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日陈林芝待在旧金山,下班以后她总会觉得无聊。
詹妮个头约有一米六五,瘦到锁骨尽显,穿最小码的衣服,留着金黄色的短发。
家里条件似乎还不错,好像是经营连锁汽车旅馆之类,以前陈林芝只听安娜塔西亚提到过她,今天还是第一次见面,最近詹妮跑来蔻驰公司学习帮忙,主要是想摆脱家里人的约束,尝试独立生活,而纽约对于年轻人,一直都充满诱惑力。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继续跟父母住在一起,总会容易矛盾不断。
詹妮问陈林芝说:“你怎么还不睡觉,倒时差?”
“……可能吧,只有三个小时时差,不过确实还没到我瞌睡的点,你呢?”陈林芝对于这位房客的存在,持有一种很无所谓的态度,说话语气懒散。
往前走几步,趴在天台围墙旁,詹妮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告诉道:“我刚看完一部电影,去厨房找牛奶喝,看见你在于是过来打声招呼。所以……听安娜塔西亚介绍过你,你是旧金山的金融大亨?这很酷,报纸上写过洛杉矶最贵的一块地被你买下,你们俩还真是般配,你知道的,阿肯色州有钱人,加州有钱人,像极了电影里的故事。”
“我认识安娜塔西亚时候,还只是个穷小子,只有十几万美元的本金。”
“为什么我遇不到这样的男人,他们不是酗酒就是没能力,上回认识一个家伙,谈恋爱之前说他的书就要发表,直到三个月后仍然在修改,没有出版社喜欢他的作品,期间没有任何收入,只会拿我的信用卡。”
陈林芝听完后,侧头看看詹妮,发现确实是在闲谈而已,而不是话里有话。
不怪他自作多情,实在是以二十多岁的年纪,就积攒到如此丰厚的家底,对姑娘们的吸引力简直绝了,大概只比无儿无女,濒临垂死境地的老富翁们差一点。
他对詹妮说道:“做好自己就可以,耐心等一等,总会遇到合适的人,你还年轻着。”
“没错,纽约这么多人,来你们的公司上班后还能认识许多帅气男模。”
詹妮打量着陈林芝,对亚裔的样貌没多大感觉,可个人能力足以填补缺陷,心想自己朋友算是捡到宝了。
不咸不淡地闲聊几句,等她进屋后,陈林芝仍然站在原地。
往远处眺望,其实不是在看什么,而是走神想事情。
无论美国股市还是曰本股市,在他看来目前都已经处于虚高状态,每次上涨都意味着泡沫继续壮大,只不过陈林芝丝毫猜不到,这个泡沫究竟是会爆掉,还是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消化。
论起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二十一世纪的次贷危机,他能简单记得一些,可对于目前的处境,陈林芝除了茫然还是茫然,只是跟着市场走,完全看不懂。
旧金山联合私募基金旗下,管理的资金规模正在飞速增多,陈林芝自己也随时可以拿出一大笔闲置资金,他已经不敢往股票追加投入,期货外汇这些风险大,针对硅谷企业的风投活动也磕磕碰碰,竞争激烈。
这会儿思来想去,梳理出个清晰的想法,他觉得是时候去一趟港城了。
已经搭上微软的车,还没老的巴菲特,盈利数据不如陈林芝自己投资,看来看去他盯上以老李为首的一批港城企业家,想趁着港城回归消息还没完全消化掉,提前抄底。
陈林芝清楚记得,在内地改革开放初期,港城一直都充当中转地作用,红利肯定有,远比继续往美国和曰本股市投资稳妥。
想到下一步该做什么,他彻底轻松了,甚至有闲心思想着去一趟华夏,到燕京开办一家古玩鉴定交易中心之类,只进不出的那种。
这算是陈林芝自己的小兴趣,就像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赌博,一味赚钱而不花钱,容易让人觉得人生太无趣。
回到房间,关灯之后躺了很久才睡着,一夜无梦到天亮。
……
次日上午待在蔻驰总部,跟安娜塔西亚一起面试挑选模特。
陈林芝突然来到纽约给她一个小惊喜,所以她也大大方方慷慨一回,没把他踢出面试官名单。
八十年代的审美观,跟以后有些不同,喜欢追求人体的线条美,也就是凹凸有致,而不是纯粹的麻杆。
被安娜塔西亚在旁边盯着,陈林芝不敢确定是否在试探自己,因此特别正经,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免得因为夸谁漂亮,一不小心大祸临头……
第280章 女强人
接下来小半个月,陈林芝都待在纽约。
协助安娜塔西亚整改蔻驰公司的同时,他又结合大牛市持续上涨的新动向,对自己和私募基金的项目进行了细微调整——继续看好曰本经济,加仓做多日经指数。
之所以胆子变大,是因为曰本股市一片红火,没有任何即将崩溃的征兆。
而且它的底子又太好了。
