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我们即将从打天下,变成坐天下了!
但军队做好这个装备了吗?官员做好这个准备了吗,甚至我们自己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我们的整体惰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打下天下后开始陷入到迷茫。
因为接下来我们遇到的不再是有形的敌人,而是变成了看不见的敌人。
所以,很多战友不是不想要奋斗,而不是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了,迷茫了!
而这就需要我们身为上位者,因为站在更高层的领域,所以要来帮助他们来开拓视野。
我们要整肃军队与官场的风气,解答他们接下来他们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的问题!”
李适这时候倒说得得慷慨激昂,说到这里,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这些天好像百无聊赖的,好像什么事情都在做,但什么事情做起来都没意思。
因为自己就是随着天下统一,而陷入到迷茫之中的一员。
当初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第一时间要反秦,接着要抗楚,然后要统一中原,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自己哪里来得迷茫!
但随着项策羽前往西域,李适真陷入到弥漫了。
因为自己虽然知道这是游戏世界,后面版本会慢慢的更新,但靠着中原的基本盘,面对将来任何敌人,只要放下低级错误,也许会输几场,但绝对不会大溃败。
至少某种程度上来说,李适已经无欲无求了。
现在李适越说眼前的道路却是越发的清晰,别人看不清的道路,自己能够看清楚。
而且自己也要带领更多的人去看清这条道路,甚至走上这条道路。
“这件事情……”李适的目光先落在张恢身上,但最终还是看着张良道,
“张良你来负责,建立一个直属内政厅的官员学校。
长安地区六百石以上官员,其他地区一千石以上官员,在进行调任之时,必须要到这学校里面进行深入学习上级精神,为期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
“诺!”张良听到李适居然给自己安排这么一个任务,眉头不由一扬,很是惊奇。
不过很快便又追问了一句道:“既然进行深入学习,想来必有经书,不知大王以何为主!”
“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华夏开太平!”李适道,
“我是黔首出身,不懂得经书,但我等知道百姓生民诉求,诸子百家全部围绕此核心思想进行撰写教材,每十年一更,如今便以此为题,让诸子百家来写便是了!”
张良皱皱眉头,他仿佛已经看到,为了这三个名额,诸子百家怕不是会疯。
但就算诸子百家知道这是个坑怕也会毫不犹豫跳进来,因为这对诸子百家来说太重要了。
这可不是给学生当老师,而是给官吏当老师,如果能够用自家学说影响官吏,这跟影响了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区别,只要是想要自己学派学说源远流长的,谁愿意放弃这机会。
“然后是张恢!”李适的目光落到张恢的身上,而张恢也从自己的位子上走出来。
李适继续道,“我们不能不教而诛,所以应当给与官员教育机会,提升他们思想觉悟。
但我们不能把一切都依靠官员们的个人品德,更应该让官员以法明德,用法修身。
从而使得让官员们明白,有些界限不能逾越,有些底线不能突破!你可否明白!”
“恢明白!”听到李适的话,张恢不由两眼放光。
对身为法家的他,对李适要才用这般决策自然是全方位的赞成的。
还是那句话,法家就是君王手中的爪牙,他们一个个都怀着以身殉法的觉悟。
简单的说,怕死不要入法家。
尤其,此刻李适还给自己创造出这么好的条件,张恢难道还不知道李适的意思!
自然就是这些官员在进入到学院中进行学习时,对这官僚进行全面调查。
毕竟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岗位后,哪怕不会人走茶凉,但原本所在的环境也会群龙无首。
如果这个人真的能够离开三个月到六个月,还能够把自己干的脏活全部都藏得严严实实的,甚至连国家机关都查不到一点半点,那只能说这个人是真干净,要么是真强大!
李适的心思绝对不张恢想得那么黑暗的,这不过只是法家纯粹的以恶来揣测而已。
李适只是这次只是想到整风运动,然后再由整风运动想到了中央党校而已。
实际上这种东西真的是很天才的一种创举。
这种政府学校的存在,让官员到这中央学校中明晰上级精神的领悟,你可以把他看成是升官前的镀金奖励,当然也能够看成挽官僚的惩处。
若官员多了能把官僚塞到这政府学校中学习,从而一定程度的减少沉官的问题,而遇到上难题实际上也能把这里看成是智囊库,去寻找参考答案。
李适吃完这顿饭,自己倒拍拍屁股离开了,但留下来的人到底是面面相觑。
很显然,李适这个政策下来,真落实到
但他们不得不感慨,这样的风波扫荡军人体系与政府官僚体系,对渐渐惰怠的整个体系来说是次相当不错的警醒。
毕竟整个天下还没有真正统一,甚至就算统一了,如此惰怠的政府会不会落入大秦的脚步谁也不知道,毕竟只活了十五年的秦朝,可还没有彻底的凉透呢!
