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林芝对安娜塔西亚说道。
如果安娜塔西亚有兄弟姐妹,那么他多半不会像现在这样,对她的家族慈善基金会这么上心。
因为就她一个孩子,将来安娜塔西亚父母的家族慈善基金,大概率会转交给安娜塔西亚负责打理,肥水不流外人田。
安娜塔西亚明白,她父亲确实看重陈林芝的投资眼光,对此笑眯眯表示感谢。
两人很快又聊起发生在时尚圈里的八卦绯闻,等到美食上桌,一起吃完还算地道的中餐,陈林芝亲自驾驶法拉利跑车,带她前往电影院看电影消磨时间。
别看陈林芝这些天以来貌似轻松,实际上急需处理的事情挺多。
只不过是分轻重缓急,眼下的关键无疑是再杀个回马枪,趁着金融证券交易市场上一地鸡毛,挑选出部分值得投资的项目,争取再将利润最大化。
组建公募基金管理团队、和找上门来的陌生人扯皮等等琐碎公务,在抄底投资面前都要先靠边站。
陈林芝的个人资产,加上联合私募基金那边的十多亿美元现金,正在分批回到市场上。
所以随后几天时间里,安娜塔西亚并没有打扰他,陈林芝白天去公司,晚上则陪女朋友四处逛逛,享用美食。
全球各地,财力雄厚的那批人正跟他一样,四处寻找能够赚钱的新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高盛公司有人找到陈林芝。
他们倒不是为了化解先前的矛盾,而是想从陈林芝这里获得一笔投资款,用于帮助高盛走出困境……
第338章 高盛来人
高盛公司来人时候,陈林芝正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接待客人。
跟他谈生意的两位中年白人来自于西雅图,同为一家私人公务机租赁公司的老板,也就是陈林芝平时下订单租飞机的那家租赁公司。
之所以坐在一起见面,自然是为了满足陈林芝购买私人飞机的小梦想。
陈林芝本来打算直接买下这家私人飞机租赁公司,调查完得知基本上赚不到几个钱,运气不好遭遇事故还会亏本,索性又放弃了。
他改变主意,试图高价买下他乘坐过的那家“二手”新飞机,一千六百多万美金的开价,比直接购买一架崭新的湾流iv型号公务机更贵。
面对面商量半个多小时过后,基本上已经达成一致,对方愿意将那架二手的湾流iv型号私人公务机转售给他,并且在以后帮陈林芝管理飞机,主要是指维修保养、安排航线、提供驾驶和服务人员。
这家飞机租赁公司旗下总共拥有大大小小十多架私人飞机,比较专业,同时也帮其他富豪和公司,提供托管和飞行服务,肯定比陈林芝自己组建一个小团队更方便。
没办法,如果能买到新的,陈林芝肯定不会要二手货。
虽然现在他想买的这架飞机才交付三个月不到,飞行时长也不足一百五十个小时,可终究被别人坐过了,属于准新机。
这次陈林芝上赶着高价购买二手湾流iv的原因,在于这家私人飞机制造商效率低下,生产速度过慢不说,订单已经排到两三年以后,即使最快最快,遇到其他客户取消订单,也可能需要等待一两年时间才能拿到新飞机。
如果运气不好,等待三五年也有可能,毕竟是目前最顶级的私人公务机,愿意花钱买享受的高端客户并不少。
陈林芝想买飞机时候已经迟了,别人早已经提前递交订单,捧着钱都买不到一手货,他非常有钱没错,其他客户大多也不差,谁会乐意多等那么长时间呢。
如此一来,直接购买现成的准新机,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对方买新飞机大概花费一千四百多万美金,陈林芝大手一挥就要加价两百万,当他产生“好像也不是太贵”的念头后,连自己都觉得跻身超级富豪之列后开始飘了,日子相当滋润没错,但又有些装比的嫌疑。
九月份才刚发布今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陈林芝的名字跟榜单无缘,主要是他的许多资产放在海外,并没有被《福布斯》杂志的工作人员统计进去,要不然有机会排在三百五十名开外。
然而经历过十月份的经融危机,榜单再一次大洗牌,至少会有十分之一的富人会从排行榜上跌落,全球陆续蒸发掉两万亿美金的资产,陈林芝则趁机逆势而起,按照九月份的榜单排名来看,他目前大概率能跻身全球百强。
世界首富不是安娜塔西亚的亲戚山姆·沃尔顿先生,而是曰本西武集团董事长堤义明,总身价高达一百多亿美金,是陈林芝的十多倍。
即使经历完股灾,堤义明身价仍是陈林芝的十倍左右,只能说这轮金融海啸对曰本经济的冲击,没有陈林芝预想中那么厉害,各大曰本财团全部抗住了,并且日经指数率先触底反弹,东京房价也没彻底崩盘。
