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说有笑,岔开话题回避尴尬。
上了车,发现陈林芝目光如狼,带有坏笑。
她实在是怕了,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避开视线接触,主动小声说:“陈,今天已经很晚了,我必须回家才行。”
陈林芝见她语气认真,脑袋中的小期待逐渐落空,倒也没觉得必须一鼓作气,非得做些什么,坦然笑道:“我明白,不过我坚持送你回家,已经这个时间点了不太安全,明早我出发前可以去接你,就把你的车留在你们公司外面的停车场上吧。”
之前撒了谎,安娜塔西亚小姐颇为为难。
要问她为什么为难,主要是自家面积有点大,怕把她当成农场主女儿的陈林芝,见了之后会觉得被欺骗。
善解人意的好姑娘,有过电影院里发生的小故事,已经开始更加照顾他的情绪。
要说是难事,到也不见得,安娜塔西亚从小名下就有两栋比较不错的高端公寓。
栋,不是套。
近年来一直对外出租,总共七十多套房子,占地面积不小,这是她十岁生日当天得到的礼物。
除此之外,她家在本顿维尔镇也有多套房产,平日里所住的地方和沃尔顿家族庄园紧挨着,位于小镇郊外,她偶尔会去参加沃尔顿家族两周一次的家庭集会。
这会儿没犹豫多久,安娜塔西亚欣喜于陈林芝的贴心,随口说了另外一个住处,帮忙指路
有些事怎么做比怎么说更重要,关系如同旅游中意外相识的年轻男女,没必要大谈未来、梳理彼此关系。
至少暂时还不需要。
送她回家中途聊着天,来到一栋前面带草坪的别墅门口,已经足以让陈林芝惊叹。
在车里又是一番热吻。
直到安娜塔西亚小姐脑袋缺氧,又被吃了不少豆腐,这才放她回家。
…………………………………………………………………………………………………
对本顿维尔镇有了更多留念。
陈林芝不知道安娜塔西亚第二天,起了个大早专门从家里赶来位于镇中心的小别墅前,只为不在他面前露馅。
被她蒙在鼓里,两人一起买了热狗当早餐,分别喝杯咖啡提提神,一直将她送到超级市场门口。
下次见面不知是什么时候,反正他们俩昨晚都没睡好,睡前浮想联翩,和陷入热恋的小情侣差不多,辗转反侧。
等安娜塔西亚小姐依依不舍地回去工作,陈林芝做个打电话保持联系的手势,也回到酒店抓紧时间收拾退房,驱车赶往小石城搭乘提前定好的航班。
订单到手,货物还没影子。
需要陈林芝处理的事情有点多,总不能指望比他更没经验的殷蛰,确实是时候雇佣些经验老到的外贸业务人才,过来帮忙了。
返程途中心情愉悦。
下了飞机直奔唐人街所在地,把行李放回宋月纹家。
别说生意还没做成,即使做成以后,陈林芝也没在旧金山买套好房子的实力,如今还不奢望搬走,把钱用在刀刃上更重要。
今天在机场,他从电视里看见消息说,几国正联手和曰本谈判,商谈在跨国贸易方面的诸多损失。
旁人不清楚,但陈林芝知道《广场协议》应该快签订了,事后日元会相对美元大幅度升值,这消息在他听来不亚于得知哪里藏着台超级印钞机,眼下多积攒资本最为重要。
短暂休息,给安娜塔西亚小姐的办公室打电话,告诉说自己已经安全回到旧金山。
事后带着钥匙,前去找殷蛰,打算赶在今天先把办公室租好,随后再雇佣员工,将公司正式搭建起来。
准备关门才听见电话响起,是个跨洋电话。
电话另一头的高博学将付款方式告诉他,询问陈林芝什么时候发货。
得知有家叫做南洋商业银行的外资银行,可以承接跨国贸易的资金流转业务,总部开设在港城,陈林芝要来具体名称,准备找人问问它在加州有没有分公司,实在不行再另外想办法。
说到高博学,他近两天在公司里风光坏了。
不仅圆满解决掉考察问题,还让厂子里人人都得知,少东家并不只会沾老子的光,跑去美国真接到个大单子,数额高达二十多万美元的大单!
