然后每年收些木材制作箭杆,或者收集些制作枪杆,总而言之,让当地百姓也能够在农闲时打点工,增加创收。
而对李适来说,直接在九原城修建个较为初级的兵工厂,主要就是负责箭矢和木枪木盾之类的武器制作,至少在国家统一前,不会把铠甲制作的工艺放在这里。
总而言之,建立这个兵工厂的目的,就是为了整合河套地区的各种资源。
然后,自己则通过每年拨款的方式,从百姓们手中去收购他们农闲砍伐的树木,将之制作出箭矢、长枪之类一些基础武器,以支持这些在边境生活的百姓低于匈奴骚扰。
自己收的木头,出手的是长枪,再加上几乎能工业化的生产的速度,怎么也不会吃亏。
而对百姓们来说自己也能掰着指头算出,屋前屋后种植些白杆树和白杨树创收。
只要第一年卖了钱,之后肯定每年争着去种植,毕竟谁还不想要多几个小钱钱了。
至于萧何管辖的官方更是乐意这一种交易。
毕竟这里是边境,异族们一旦因为某些原因活不下去,那肯定会组织起来进攻长城边疆。
而夏侯婴这五万预备役能够守住这三个城池吗?萧何不知道。
但萧何知道的到时候哪怕多些人摇旗呐喊也总归是好的。
总而言之,萧何想要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河套体系,还是相当艰辛的。
首先要对长城进行勘察修补,避免匈奴军队再次进入到了河套地区来。
然后需要开发河套地区的田地,兴修水利设施,在粮食上完成自给自足,甚至能有余力供养一支军队。
接着需要发展畜牧业提供足够马匹,能与异族部队在草原上厮杀,而不是单方面被攻。
最后则在这些的基础上,给与当地百姓一定实惠,让他们参与到兵工厂原料提供商中。
这一套体系下来,河套地区,绝对会成为北方的一处重要基地。
说实话,这些任务不好完成,就算是李适也未必有这把握能够做到。
但这次自己委以重任的人是萧何,那个能做到“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的萧何,李适感觉这世界的人政治能力进行量化,那萧何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人物。
所以自己提出相应目标,李适相信萧何靠着自己的才华,以及河套地区的本土资源肯定能完成好这个任务。
因为除了他,这世界上其他人想要做到这点李适是真想不到。
而在匈奴被确认全部击溃,赶出阴山地区后,萧何也开始努力干活。
因为萧何也清楚,自己能不能进入到中枢,拿到九卿之一的位置,很大就看这次表现了。
事实上,李适也多次有意无意的表露出,将会把治栗内史之中拆分出大司农,交给萧何来掌管天下谷物的仓储、运输、分配、价格调控等等。
而原来的治栗内史,则是专业去管理农作物的选种生长科研等一系列技术方面的任务。
这也是萧何动力的来源。
此刻,陈云打败匈奴人的主力,接下来主要的工作便是剿匪。
毕竟任何战争打完,战争军团本身对所在地的破坏是相当有限的。
但溃军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无序的破坏当地环境,让整个生产区域变得糜烂。
所以往往大型的战争打完,需要好几年的休整才能够让本地区恢复元气,有很大原因便是溃军在本地区的无序破坏,直接导致当地处于失控局面。
这时候,已经打赢了主要战争的陈云开始呈请上报,并收拢部队进行休整准备回咸阳。
而接下来的剿匪任务则交给夏侯婴来处理,毕竟夏侯婴是预备役,原本就有着让他们这一群人驻守边疆的意思,现在这些溃兵也正好方便夏侯婴练手。
因为这场战争刚打完没有多久,就算夏侯婴驻守边疆,需要面对的战争也不是那种决战性质的战争,肯定是相互之间小规模骚扰的骚扰战。
这清剿匪军增长点经验,也能让夏侯婴的预备役快速成长了。
所以,曙光军团在河套地区休整了差不多待了一个月左右,便是返回咸阳了。
主要是这一段时间河套地区进入到了雨季,导致行军会有不必要的战损,所以等到了七月末八月份等到雨季过去,河套地区的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了。
当然,在陈云回归到咸阳时,李适自然到十里外亲自迎接陈云与曙光战部的归来。
而陈云看着咸阳的环境,有些意外道,“感觉街上没有当初那么的热闹了。”
“你离开的这半年,已经有些官府,先一步搬去长安了,所以咸阳这里比不过当初那般热闹。”李适道,“等到秋祭时,想来就差不多要到长安那边生活了。”
“真不知道,长安会是什么样的风景!”陈云也略带着几分期待的说道。
“那是一片等着我们去一起开拓创造的土地。”李适从容的说了一句,对陈云的脸色一正,道,“晚宴别喝醉了,之后还谈谈有关匈奴的情况,尤其是他们的战斗力!”