事后,陈林芝发现自己记差了些什么,原本以为这轮牛市就是让曰本高喊陷入“失落期”的契机,看样子好像又不是。
由此可见,往后曰本可能还会再经历一跌,每次金融市场上的重大危机,对陈林芝都属于一夜暴富的好时机,难免会让他稍加关注,要是运气足够好说不定还能再遇到做空日经指数的机会。
此时此刻。
对于这家西雅图飞机租赁公司的两位老板们而言,虽然卖掉这架湾流iv也许会影响到接下来的生意,可是他们在前些天的金融危机里损失惨重,刚好可以趁机回血赚点钱,免得被飞机贷款拖累。
除此之外,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私人飞机租赁生意,所以卖掉这架准新机属于皆大欢喜的事情,更何况陈林芝决定在后续将飞机交给他们的公司帮忙管理,也能陆续有所进账。
其实他们更希望陈林芝允许在空闲时候,继续将那架湾流iv拿出来用作租赁服务,只不过对于这个提议,陈林芝总觉得膈应,主要是怕客人们在飞机上,干他一直想干的那种事。
既然不缺钱了,当然也就没必要再把自己的东西租出去,所以陈林芝婉拒了他们的提议。
安排酒店让他们先住一晚,约定好明天早上再签约。
等到陈林芝返回公司,三位从高盛来的客人,还在位于联合私募基金的办公室里等着他,领头的是高盛集团首席运营官,以前常跟陈林芝合作的那位加州办事处券商业务负责人也在,都属于高盛集团的高级合伙人。
领头的那位名叫梅根·奥尔森的高盛ceo,在级别上明显比其他两位合伙人高出一大截,这时正由法比安先生负责接待他们。
陈林芝的助理保罗,专程在电梯口等待他。
等到保罗迅速汇报完高盛来人的前因后果,陈林芝心里顿时有数,乐道:
“高盛在前些天亏惨了吧,我以前就觉得这家投行野心太大,自己投出去那么多生意,顺风顺水时候还好,金融海啸一来立马现原形,资金链可能都出问题了。
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找到我这里,谁都知道我已经选择断绝和高盛集团继续做生意,看来这一棒子确实打得投资人们对金融市场失去信心,该不会是那些个老板们自己不愿意掏钱,想拉我进去填坑吧。”
“我调查过,高盛最近确实频繁跟老板你这样的富人们接触,试图募集一批融资款,他们前两年开设了许多新项目,同时也在期货和外汇市场上损失惨重,就是美元快速贬值,港股大跌超过三成那次。”助理保罗说道。
第339章 高盛来人(二)
这些年以来,在美国几大投行里,高盛集团扩张步伐最快、上升势头最猛,原因正是由于恰巧抓住近几年的牛市,借此迎风直上。
都说步子跨大了容易扯到蛋,这句话完全可以套用在现在的高盛集团身上。
它投资了大量的未上市公司,多元化的业务五花八门,并且借用银行里的钱急速扩张,股灾过后,确实影响到了它的资金链。
高盛集团有大量资产可以抛售,可是在这种混乱的市场情况下,割肉低价卖掉一些优质资产,无疑很不划算,毕竟还没到真正山穷水尽的那一步。
股灾过后,现金为王。
大概搞懂高盛集团为什么会派人上门找自己之后,陈林芝有种扬眉吐气的得意感。
仔细说起来,高盛集团的合伙人制度,跟美国众多律师事务所所采用的合伙人模式差不多,都拿出大量股权分发给员工们,让他们享有分红权以及少量的期权股份,自己给自己当老板,等于是让大家一起卖力做大蛋糕,站在融资方角度来看有优有弊。
陈林芝先让助理保罗,立马去查查高盛集团目前究竟投了哪些项目,随后他便来到办公室接待这三位客人,故意没给好脸色,摆明了是在表明态度——自己很记仇。
热脸贴冷腚。
身为高盛集团首席运营官的梅根·奥尔森女士,当然明白陈林芝为什么会若有若无地表示出敌意,只装作没发现,热情笑着打招呼。
一番介绍完,年纪已经四十五岁的梅根,直接表明来意,她问道:
“陈先生,我们这里目前有一个绝佳的投资项目,就是投资我们高盛集团,现在正在以极低的估值寻求融资,属于抄底的好机会。
市场上的反弹征兆已经出现,我也听说你正在大量买入一些公司的股票,高盛集团本身持有着大量的证券资产、债券,另外还有全球最好的并购服务部门、咨询和券商业务,随着市场经历完这段时间的恐慌期,我相信很快就会为你带来十分可观的回报。”
一秒破功,陈林芝被她的说法给逗笑了。
不怪陈林芝笑点低,实在是对于一位生意人而言,梅根·奥尔森女士这番以理财顾问身份,一本正经推荐自己公司的举动,莫名有种喜感。
这让他想到了之前市面上流传一个故事,说是有高盛的理财经理,对客户建议说自己公司旗下子公司,以及一些投资的上市公司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