而就在李适整肃说官僚体系,以及准备迎接新一年的春耕时,随着北方暴风雪开始逐渐的停息,孟西白发现周围的一切是这么陌生,甚至让自己看了都有几分迷茫。
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三个家伙好像真的迷路了。
只是他们不理解,自己明明是走过这些道路的,怎么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呢?
难道暴风就真的这么的强大,能够干扰自己的认知?
三个家伙看看正在兴致勃勃望着周围风景的项策羽,以及已经撒欢甚至想要兴冲冲的继续去做斥候的李广,果断的对视了一眼,几乎一秒就通过眼神达成了协议。
说什么也不能够跟他们说自己已经迷路了,否则自己三个人的脸面搁哪里!
三个家伙按住李广,倒不是害怕李广把自己带到沟里面,而是自己要维护好自己陇西前辈的形象,迷路什么的不存在的。
私底下倒是连忙把斥候放出去,现在这里是什么地方,说什么也要弄清楚先!
很快便有斥候过来通报,“白巫将军,前方二十里处,有大量敌人在交战,而且规模之大,不亚于当初的河北之战!”
听到这话,一众将领脸色变了变,纷纷向这斥候所指方向赶过去!
第五百四十四章 参战
因为上次在巴里坤湖的巴里坤部落被项策羽与孟西白等人解决,让大月氏的人以为来自匈奴的进攻已经到来,所以大月氏马上便开始了反击。
大月氏到底在西域称霸多年,凭借自身在西域称霸百年积累下来的威势,在主动对匈奴发起进攻时,不仅大月氏王族自己,而且还有很多部落也都主动跟随大月氏对匈奴发动进攻。
而匈奴也没想到,向来被折兰骑所威慑的大月氏居然会这么猛。
最重要的是,还在风雪天,大月氏就主动进攻,这真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可以说,匈奴原本在战略中心调整后已经侵蚀了大月氏不少的土地,但这次大月氏的反扑,几乎一把便把当初亏损的全部都赚了回来。
右匈奴王摩柯一直退到了阿尔泰山才重新整兵,决定与大月氏一战。
右贤王十分清楚,整个匈奴已经制定解决大月氏的计划,自己所需要的就是架住大月氏这波反扑,接下来等到冒顿率军而来,合兵之后吃掉整个大月氏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这次大月氏连同其他的盟国加起来七七八八的有三十多万人,而右贤王的麾下现在只有八万人,双方间的数量差距可谓相当惊人,但是右贤王依旧从容列阵,不见半分退缩。
历史上的匈奴右贤王没具体名字,史书记载右贤王与灌婴交手时,见到灌婴有八万多精锐骑兵,直接就被吓走了,说实话,这里多少有给大汉贴金的成分在里面。
因为就当时来说,已经成长到完全体的灌婴本就是汉朝最顶尖的骑兵将领,率领的还是从战争之中磨炼出来的真正精锐,如果真占了优势,结果去不追击,才是奇怪的事。
所以就事实来说,当时很可能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双方都评估对方不好对付,不想爆发这场战争。
但匈奴后来被灭了,所以没人给这位右贤王立书,甚至连这位右贤王到底叫什么名字,在历史上都查不到。
不过从冒顿吕后的信件上,能看出这个右贤王的几分实力,他独自干掉了大月氏,摆平了西域诸国,结合冒顿给吕后这封信后不久就病死了,多少有几分对大汉恐吓与告诫的意味。
也就是别以为我死了,你们就能够对付得了我匈奴,我匈奴还有猛男的!
当然,从冒顿的狠心与行为来看,这位右贤王绝对是冒顿铁杆。
否则他绝对会在死前把这位能力强得不逊色他的右贤王也给带下去,但冒顿没这么做,反而把这右贤王留给了他儿子老上单于。
甚至时间再远一点,为什么在西汉七国之乱时,匈奴没对汉发动袭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上单于等到这位功勋卓着的右贤王死了,进行非汉既胡的政治改革,当时也在平叛。
总而言之,右贤王摩柯绝对是匈奴中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所以冒顿的血魂体系,摩柯自己也已经完全掌握,甚至在这过程中,摩柯也尽了一分力!
某种程度上来说,冒顿自身的血魂体系更偏向魂,利用狼魂的共鸣,在短时间内打出非人爆发,那摩柯的血魂体系更加的偏向血,以血怒,化心怒。
而且他能在这大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