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上次亨利·奥尔布莱特调查联合私募基金账户,则是因为接到朋友委托,想看究竟是不是个庞氏骗局之类,随后他朋友就往联合私募基金投资了六百五十万美元,跟这次的调查没关系。
这位检察官身旁,从匡提科过来的调查员,这时开口问道:“你的意思是你手下员工自己违反规定,跟你和你的公司都没关系?”
“当然没关系,可能你不清楚,我很有钱,非常有钱,为什么要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陈林芝当即回答道。
露西·周来不及阻拦,她也觉得陈林芝不会糊涂到涉足这种生意,所以也没有不让他说话的意思,这不是醉驾打人之类的小矛盾,可大也可小,有些问题尽早解释清楚最好。
“那你怎么证明?”调查员再次追问道。
陈林芝正想说话,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没好气来句:
“那你怎么证明我有罪?我在配合你们调查,别拿这种态度审问我。他的事情你问他去,难不成每个员工出问题,都要推到我头上?关我什么事?
之前怀疑徐伟骗我工资,骗报销和补贴,现在看来可以开除了,他跟苏联做什么生意,难不成拉日用品去换飞机?”
“……没换飞机,但确实在做生意。”亨利·奥尔布莱特检察官干咳一声,充当和事佬,用脚在桌子底下踢了踢身旁那位。
陈林芝察觉到了他的小动作,却装作没看见。
说实话,自从怀疑徐伟中饱私囊,印象已经跌落谷底,现在发现徐伟貌似干了件大事,哪怕多半是为了挣钱,陈林芝依然佩服他是条汉子。胆子不小,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以不同的方式支援对岸建设。
佩服归佩服,该撇清的还是要及时撇清,将徐伟谈成的项目拿给他们过目,银行账户也是。
没办法,带了法庭的文件过来,有些调查逃不了。
公司就陈林芝一位股东,徐伟送来的这口黑锅,只能由他背……
第294章 持币观望
一番忙碌完,有些文件被带走了,部分银行账户也将放开,允许司法机构进行有限的检查。
等到法比安赶来,赵白露的养母露西·周已经回公司,临时过来帮忙,她还有客户需要亲自接待。
露西·周很相信陈林芝,因为觉得没必要铤而走险。
而法比安就不同了,这家伙以前总以为陈林芝和什么秘密团体搭上线,有强大的关系网以及第一手消息来源,上次还曾动用自己的钱,参考陈林芝的决策进行投资。
假如坚持到现在,法比安的资产至少能翻倍,可惜他赚到一笔察觉到不妙之后就跑了,像那些个选择做空,近期亏到派对跳楼的苦逼们一样,误判了形势。
对此,法比安有时也深深懊悔,并且为此更加觉得陈林芝神秘莫测。
旁敲侧击打探消息,询问检察官和irs探员们怎么会过来。
陈林芝简单解释完,略微琢磨后告诉说:“不管了,反正整件事情跟我都没关系,那些家伙们整天疑神疑鬼,难不成我跟对岸做生意就有问题?纯粹的冷战思维作祟,要是过分了我就去告他们种族歧视,烦也烦死他们,不过徐伟那家伙可能真的过界了,只要躲在对岸不出门,应该没办法帮我洗刷罪名。”
说是这么说,但实际上陈林芝却巴不得徐伟别被抓住。
一批技术先进的精密机床,必然可以派上些大用场,大事小事他能分清楚,在联合贸易公司工作期间吃里扒外,在他心里反而成了小事。
随即想了想,陈林芝决定开除对方,一是为了撇清关系,二是担心徐伟傻乎乎,被蒙在鼓里导致被抓,自然不能明着说,希望那家伙能够聪明点。
能做的也只有这样了,目前仍处于冷战状态,阵营瓜分过于明显,既然留在美国做生意,一些雷区能别踩最好别踩。
况且陈林芝也清楚,将来情况会慢慢变好,与其冲动到涉足其中,不如等赚到更多钱,将资金带去投资之类,或许会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再看徐伟,要说他多深明大义恐怕扯了点,想赚钱是肯定的,落到这种尴尬处境里,想必徐伟自己也早有预料。
法比安坦然蹭了根雪茄,坐在小沙发上和陈林芝吞云吐雾,透过百叶窗往外看,员工们已经恢复正常工作,即使陈林芝被带走,班还是要照常上,今年上半年业绩好到惊人,都在指望升职加薪拿奖金呢。
翘着二郎腿,首席运营官法比安接着开口问道:“所以,你确定一切都没问题对吧?如果真有什么不可控的风险,你现在就应该去活动,比如找那些人的上司谈谈,以你现在的实力,相信即使是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那个级别,你也能说得上话。”
“放心,真的没事,最近注意公司内部言论,别让任何谣言流传出去,你只需要告诉他们跟私募基金没关系,是楼下联合贸易公司的一位高管出事。”
陈林芝看看墙上的彭博新闻社数据终端机,今天美股继续上涨,大量以前的垃圾股摇身一变,成为投资者们眼中的香馍馍。
他转移话题聊正事,告诉法比安说:“最近针对苏联的风向比较奇怪,它正寻求改革,学习欧美国家的制度,我们表面上夸赞它的明智,却选择继续封锁,甚至加大打击力度。
衰落的风向已经非常明显,美国少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我想最近股市大涨的原因里,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在里面,世界经济长远利好。”
“这是当然,未来很长时间里,我们脚下都是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上。”法比安的自豪感挺明显,要说美国人自大,也得承认他们确实强盛多年。
随口闲谈罢了。
陈林芝叹气来句:“无论什么垃圾股今年都涨那么高,从今天开始,将持有的股票、期货合约全部套现,债券最好也别留下,做好持币观望的准备。雪崩应该就要来了,可能半个月,也可能半年,最近集中精力寻找值得出手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方向要调整。”
“……全部套现?多长时间?”
