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我明白你的意思? 分寸很重要。”
罗杰见陈林芝轻打轻放,猜到自己犯浑的经过就这么过去了,心情变好的同时小声来句:
“我发现我们公司的业务员,大部分都是些男人,其实找一部分漂亮的女公关谈生意,效果也许会超乎你的想象。以前我们雀巢最厉害的一位销售员,就是位来自于澳洲的年轻女人,她成功让历史悠久的克罗格百货公司总裁,将一批雀巢婴儿奶粉摆在最显眼的入口处促销,并且还是感恩节到圣诞节这段黄金销售期。”
陈林芝刚觉得有道理,意识到自己在筛选员工简历时候过于注重学历,将一批可能非常有实力,却没有高文凭的人才淘汰掉了。
不久就注意到罗杰的小心思,翻白眼说:“你刚答应我不对公司员工下手。”
“我可没动歪心思,只是觉得待在身边看一看,每天工作的积极性都会高涨许多,上个月我拿到将近两千美金的提成,丝毫不想丢掉这份好工作,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不理会贫嘴的罗杰,陈林芝让他出去找订单。
陈林芝自己留在办公室,烧水泡杯上好的绿茶,法国一家叫做玛黑兄弟公司出产的茶叶。
在美国,对岸的茶叶名声不显,很难买到当年新茶,下次回华夏可以带一些留着自己喝。
被罗杰提了个醒,陈林芝打电话给合作过几次的人力资源介绍公司,问他们有没有漂亮又有能力的女强人,擅长销售的那类人才。
对方给他肯定答复,告诉说等罗列出符合需求的简历,会再给他回电话。
…………………………………………………………………………………………………
当晚回家。
陈林芝接到一通电话留言,殷蛰的留言。
内容大概是高博学通知他,说有位叫做丘年的四九城人,最近正尝试申请移民,让陈林芝准备好钱等着交货。
上次去四九城,看中几件品相靠谱的老物件,从官面上兑换货币交易不划算,因此拖延到现在还没完成,只等丘年先想办法去港城。
这桩交易,早就被玩昏了头的陈林芝忘在脑后,听完留言才记起,回电话告诉殷蛰,让他托高博学问问丘年,近期有没有收到近现代大师们的作品,最好一次性交付,免得节外生枝。
有殷蛰在港城,陈林芝没必要亲自赶去盯着,几万美金的“小”生意,等到真正交付,让殷蛰找几位靠谱的老行家帮忙掌眼,应该出不了问题。
整天忙于工作。
接连一周,捷报不断。
公司养着一大批人,推销员数量扩充到三十多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总算陆续接到新订单,金额加起来比较可观,五天突破了八十万美金。
这是好消息,坏消息也有。
年初还没几家专做中美贸易生意的公司,几个月时间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疯狂冒出一大堆。
在这人里面,又以港城移民、宝岛移民居多,曰本人的数量也不少。
随着陈林芝业务扩张,他手底下的推销员们,开始慢慢跟那些同行产生接触。
通过罗杰,陈林芝还听说个小道消息,一家同样开设在旧金山的贸易公司,派人打探过他究竟是怎么跟沃尔玛搭上线,完全是一副来势汹汹的竞争姿态。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第138章 未雨绸缪
刚得知消息紧张那么几分钟,陈林芝很快恢复平常心。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思索,推演起伴随着大量竞争对手的出现,自己这门刚有起色的生意,往后会如何发展下去。
逐渐开始愁眉不展,设想的结果对陈林芝十分不利。
华夏改革开放的消息被西方媒体轮番报道,好像是什么西方民主国家的一大胜利,再加上苏联处境艰难,更让这帮老外们感到高兴,负面消息铺天盖地,正面报道寥寥无几。
民众们对神秘而古老的华夏感兴趣,媒体投其所好,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
久而久之,众多西方人已经知道华夏正积极融入全球贸易市场,何况是港城、宝岛、新加坡、曰本等地的商人们。
对岸原料工价那么低,被有心人注意到简直再正常不过,没必要大惊小怪。
见一个行业挣到钱,一窝蜂扎进去将水搅浑属于常态,外贸又不是技术垄断的高科技行业,哪能舒舒服服躺着把钱挣了。
未战先忧败,不是陈林芝的性格。
他梳理完发现,自己这边已经有点优势。
找到一批态度积极的供货商,有渠道通过港城完成货物运转,手头即将也能多出一百多万美金,公司员工们总结出销售经验,慢慢步入正轨。
自认和底气十足的老牌贸易商们没法比,可他们终究没办法把市场独占,总会留下部分生存空间。即使遭遇最坏的结果,无非也只是利润降低、订单量减少。