“诺!”陈云听到李适的话,恭敬的鞠躬表示知道了。
晚上宴会开始,一行人倒也是一边吃着精心准备的菜肴,喝着可口美味的美酒,一时间倒也相当尽兴。
等到流程走了一遍,给与那些将士们赏赐之后,宴会也到达了高潮,不久便结束了。
然后,陈云、张苍、陈知白、张良、四人留在议事厅中,商议匈奴方面的事,李适到是开门见山的对陈云道:“匈奴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
第三百五十七章 商议匈奴
“我们已看了你送过来的报告,但有的事情,还需要你亲自的说一说!”陈知白道。
“匈奴的战力很强!”虽然自己驱逐了匈奴,但陈云并没有小看匈奴。
陈云继续道,“他们的核心以骑兵为主,拥有的马匹也都是骏马,至少比我们从陇西培养出来的马匹速度更快,爆发力也更强。
如果不是我们装备了马镫、马鞍和马蹄铁,怕朱明未必能跟对方交手中占到便宜。
而且对方相当擅长学习,跟我进行军团的交手时,他们基本上已经掌握了马镫与马鞍两项技术,倒是马蹄铁,我无法判断出他们是否掌握!”
陈知白若有所思,开口道:“马镫与马鞍对以骑兵为主的军团来说的确是质变!
如果对方真如我们所想是一个帝国,那想要完成骑兵马蹄铁的换装应该不难。
根据你的情报来,他们追击东胡残军,顺手收服河套地区,便动用了十万精骑。
以我们自己作为参考,他们能动用的精骑不会少于三十万人,真是恐怖的数字。”
骑兵跟步兵到底是不同的,养一名骑兵的钱,去养十名步兵的费用绰绰有余。
所以如果以自己预备役加上正规军的比例,至少在陈知白看来,作为一个帝国给十万精骑换个马蹄铁应该不难吧,至少以以前大秦的国力,应该就能做到。
“不!”陈云思索了一下摇头道,“我不认为他们能短时间能够把马蹄铁给锻造出来。
因为与我战斗的异族,身上基本以皮革装备为主,同时手中武器也有很大一部分拿着石制与骨制的。
在装备上,他们应该比我们落后很多,就算他们知道了马蹄铁的好处,但与手中的武器相比,马蹄铁的好处肯定是延后的。
所以按照正常顺序来说,他们至少要把手中的武器完成换装,否则我不认为他会轻易的换装马蹄铁!”
“若如此,所谓的匈奴对于我们来说,还不是心腹之患!”张良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个应该能够很快就弥补上来。”张九章道,“我们的武器已经完成云气淬炼技术。
哪怕是木制的武器,经过了云气的淬炼,不论是锋利还是韧性都已经远超一般的钢铁。
他们完全可以用温养过的木制马掌,至少平时用来赶路,绝对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云气淬炼技术已经完成了?”听到这话,陈云倒有几分意外。
“不过一个笨办法,长时间用云气去滋养就是了。预备役战部先弄出一批温养过的锄头粪叉之类的农具,然后才报告过来。你们的军队既然回来了,那就先完成换装好了。”
李适挥挥手道,“明年要进行军演前是要进行换装的,谁先换装,自然谁先吃亏了!”
“那也先把这一批的装备先给我们换装!”陈云倒一点都不挑剔。
至少在陈云看,自己吃下去的才是自己的,至于其他的家伙们,明年慢慢排队去吧。
“话说回来,等到以后装备了这些马上的装备,未来的匈奴怕是会变得更强!”
张九章总结了相应话语,看着陈云道:“匈奴粮草呢,他们打战的时候是怎么样运输粮食的,我们能不能在这方面作为文章!”
陈云道,“他们直接驱赶牛羊把这些作为食物,还有些谷物在牛群或者羊群身上放着。
他们的粮仓几乎是跟着他们大军行动,想要断粮的话,首先不知道草原千里去哪里断粮。
另外粮食跟着大军走,如果没办法打败他们大军,也几乎没有办法断了他们的粮食!”
“不对……”陈知白摇头道,“这年头照顾活物终究比运输死物要更加的困难。
如果他们随军的是牛羊的话,就算牛羊低头就能吃草,但牛羊不需要喝水的吗!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探查明白大草原上的可以取水的地点,尤其能给大量牛羊喝的湖泊。
将来真的打起来,先派人侦查这些地方,说不定会有意外的好处。”
“不论怎么,在军粮的运输上,匈奴比我们要更加便捷,甚至他们的兵粮身上还能够带点兵粮!”陈云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