“对,全部,我只要现金和未上市公司股份,最好在下周结束前完成。我的个人投资项目,从上周开始套现,看完今天的数据,可能还是早了点,但我不希望再继续冒险。”
陈林芝没有和法比安讨论商量的意思,只让对方去执行。
由于资金存在封闭期限,募集资金时候都签署了合同,他有权代为管理,简单放出风声,告知一下投资人们就行。
在收益早已超过年初预期的情况下,法比安其实一直也在担心,对这个决定表示支持,随后便离开办公室,安排人在今天收盘前先清掉两只股票,套现一千多万美金回来。
助理保罗来到陈林芝面前,被浓浓雪茄味熏到咳嗽两声,小声解释说其实昨天有人找过自己,私下打探消息。
陈林芝听完乐了,只让这位执行助理照实说,反正本就没犯事,除非栽赃陷害,要不然又能怎样。
想到栽赃陷害,倒是给他提了个醒。
一不小心,似乎陈林芝也成为人们眼中的大肥肉,有必要更加小心点,别落入任何陷阱当中,指不定哪天就掉进坑里,成为别人的盘中餐、口中肉。
虽说认识不少朋友,可谈不上存在多深的利益纠葛,未雨绸缪总好过什么准备都没有,貌似是时候多露露脸,增加一下影响力,最好能形成震慑。
曾经为了方便泡妞,低调生活,陈林芝推掉众多采访邀请,如今心态有所变化,宁愿去曰本银座逛会所沙龙,也不愿在派对或是酒吧里胡乱勾搭。
渐渐习惯当个富人,许多诱惑的吸引力正飞速下滑。
————————————
想彻底洗清嫌疑,一时半会儿不可能。
幸好这个小插曲,并不影响陈林芝的日常生活,他的平仓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带来大量现金。
陈林芝个人没投资迪奥,却在以私募基金的名义,继续跟这家公司高管接触,初步敲定一份方案,大概是往法国迪奥公司融资六千万美金,拿到百分之二十三的股权,不参与公司具体决策。
大队人马也在朝着硅谷进发,有些是联合私募基金雇员,有些则是陈林芝自己雇佣的团队,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双管齐下……
第295章 七月
检察官亨利·奥尔布莱特,以及匡提科外派的特别调查员,仍没有放弃对陈林芝的监控和调查。
两人起初以为陈林芝是因为钱,而被某些人买通了。
可随着平仓计划的持续进行,一笔笔让他们心潮澎湃的巨款不断入账,等到账户金额突破一亿美元后,无论是检察官亨利·奥尔布莱特还是旁人,都很有默契地放弃了这个猜测。
不约而同,有种“小丑竟是我自己”的荒谬感觉。
毕竟他们都很清楚,这些钱仅仅只是陈林芝总财富中的一部分,联邦税务局那边有记录,海外还有超过两亿美金的资产,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现金,不存在任何问题。
三亿多美金的资产,即使搁在富人众多的加利福尼亚州也相当了不得。
普通人不怕他们这帮“公务员”,有钱人更不会怕,除非自己底子不干净,但每次遇到富人想要定罪,往往都意味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有时候出现硝烟也不足为奇,这个国家买枪比买车还方便。
所以检察官亨利·奥尔布莱特等人,很有默契地选择在找到决定性证据之前,最好别再去骚扰陈林芝,在美国,没人希望惹怒一位亿万富翁,尤其还是从贫民窟里走出来,背有案底的年轻人。
年轻,往往也意味着容易冲动。
陈林芝则坐镇旧金山,隔三差五去公司拍板做些决定。
时间一晃眼,已经进入1987年的七月中旬。
……
“我的个人投资,还有联合私募基金公司这边,除了微软、甲骨文之类没有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