别人可能怕,陈林芝不怕。
年初白手起家,不还是被他折腾出现在的家底,何况积攒了点本钱,退一步来看,哪怕外贸生意彻底凉凉,还可以另谋出路。
不怪他杞人忧天。
实在是无论哪个行业涌入大量同行,最终往往都不会有好结果。
陈林芝究竟是怎么认识邓普西,进而跟沃尔玛采购部门搭上线,意外牵线搭桥的罗杰比任何人都清楚。
平时去本顿维尔镇,陈林芝又都是孤身一人,只要罗杰不说,这条销路暂时就挺安全。
只不过,风险在于一旦有人尝试跟沃尔玛联络,报出个远远低于陈林芝报价的数字? 那么他在沃尔玛攒下的香火情,多半就会烟消云散? 连带着以往达成的订单? 大概率也会被沃尔玛风控部门翻出来仔细查看。
这属于可预料范围内的坏结果。
所以陈林芝不准备被动挨打? 反而第一时间主动联络邓普西。
告诉对方自己最近想办法将成本降低,下次拿短袖、棉袜、内衣这些,价格会比以前便宜一截。
直接导致邓普西先生满头雾水,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人嫌自己钱挣多了,主动将底牌掀出来。
问完得知风向变了? 一大批人开始去华夏批发货物? 邓普西这才恍然大悟,向他讨要起新的报价单……
今年年初仗着竞争小? 拿货价格低,陈林芝抢占先机把对岸生产的商品,贩来美国卖出高价。
这条财路眼看快要被同行们堵死了。
他果断改变策略? 打算通过出让利润的方式? 增加自身竞争力? 换取到更多市场。
十万美金挣百分之百,和一百万美金挣百分之十利润相同的道理,是个生意人就能琢磨明白? 陈林芝当即吩咐修改产品报价,让业务员们重新联系所有的潜在买家。
消息传到员工们耳朵里,分别主管行政后勤和采购业务的大卫·林奇以及徐伟,组团来到陈林芝办公室。
这两位刚招来不久的高管,都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担任行政总监的大卫·林奇? 纳闷问道:
“陈,我想知道为什么你不通知我们,就决定更改商品报价,难道要将已经签署的订单推翻,重新按照低价拟定新合同?
你的利润不关我事,我可以不插手,但是员工已经向我问过,问我提成会不会还按照之前的报价分发给他们,假如处理不好,也许会导致大规模离职事件的发生。”
林奇是白人,说起话来格外直接,就差指着鼻子问陈林芝是不是疯了。
能这么说已经算给面子,在他看来改价的决策,简直毫无道理。
陈林芝捏捏眉心,回答他说道:
“只有华裔才懂华裔,既然有人询问我们和沃尔玛之间供货渠道的消息,已经传到我这里,足以说明竞争对手,很可能已经获得其他情报,例如我们公司现在的采购方名单。
假如我是我的竞争对手,应该会第一时间去跟那些采购商接触,告诉他们,我们旧金山联合贸易公司有多心黑、跟我们合作有多不划算,你说对么,徐伟?”
名叫徐伟的采购部门总监刚上任不久。
他拥有美国绿卡,还拥有港城护照,陈林芝觉得这样一位高材生,适合出面去跟内地商人们打交道。
等到徐伟在公司熟悉完业务流程,陈林芝会派他去港城分公司,让殷蛰跟着他学习,顺便监督制约,免得采购环节出纰漏。
纵观整个公司现有业务流程,采购源头最容易出乱子。
推销环节也乱,可只要业务员们有本事把货卖出去,陈林芝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巴不得卖得越多越好,反正他这当老板的不会亏。
源头采购环节不一样,是该未雨绸缪,重点关注。
见陈林芝问起自己,徐伟推推眼镜,很肯定地告诉说:“既然被竞争对手盯上,还想把我们的最大客户撬走,那么其他采购方的订单明细,多半不会幸免于难,有可能已经泄露出去了。公司都是些新员工,很难做到知根知底,让他们产生多高的忠诚度,而且之前也没做到保密,所以部门集中在一起办公,谁去会计的桌子上翻一翻就能找到客户的采购资料。”
大卫·林奇顿时听明白。
陈林芝也是考虑到这点,因此才果断拍板决定修改报价,连同现有订单的报价一起修改,免得货物生产出来、拉上船装箱,最后却鸡飞蛋打一场空,什么都没捞到。
少赚点钱,起码还可以保住部分利润,免得采购方临时反悔。
泄露的事情只是猜测,可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陈林芝心里也在滴血,快要煮熟的鸭子还被他亲手放飞。
大卫·林奇询问说:“难道公司里有商业间谍?以后客户信息应该严格保管了,我会设计一套流程,尽量让最少的人去接触敏感信息。”
这家公司像新船起航,难免存在疏漏,需要缝缝补补。
陈林芝只怪自己大意了,自从创业以来顺风顺水,没预料到这种小规模,已经会被潜在的竞争对手们盯上。
他觉得几个月挣到一