战后积累那么些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是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压垮的小国。
虽说陈林芝对那边没什么好感,可不得不承认,看见现在的曰本经济,就像看见了二三十年后的华夏,都有在国际市场上,跟美国在局部抗衡的底气。
由于是小弟,华盛顿方面即使感到经济上被曰本威胁,也放不开手脚,很难像封锁苏联那样打压曰本经济,无非是设置些难度罢了。
接下来计划去港城,顺便也想再去一趟东京,实地亲自考察日元升值之后,对当地中小企业的影响,只依赖咨询公司给出的调查数据,不一定靠谱。
从事金融生意,可不就是不断优化资产配置,寻找出最有利的搭配。
自从运营官法比安,不知为什么突然没了脾气以后,陈林芝跟他的配合愈发默契,往往是陈林芝负责做决策,执行的任务交由法比安负责,半个月时间里又为投资者们挣到两千多万美金,业绩堪称爆炸式增长,吸纳的资金规模也持续增加。
按照现在的速度,可能不用等到年底,第三季度管理的资金总量,就将高达五亿美金以上。
终究亲疏有别,陈林芝开始盘算着将最挣钱的生意牢牢抓在资金手里,剩下的边角料送给联合私募基金,或者将投资门槛提高,多收取些佣金以及管理费,不然他总觉得有点吃亏。
心理上不平衡才正常。
他替投资者们赚到许多钱,公司却只能抽取少量佣金。
凭什么业绩比别的私募基金好,却只能跟那些蠢货同行们,按照相同的比例收取管理费?
在陈林芝看来,只要能替投资者们赚到更多钱,提高管理费不会耽误公司扩张,任何商品本就遵循越好越贵的原则。
想清楚这点之后,他果断跟几位私募基金高管们,开了场电话会议。
将每年固定管理费提高至百分之三点五,投资者们也可以选择浮动利率,约定利率达到某个标准后,分级收取管理费,赚的越多收的越多。
陈林芝不是在跟高管们商量,直接先做了决定,等到公告散播出去,必然影响到接下来募集资金的规模,可他并不在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位于曼哈顿中城的麦迪逊花园广场内,搭建好t台以及观众区。
邀请函早已发出去,花钱请来众多时尚杂志记者,以及时尚圈的同行们,整场发布会的总预算多达百万美金,当中包含了“润笔费”之类的隐性开支。
配合这次发布会,宣传费用省不了。
陈林芝和安娜塔西亚去了趟银行,试图再拿一笔贷款,由于蔻驰公司负债率不高,又有实物用做抵押,银行方面答应得相当爽快,利率也适当降低。
还是从花旗银行贷款,陈林芝跟它之间的合作比较多,授信额度提升至三千万美金,只要愿意借钱随时可以动用。
举办发布会当天。
眼看安娜塔西亚处于暴走边缘,陈林芝不敢招惹她。
两人坐车,前往麦迪逊花园广场途中,陈林芝接到个电话,接着侧头告诉说:
“迪奥那边没问题,这家公司还没上市,我想方设法才打听到去年的营销数据,销售额大涨百分之三十二,毛利率超过百分之六十五。
而且没有消息表明它要大量新增门店或者新建工厂,说明真的是想融资,用于扩张。这就有点意思了,难道贝尔纳·阿尔诺那个野心家,想要收购哪家同行?”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一般属于绝密消息,只会被公司高层知晓。
尤其是上市公司,提前泄露出去会引起投资者哄抬股价,容易导致交易流产,所以但凡真的有心达成交易,双方会很有默契地保持私下秘密接触,等到办妥后才突然对外公布消息。
前些天,迪奥的人主动联系安娜塔西亚,询问她还有没有融资迪奥的兴趣。
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心想要通过捆绑来提升蔻驰品牌价值的陈林芝,派人前去打探了解最新情况,从得到的反馈结果来看,应该是憋着什么大动作。
搁在平时,安娜塔西亚会对这种话题相当感兴趣,然而此刻她彻底沉浸在患得患失的焦虑情绪中,生怕发布会哪个环节出差错,也怕新品公布后市场反馈不佳。
当前蔻驰总共只有十二家门店,货已经铺了出去,明天一早就摆上货架开始销售,她听从陈林芝的建议,首批各个款式只拿出一千件,限量发售。
安娜塔西亚虽然赞同陈林芝的许多做法,可实在是关心则乱,怕今年以来的整改不仅没成功,还把公司折腾黄了。
所以她只说句:“晚上再聊这件事,我现在丝毫没有心情,詹妮,记者那边联系好了么?”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詹妮,也知道安娜塔西亚这几天火气大,赶忙回答说:“已经办好,专门安排一个休息区,还给他们买了食物和饮料,也预留正对t台的最佳位置,说不定心情不错,就会多拍些漂亮的照片,在写文章时候美言几句。”
陈林芝见女朋友看向自己,果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