这种规模的贸易,搁在三十年后连义乌小商人都瞧不上眼,可有可无。
然而在这1985年初春时节,鹏城工人平均月收入仅有一百多块钱的年代,别说二十多万美金,哪怕几万美金的外贸单子,都会让人觉得了不起。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一旦打开新的贸易渠道,往后可就不用在为订单而发愁了,他们不怕忙些,有钱挣就行,最怕工厂停工,拿不到钱。
瞧瞧有多少人,为了挣那一百多块钱工资,大老远赶火车从全国各地涌来鹏城,甚至在国内玩起往经济特区“偷渡”那一套,就能明白当地有多不缺劳动力资源。
第60章 狐朋狗友
1985年的春节在二月二十号。
还有十多天才过年,唐人街许多店铺门口已经提早换好春联,屋檐招牌下挂起火红的灯笼。
春联多数是手写,写得一手好书法的老先生们,往往只会写繁体字,没有经历过由繁到简的改革。
繁体虽美,可比划结构过于繁琐,不利于孩子们学习,大规模普及识字教育。
一个拼音、一个简化字,对岸的两个举措确实功在千秋,扫除众多文盲。
许多老一辈小时候念过私塾,某些百岁老人们身上甚至带有功名,童生、秀才之类,年轻那会儿剃头蓄辫,当真是从有皇上的年代,一直活到没皇上的年代。
这些老黄历年轻人不爱听,最多也只是在心情好时候对自家晚辈絮叨几句,笑骂说过来加州多少年,子孙后代一个个都不认识祖宗字、读不了祖宗诗之类。
除了新移民,当地众多祖辈生活在旧金山的老移民后代,早已经不再系统地学习中文,只认识些常用字。
谁让想在这读大学,考试又不会考汉字,身为华裔,麻烦比好处多,便利无非体现在报考中文专业上,然而这年头还没多少人愿意学,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也少到可怜。
入乡随俗,部分属于华人的传统民风习俗,在百多年时间里悄悄融入唐人街当地居民们的生活中,保留在他们的习惯里。
尽管还留着过春节的传统,可惜更像是招揽外面游客的噱头,在加州春节不是法定节假日,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将圣诞节连带新年的地位,拔高至农历春节之上。
偶尔瞧见几幅用英文龙飞凤舞写成的春联,也不用太过于大惊小怪,陈林芝常会觉得这地方熟悉又陌生,有点中西合璧的意思,老头比年轻人念旧,年轻人总想着融入主流社会、发财过上好日子。
这挺正常,祖辈在这异国他乡生活数十乃至上百年,哪能一点变化都没有,能保持现在这种国中国的小局面,已经说明传统文化生命力有多强悍。
步行去殷蛰家。
走在路上,瞧见警员对一位穿唐装的老人点头哈腰,身边站着个手拿麻袋收保护费的汉子。
陈林芝记起往后疫情期间,听说巴西采用免疫疗法,是贫民区的帮派主动扛起担子,让大家伙们在家隔离别出门,高效、直接,比官方出面有用。
在这旧金山唐人街,帮与帮之间既有竞争也有联合,共同点在于都不希望白人的手伸过来,砸掉他们的饭碗,所以这年头主要是他们在管理当地秩序,近百年来一直如此。
这么想想,虞洛琦那女人手中的权柄,无形间又在陈林芝心底拔高了些,他正琢磨着是不是该借助货运生意的事,多跟她走动走动,抱抱那女人的大腿,实在不行就想些点子帮对方挣点钱,借助功劳当个狗头军师。
如此一来,不管什么莲花堂,还是什么当地阿猫阿狗,岂不是见到自己都得绕着走。
当前陈林芝最大的倚仗,可不就是脑袋里装着无数挣钱的点子,能拿来换财换势。
考虑到钱不可能被他一个人挣完,如果能用挣钱的点子换些实打实的好处,陈林芝自然会很乐意。
殷蛰昨晚又出去催债。
公司缺人手,临时叫他顶上,骚扰旁人一整晚能挣三十美刀,假如把钱收回来还有提成可以拿。
陈林芝到了他家,敲门后发现是一位样貌普通的妇人开门,四十多岁的年纪,鬓角由于常年劳累,早早发白。
她没给陈林芝好脸色看。
出于护犊子情绪,总觉得是因为殷蛰这些个狐朋狗友们,才拖累自家儿子没出息,不好好念书出人头地。
不过儿子大了,总该留些面子。
幸好没将陈林芝扫地出门,不冷不热地说了句正在房间里睡觉,随后她继续洗菜淘米,忙着做晚饭。
对殷蛰的母亲,陈林芝有些印象。
大概清楚她为什么会是这态度,还真没借口指责这位阿姨对自己态度冷淡,谁家都希望望子成龙,谁家都不希望子女身边净是些狐朋狗友,帮不成忙,反而拖后腿。
没坐下,也没去殷蛰房间里找他,陈林芝站了许久都没讨到一杯水,觉得气氛有点凝固,率先开口说:
“殷蛰最近跟我一起做事正事,对岸大陆开放了,有许多外贸单子可以接,我这两天刚去了趟阿肯色州,谈下一笔七十多万美金的大单。
阿姨你放心,早年的事过去了,往后我们打算安安稳稳做生意,挣些钱过上舒坦日子,你也不用再那么累。”
殷蛰老妈名字挺好,叫做君嬅。
父辈在国军当个小参谋,后来没去成岛上,漂洋过海来了美国,那年她才七岁。
事后家道中落,再加上丈夫早年病逝,一直独自一人将儿子殷蛰拉扯长大。
摆过摊,去饭店端过盘子也洗过盘子,落下了颈椎腰椎上的毛病,一到阴冷下雨天就疼。
直到近期日子才稍微舒坦些,去了旧金山富人区太平洋高地,找户人家做些打扫卫生、洗衣擦地的活,劳累没错,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